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处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始建于1973年,1980年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重点中学,2005年跨入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该校252名教师引领着4500余名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校园氛围中书写着教育教学的新篇章。近年来,学校在朱贵文校长的带领下翻开了学校内部体制改革的新篇章。如早在1997年,学校就开始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的有益探索与实践,这一制度的实施比我国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早两年。近日,本刊记者特就此采访了内蒙古自治区锡盟二中校长朱贵文。
记者:听说您1997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其主要内容和做法。
朱贵文:我校实施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整个改革以岗位聘任和收入分配为突破口,抓住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建立竞争激励体制两个中心环节,打破了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僵化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建立现代化学校管理体制,使学校在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校长负责制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所以要格外处理好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的关系。在对教育教学改革,教职工聘任,工资奖金分配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之前,都要根据教育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再组织实施。
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是根据岗位设置需要对教职工进行全体聘任,明确责、权、利的一种新型内部管理机制。实施中要注意关键点,一是按需设岗,按照学校运行发展需要设置岗位,依据教育教学工作量核定人员编制,避免人浮于事;二是择优聘任,即聘任以德、能、勤、绩为主要依据,以学历、资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为参考,可以打破职务,身份界限,实施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使优秀人才真正充实在一线重要岗位,承担更多责任,也使部分教师被迫转岗,从教师岗位调整到工勤岗位,甚至解聘;三是统筹兼顾,即力争做到合理组合、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也就是说学校既要任用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又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同时还要维护老年教职工的利益。
规范明确岗位责任。我校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受聘干部和教职工实施全员岗位责任制,年初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使学校各项工作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实施结构工资制,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优质优酬的原则。教职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课时工资和效益工资。基本工资按月固定发放,其余按一定的比例实施绩效挂钩,根据教职工的岗位、工作量、工作效益和教学成果等确定发放标准。这样合理地拉开收入差距,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质优多得的主导分配原则,明确规定把工资收入与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优劣挂钩,“在什么岗,挣什么钱”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打破了“大锅饭”,搞活了学校内部机制。这相当于把办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定期岗位考核,能干的受聘获奖,干不好的下调,甚至被转岗解聘,大大激发了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内部体制改革使所有教职工都受到了震动,改“香”了好教师,改“慌”了后进教师。教职工工作的效率空前提高,学校迸发出持久健康发展的活动力和源动力。
记者: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实施期间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又采取了哪些有力的保障措施?
朱贵文:的确遇到过一些困难。首先是改革缺乏政策依据和参照模式。早在1997年,事业单位整体改革还未启动,我校率先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势必困难重重。定编设岗是实施聘任制的前提,而旧有的编制标准和工作量标准不能完全适应改革的需要,全员聘用的规范化程序需要本单位自行摸索;分配制度改革是教职工的利益再调整,大多数惯于安逸的人认为其他事业单位仍在吃“大锅饭”,我们先行尝试改革太冒险甚至吃了亏;学校内部岗位设置,考核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把握,极易局限于表面化或过于繁琐的量化指标,使教师疲于应付而难以实现改革初衷;还有教师队伍整体缺编严重,教师调整安排难以进行,致使不少教师仍然缺乏危机感……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主要依靠以下三方面来保障。第一,民主保障。充分依靠教职工代表大会,广开渠道、充分讨论、群策群力,把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一一化解,达成共识,增强了日后执行的权威性;第二,科学保障。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对教职工科学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另外,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教育教学规律这一科学的原则;第三,组织保障。即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不仅为我们营造了改革的氛围,且在学校碰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各主管部门总是主动、及时地分忧解难,保驾护航。
记者:经过扎实有效的内部改革后,学校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朱贵文:总体上说应该是环境宽松,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校在依法、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做到以情感人。通过努力,学校已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平时遇事经常换位思考,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在关心教师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以极大的理解与尊重赢得教师对领导班子的信任;学校重大事项及时公示,财务、评优、晋级、评职等工作做到公开透明;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十分注意引导教师树立共同的目标,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以学生利益为重,尽力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校为教师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可以说,实施人性化管理有如春风化雨,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内部活力和教师的创造性潜能。
既重视教师的教,更要关心学生的学,树立新型的学生观。首先,相信学生发展的主动性,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存在一种主动求知、主动求发展的欲望,教育并不是赋予学生发展的特性,而仅仅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打破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提倡学校教育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其次,相信并尊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我们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成为主动、活泼、有个性、不同发展的鲜明个体,这就是锡盟二中——四十年薪火相传、和谐奋进的大家庭!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活泼、勤勉、快乐……
(责任编辑 王永丽)
记者:听说您1997年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请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其主要内容和做法。
朱贵文:我校实施了以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整个改革以岗位聘任和收入分配为突破口,抓住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建立竞争激励体制两个中心环节,打破了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僵化局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为建立现代化学校管理体制,使学校在新形势下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施校长负责制让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所以要格外处理好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的关系。在对教育教学改革,教职工聘任,工资奖金分配等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之前,都要根据教育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审议通过再组织实施。
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是根据岗位设置需要对教职工进行全体聘任,明确责、权、利的一种新型内部管理机制。实施中要注意关键点,一是按需设岗,按照学校运行发展需要设置岗位,依据教育教学工作量核定人员编制,避免人浮于事;二是择优聘任,即聘任以德、能、勤、绩为主要依据,以学历、资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为参考,可以打破职务,身份界限,实施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使优秀人才真正充实在一线重要岗位,承担更多责任,也使部分教师被迫转岗,从教师岗位调整到工勤岗位,甚至解聘;三是统筹兼顾,即力争做到合理组合、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益,也就是说学校既要任用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又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同时还要维护老年教职工的利益。
规范明确岗位责任。我校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对受聘干部和教职工实施全员岗位责任制,年初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使学校各项工作达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实施结构工资制,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优质优酬的原则。教职工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课时工资和效益工资。基本工资按月固定发放,其余按一定的比例实施绩效挂钩,根据教职工的岗位、工作量、工作效益和教学成果等确定发放标准。这样合理地拉开收入差距,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质优多得的主导分配原则,明确规定把工资收入与工作量的大小、工作的优劣挂钩,“在什么岗,挣什么钱”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打破了“大锅饭”,搞活了学校内部机制。这相当于把办学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岗位,定期岗位考核,能干的受聘获奖,干不好的下调,甚至被转岗解聘,大大激发了教师不断钻研业务、改进教学方法的积极性,从而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内部体制改革使所有教职工都受到了震动,改“香”了好教师,改“慌”了后进教师。教职工工作的效率空前提高,学校迸发出持久健康发展的活动力和源动力。
记者:管理体制改革制度实施期间遇到过哪些困难,你们又采取了哪些有力的保障措施?
朱贵文:的确遇到过一些困难。首先是改革缺乏政策依据和参照模式。早在1997年,事业单位整体改革还未启动,我校率先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势必困难重重。定编设岗是实施聘任制的前提,而旧有的编制标准和工作量标准不能完全适应改革的需要,全员聘用的规范化程序需要本单位自行摸索;分配制度改革是教职工的利益再调整,大多数惯于安逸的人认为其他事业单位仍在吃“大锅饭”,我们先行尝试改革太冒险甚至吃了亏;学校内部岗位设置,考核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把握,极易局限于表面化或过于繁琐的量化指标,使教师疲于应付而难以实现改革初衷;还有教师队伍整体缺编严重,教师调整安排难以进行,致使不少教师仍然缺乏危机感……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主要依靠以下三方面来保障。第一,民主保障。充分依靠教职工代表大会,广开渠道、充分讨论、群策群力,把改革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一一化解,达成共识,增强了日后执行的权威性;第二,科学保障。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对教职工科学的考核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因素。另外,学校管理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教育教学规律这一科学的原则;第三,组织保障。即政府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不仅为我们营造了改革的氛围,且在学校碰到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各主管部门总是主动、及时地分忧解难,保驾护航。
记者:经过扎实有效的内部改革后,学校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朱贵文:总体上说应该是环境宽松,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学校在依法、高效、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现人文关怀,做到以情感人。通过努力,学校已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机制。平时遇事经常换位思考,尽量满足教师的合理要求,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在关心教师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以极大的理解与尊重赢得教师对领导班子的信任;学校重大事项及时公示,财务、评优、晋级、评职等工作做到公开透明;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十分注意引导教师树立共同的目标,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以学校利益为重,以学生利益为重,尽力尽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校为教师营造了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可以说,实施人性化管理有如春风化雨,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内部活力和教师的创造性潜能。
既重视教师的教,更要关心学生的学,树立新型的学生观。首先,相信学生发展的主动性,相信每一位学生的内心存在一种主动求知、主动求发展的欲望,教育并不是赋予学生发展的特性,而仅仅是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更好更快地发展。打破学校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想,提倡学校教育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创造和谐、宽松的教育氛围,给学生的发展创造一定的自由空间;其次,相信并尊重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我们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千方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里,学生在教师的陪伴下成为主动、活泼、有个性、不同发展的鲜明个体,这就是锡盟二中——四十年薪火相传、和谐奋进的大家庭!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活泼、勤勉、快乐……
(责任编辑 王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