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隐匿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知柏地黄汤加减,观察2组尿畸形红细胞计数、IgG,IgA,IgM、补体C3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畸形红细胞计数、IgG,IgA,IgM、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只有尿畸形红细胞计数变化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330%(P<005)。结论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血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加味知柏地黄汤;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9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1-0049-02
隐匿性肾炎[1]也被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是现代临床非常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其它临床表现,仅在体检时查及持续性单纯镜下血尿,常反复发作,持续迁延不愈。目前隐匿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但病理改变多较轻,如可见轻微性肾小球病变,轻微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多种病理类型。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亦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大多数病人的肾功能可长期维持稳定,少数病人自动痊愈,但部分病人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增多,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隐匿性肾炎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38±124)岁。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0岁,平均(39±11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2]:(1)持续镜下血尿或反复肉眼血尿(尿离心镜检红细胞>3/HP);(2)尿红细胞位相畸形红细胞>80;(3)不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4)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小球肾炎、腰痛-血尿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运动所致的运动员肾炎等。
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5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的《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和2011年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主攻病种—尿血(隐匿性肾炎)协作组的专家共识制定。阴虚湿热型证候:镜下血尿,口咽干或粘腻不爽,腹胀纳呆,小便深黄,大便粘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隐匿性肾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②尿蛋白(-);③年龄在18~70岁,性别不限;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严重心、脑、肝或呼吸系统疾病;④过敏体质;⑤大量蛋白尿;⑥反复上呼吸道及扁桃体发炎需抗生素治疗;⑦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⑧不能配合治疗。
15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阿魏酸哌嗪片 150 mg(规格:50 mg×18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3368、生产厂家:成都亨达药业有限公司)口服 每日3次。
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药、生地各20 g,山茱萸、茯苓、丹皮、茜草各15 g,女贞子、泽泻各10 g,墨旱莲、白茅根、茜草各30 g。兼有咽痛、咽干外感风热之症,加银花30 g,连翘20 g,牛蒡子5 g以辛凉解表;小便灼热不适,加萹蓄、瞿麦各10 g以清热利湿通淋;腰膝酸软疼痛明显加杜仲、续断各20 g;心烦失眠加合欢花、酸枣仁、夜交藤各30 g;头晕目眩加钩藤15 g,夏枯草30 g。
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
16疗效标准
161临床疗效①临床控制:尿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正常,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正常;②显效:红细胞减少)3个/HP或2个“+”,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减少)40%;③有效:红细胞减少<3个//HP或1个“+”,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减少<40%;④无效:尿红细胞数无变化或增多。
162证候疗效标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無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经统计学处理,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尿畸形红细胞计数、IgG、IgA、IgM、补体C3的变化比较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尿畸形红细胞计数、IgG、IgA、IgM、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只有尿畸形红细胞计数变化明显(P<005),IgG、IgA、IgM、补体C3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能明显减少肾性血尿、改善免疫功能。
3讨论
隐匿性肾炎是一种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其中以单纯血尿为主要表现的类型发病率比较高,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4],血尿总的患病率为180%,男性为121 %,女性为210%。该病以青年人多见,此型以持续性镜下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虽然病情较轻,但病程长、反复缠绵不愈,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近年来回顾性研究表明[5],部分单纯血尿型肾炎患者可能会进展为肾脏不良事件(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目前国内外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的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预防血栓形成,以及慎用肾毒性药物。所以,中医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是隐匿性肾炎的常见临床证型,患者或因禀赋不足、劳倦内伤、内伤饮食、外感六淫邪气等导致阴血亏虚为本,湿浊之邪停滞,郁而化热,热迫下焦,扰动血室为标。《景岳全书·血证》曰:“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损则为病”。指血证多因动损所致。本方中以生地黄为君,生地甘寒,入肝肾经,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大补真阴以壮水之主;山茱萸酸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之阴,山药甘平,入肺脾肾三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所谓土旺生金,金盛生水,二者共用为臣,君臣合用滋阴壮水;泽泻甘寒,清热利水渗湿,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丹皮苦寒,清热凉血止血,泻阴中伏火以治虚火上炎,知母苦寒,滋阴泻火,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女贞子、早莲草补肝肾之阴并凉血止血,小蓟、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活血而不留瘀共为佐使。诸药相伍,用治阴虚湿热之尿血,标本兼顾,相得益彰。笔者运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减轻和消除镜下血尿,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77
[2]Brown WW,Peters RM,Ohmit SE,et alEarly detect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community settings:the 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m KEEP[J].Am J Kidney Dis,2003,42:22-35
[3]王海燕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2(32):131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162
[5]尹道馨,王梅血尿流行病學调查的现状和方法及其对肾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813-815
(收稿日期:2019-08-14)
关键词: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型;加味知柏地黄汤;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692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9)11-0049-02
隐匿性肾炎[1]也被称为无症状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是现代临床非常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患者无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其它临床表现,仅在体检时查及持续性单纯镜下血尿,常反复发作,持续迁延不愈。目前隐匿性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所致,但病理改变多较轻,如可见轻微性肾小球病变,轻微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及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等多种病理类型。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亦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大多数病人的肾功能可长期维持稳定,少数病人自动痊愈,但部分病人随着病情进展尿蛋白增多,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该病,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选自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内科门诊及住院的隐匿性肾炎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0岁,平均(38±124)岁。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0岁,平均(39±115)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全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类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拟定)[2]:(1)持续镜下血尿或反复肉眼血尿(尿离心镜检红细胞>3/HP);(2)尿红细胞位相畸形红细胞>80;(3)不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4)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排除急性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小球肾炎、腰痛-血尿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及运动所致的运动员肾炎等。
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5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的《慢性肾炎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和2011年国家中管局“十二五”重点专科主攻病种—尿血(隐匿性肾炎)协作组的专家共识制定。阴虚湿热型证候:镜下血尿,口咽干或粘腻不爽,腹胀纳呆,小便深黄,大便粘腻,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隐匿性肾炎的西医诊断标准;②尿蛋白(-);③年龄在18~70岁,性别不限;④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上述西医诊断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严重心、脑、肝或呼吸系统疾病;④过敏体质;⑤大量蛋白尿;⑥反复上呼吸道及扁桃体发炎需抗生素治疗;⑦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⑧不能配合治疗。
15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阿魏酸哌嗪片 150 mg(规格:50 mg×180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3368、生产厂家:成都亨达药业有限公司)口服 每日3次。
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黄柏、山药、生地各20 g,山茱萸、茯苓、丹皮、茜草各15 g,女贞子、泽泻各10 g,墨旱莲、白茅根、茜草各30 g。兼有咽痛、咽干外感风热之症,加银花30 g,连翘20 g,牛蒡子5 g以辛凉解表;小便灼热不适,加萹蓄、瞿麦各10 g以清热利湿通淋;腰膝酸软疼痛明显加杜仲、续断各20 g;心烦失眠加合欢花、酸枣仁、夜交藤各30 g;头晕目眩加钩藤15 g,夏枯草30 g。
2组患者均以3个月为观察周期。
16疗效标准
161临床疗效①临床控制:尿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正常,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正常;②显效:红细胞减少)3个/HP或2个“+”,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减少)40%;③有效:红细胞减少<3个//HP或1个“+”,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减少<40%;④无效:尿红细胞数无变化或增多。
162证候疗效标准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無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结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经统计学处理,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2组治疗前后尿畸形红细胞计数、IgG、IgA、IgM、补体C3的变化比较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尿畸形红细胞计数、IgG、IgA、IgM、补体C3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只有尿畸形红细胞计数变化明显(P<005),IgG、IgA、IgM、补体C3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则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能明显减少肾性血尿、改善免疫功能。
3讨论
隐匿性肾炎是一种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其中以单纯血尿为主要表现的类型发病率比较高,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4],血尿总的患病率为180%,男性为121 %,女性为210%。该病以青年人多见,此型以持续性镜下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虽然病情较轻,但病程长、反复缠绵不愈,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近年来回顾性研究表明[5],部分单纯血尿型肾炎患者可能会进展为肾脏不良事件(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有必要进行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目前国内外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的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预防血栓形成,以及慎用肾毒性药物。所以,中医治疗隐匿性肾炎血尿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
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性血尿是隐匿性肾炎的常见临床证型,患者或因禀赋不足、劳倦内伤、内伤饮食、外感六淫邪气等导致阴血亏虚为本,湿浊之邪停滞,郁而化热,热迫下焦,扰动血室为标。《景岳全书·血证》曰:“血本阴精,不宜动也,而动则为病。血主营气,不宜损也,损则为病”。指血证多因动损所致。本方中以生地黄为君,生地甘寒,入肝肾经,补肝益肾、滋阴养血,阴血充则水能制火,大补真阴以壮水之主;山茱萸酸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肾之阴,山药甘平,入肺脾肾三经,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所谓土旺生金,金盛生水,二者共用为臣,君臣合用滋阴壮水;泽泻甘寒,清热利水渗湿,茯苓甘淡,健脾渗湿,丹皮苦寒,清热凉血止血,泻阴中伏火以治虚火上炎,知母苦寒,滋阴泻火,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女贞子、早莲草补肝肾之阴并凉血止血,小蓟、茜草、白茅根凉血止血、活血而不留瘀共为佐使。诸药相伍,用治阴虚湿热之尿血,标本兼顾,相得益彰。笔者运用加味知柏地黄汤治疗阴虚湿热型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中医药治疗不仅可以减轻和消除镜下血尿,从而保护肾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王辰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77
[2]Brown WW,Peters RM,Ohmit SE,et alEarly detection of kidney disease in community settings:the kidney early evaluation program KEEP[J].Am J Kidney Dis,2003,42:22-35
[3]王海燕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1993,2(32):131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7-162
[5]尹道馨,王梅血尿流行病學调查的现状和方法及其对肾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8):813-815
(收稿日期:2019-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