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与高效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ry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好一门语言不是朝夕之事,英语作为语言性学科更是如此。中学生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及自控能力不强。如果我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地讲解,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知识,那么在学生眼中,语法和词汇就会枯燥无味。他们不感兴趣,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不高。新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参与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创设环绕式的英语语言学习情境
  1.英语是一种语言,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反过来,要想学好英语,最贴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使用。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外来的语言学科,首先摆在学生面前的问题就是缺少外在的语言环境。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说英语的需要,没有说英语的对象,只有在英语课上才可能说简单的英语,而且大多时候还是读英语上的内容,并不是为了实际应用说英语。学生没有说英语的意识,但是根据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我发现他们喜欢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角色扮演,也就是说在教师的导演下当演员。在平日里的谈话中,学生喜欢用英语表达自己,例如:学生经常说:“MY GOD!”教师巧妙地将生活实际与英文表达相结合,创设语言对话情境,既可以让学生置身英语学习的环境中,又可以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
  在学习完表示交通工具的词之后,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对话,与组员进行询问对话,围绕“How do you go to school every day?”,“I go to school by bike/bus/car...”进行多方询问,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表达。通过这样的模式情景,把学生融于语言环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网络中的媒体信息,从多方面接触英语,收集生活中可能看到的英语信息。喜欢吃零食的学生可收集如juice和hamburger等食品单词,女生可学习表示品牌服装的英文单词。电视上的CCTV,日常生活用品上的英文商标,逛街时Hotel,Supermarket,Post Office等各种场所设施的标牌上的英文。还有一些体育用品上的广告语“Keep Moving”“TO BE NO. 1”既可以作为激励语激励自己不断努力,又可以学到英语知识。
  3.用英语撰写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英文活动,活动结束后可以把自己的感想和收获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学习心得。刚开始时学生可能会有许多不会写的英文单词,为了鼓励学生,可以教他们用相近的单词代替,甚至暂时把这些单词用空格代替。这样日积月累的参与和总结,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只有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想方设法地使教学过程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使学生被深深地吸引到课堂中,让学习变得像游戏一样轻松。
  1.研究学生心理,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初一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到了初二,学生就缺乏原有的热情,从整体上看初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课堂上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没有轻松愉快可言,久而久之就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我们应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真研究学生心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便及时把握好学生对英语的心理,努力营造上英语课堂氛围,尽量多给学生表演的机会,使学生在上英语课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2.建立民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初中生的“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教师有好感,就会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而且肯下工夫学这门课,成绩往往比较突出。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教师,就会对这门课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学或不认真学。可见在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和谐交往对激发学生的认知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作用。教师要投入真实感情,因为和学生交往的第一要素就是真诚。加强师生交流,和学生一起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感受到教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可敬可信。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真诚、坦率、言行一致、严于律己树立人格魅力;要积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尽量少批评指责学生,经常鼓励学生,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专找学生的黑点。当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时,切记“一棍子打死”,在给予赞扬和支持的前提下正确引导。
  要尊重学生,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允许他们提出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因为初中生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思想趋于成熟。教师应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培养师生感情,和他们沟通,融洽相处,消除学生的惧怕紧张情绪,避免学生对教师产生敌对情绪。比如愚人节时,可和他们开一个小玩笑,由此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努力培养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教师是可敬的师长,是可交的朋友。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充满情趣,并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应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如预习、巩固、复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认真钻研,努力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在其中。教师在上课前要养成照镜子的习惯,课上要以洒脱的仪表,饱满的精神,轻松愉快的表情,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文雅大方的举止和简洁流利的语言,规范漂亮的书法,合理醒目的板书设计展现自己的教学艺术。用教室的人和物及直观教具,如图片、挂图、简笔画创设情境,做到声形义有机结合。对不同层次的问题和语言材料,要由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实现最优的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最优的教学过程,并非理想的教学过程。最优是对现有条件来说,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和实际可能来说,以及从一定准则来看是最好的。教学过程的重点应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从所教授的内容中找出最主要的、最本质的内容,利用现有的条件,从现实中的实际事例中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巴班斯基认为,在现代重要条件下,最优的组织教学过程,“应当是使各个班级在每一个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达到他当时实际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四、结语
  趣味性和高效性只是英语新课程改革迈出的一小步,离新课改的要求和目的还差一段距离。在现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可以暂定为过渡阶段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就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还有更多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与广大教师在将来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实践,为我国的教学事业作出贡献。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师生角色不清、讲学混淆、学用不清等方面的错位,阻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开展。这些错位主要是未能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策略方法的指导。探寻破解这些错位的策略方法,对优化课程教学过程和方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具有积极的引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错位现象 解决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关注教学策
担任英语课教师几年,我深知英语学科教学的不易,但是当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后,就发现所有工作事半功倍,许多困难迎刃而解。兴趣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关键,使学生学习英语具有持久的动力。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由此可见,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  一、注重“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
摘 要: 现在的初中班级人数较多,如何科学地设计英语家庭作业、如何让家长重视并参与孩子的学习中、如何设计学生喜欢的家庭作业都是值得英语教师深入思考探索的问题。本文阐述了英语家庭作业的现状并根据该现状进行了分析,制订了分层的、多样的英语家庭作业设计方案,并作出了思考。  关键词: 英语家庭作业 分层性 多样性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
目的:体质决定着病证种类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病程阶段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体质不同,机体对邪气的易感性各异,疾病演变转化不同。通过调查Graves病患者在五形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 全程教育实践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与国内体育教育专业现状提出的一种新的构想。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实践为核心概念,具有“双目标”、“多场所”、“全程性”的特点,全程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包括课程内实践教学、专业技能培养体系、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等组成模块,逐步形成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全程实践教学模式 核心概念 特征 理论基础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主
摘 要: 根据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的要求,本文从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激发与培养方面及能力素质方面阐述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会学。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激趣 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表明学习需要兴趣,学英语更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里有兴趣,哪里就有记忆。可见兴趣这一非智力
摘 要: 赏识教育就其本质来看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帮助学生重塑自信,发现学生的长处,开发潜能,使其最终走向成功。  关键词: 赏识教育 初中英语教学 教学应用  明代大学者王守仁在《训蒙教约》中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他把鼓励儿童,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