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质决定着病证种类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病程阶段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体质不同,机体对邪气的易感性各异,疾病演变转化不同。通过调查Graves病患者在五形人、五态人的体质分型,从体质角度探讨Graves病相应分型与GD中医证型关系。 方法:本研究共有300例,其中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及门诊确诊的初发GD患者200例,及正常对照组100例。对100例健康体检者抽血化验甲功三项(HS-TSH、FT3、FT4)及 TRAb、TPOAb,确定结果在正常范围。由专人负责对所有纳入研究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五形人及五态人的诊断标准对 GD组患者进行体质类型的判别,对两组五形人、五态人分布频率、中医证型频率分布数据如实记录。利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1)在五形人体质分布:GD组中体现木形、火形人或兼具木火形人特点的例数分别为62、18、14,占GD组总例数92%;对照组则以阴阳平和形人为主,占80%。G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五形人分类构成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 GD组和健康对照组五形人分类分布有差异。在GD发病人群中,五形人体质类型以木火形人多见。(2)在五态人体质分布:GD组以太阳人最多,占70%,太阴、少阳、少阴分别占17%、8%、5%。GD组和健康对照组的五态人分类构成比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考虑 GD组与健康人群五态人分布有差异,以太阳人多见。(3)GD组五形人中医证型比较:木火形人中肝郁气滞最多,共计98例,占53.3%;肝火旺盛占44例,占23.9%;其他证型:阴虚火旺21例,肝郁脾虚10例,气阴两虚9例,血瘀痰凝2例,合计42例,占22.8%。非木火形人相应中医证型例数分别为:肝郁气滞证4例,占25%,肝火旺盛2例,占12.5%,其他证型:阴虚火旺2例,肝郁脾虚4例,气阴两虚2例,血瘀痰凝2例,合计10例,占62.5%。GD木火形人中医证型分布与非木火形人组中医证型分布比例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本研究结果显示, GD组五态人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太阳组140例中,肝郁气滞证型例数为92例,占65.7%;肝火旺盛证型例数为40例,占28.6%;其他证型合计例数分别8例,占5.7%;少阳、少阴、太阴依次统计。GD五态人各组组间比较,中医证型分布统计学差异显著,提示GD五态人各组组间比较,中医证型频率分布不全相同。中医证型分布两两比较结果:太阳人组与少阳人、少阴人、太阴人组中医证型分布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别(P<0.001),其他两两比较统计学均无明显差异(P>0.004)。 结论:(1)按五形人分类,木火形人在GD发病人群多见;按五态人分类,太阳人在 GD发病人群多见。(2)在 GD初次发病人群中,木火形人、太阳人多见肝郁气滞证和肝火旺盛证,木火形人体质、太阳人体质与上述证型呈正相关。这提示对木火形人体质和太阳人体质的GD初发患者注意对疏肝解郁和清肝泄火的中医治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