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教材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可以触摸的、有生命力的、充满乐趣的语文天地。无论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还是选读课文,每一篇文章都是学生习作中的经典例文。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策划者——教师,应该如何创造性地诠释每一篇课文,让学生在感悟课文中学会写文,提高写作能力呢?这是笔者从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几年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下是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感悟的初步整理。
一、有效阅读,激发写作欲望。
1.初读,想文章讲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在阅读前,要静下心来把读文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然后使学生明确,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文章读完以后,一定要问问自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文章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文章写了怎样一个人,或记叙了哪几件事,描绘了哪些景?
2.再读,理文章的层次。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层次清楚。要求学生再读文章时,可以看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或描绘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内容的,开头和结尾均属哪一种方式。这样能理清文章的层次。
3.品读,抓文章的重点部分。
教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能仅满足于泛泛而读,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仔细品读。
品读文章的重点部分时,对不理解的词语,要查字典、词典,对于生动形象、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细心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的,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清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此外,还要注意标点符号。有时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胜过千言万语,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诵读,背文章的精彩部分。
一篇优秀的文章,要经常诵读,有时还要把精彩的部分背下来,记录在“精彩句段”日记本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中,每学一个单元,都应引导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出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为达到写作目的,选取了哪些材料;为表述清楚,安排了怎样的文章结构;为吸引读者,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和写作技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课《白鹅》这篇课文时,作者的目的是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突出喜爱之情,选取的材料是白鹅的姿态高傲,接着写白鹅突出的叫声、步态、吃相,为了吸引读者,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鹅与鸭相比突出鹅的特点:高傲;与狗比,也突出鹅的与众不同。通篇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此归纳总结,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此,学生也将课文的结构储备下来。
二、摹仿例文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1.引导学生从写片段入手,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写作知识完成自己的小练笔。
根据所阅读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选取材料进行习作。例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我就以校园的“鲜花翠柏”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排比句式来练笔,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校园的花真多啊,多的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校园的花真艳啊,艳得像画家的调色板,五彩缤纷;校园的花真香啊,香得蜜蜂和蝴蝶像醉了似的,停在花蕊上久久不肯离去……”;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再写文章就能将这些小片段扩展开来,成为较大的片段。相关片段组合起来,稍加连缀和修饰,就可以成为一篇较好的文章。
2.引导学生储备典型课文开头结尾的方法,写作时根据习作材料对比选用。
每学完一单元课文,都要指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开头、结尾进行对比,把自己认为好的开头、结尾以定义法记录下来。例如:学习《月光曲》一文的开头:“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贝多芬——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然后再叙述《月光曲》谱写的原因和经过。像这样开头就写出事情的结果,吸引读者,再回头写事情的原因和经过的开头叫“倒叙法”。又如《桂林山水》一文的开头叫“引用法”等,学生储备下了这些方法,在习作时,根据文体,确立中心,选择材料,而后选择开头的方法。
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储备多了,在习作中就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套用,时间一久,学生自然对习作能做到结构完整。
3.训练学生安排文章结构,培养学生谋篇布局能力。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也就是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根据所学课文,让学生列出习作结构提纲。而后按提纲习作。
每学完一篇课文,至少要按所学课文的结构进行一个相关的小练笔,写在“习作模仿秀”日记本上。
4.全班交流,共同进步。
每一篇练笔,都要求学生在班级里朗读,同时老师打分。90分以上奖励一个笑脸,对于自己不满意的练笔,可以交流后改写或重写,改得好的照样补奖笑脸。一学期结束,笑脸多的将被评为班级小作家。
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引导督促,真正把有效阅读和摹仿练笔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并且把写“习作模仿秀”日记当成一种乐趣,不但模仿教材中的课文来练笔,还模仿《语文好课堂堂练》、《自主学语文》中感兴趣的篇章来练笔,甚至见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就模仿练习写作。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同步提高,真可谓读写双赢。
总之,有效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高,实质就是在读中学写,仿照优秀的篇章,完成一个小练笔,久而久之,学生心目中就会有习作结构的模型,见到一个题目,他首先想到的是确定中心,即写作目的,而后选取材料,再从大脑这一存储器里搜索到类似的例文,如此一来,一篇文章轻而易举便一气呵成。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量的增加,存储知识的累积,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越来越高。
一、有效阅读,激发写作欲望。
1.初读,想文章讲了什么。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在阅读前,要静下心来把读文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然后使学生明确,为了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文章读完以后,一定要问问自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文章是记人还是记事,是写景还是状物?文章写了怎样一个人,或记叙了哪几件事,描绘了哪些景?
2.再读,理文章的层次。
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层次清楚。要求学生再读文章时,可以看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或描绘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同一个内容的,开头和结尾均属哪一种方式。这样能理清文章的层次。
3.品读,抓文章的重点部分。
教导学生阅读一篇文章,不能仅满足于泛泛而读,要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仔细品读。
品读文章的重点部分时,对不理解的词语,要查字典、词典,对于生动形象、含义深刻的句子,要细心体会作者是如何准确地运用词语的,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和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弄清作者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此外,还要注意标点符号。有时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胜过千言万语,具有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4.诵读,背文章的精彩部分。
一篇优秀的文章,要经常诵读,有时还要把精彩的部分背下来,记录在“精彩句段”日记本上,这样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中,每学一个单元,都应引导学生在有效阅读的基础上,总结出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为达到写作目的,选取了哪些材料;为表述清楚,安排了怎样的文章结构;为吸引读者,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和写作技巧。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十三课《白鹅》这篇课文时,作者的目的是表现白鹅的性格特点——高傲,突出喜爱之情,选取的材料是白鹅的姿态高傲,接着写白鹅突出的叫声、步态、吃相,为了吸引读者,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鹅与鸭相比突出鹅的特点:高傲;与狗比,也突出鹅的与众不同。通篇采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如此归纳总结,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由此,学生也将课文的结构储备下来。
二、摹仿例文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1.引导学生从写片段入手,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写作知识完成自己的小练笔。
根据所阅读文章的特点指导学生选取材料进行习作。例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我就以校园的“鲜花翠柏”为材料,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排比句式来练笔,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校园的花真多啊,多的像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校园的花真艳啊,艳得像画家的调色板,五彩缤纷;校园的花真香啊,香得蜜蜂和蝴蝶像醉了似的,停在花蕊上久久不肯离去……”;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再写文章就能将这些小片段扩展开来,成为较大的片段。相关片段组合起来,稍加连缀和修饰,就可以成为一篇较好的文章。
2.引导学生储备典型课文开头结尾的方法,写作时根据习作材料对比选用。
每学完一单元课文,都要指导学生对每篇文章的开头、结尾进行对比,把自己认为好的开头、结尾以定义法记录下来。例如:学习《月光曲》一文的开头:“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贝多芬——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然后再叙述《月光曲》谱写的原因和经过。像这样开头就写出事情的结果,吸引读者,再回头写事情的原因和经过的开头叫“倒叙法”。又如《桂林山水》一文的开头叫“引用法”等,学生储备下了这些方法,在习作时,根据文体,确立中心,选择材料,而后选择开头的方法。
文章开头、结尾的方法储备多了,在习作中就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套用,时间一久,学生自然对习作能做到结构完整。
3.训练学生安排文章结构,培养学生谋篇布局能力。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也就是文章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根据所学课文,让学生列出习作结构提纲。而后按提纲习作。
每学完一篇课文,至少要按所学课文的结构进行一个相关的小练笔,写在“习作模仿秀”日记本上。
4.全班交流,共同进步。
每一篇练笔,都要求学生在班级里朗读,同时老师打分。90分以上奖励一个笑脸,对于自己不满意的练笔,可以交流后改写或重写,改得好的照样补奖笑脸。一学期结束,笑脸多的将被评为班级小作家。
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引导督促,真正把有效阅读和摹仿练笔紧密地联系起来了。并且把写“习作模仿秀”日记当成一种乐趣,不但模仿教材中的课文来练笔,还模仿《语文好课堂堂练》、《自主学语文》中感兴趣的篇章来练笔,甚至见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就模仿练习写作。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同步提高,真可谓读写双赢。
总之,有效阅读促进写作能力提高,实质就是在读中学写,仿照优秀的篇章,完成一个小练笔,久而久之,学生心目中就会有习作结构的模型,见到一个题目,他首先想到的是确定中心,即写作目的,而后选取材料,再从大脑这一存储器里搜索到类似的例文,如此一来,一篇文章轻而易举便一气呵成。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量的增加,存储知识的累积,学生的作文水平自然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