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生物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初中生物教学,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和能力提高。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虽然较为强调实验与观察,但也不能离开抽象的思维过程。所以,初中生物要同其他学科一样,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
  【关键字】初中生物 实验课 教学
  G633.91
  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一、“度”的把握
  1、基础知识的铺垫应具有“高效度”:帮助学生复习好与实验有关的基础知识是每次实验之前的铺垫,为顺利进行实验创造有利的条件。而所复习的知识内容不宜面面俱到,应平中见奇、快速切入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直接触及实验的实际需求。如初中《生物学》中“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实验,可在课始复习提问一下有关植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及各组成成分的结构特点和相应的功能情况,让学生对所要研究、观察的对象(植物细胞)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以便课堂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2、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教是主导、学是主体,应贯穿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这就需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最大限度地动手、动口和动脑,主动地参与到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来。如初中《生物学》中“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在实验教学安排上,从叶片的暗处理到遮光处理,从叶片的脱色到滴加碘液的观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独立或协作完成,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协作精神;在实验完成后,可就一些现象及操作步骤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分析回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分析及设问应具有“多角度”: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探索,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导“思”導“疑”。”疑”的提出既要有“质”的体现,又要有“量”的要求。并且”疑”的设置应多元化地切入实验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组织学生在短时间内去分析、讨论和操作,以获得较多的技能。
  4、课后小结应具有“高浓度”:实验教学的成败关键是课后小结,因为小结是对整节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提纲挈领地展现本节实验的过程及结构,其作用是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就如“编筐编篓全在收口”一样。
  二、“导”的把握
  古曰:“施教之法,贵在启导”。而“导”是控制整个实验教学的“遥控器”。因此,实验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应在教师“导”的操作下进行,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导”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厌学”----“诱导”。大多数的实验内容枯燥乏味,过程复杂多变,目的及要求又有一定难度,容易使学生产生望而生畏的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适时诱导。如初中《生物》中“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实验,由于煅烧骨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同时在浸泡骨的操作过程中需用到稀盐酸,而稀盐酸也会挥发出难闻且刺激性的气味和具有腐蚀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和恐惧感。因此,教师应随时从实验方法、实验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明确引导学生操作要点,同时帮助排除其恐惧心理,使其大胆的、专心的去探索实验。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一种愉悦感,、满足感,从而就会变“厌学”为“乐学”,进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2、“难学”----“疏导”。在做实验时,许多学生会遇到思维受阻或偏差,此时教师应就疑解答,指点迷津,化难为易,使学生产生顿悟、顿解,以获取成功的喜悦。如“显微镜使用”中物像的寻找,“玻片制作”中氣泡的产生,“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中水浴温度的控制等难点时,教师应着力做好“疏导”工作,抓住要点变“难学”为“易学”,促进整个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3、“学会”----“指导”。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实验技巧,或学会了一些有关操作技能后,应指导学生不要满足现有的知识和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设想、探索,搞小发明、小创造。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活动中,教师还可在思维方法和心智技能上给予指导,让学生真正从“学会”的乐园中步向“会学”的王国中去。
  在实验教学中, 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热情,而且还能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同时,这些实践课程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和动手能力以及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初中学生没有丰富的生物知识,且自身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实验能力等能力还欠缺。因此,必须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生物教学和生物课实验操作教学。
  综上所述,生物课实验,无论教还是学,都必须坚持客观、严谨、认真、扎实的作风,教师才能教好,学生才能学好;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最关键的一环,要想给学生打好语文持续发展的好基础,就必须关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在现在课改背景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地位必须得到提高,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教学切入点,渐渐加强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训练,给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方法  G62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全堂“灌水”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  语文教学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教学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对话,进行思维的碰撞、汇聚、融合,双方在交流中提高,在对话中发
期刊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几个问题:学生学习课文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乃至课后练习都过分注重内容分析,过多进行单项训练,老师过多的主宰学生思维及行动,使语文教学处于封闭、僵化、孤立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课前预习、课上讲读和课后拓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下面将操作的策略列举如下,与同行们交流。  一、课前预习策略。  传统的预习方式,无非就是学生读通
期刊
摘要: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研究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应对策略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剖析近五年来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分析命题发展趋势,在对其特点和趋向的研究中,提出思想备考、思维备考、写作结构备考策略。分析研究高考作文命题,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将“考”与“教”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作文命题分析;备考策略  G633.3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和社
摘要:中考是初中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通过中考数学命题的变化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分析,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教学提问的质量,才能够有效推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中考命题;变化;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G632.47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出现了明显变化,并且有新的小学课程改革出台。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过程中,发
摘要: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功能被忽视,一味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既不利于学生历史情感体验,也不利于学生健康理念的形成。在本文研究过程中,笔者则立足于历史学科情感教育特征,以《抗日战争》为例,简要叙述情感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实施对策  G633.5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情感教育开始逐渐受到社会关注,并成为未来教育改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传统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课堂教学相对封闭。而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则着
期刊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特级语文教师于漪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
G633.8  通過对近五年全国高考题有机选修部分的研究,发现卤代烃是有机合成推断题的必经之路。卤代烃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是连接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纽带,有机物之间的转化都是通过卤代烃来完成的。下面,我们来探讨它在有机反应中的应用。
期刊
落叶松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在东北林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为了解次生林转换为落叶松人工林后土壤呼吸的变化,2006年5~10月在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用红外气体分析法对次生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