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新课引入艺术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198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引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应是新、旧知识的纽带,承上启下的桥梁。从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
  一、以旧带新法引入新课
  教师在引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可把新知识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低层次到高层次地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从而有利于用知识的联系来启发思维,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讲三角函数的二倍角公式时,可以在复习回忆两角和公式的基础上顺利导入,讲半角公式可以在复习回忆二倍角公式的基础上顺利导入。
  二、开门见山法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导入法又叫直接导入法,有时我们谈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这样主体突出、论点鲜明。当一些新授的数学知识难以借助旧知识引入时,可以以开门见山地点出课题,这样,立即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突出,能使学生很快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内容最本质、最重要的问题研究之上。
  三、趣味法引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源泉。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以用趣味性引入新课,旨在激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引入时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小游戏或创设情境等,适当增加趣味成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讲授《简易逻辑》时,画出三个箱子,红色箱上写着“苹果在此”,黄箱上写着“苹果不在此”,蓝箱上写着“苹果在红箱”,且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判断苹果在哪个箱子。通过这个例子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热情及浓厚的兴趣。
  四、联系实际法引入新课
  数学中所学的知识,不少能直接用于实际当中,如果在教学中能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势必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思考过,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更会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明确的求知目标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在教学中,要广泛地、深入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想方设法创设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和大自然种种现象的情境引入,使学生感到数学处处有,人类社会离不开数学,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排列和组合应用》时,以学生参加竞赛为背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A、B、C、D、E五名学生参加劳技课比赛,决出了第一到第五名的名次。A、B两名参赛者去询问成绩,回答者对A说:“很遗憾你和B都没有拿到冠军”,对B说:“你当然不是最差的”。从这回答分析,5人的名次排列共可能有——(用数字作答)种不同情况。创设这些生活实际的例子,既使学生好奇,又使他们感觉到数学知识的用处,往往起到理想的效果。通过这样的例子说明数学不是抽象的,数学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
  五、高考题引入新课
  高考是历来研究的话题。如果在上课前先展示一道高考题特别是上一年的高考题,往往能抓住学生“这样的题怎样做?”“这样的题难不难?”的心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当然,最后讲完课之后要回归此题,从而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六、类比法引入新课
  类比作为人们认识事物、理解规律的一种手段,在新课的引入中也有奇妙之处。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学过的知识类似时,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内容,促使知识的迁移,比旧出新,自然过渡。例:讲双曲线和抛物线时可由椭圆提出课题。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可以将“已知”和“未知”自然地连接起来,温故而成为知新的基石,课堂教学可望收到满意的效果。
  七、设疑法引入新课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教师对某些内容故意制造疑团而成为悬念,提出一些必须学习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例:讲《余弦定理》时,可如下设置:我们都熟悉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 那么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怎样呢?锐角三角形的三边是否满足a2+b2>c2 ? 钝角三角形中钝角的对边是否满足c2>a2+b2关系?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引入了对余弦定理的推证。
  精彩的新课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把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在心理学上指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极其重要,所以,新课标倡导“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小学语文人教版第七册第五组的习作,是根据提供的几组词语编故
期刊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他主学习”而言的,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有主动权和选择权,可以按自己的能力、需求学习,学习者参与学习目标的确定,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参与评价指标的设计,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也就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教师在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应试教育的阴影仍笼罩在教学过程中。其表现在语文教学上,就是很多老师往往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大搞题海战术,而忽视了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教写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从而导致了学生作文水平的参差不齐
期刊
进人信息时代,人们的沟通、交流、交际更多依赖口头表达进行,这就使得口头表达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是我们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总结多年来教学工作的经验,我认为遵循说剖Il练的规律,按照“敢说”、“能说”、“会说”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第一步:创造语境,鼓励“敢说”  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多数学生不是不能说,往
期刊
如何改进高中语文口语教学,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找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  要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或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必须做到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实践证明:经常与学生“拉家常”、聊天,讲故事,续编故事,就能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就能打开学生的
期刊
一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的时候。数学课如何设计出精彩的结尾呢?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达到目的。  一、巧用言语,激发兴趣  数学教学具有设疑的优势,但数学学科毕竟缺乏动人的情节,适当地运用教师的幽默语言,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地发现和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师诙谐有趣的语言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直觉地、深刻地区分出了“量“与”“计量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 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
期刊
语文活动课, 老师要巧妙地把自己置于幕后, 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主动参与、 主动思考、 主动实践, 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深化所学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能力, 增强才干。  一、 活动氛围要和谐  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控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 解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在上活动课时, 我总是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分组时, 让每个小组都留一个空
期刊
【摘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语文课程内部的整合,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教师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家庭资源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九年义务教育
期刊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品质则是智力的支柱。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即使是弱者也无时无刻不在思维而且都以自己习惯的方式思考着问题。数学教学,通过有目的的反复训练,不仅可以矫正学生不良的思维习惯,而且能使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思考者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拘泥于已有的固定模式或他人的见解,不盲目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能对事物质疑,具有自觉探索,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