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一一年美国图书界有一匹黑马:华尔街金融家埃默·托尔斯的处女作《社交礼仪守则》。
今年四十六岁的托尔斯是美国波士顿人,毕业于耶鲁,又从斯坦福大学获得英语硕士学位。虽然是专职投资公司主管,但在青年时代写了不下五十个短篇小说,其中一篇发表于一九八九年的《巴黎评论》。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一直在打磨一部长篇小说,背景是斯大林时代俄罗斯的农村,可最后他还是把它塞进了抽屉。二○○六年一月一日他决定开始创作《社交礼仪守则》,情节和人物都先构思好,再规定自己三百六十五天后完稿,第一人称叙述,共分二十六章,因为一年有五十二个星期,可以按照计划每两周完成一章,包括草稿、修改和润色。之后的三年里,他又大改了三次(主要是删减)。这部长篇处女作顺利出版,立刻登上美国各大媒体畅销书排行榜,二○一一年还获得菲茨杰拉德奖。
托尔斯,真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菲茨杰拉德。同是经典的美国大都市背景,频繁出现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圈中各色人等,以及必备的爵士乐、时装、珠宝、名车等配饰。从通俗而非贬义的意义上说,这样的故事带着鲜明的都会气息,注定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读者中不乏觊觎者和评判者,这是全球城市化物质时代对阅读倾向造成的必然影响。
然而,两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托尔斯在华尔街奋战的这些年,为他赢得了无可替代的经验。他不像菲茨杰拉德那样慨叹“美国梦”在贪和欲中破灭,也没有菲茨杰拉德那样欲罢不能的婚姻,在他的小说里也看不到放纵声色的场景,相反,他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冷静、克制的纽约一九三八,其中的人物—从上流富豪世家弟子,到薪水微薄的职业女性—都有各自的节制、伪饰和野心。
书名《社交礼仪守则》源自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年轻时用于自律的行为规范,是平民向精英迈进时的自修经典,被主人公廷克奉为圭臬。他一表人才,在华尔街银行拥有令人羡妒的工作,在曼哈顿拥有一套品位高雅的公寓,浑身上下的名牌精品无疑会让人想到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男主角。但是,除夕夜,他却出现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二流地下爵士乐吧,因而偶遇邻桌的凯蒂和伊芙—
凯蒂满腹诗书,伊芙金发撩人,她们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自食其力,虽然拮据,但梦想有更好的生活。在廷克面前,她们无拘无束地展现魅力:没有卖弄,只是带领他稍许迈出拘谨的上流社会,享受缤纷的纽约生活。但一次交通意外,让廷克不得不带着负疚感和伊芙在一起……
至此,我们才确定故事的真正主人公是凯蒂。凯瑟琳·康腾。廷克和伊芙的交往,让她接触到真正的上流社会,借由地道的富家子弟华莱士、迪克等人,她逐渐领略了有钱人的生活方式,也慨叹他们无法自足的精神世界。托尔斯对这些人的描写十分到位,既有惹人爱怜的真性情,也有让人遗憾的真相。
这一切犹如催化剂,她意识到,人生应该有突破,自己不该再满足于当一个籍籍无名的女秘书, 就在获得升职后,她毅然辞职,换了一份截然不同、工资只有原先一半的著名编辑助理的工作,不难想象,这就是传说的跳板,让她很快得到更有价值、更有未来的事业。
谁不想麻雀变凤凰?但这不是《蒂凡尼的早餐》,也不是《窈窕淑女》,这是有头脑的纽约职业女性为自己谋求更好发展的经典故事。自始至终,事业是凯蒂个人奋斗的成果,虽然也遇到了贵人—而且是出乎意料的那个人。
假如让凯蒂撰写一部《社交礼仪守则》,会和华盛顿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她会告诉你:和刻板的百万富翁、活跃自信的上东区富家公子约会时,要保有自己的风格,要鼓励他们“不再循规蹈矩”,用可爱的花招(绑架一只打火机)逗引他潜入深巷,溜进电影院。她也会告诉你:传统的父辈有可堪学习的激进方式,但在生活方式上要向更好的品位靠拢,既能领会美食和时装的真谛,也不忘知识和艺术的风雅。不要人云亦云,亦不要伪饰风情,偶尔需要巧妙地掩饰穷酸气。她会在女性版的社交守则中这样诠释不卑不亢:不管你拿多少薪水,面对上流社会,既要有若即若离、可有可无的姿态,也要懂得尊重和享受,以示自己有融入其中的潜质。 她还会告诉你:在社交圈里遇到精明强悍的情敌时,斗智斗勇是起码的,但更重要的是,从对手身上学到重要的东西。还有自律,永远是社交场里的首要规则,哪怕你美若天仙或家财万贯,都不能允许自己在各方面失控。
当人们问起托尔斯,书中人物是否有原型,他谈到了自己的祖父母。“我的祖母很有气质,充满活力,她非常享受生活,拒绝了不少求婚者,直到三十岁才安定下来。就像本书的叙述者,她逼着一位穿裘皮大衣的对手请她喝酒,最后才接受我祖父的求婚。在一定程度上,我和祖母的聊天坚定了我的想法,那就是,她那一代比我父母那一代离维多利亚时代更远。我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开放与五十年代的顺从是相对立的。”
不难想象,这则女性都市版的“美国梦”肯定是好看的,甚至是励志的,哪怕跌宕起伏间她从未有过沾沾自喜的表情,相反,她充满自省,面对改写命运的一九三八年,她只会有缅怀乃至沉痛的表情,“一九三八年,四位风格各异、个性极强的人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心怀感激。现在是一九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一年多时间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都没再见到。”
托尔斯曾在访谈中说,这本书的主题之一是:一个人二十来岁时的偶遇和轻率的决定会影响之后几十年的生活,这种动态性具有普遍意义。
这本书出版后,记者争相追问他本人二十来岁时的偶遇、影响一生的轻率决定是什么?他的回答一成不变:一九八九年,他获得一笔经费,本来要为耶鲁到中国教书两年,便从加州回到纽黑文,准备利用夏天学习中文。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耶鲁取消了这一项目,给了参与者几千美元,让大家打道回府。他的全部行当都在车里,突然没了方向。这时,一位老朋友需要有人和他共付纽约的房租,他便搬到了纽约,第一晚就受到邀请,参加朋友家的派对,在那里碰到了几个人,成了好朋友。
“这本书包含了自强自立、人生渴望、爱情和失去,我想,这在美国任何一处都会发生,但纽约与众不同,它是一个大都市,在广告、艺术、广播、时尚、金融、新闻、音乐、出版、戏剧等方面都是领先的。这意味着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蜂拥而至,他们背景不同、兴趣不同、志向不同,都希望建立关系网。这也使得某种概率大大增加,那就是饭桌上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托尔斯的这段话,命中了本书的另一个主题:纽约。 纽约人信奉的世界观,可以借用书中安妮的一句话,“是苹果战胜了数百种和它竞争相同资源的其他物种—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同样的土壤。通过吸引人类的感官,满足人的身体需求—我们这群动物正好拥有斧头和耕牛—苹果得以传遍全球,迈出了进化论意义上的极为惊人的一步。……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是苹果的胜利。”
纽约的别称恰是“大苹果”,在纽约打拼的人都要经历自身的进化,从特迪到廷克,从伊芙到伊芙琳,从凯蒂到凯特。名字意味着身份的改变,这在纽约不会是免费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正是—进化的代价。
都市人类的进化,注定由社交圈促生。在facebook和twitter横扫全球的今天,我们依然承袭着这种社会游戏法则。这个故事,出于作者的偏好,设定在大萧条刚刚过去的三十年代末,于是,场景的描写充满寓意,也让每一个情节都有吸人眼球的舞台。不妨说,这些纽约场景是“非人物”的重要角色,无论野心、失意、邂逅、艳遇……都需要它们的鼎力配合。
我们看到了曼哈顿的中心点,廷克、安妮、华莱士等人的住宅和办公室都面对中央公园,他们的用餐场所是二十一俱乐部(男士穿燕尾服,胸袋上插着崭新的手帕,女士着丝织服装,色调鲜艳,毛皮围巾上嵌有珍珠)、法式“美丽时代”、唐人街最火爆的“中国风”;他们在第五大道购物;在西港或牡蛎湾的私人游艇上开派对;廷克的高级公寓门上有龙头浮雕,嵌着贝拉斯福德家的箴言: FRONTA NULLA FIDES。勿信表面;迪克家的浴室陶瓷是在阿姆斯特丹烧制的,底脚是在巴黎浇铸的,风格借鉴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宠物豹的脚爪造型。他们消遣的方式包括派对、赛马、打猎、、射击、酒会、舞会,以及和金钱身份利益紧紧捆绑的男欢女爱。
另一边,我们也看到凯蒂、伊芙和弗农等低薪职业女性的交际场所,爱尔兰酒吧(前门牌子写着:淡啤酒,生洋葱,女士勿进),乌克兰裔犹太人开的地下酒吧(不仅俄罗斯黑帮喜欢在那里聚会,俄罗斯另一派的政治流亡者也常常云集于此),有趣的是,凯蒂还发现了,在老派出版社里欣然拿低薪的女职员们恰恰是不缺钱的富二代,上班无需竞争,下班吃喝玩乐。当然,她和伊芙这样的新女性只想靠自己,自强自立,“朴实的人挣朴实的钱”,但绝不妥协,勇于喂养自己的野心—这决定了故事的走向是出人意料的。
场景迥异,明示阶层不同,交往的方式、奋斗的手段乃至理想都会不一样。在托尔斯看来,自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美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士兵福利法案》的影响最为重要,一部分工人阶层离开了原有的群体,走向更为同质的中产阶级。与此同时,贵族家庭在二十年代开始放弃他们讲究排场的沙龙舞和燕尾服,更趋平民化。神奇面包、百威啤酒和坚果巧克力变得家喻户晓。这一大杂烩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很大一部分美国人(从统计数据上的富有阶层到贫穷阶层)都自认为是“中产阶级”。三十年代的许多社会行为今天依然流行,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充满渴望的社会。如果说上半叶的年轻人为了挤进小小的贵族圈而奋斗,那么最近几十年,每个阶层的美国民众都在借钱买更大的车、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家具,美国的年轻人还在追求成功和社会地位,哪怕在今天也许意味着穿运动鞋创业,而不是穿燕尾服去乡村俱乐部。
爵士乐和大萧条后的纽约格外相衬,一九三八年一月,Bennie Goodman率领他的大乐队(大部分成员是黑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表演爵士乐,座无虚席,前所未有。托尔斯视其为爵士乐历史上的转折点,带动了爵士小型乐队更即兴化的演出风格,也迅速影响了包括戴维斯在内的爵士演奏家。对此,他曾有过一段颇为专业的乐史分析论,列出了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五年间具有转折特色的经典乐曲。在写作时,他将爵士乐的思维方式扩大到整个纽约,想象出了同期转变的纽约人心态,并加之小说的诸多配角身上,展现出斑斓的人物性格。
事实上,托尔斯一直喜爱二十世纪初的绘画、五十年代的爵士乐(戴维斯、克尔特林、蒙克和吉里斯皮)、七十年代的犯罪电视剧(科杰克、洛克福德、麦克格雷特和哥伦布)……作为一个专职金融家、兼职文学创作者,他的知识储备也极具都市特色。
“我一向对一九○○到一九四○年间的历史很感兴趣,那个骚动的时代不可思议、富有创造力。现在回头看,十九世纪的艺术和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但绘画、音乐、小说、建筑都在进步。就在短短几十年里,出现了詹姆斯·乔伊斯、尼金斯基、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爵士乐、亨利·福特、西格蒙·弗洛伊德、俄国革命、电影、飞机、摩天大厦,在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种种成规几乎都遭到了颠覆。几十年来,我听那个时代的音乐,看电影,读书,读种种宣言,徜徉在那些绘画前,所以,我并没有真正为这本书做什么实地调研,我只利用我对那个时代间接的了解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这部小说开头的灵感就来自于著名美国摄影家Walker Evans的地铁肖像展,托尔斯非常赞赏摄影师对大萧条时代的人物刻画,三十年代纽约的冷硬印象扑面而来,他特别留意到有两张肖像酷似同一人,当他构思这部小说时,就挪用到了开场戏:大都会画廊里的摄影展上,廷克的两幅肖像勾起了凯蒂的回忆。
就像爵士乐,摄影在这部小说里犹如暗线缀联,作为阶层、情绪等内涵等寓意的载体,被托尔斯用得游刃有余。又比如,华莱士家的照片墙低调展现了代代相传的富家血统,乔治学院的毕业照又暗示了廷克虚影似的两面性。
一开始,托尔斯心目中的廷克是个勤奋的学习者,但有一天,他偶尔从书架上拿了华盛顿的作品,开头便是《社交礼仪守则》。“我立刻明白了,廷克第一要学习的是《社交礼仪守则》。我的书探讨了社会阶层和社会礼仪、性格和外貌、理想和妥协,而华盛顿充满活力的一系列守则就能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迪克认为,廷克谨记华盛顿的《社交礼仪守则》有其高贵之处。但是,当廷克的另一个身份无意间曝光后,凯蒂挖苦他,把这本上流社会秘笈说成“一所魅力自修学校,就像超越时代一百五十年的《人性的弱点》”,言语间充满了讥讽,所谓礼仪,竟也可以是虚伪作态、精心戴上面具?这让廷克无地自容。
廷克是一个复杂的角色,融合了对立阶层的秉性,自身便成矛盾。他自小就对上流社会怀抱着憧憬,甘愿付出代价,不愿伤害他人,在有良知的范围内,尽可能小心谨慎。他和凯蒂的感情无始无终,他用优雅,她用理智,双双克制了激情,却足以让他回归真我。于是,华盛顿的最后一条守则出场,就显得格外深刻。“110·努力让胸中那称为良知的小小圣火长明不熄。”
小说首尾呼应,似乎应验了华盛顿的礼仪守则终究不是虚浮的,廷克放弃一切,带着心爱的《瓦尔登湖》退到了城市的最底层。他每天都能看到曼哈顿,“它是如此非凡、如此奇妙、如此明确地充满希望—你只想用尽余生朝它走去,却永不抵达。”他再也不需要上流社会礼仪了。最大的野心,莫过于成就真正的自我,因而,也会是最大的良知。
目睹这一切的凯蒂说,“正确的选择会使你明白你在生活中失去了什么”,恰是这个故事、这座都市里经年不变的主题。
今年四十六岁的托尔斯是美国波士顿人,毕业于耶鲁,又从斯坦福大学获得英语硕士学位。虽然是专职投资公司主管,但在青年时代写了不下五十个短篇小说,其中一篇发表于一九八九年的《巴黎评论》。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一直在打磨一部长篇小说,背景是斯大林时代俄罗斯的农村,可最后他还是把它塞进了抽屉。二○○六年一月一日他决定开始创作《社交礼仪守则》,情节和人物都先构思好,再规定自己三百六十五天后完稿,第一人称叙述,共分二十六章,因为一年有五十二个星期,可以按照计划每两周完成一章,包括草稿、修改和润色。之后的三年里,他又大改了三次(主要是删减)。这部长篇处女作顺利出版,立刻登上美国各大媒体畅销书排行榜,二○一一年还获得菲茨杰拉德奖。
托尔斯,真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菲茨杰拉德。同是经典的美国大都市背景,频繁出现上流社会的交际圈,圈中各色人等,以及必备的爵士乐、时装、珠宝、名车等配饰。从通俗而非贬义的意义上说,这样的故事带着鲜明的都会气息,注定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读者中不乏觊觎者和评判者,这是全球城市化物质时代对阅读倾向造成的必然影响。
然而,两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托尔斯在华尔街奋战的这些年,为他赢得了无可替代的经验。他不像菲茨杰拉德那样慨叹“美国梦”在贪和欲中破灭,也没有菲茨杰拉德那样欲罢不能的婚姻,在他的小说里也看不到放纵声色的场景,相反,他为我们缔造了一个冷静、克制的纽约一九三八,其中的人物—从上流富豪世家弟子,到薪水微薄的职业女性—都有各自的节制、伪饰和野心。
书名《社交礼仪守则》源自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年轻时用于自律的行为规范,是平民向精英迈进时的自修经典,被主人公廷克奉为圭臬。他一表人才,在华尔街银行拥有令人羡妒的工作,在曼哈顿拥有一套品位高雅的公寓,浑身上下的名牌精品无疑会让人想到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男主角。但是,除夕夜,他却出现在格林威治村的一家二流地下爵士乐吧,因而偶遇邻桌的凯蒂和伊芙—
凯蒂满腹诗书,伊芙金发撩人,她们都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自食其力,虽然拮据,但梦想有更好的生活。在廷克面前,她们无拘无束地展现魅力:没有卖弄,只是带领他稍许迈出拘谨的上流社会,享受缤纷的纽约生活。但一次交通意外,让廷克不得不带着负疚感和伊芙在一起……
至此,我们才确定故事的真正主人公是凯蒂。凯瑟琳·康腾。廷克和伊芙的交往,让她接触到真正的上流社会,借由地道的富家子弟华莱士、迪克等人,她逐渐领略了有钱人的生活方式,也慨叹他们无法自足的精神世界。托尔斯对这些人的描写十分到位,既有惹人爱怜的真性情,也有让人遗憾的真相。
这一切犹如催化剂,她意识到,人生应该有突破,自己不该再满足于当一个籍籍无名的女秘书, 就在获得升职后,她毅然辞职,换了一份截然不同、工资只有原先一半的著名编辑助理的工作,不难想象,这就是传说的跳板,让她很快得到更有价值、更有未来的事业。
谁不想麻雀变凤凰?但这不是《蒂凡尼的早餐》,也不是《窈窕淑女》,这是有头脑的纽约职业女性为自己谋求更好发展的经典故事。自始至终,事业是凯蒂个人奋斗的成果,虽然也遇到了贵人—而且是出乎意料的那个人。
假如让凯蒂撰写一部《社交礼仪守则》,会和华盛顿的版本有什么不同?她会告诉你:和刻板的百万富翁、活跃自信的上东区富家公子约会时,要保有自己的风格,要鼓励他们“不再循规蹈矩”,用可爱的花招(绑架一只打火机)逗引他潜入深巷,溜进电影院。她也会告诉你:传统的父辈有可堪学习的激进方式,但在生活方式上要向更好的品位靠拢,既能领会美食和时装的真谛,也不忘知识和艺术的风雅。不要人云亦云,亦不要伪饰风情,偶尔需要巧妙地掩饰穷酸气。她会在女性版的社交守则中这样诠释不卑不亢:不管你拿多少薪水,面对上流社会,既要有若即若离、可有可无的姿态,也要懂得尊重和享受,以示自己有融入其中的潜质。 她还会告诉你:在社交圈里遇到精明强悍的情敌时,斗智斗勇是起码的,但更重要的是,从对手身上学到重要的东西。还有自律,永远是社交场里的首要规则,哪怕你美若天仙或家财万贯,都不能允许自己在各方面失控。
当人们问起托尔斯,书中人物是否有原型,他谈到了自己的祖父母。“我的祖母很有气质,充满活力,她非常享受生活,拒绝了不少求婚者,直到三十岁才安定下来。就像本书的叙述者,她逼着一位穿裘皮大衣的对手请她喝酒,最后才接受我祖父的求婚。在一定程度上,我和祖母的聊天坚定了我的想法,那就是,她那一代比我父母那一代离维多利亚时代更远。我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开放与五十年代的顺从是相对立的。”
不难想象,这则女性都市版的“美国梦”肯定是好看的,甚至是励志的,哪怕跌宕起伏间她从未有过沾沾自喜的表情,相反,她充满自省,面对改写命运的一九三八年,她只会有缅怀乃至沉痛的表情,“一九三八年,四位风格各异、个性极强的人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心怀感激。现在是一九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在一年多时间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我都没再见到。”
托尔斯曾在访谈中说,这本书的主题之一是:一个人二十来岁时的偶遇和轻率的决定会影响之后几十年的生活,这种动态性具有普遍意义。
这本书出版后,记者争相追问他本人二十来岁时的偶遇、影响一生的轻率决定是什么?他的回答一成不变:一九八九年,他获得一笔经费,本来要为耶鲁到中国教书两年,便从加州回到纽黑文,准备利用夏天学习中文。可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耶鲁取消了这一项目,给了参与者几千美元,让大家打道回府。他的全部行当都在车里,突然没了方向。这时,一位老朋友需要有人和他共付纽约的房租,他便搬到了纽约,第一晚就受到邀请,参加朋友家的派对,在那里碰到了几个人,成了好朋友。
“这本书包含了自强自立、人生渴望、爱情和失去,我想,这在美国任何一处都会发生,但纽约与众不同,它是一个大都市,在广告、艺术、广播、时尚、金融、新闻、音乐、出版、戏剧等方面都是领先的。这意味着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蜂拥而至,他们背景不同、兴趣不同、志向不同,都希望建立关系网。这也使得某种概率大大增加,那就是饭桌上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有可能改变你的生活。”托尔斯的这段话,命中了本书的另一个主题:纽约。 纽约人信奉的世界观,可以借用书中安妮的一句话,“是苹果战胜了数百种和它竞争相同资源的其他物种—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同样的土壤。通过吸引人类的感官,满足人的身体需求—我们这群动物正好拥有斧头和耕牛—苹果得以传遍全球,迈出了进化论意义上的极为惊人的一步。……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这是苹果的胜利。”
纽约的别称恰是“大苹果”,在纽约打拼的人都要经历自身的进化,从特迪到廷克,从伊芙到伊芙琳,从凯蒂到凯特。名字意味着身份的改变,这在纽约不会是免费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正是—进化的代价。
都市人类的进化,注定由社交圈促生。在facebook和twitter横扫全球的今天,我们依然承袭着这种社会游戏法则。这个故事,出于作者的偏好,设定在大萧条刚刚过去的三十年代末,于是,场景的描写充满寓意,也让每一个情节都有吸人眼球的舞台。不妨说,这些纽约场景是“非人物”的重要角色,无论野心、失意、邂逅、艳遇……都需要它们的鼎力配合。
我们看到了曼哈顿的中心点,廷克、安妮、华莱士等人的住宅和办公室都面对中央公园,他们的用餐场所是二十一俱乐部(男士穿燕尾服,胸袋上插着崭新的手帕,女士着丝织服装,色调鲜艳,毛皮围巾上嵌有珍珠)、法式“美丽时代”、唐人街最火爆的“中国风”;他们在第五大道购物;在西港或牡蛎湾的私人游艇上开派对;廷克的高级公寓门上有龙头浮雕,嵌着贝拉斯福德家的箴言: FRONTA NULLA FIDES。勿信表面;迪克家的浴室陶瓷是在阿姆斯特丹烧制的,底脚是在巴黎浇铸的,风格借鉴了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宠物豹的脚爪造型。他们消遣的方式包括派对、赛马、打猎、、射击、酒会、舞会,以及和金钱身份利益紧紧捆绑的男欢女爱。
另一边,我们也看到凯蒂、伊芙和弗农等低薪职业女性的交际场所,爱尔兰酒吧(前门牌子写着:淡啤酒,生洋葱,女士勿进),乌克兰裔犹太人开的地下酒吧(不仅俄罗斯黑帮喜欢在那里聚会,俄罗斯另一派的政治流亡者也常常云集于此),有趣的是,凯蒂还发现了,在老派出版社里欣然拿低薪的女职员们恰恰是不缺钱的富二代,上班无需竞争,下班吃喝玩乐。当然,她和伊芙这样的新女性只想靠自己,自强自立,“朴实的人挣朴实的钱”,但绝不妥协,勇于喂养自己的野心—这决定了故事的走向是出人意料的。
场景迥异,明示阶层不同,交往的方式、奋斗的手段乃至理想都会不一样。在托尔斯看来,自二十世纪上半叶以来,美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士兵福利法案》的影响最为重要,一部分工人阶层离开了原有的群体,走向更为同质的中产阶级。与此同时,贵族家庭在二十年代开始放弃他们讲究排场的沙龙舞和燕尾服,更趋平民化。神奇面包、百威啤酒和坚果巧克力变得家喻户晓。这一大杂烩产生了奇特的效果:很大一部分美国人(从统计数据上的富有阶层到贫穷阶层)都自认为是“中产阶级”。三十年代的许多社会行为今天依然流行,我们仍然生活在一个充满渴望的社会。如果说上半叶的年轻人为了挤进小小的贵族圈而奋斗,那么最近几十年,每个阶层的美国民众都在借钱买更大的车、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家具,美国的年轻人还在追求成功和社会地位,哪怕在今天也许意味着穿运动鞋创业,而不是穿燕尾服去乡村俱乐部。
爵士乐和大萧条后的纽约格外相衬,一九三八年一月,Bennie Goodman率领他的大乐队(大部分成员是黑人)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表演爵士乐,座无虚席,前所未有。托尔斯视其为爵士乐历史上的转折点,带动了爵士小型乐队更即兴化的演出风格,也迅速影响了包括戴维斯在内的爵士演奏家。对此,他曾有过一段颇为专业的乐史分析论,列出了一九三五至一九四五年间具有转折特色的经典乐曲。在写作时,他将爵士乐的思维方式扩大到整个纽约,想象出了同期转变的纽约人心态,并加之小说的诸多配角身上,展现出斑斓的人物性格。
事实上,托尔斯一直喜爱二十世纪初的绘画、五十年代的爵士乐(戴维斯、克尔特林、蒙克和吉里斯皮)、七十年代的犯罪电视剧(科杰克、洛克福德、麦克格雷特和哥伦布)……作为一个专职金融家、兼职文学创作者,他的知识储备也极具都市特色。
“我一向对一九○○到一九四○年间的历史很感兴趣,那个骚动的时代不可思议、富有创造力。现在回头看,十九世纪的艺术和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但绘画、音乐、小说、建筑都在进步。就在短短几十年里,出现了詹姆斯·乔伊斯、尼金斯基、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爵士乐、亨利·福特、西格蒙·弗洛伊德、俄国革命、电影、飞机、摩天大厦,在人类活动的每个领域里,种种成规几乎都遭到了颠覆。几十年来,我听那个时代的音乐,看电影,读书,读种种宣言,徜徉在那些绘画前,所以,我并没有真正为这本书做什么实地调研,我只利用我对那个时代间接的了解来激发自己的想象。”
这部小说开头的灵感就来自于著名美国摄影家Walker Evans的地铁肖像展,托尔斯非常赞赏摄影师对大萧条时代的人物刻画,三十年代纽约的冷硬印象扑面而来,他特别留意到有两张肖像酷似同一人,当他构思这部小说时,就挪用到了开场戏:大都会画廊里的摄影展上,廷克的两幅肖像勾起了凯蒂的回忆。
就像爵士乐,摄影在这部小说里犹如暗线缀联,作为阶层、情绪等内涵等寓意的载体,被托尔斯用得游刃有余。又比如,华莱士家的照片墙低调展现了代代相传的富家血统,乔治学院的毕业照又暗示了廷克虚影似的两面性。
一开始,托尔斯心目中的廷克是个勤奋的学习者,但有一天,他偶尔从书架上拿了华盛顿的作品,开头便是《社交礼仪守则》。“我立刻明白了,廷克第一要学习的是《社交礼仪守则》。我的书探讨了社会阶层和社会礼仪、性格和外貌、理想和妥协,而华盛顿充满活力的一系列守则就能成为整个故事的核心。”
迪克认为,廷克谨记华盛顿的《社交礼仪守则》有其高贵之处。但是,当廷克的另一个身份无意间曝光后,凯蒂挖苦他,把这本上流社会秘笈说成“一所魅力自修学校,就像超越时代一百五十年的《人性的弱点》”,言语间充满了讥讽,所谓礼仪,竟也可以是虚伪作态、精心戴上面具?这让廷克无地自容。
廷克是一个复杂的角色,融合了对立阶层的秉性,自身便成矛盾。他自小就对上流社会怀抱着憧憬,甘愿付出代价,不愿伤害他人,在有良知的范围内,尽可能小心谨慎。他和凯蒂的感情无始无终,他用优雅,她用理智,双双克制了激情,却足以让他回归真我。于是,华盛顿的最后一条守则出场,就显得格外深刻。“110·努力让胸中那称为良知的小小圣火长明不熄。”
小说首尾呼应,似乎应验了华盛顿的礼仪守则终究不是虚浮的,廷克放弃一切,带着心爱的《瓦尔登湖》退到了城市的最底层。他每天都能看到曼哈顿,“它是如此非凡、如此奇妙、如此明确地充满希望—你只想用尽余生朝它走去,却永不抵达。”他再也不需要上流社会礼仪了。最大的野心,莫过于成就真正的自我,因而,也会是最大的良知。
目睹这一切的凯蒂说,“正确的选择会使你明白你在生活中失去了什么”,恰是这个故事、这座都市里经年不变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