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规范办学行为的贯彻实施,同学们在校集中复习的时间比过去大为减少,然而复习的内容并未减少,高考的要求也没有降低,这就要求课堂必须是高效课堂、复习必须是有效复习。笔者以为,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构建“查—构—析—练”课堂结构,是实施高效复习的有效模式。
“查”,就是通过默写方式检查、巩固基础知识。二轮复习仍然要抓好基础知识,坚持课堂默写,每堂课用10分钟左右时间默写,默写的内容包括一课或一个单元的考点内容、滚动记忆内容、练习中暴露的薄弱点等,默写题量为3-5题。
“构”,就是用图表式方法进行考点知识整合。在知识整合中。要系統掌握每个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对那些内容多、联系紧密的知识,要连成体,形成片,结成块,上下串联,左右相连,构成系统,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各种图表形式直观地、形象地、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实现考点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如“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结构网络(见下页图)。
进行知识整合,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体系,一方面便于同学们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另一方面,就好比在头脑中安装了GPS导航系统,便于同学们在解题时能够迅速地实现知识定位,找到相关需要运用的知识,并由此形成发散性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连接点,迅速地找到切入点,提高解题和答题的能力。
“析”,就是对易错易混知识点、热点问题和典型例题进行解析,强化和提高应考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收集自己在认知上的误区和实践操作中的错误,每个单元辨析5-10个易混易错题,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这类考点的准确含义、本质、内在联系和区别。如“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和适用的主体是不同的:从内涵上讲,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依法行政就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从适用范围主体上讲,依法执政是针对党的领导而言的;依法行政是针对政府部门而言的,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两者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和依法执政的关键。
热点问题的解析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即提供的材料要广泛,能够从多角度有效提炼;“神不散”即所有的分析都必须紧扣教材内容,让材料串联理论,避免材料的罗列与堆积。通过问题立意、理论立意,培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解析这类问题,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筛选热点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重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理由(或原因、道理、依据);再从“怎么样”的角度选择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为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或受到的启示)。
典型例题解析最好选择高考试题或典型模考试题,由此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第37题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1)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请你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帮他解答疑问。这一问形式新颖,问题在发贴中,角度在设问中。回答时可将问题转化成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贴中的观点,并针对发贴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这一问变换了形式,要求对发贴内容进行评析,考查考生评析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角度看,核心知识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但还要求考生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愿望。(3)请你再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这一问要求考生利用哲学原理分析“理念 行动”,作答时理念要正确,原理选择要准确,材料结合要到位。此问综合能力考查很高,解答时必须扣住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解析易错易混知识点、热点问题和典型例题要突出四个重点:一要突出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二要突出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想法”和“映射法”,在试题情景材料中寻找与考点知识相关联的结合点,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问题;三要突出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辩证地、历史地对待事物,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四要突出提高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对社会现实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
“练”,就是定期、定时进行综合训练,把考点问题化、知识能力化、分析材料化。虽然复习时间比较紧,但还要把“每周一练”贯穿其中。只有通过实战来训练规范性、训练速度、训练准确度,才能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和主观题的得分率。
在二轮复习的最后阶段,还应结合高考题型分项训练,掌握解题中的规律性特点,并注重纠错,突出对解题思路的归类,把握各类题型解题的基本步骤、审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查”,就是通过默写方式检查、巩固基础知识。二轮复习仍然要抓好基础知识,坚持课堂默写,每堂课用10分钟左右时间默写,默写的内容包括一课或一个单元的考点内容、滚动记忆内容、练习中暴露的薄弱点等,默写题量为3-5题。
“构”,就是用图表式方法进行考点知识整合。在知识整合中。要系統掌握每个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对那些内容多、联系紧密的知识,要连成体,形成片,结成块,上下串联,左右相连,构成系统,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各种图表形式直观地、形象地、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来,实现考点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如“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知识结构网络(见下页图)。
进行知识整合,构建基本的知识框架体系,一方面便于同学们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另一方面,就好比在头脑中安装了GPS导航系统,便于同学们在解题时能够迅速地实现知识定位,找到相关需要运用的知识,并由此形成发散性思维,找到各个知识的连接点,迅速地找到切入点,提高解题和答题的能力。
“析”,就是对易错易混知识点、热点问题和典型例题进行解析,强化和提高应考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收集自己在认知上的误区和实践操作中的错误,每个单元辨析5-10个易混易错题,从而深入理解和把握这类考点的准确含义、本质、内在联系和区别。如“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虽一字之差,但内涵和适用的主体是不同的:从内涵上讲,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依法行政就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从适用范围主体上讲,依法执政是针对党的领导而言的;依法行政是针对政府部门而言的,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两者都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党的领导和依法执政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政治保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是党领导人民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环节和依法执政的关键。
热点问题的解析必须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形散”即提供的材料要广泛,能够从多角度有效提炼;“神不散”即所有的分析都必须紧扣教材内容,让材料串联理论,避免材料的罗列与堆积。通过问题立意、理论立意,培养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如“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热点问题,解析这类问题,可以从“为什么”的角度筛选热点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重视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理由(或原因、道理、依据);再从“怎么样”的角度选择材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的角度为开展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或受到的启示)。
典型例题解析最好选择高考试题或典型模考试题,由此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第37题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1)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请你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帮他解答疑问。这一问形式新颖,问题在发贴中,角度在设问中。回答时可将问题转化成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跟贴中的观点,并针对发贴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这一问变换了形式,要求对发贴内容进行评析,考查考生评析问题的能力。从知识的角度看,核心知识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但还要求考生进一步提出自己的愿望。(3)请你再列举两个理念,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这一问要求考生利用哲学原理分析“理念 行动”,作答时理念要正确,原理选择要准确,材料结合要到位。此问综合能力考查很高,解答时必须扣住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解析易错易混知识点、热点问题和典型例题要突出四个重点:一要突出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明确试题要求和考查意图;二要突出提高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联想法”和“映射法”,在试题情景材料中寻找与考点知识相关联的结合点,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问题;三要突出培养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辩证地、历史地对待事物,对事物进行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四要突出提高学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对社会现实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
“练”,就是定期、定时进行综合训练,把考点问题化、知识能力化、分析材料化。虽然复习时间比较紧,但还要把“每周一练”贯穿其中。只有通过实战来训练规范性、训练速度、训练准确度,才能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和主观题的得分率。
在二轮复习的最后阶段,还应结合高考题型分项训练,掌握解题中的规律性特点,并注重纠错,突出对解题思路的归类,把握各类题型解题的基本步骤、审题技巧和答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