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书房里,有数千本藏书,虽然没有什么珍本,但大多数书籍都是我一本本从书店买回、阅读之后积攒下来的。每一本书对我来说,都是带有记忆的。
有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传》,得来的经历比较特殊。《芥子园画传》是一本学画人的必修之书,近现代的画坛名家黄宾虹、齐白石等,都把它作为进修的范本,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也是通过临摹《芥子园画传》,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然而这本书是70年代时,我的一位当环卫工的中学同学从垃圾堆捡来给我的。他知道我喜欢读书,闲来也会随手画几笔,在书籍比较贫瘠的年代,即使是这样一本旧书,也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光彩,让我爱不释手。如今,看着书房里满柜子的书,我的心里感觉踏实、充实,也觉得生命有了厚重感。这些不同年代的藏书,不仅代表着我阅读兴趣、口味的变化,更是我对人生、对社会的不断思考,对真理的不倦探索。
记得英国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对我而言,书房里的藏书,就像是我的年轮,记录着生命中的过往,也让我的内心有光芒。
我的阅读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可以说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我迄今还保存着一套1973年出版的小人书——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书上有父母亲用钢笔写着的我们兄弟的名字,还记录了这套书的购买时间。这套书类似于一本连环画,文字比较少,以图为主。书中每幅画的线条如同铜版画那么漂亮,而且每一页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欣赏,很是吸引人。每次课堂上老师读起这套书,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如果有人大声喧哗,老师说你们再吵我就不读了,一瞬间,本来闹哄哄的场面一下子鸦雀无声了。最后,这本书成了老师维持课堂秩序的法宝。
在许多小人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敌后武工队》和《山乡巨变》,这两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人物形象的描绘很活,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性格上都各有特点,不像同时期一些书中,千人一个模子那样乏味。
小人书《山乡巨变》是连环画大师贺友直先生根据作家周立波同名小说改编的,他运用独有的“贺氏白描”,一笔一画精雕细刻,因此画中线条优美、人物鲜活。我曾有幸在上海田子坊看到了贺老师的创作手稿,画中体现的那种“工匠精神”真让人叹服。
我究竟有过多少小人书,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每出一本新书,父母会给我买回来,日积月累,我就有了厚厚的一大堆。这些书被放在一只大纸箱里,置于床下,它们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不过一些书已经散失了,有的是借出去没有还回来,有的纯粹是被其他小朋友“骗走”了。
小的时候,父母外出时为了安全起见,常常把我们兄弟锁在家里,左邻右舍的一些小孩知道我家小人书很多,就来敲门借书,我们就将书从门缝塞出去,但是门外借书的小朋友究竟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如此几次,不少书就有去无回了。虽然后来追回来一些,但是绝大部分找不回来了。我最后一次疯狂购买小人书是在十三岁那年,那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在市少年宫一下子买了十几本书,对于喜欢读书的我来说,感觉很过瘾。
随着进入中学,我也告别了小人书的时代,不过那段读书的记忆,却一直存在了我的心里。如同一张老照片里的场景,一群小朋友坐在一个小人书摊前,埋首读书,其实这种景象是当时城市生活的一景,不仅如此,只要是能坐人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小孩手捧小人书的场面。可以说小人书不仅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们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在我几十年的阅读史中,有三本书,我一直在反复阅读着。
第一本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国内首先以小人书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这套由连环画艺术家毅进绘制的小人书,不仅因为各色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喜欢画画的我爱不释手,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他坚毅的面容让人难忘。
特别是在这本书的第186页至第190页,描绘了保尔·柯察金患重病后,在疗养院治疗的故事。有一天他拄着手杖来到海滨公园,坐在椅子上回顾往事并思索着人生的意义,画面以对话框的形式引用了他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彼时,十二岁的我正处于家庭多难、人生成长的困惑之中,这段话如同闪电般击中了我脆弱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身上理想、乐观、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正是从这套小人书开始的,它们是我人生之途上,最重要的精神启蒙读物之一,而保尔·柯察金则是我第一位人生导师。
第二本我经常会读的书是《铁道游击队》,这本书是我父亲为数不多的藏书之一。当我发现这本书时,它被严严实实地压在父母卧室门后的一个大纸箱底。由于深受当时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的影响,我也喜欢看与打“鬼子”有关的抗日故事片。 四十多年后,当我第一次踏上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省微山县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短短的三天之行,激活了我在书中读到的种种情节。回到广州的次日,我便写下了散文《微山湖上的歌》。之后,我又去了微山两次,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与感悟。一方面对小说的描写有了更新的认识;另一方面,跳过文字与故事情节,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民族精神这个看起来抽象的概念,有了走心的解读。
第二次去微山县时,我如愿以偿地在微山岛上住了一宿,而小说中关于铁道游击队在微山岛上打鬼子的描写也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我觉得这是全书里最精彩的部分,再配以同名电影抒情的插曲,成为了第二次去微山时最难忘的片断。
在岛上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下,我与弹着土琵琶的民间歌手王广超共同唱起了《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2018年3月,我第三次来到微山岛。三月的微山岛,万千条杨柳与黄的油菜花、白的杏花、绿的青苗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站在岛内最高的望湖塔上,放眼望去,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微山湖,一只巨大的帆船载着铁道游击队驶向湖对岸的画面在我眼前浮现。正是有了铁道游击队这些抗日英雄儿女们,我们的生活才能阳光明媚。
第三本我比较喜欢的读物是王蒙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它以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高三学生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新中国中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小说创作于1953年,虽然时光过去了近七十年,但是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觉亲切。
青春的故事很多,小说却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以高三夏令营为切入点、以毕业前某中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彻夜欢舞为结尾,截取了高中最后一年,学生们的思索、学习、友谊和恋情片段,歌颂、赞美了青春的年华。
作家在书中虽然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但是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她们纯洁、友爱,虽有各自独特的性情、爱好,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部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曲折的故事,也没有解答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然而却有一种吸引人的内在魅力,因为它歌颂了青春的力量。
读《青春万岁》,能够让人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找回纯洁的青春年华。我想,书中所体现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不应随着岁月而远去,我们的生活需要昂扬向上的主旋律。
这三本书是我人生成长的三个坐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蒙了我对于成长和生命价值的认识;《铁道游击队》培养了我的家国情怀;而《青春万岁》,则使我“青春不败”。
其实还有很多书,同样对我的人生产生过巨大影响,比如杨沫的《青春之歌》,它陪伴了我整整四十年,对于我的成长中,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十年间我通读了四次,并撰写了读书笔记——《来自苦难灵魂的歌》,刊载在第86期的《广州律师》杂志上。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开始真正阅读文字类的书籍。
在我还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时,就已经读完了当时能够找得到的全部文学作品。文字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家里的那几本书显然不能满足我求知的欲望,巧的是,当时我父母单位的图书馆有不少图书,可以借回家读,于是父母给我借了一些书,比如有反映越南抗美斗争的《南方来信》,还有《牛田洋》《沸腾的群山》《风雪大别山》和《桐柏英雄》等。这些书让我如饥似渴,开始进入了一个由文字组成的空间里。
父母亲单位的图书馆毕竟有诸多不方便,因为它必须由大人带着才能入内,在我的小学旁就是山西省图书馆,它规定只要拿家里的户口本就可以进去看书,不过不提供对外借阅。于是放假之后,我几乎天天都泡在图书馆中,此时我的兴趣不再限于小说类了,而是延伸到与艺术有关的书籍上。
在图书馆,我第一次读到了意大利的拉菲尔、达芬奇、英国的康斯太勃儿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书光看还不过瘾,我想到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伟人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时,抄录了几大本笔记故事,这也鼓舞了我对那些厚厚的图书不再望而生畏,于是我也将它们抄录下来。
上世纪70年代末,能够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依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经历过通宵排队抢购图书的事情。读大学之后,买书、读书成为我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一度还与同学较上了劲,每次见了面,互相之间总是显摆自己买了什么书、读了什么书,我们的床头总是堆放着各种书,每晚与书共眠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从二十四岁开始,我决定每年生日的时候,送一本书给自己,并在扉页上写下:××年生日自送。这种习惯已经保持了三十六年。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贝尔纳出版的《历史上的科学》,是我送给自己生日的第一本书。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的著作被介绍到国内,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中国的理论界也在反思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的加布里埃尔的《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对比我之前读过的梅林《马克思传》,加布里埃尔的这本书,最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它使中国读者能够从他点滴的生活中,了解伟人是如何炼成的,以及改变世界的恢宏巨著《资本论》的产生过程。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思索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人类的未来……從平凡家事窥见伟大灵魂,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在我六十岁生日时,我送给自己的书是《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年轻的时候有一阵子对考古学很感兴趣,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读到类似的书籍,这次也算是圆了我年轻时的考古梦吧。
我常常在想,某一天,当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抚摸着这些在我生命年轮中读过的书,回首往事,就像再次与自己过去的灵魂相遇、对话,那将是多么有趣而又无憾的人生呢!(作者系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
有一本残破的《芥子园画传》,得来的经历比较特殊。《芥子园画传》是一本学画人的必修之书,近现代的画坛名家黄宾虹、齐白石等,都把它作为进修的范本,山水画名家陆俨少也是通过临摹《芥子园画传》,迈出了画家生涯的第一步。
然而这本书是70年代时,我的一位当环卫工的中学同学从垃圾堆捡来给我的。他知道我喜欢读书,闲来也会随手画几笔,在书籍比较贫瘠的年代,即使是这样一本旧书,也散发着令人愉悦的光彩,让我爱不释手。如今,看着书房里满柜子的书,我的心里感觉踏实、充实,也觉得生命有了厚重感。这些不同年代的藏书,不仅代表着我阅读兴趣、口味的变化,更是我对人生、对社会的不断思考,对真理的不倦探索。
记得英国历史学家和散文作家托马斯·卡莱尔曾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对我而言,书房里的藏书,就像是我的年轮,记录着生命中的过往,也让我的内心有光芒。
读小人书的时代
我的阅读是从小人书开始的,可以说它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我迄今还保存着一套1973年出版的小人书——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书上有父母亲用钢笔写着的我们兄弟的名字,还记录了这套书的购买时间。这套书类似于一本连环画,文字比较少,以图为主。书中每幅画的线条如同铜版画那么漂亮,而且每一页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欣赏,很是吸引人。每次课堂上老师读起这套书,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如果有人大声喧哗,老师说你们再吵我就不读了,一瞬间,本来闹哄哄的场面一下子鸦雀无声了。最后,这本书成了老师维持课堂秩序的法宝。
在许多小人书中,我最喜欢的是《敌后武工队》和《山乡巨变》,这两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人物形象的描绘很活,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性格上都各有特点,不像同时期一些书中,千人一个模子那样乏味。
小人书《山乡巨变》是连环画大师贺友直先生根据作家周立波同名小说改编的,他运用独有的“贺氏白描”,一笔一画精雕细刻,因此画中线条优美、人物鲜活。我曾有幸在上海田子坊看到了贺老师的创作手稿,画中体现的那种“工匠精神”真让人叹服。
我究竟有过多少小人书,已经不记得了,只知道当时每出一本新书,父母会给我买回来,日积月累,我就有了厚厚的一大堆。这些书被放在一只大纸箱里,置于床下,它们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不过一些书已经散失了,有的是借出去没有还回来,有的纯粹是被其他小朋友“骗走”了。
小的时候,父母外出时为了安全起见,常常把我们兄弟锁在家里,左邻右舍的一些小孩知道我家小人书很多,就来敲门借书,我们就将书从门缝塞出去,但是门外借书的小朋友究竟是谁,我们也不知道,如此几次,不少书就有去无回了。虽然后来追回来一些,但是绝大部分找不回来了。我最后一次疯狂购买小人书是在十三岁那年,那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儿童节,我在市少年宫一下子买了十几本书,对于喜欢读书的我来说,感觉很过瘾。
随着进入中学,我也告别了小人书的时代,不过那段读书的记忆,却一直存在了我的心里。如同一张老照片里的场景,一群小朋友坐在一个小人书摊前,埋首读书,其实这种景象是当时城市生活的一景,不仅如此,只要是能坐人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小孩手捧小人书的场面。可以说小人书不仅仅是我的启蒙老师,更是我们一代人的精神食粮。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在我几十年的阅读史中,有三本书,我一直在反复阅读着。
第一本书是苏联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在国内首先以小人书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这套由连环画艺术家毅进绘制的小人书,不仅因为各色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喜欢画画的我爱不释手,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他坚毅的面容让人难忘。
特别是在这本书的第186页至第190页,描绘了保尔·柯察金患重病后,在疗养院治疗的故事。有一天他拄着手杖来到海滨公园,坐在椅子上回顾往事并思索着人生的意义,画面以对话框的形式引用了他的名言:“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彼时,十二岁的我正处于家庭多难、人生成长的困惑之中,这段话如同闪电般击中了我脆弱的心灵。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身上理想、乐观、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正是从这套小人书开始的,它们是我人生之途上,最重要的精神启蒙读物之一,而保尔·柯察金则是我第一位人生导师。
第二本我经常会读的书是《铁道游击队》,这本书是我父亲为数不多的藏书之一。当我发现这本书时,它被严严实实地压在父母卧室门后的一个大纸箱底。由于深受当时的电影《地道战》和《地雷战》的影响,我也喜欢看与打“鬼子”有关的抗日故事片。 四十多年后,当我第一次踏上铁道游击队的故乡——山东省微山县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短短的三天之行,激活了我在书中读到的种种情节。回到广州的次日,我便写下了散文《微山湖上的歌》。之后,我又去了微山两次,每次去都有新的发现与感悟。一方面对小说的描写有了更新的认识;另一方面,跳过文字与故事情节,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民族精神这个看起来抽象的概念,有了走心的解读。
第二次去微山县时,我如愿以偿地在微山岛上住了一宿,而小说中关于铁道游击队在微山岛上打鬼子的描写也一直在我脑海里回放。我觉得这是全书里最精彩的部分,再配以同名电影抒情的插曲,成为了第二次去微山时最难忘的片断。
在岛上的铁道游击队纪念碑下,我与弹着土琵琶的民间歌手王广超共同唱起了《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2018年3月,我第三次来到微山岛。三月的微山岛,万千条杨柳与黄的油菜花、白的杏花、绿的青苗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世界,站在岛内最高的望湖塔上,放眼望去,远处是一望无际的微山湖,一只巨大的帆船载着铁道游击队驶向湖对岸的画面在我眼前浮现。正是有了铁道游击队这些抗日英雄儿女们,我们的生活才能阳光明媚。
第三本我比较喜欢的读物是王蒙创作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它以上世纪50年代初期,北京女七中高三学生生活为背景,描写了新中国中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小说创作于1953年,虽然时光过去了近七十年,但是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感觉亲切。
青春的故事很多,小说却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它以高三夏令营为切入点、以毕业前某中学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彻夜欢舞为结尾,截取了高中最后一年,学生们的思索、学习、友谊和恋情片段,歌颂、赞美了青春的年华。
作家在书中虽然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但是人物形象却呼之欲出,她们纯洁、友爱,虽有各自独特的性情、爱好,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部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曲折的故事,也没有解答人生问题的现成答案,然而却有一种吸引人的内在魅力,因为它歌颂了青春的力量。
读《青春万岁》,能够让人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新找回纯洁的青春年华。我想,书中所体现的那种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不应随着岁月而远去,我们的生活需要昂扬向上的主旋律。
这三本书是我人生成长的三个坐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启蒙了我对于成长和生命价值的认识;《铁道游击队》培养了我的家国情怀;而《青春万岁》,则使我“青春不败”。
其实还有很多书,同样对我的人生产生过巨大影响,比如杨沫的《青春之歌》,它陪伴了我整整四十年,对于我的成长中,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十年间我通读了四次,并撰写了读书笔记——《来自苦难灵魂的歌》,刊载在第86期的《广州律师》杂志上。
阅读,与灵魂相遇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他们能让你悄悄成为最好的自己”,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我开始真正阅读文字类的书籍。
在我还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时,就已经读完了当时能够找得到的全部文学作品。文字似乎有一种魔力,让人欲罢不能,家里的那几本书显然不能满足我求知的欲望,巧的是,当时我父母单位的图书馆有不少图书,可以借回家读,于是父母给我借了一些书,比如有反映越南抗美斗争的《南方来信》,还有《牛田洋》《沸腾的群山》《风雪大别山》和《桐柏英雄》等。这些书让我如饥似渴,开始进入了一个由文字组成的空间里。
父母亲单位的图书馆毕竟有诸多不方便,因为它必须由大人带着才能入内,在我的小学旁就是山西省图书馆,它规定只要拿家里的户口本就可以进去看书,不过不提供对外借阅。于是放假之后,我几乎天天都泡在图书馆中,此时我的兴趣不再限于小说类了,而是延伸到与艺术有关的书籍上。
在图书馆,我第一次读到了意大利的拉菲尔、达芬奇、英国的康斯太勃儿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这些书光看还不过瘾,我想到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伟人马克思在大英博物馆读书时,抄录了几大本笔记故事,这也鼓舞了我对那些厚厚的图书不再望而生畏,于是我也将它们抄录下来。
上世纪70年代末,能够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依然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经历过通宵排队抢购图书的事情。读大学之后,买书、读书成为我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一度还与同学较上了劲,每次见了面,互相之间总是显摆自己买了什么书、读了什么书,我们的床头总是堆放着各种书,每晚与书共眠是我大学生活的一部分。
从二十四岁开始,我决定每年生日的时候,送一本书给自己,并在扉页上写下:××年生日自送。这种习惯已经保持了三十六年。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贝尔纳出版的《历史上的科学》,是我送给自己生日的第一本书。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的著作被介绍到国内,他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即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中国的理论界也在反思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的加布里埃尔的《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对比我之前读过的梅林《马克思传》,加布里埃尔的这本书,最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的生平,它使中国读者能够从他点滴的生活中,了解伟人是如何炼成的,以及改变世界的恢宏巨著《资本论》的产生过程。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思索的不是个人得失,而是人类的未来……從平凡家事窥见伟大灵魂,正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在我六十岁生日时,我送给自己的书是《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线考古队长穿越历史》,年轻的时候有一阵子对考古学很感兴趣,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读到类似的书籍,这次也算是圆了我年轻时的考古梦吧。
我常常在想,某一天,当我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抚摸着这些在我生命年轮中读过的书,回首往事,就像再次与自己过去的灵魂相遇、对话,那将是多么有趣而又无憾的人生呢!(作者系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书香羊城全民阅读推广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