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 张明萌 发自广州 实习记者 邓蕾 梁诗涵
编辑 白伟志 rwzkwzb@126.com
大一那年,室友很宅,除去睡觉大半时间盯着屏幕,里面是一个有大块绿色的网页,室友说,这是豆瓣。第一反应竟然是:豆瓣……酱吗?随口问了句:豆瓣是什么?室友有些不耐烦又有些一如既往的鄙夷:哦,一个网站。
回到座位,贼一样点进他的主页,简单浏览下,咦,平日里有些内敛但大部分时候还算活泼的他竟然可以这么文艺。再仔细看看,哦,装逼的地方。
或许这是许多人对豆瓣的第一印象:文艺青年集结地,装逼小清新乐园,最大众的电影公告栏。今年3月,这个以慢著称的网站已经摸爬滚打过了十年,作为双鱼座的一员,它浪漫、梦幻、柔软,偶尔喜怒无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直到3月6日,创始人阿北发出一条广播:“从所有人,到所有人:感谢和我们在一起。生日快乐!”才猛地意识到,这个网站已经慢悠悠地走过了十年。它依旧高冷着,冷眼旁观开心网大厦倾颓,又目睹微博由盛转衰,还见证微信崛起……三千多个日夜过去,百度繁盛、阿里霸气、腾讯傲然,豆瓣依旧慢条斯理,事不关己。令人惊讶的是,它还稳中求进,愣是在雷厉风行此起彼伏的互联网大潮中茕茕孑立,站成一抹风景。
“它曾给了我青春该有的模样”——一位豆友在它生日当天发了这样一条状态,引起了一大拨豆友的共鸣。它曾有过互联网独一无二的文艺氛围,也曾诞生过一批红人,他们出书、出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没这么大起大落的,通过友邻、通过小组、通过同城,将生活与上一辈人彻底分开。最不济的,也在豆瓣里,完善了影音库和兴趣建构。因此,尽管它经常像川剧一样变脸,尽管经常搞得人吐槽“像阿北一样找不着北”,依然有一代人曾爱过它的模样,因为那个现在或许褪色的面孔中,曾涂抹了这代人青春的所有光泽。
豆瓣体系太过庞大,功能更替,受众迭代,要概括它的十年太过艰难。从采访对象口中听到的,也是十年的片段,在他们眼中,这些断章,便是豆瓣曾经最美好的模样。
想读、想看、想听,读过、看过、听过
前两天,A-sun*把福楼拜的《庸见词典》加入了“已购待读”豆列,这是她2010年11月15日建的条目,专门用来记录自己买了没来得及看的书,用到现在,这个豆单里还有17本书。更大的数字出现在“读过”的条目里,953本。类似的还有“看过”,1836部。十年来,A-sun*里豆瓣越来越远,原本“每天电脑开着,一定会挂着豆瓣”成了“每天都会上,但所有的目的只是为了勾选想读、想看、想听和读过、看过、听过”。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
“豆瓣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是记录,记录书影音,”A-sun*说,“它一开始的功能就是这样,也令很多人开始看书、看电影,重新归类自己看过的东西。这是豆瓣的初衷,也是豆瓣最有价值的地方。”
A-sun*2006年加入豆瓣,是最初一拨上豆瓣的人,以前从来没有网站干过类似的事,把想要的、完成的、正在进行的东西梳理出来,在别人的吐槽或赞扬中,寻觅下一个目标。这也是豆瓣创始人阿北最初的想法。
阿北物理学博士出身,从高中起就对编程感兴趣,1992年开始上网,处女座,理想主义者。
朝阳门附近有个“豆瓣胡同”,阿北曾住在那里。十年前,这个真名杨勃的年轻人在那里的星巴克写源代码,豆瓣胡同名字平实而有趣,“有着草根的随意亲切”,网站名字便来源于此。2005年3月6日,他带着豆瓣上线,包办了产品设计和网络维护。直到2006年,豆瓣上线快一周年,他才招募到了豆瓣第一个员工——Brant,豆瓣第212名用户。
杨勃想做的网站,要让用户发表评论、分享信息,他看了很多书,与周围同事、朋友沟通感觉学习的东西有限,能否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体验,用什么更好的方式和别人分享,这些都是豆瓣建立之初想解决的问题。
当时他在一个技术论坛发帖子,说有个豆瓣网,请大家去看。第一批用户通过帖子链接进去,开始留言评论,你一篇我一篇,杨勃守在电脑前,常常兴奋地看到天亮。
用的人多了,豆瓣书影音条目也多起来,渐渐发展成拥有超过1800万条目的巨型搜索引擎,这为豆瓣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也是豆瓣十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看,豆瓣更像百科和贴吧的混合体。连阿北自己都曾总结过,豆瓣的本质就是“百科 社区”。
书影音,豆瓣一度将所有的重点放在这上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首页会有一篇书评、一篇影评、一篇乐评,沈书枝正是在这时候经常上豆瓣的。她还会关注友邻在读、想读和读过的书目,试着从中学习读书。
友邻们偏古代文学,有个叫“周六我要休息”的人写了不少关于西游记的书评,头像是孙悟空捧个桃子,她很喜欢。在豆瓣出书大潮远未兴起前,他早早出书了。
远子也是奔着影评和书评上豆瓣的,有的人看了几千本书,他想发奋,多看书,多读电影。他还试着写了几篇,没人看,失望地删掉了。
对A-sun*来说,这几个基本的功能还能让她看到友邻的动态,同一部电影,哪些友邻看过,他们怎么看这部电影,感想是什么,“遇到观点不合的,你就可以拉黑了,哈哈。”
在社交化并不明显的豆瓣上,信息分享的几个基本功能完成了基本的沟通交互,使豆瓣用户在不频繁的互动下也明白朋友们在做什么,更类似“君子之交”。A-sun*非常珍视这些数据记录,“如果有一天豆瓣垮了,一定请它把我的记录全部导出来。”
街头文化
第一次进入豆瓣,大多数人都会被架构繁复的导航栏弄到眩晕,十多个频道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迷宫,不知何去何从。没有关注,没有友邻,没有小组,首页空白一片,这个网站,怎么玩?
A-sun*说:“没有加小组,在豆瓣基本寸步难行的。”在她看来,小组的壮大是豆瓣崛起的标志之一。作为豆瓣创立之初就有的功能,小组的最初目的依旧是分享。首页会推荐一些小组,名字很有趣,A-sun*还记得,艳照门事件在豆瓣引起热论,有人认为“看了艳照门超喜欢他们啊!”光这个主题就可以建立一个小组,大批豆友一窝蜂涌进去,像聊天室一样,持不同意见者保持着“激烈但友好”的争论氛围,讨论不休。
编辑 白伟志 rwzkwzb@126.com
大一那年,室友很宅,除去睡觉大半时间盯着屏幕,里面是一个有大块绿色的网页,室友说,这是豆瓣。第一反应竟然是:豆瓣……酱吗?随口问了句:豆瓣是什么?室友有些不耐烦又有些一如既往的鄙夷:哦,一个网站。
回到座位,贼一样点进他的主页,简单浏览下,咦,平日里有些内敛但大部分时候还算活泼的他竟然可以这么文艺。再仔细看看,哦,装逼的地方。
或许这是许多人对豆瓣的第一印象:文艺青年集结地,装逼小清新乐园,最大众的电影公告栏。今年3月,这个以慢著称的网站已经摸爬滚打过了十年,作为双鱼座的一员,它浪漫、梦幻、柔软,偶尔喜怒无常,让人摸不着头脑。
直到3月6日,创始人阿北发出一条广播:“从所有人,到所有人:感谢和我们在一起。生日快乐!”才猛地意识到,这个网站已经慢悠悠地走过了十年。它依旧高冷着,冷眼旁观开心网大厦倾颓,又目睹微博由盛转衰,还见证微信崛起……三千多个日夜过去,百度繁盛、阿里霸气、腾讯傲然,豆瓣依旧慢条斯理,事不关己。令人惊讶的是,它还稳中求进,愣是在雷厉风行此起彼伏的互联网大潮中茕茕孑立,站成一抹风景。
“它曾给了我青春该有的模样”——一位豆友在它生日当天发了这样一条状态,引起了一大拨豆友的共鸣。它曾有过互联网独一无二的文艺氛围,也曾诞生过一批红人,他们出书、出碟,改变了人生的轨迹。没这么大起大落的,通过友邻、通过小组、通过同城,将生活与上一辈人彻底分开。最不济的,也在豆瓣里,完善了影音库和兴趣建构。因此,尽管它经常像川剧一样变脸,尽管经常搞得人吐槽“像阿北一样找不着北”,依然有一代人曾爱过它的模样,因为那个现在或许褪色的面孔中,曾涂抹了这代人青春的所有光泽。
豆瓣体系太过庞大,功能更替,受众迭代,要概括它的十年太过艰难。从采访对象口中听到的,也是十年的片段,在他们眼中,这些断章,便是豆瓣曾经最美好的模样。
想读、想看、想听,读过、看过、听过
前两天,A-sun*把福楼拜的《庸见词典》加入了“已购待读”豆列,这是她2010年11月15日建的条目,专门用来记录自己买了没来得及看的书,用到现在,这个豆单里还有17本书。更大的数字出现在“读过”的条目里,953本。类似的还有“看过”,1836部。十年来,A-sun*里豆瓣越来越远,原本“每天电脑开着,一定会挂着豆瓣”成了“每天都会上,但所有的目的只是为了勾选想读、想看、想听和读过、看过、听过”。这已经成为了她的习惯。
“豆瓣在我心中的地位,就是记录,记录书影音,”A-sun*说,“它一开始的功能就是这样,也令很多人开始看书、看电影,重新归类自己看过的东西。这是豆瓣的初衷,也是豆瓣最有价值的地方。”
A-sun*2006年加入豆瓣,是最初一拨上豆瓣的人,以前从来没有网站干过类似的事,把想要的、完成的、正在进行的东西梳理出来,在别人的吐槽或赞扬中,寻觅下一个目标。这也是豆瓣创始人阿北最初的想法。
阿北物理学博士出身,从高中起就对编程感兴趣,1992年开始上网,处女座,理想主义者。
朝阳门附近有个“豆瓣胡同”,阿北曾住在那里。十年前,这个真名杨勃的年轻人在那里的星巴克写源代码,豆瓣胡同名字平实而有趣,“有着草根的随意亲切”,网站名字便来源于此。2005年3月6日,他带着豆瓣上线,包办了产品设计和网络维护。直到2006年,豆瓣上线快一周年,他才招募到了豆瓣第一个员工——Brant,豆瓣第212名用户。
杨勃想做的网站,要让用户发表评论、分享信息,他看了很多书,与周围同事、朋友沟通感觉学习的东西有限,能否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体验,用什么更好的方式和别人分享,这些都是豆瓣建立之初想解决的问题。
当时他在一个技术论坛发帖子,说有个豆瓣网,请大家去看。第一批用户通过帖子链接进去,开始留言评论,你一篇我一篇,杨勃守在电脑前,常常兴奋地看到天亮。
用的人多了,豆瓣书影音条目也多起来,渐渐发展成拥有超过1800万条目的巨型搜索引擎,这为豆瓣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也是豆瓣十年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样看,豆瓣更像百科和贴吧的混合体。连阿北自己都曾总结过,豆瓣的本质就是“百科 社区”。
书影音,豆瓣一度将所有的重点放在这上面,在一段时间内,每天首页会有一篇书评、一篇影评、一篇乐评,沈书枝正是在这时候经常上豆瓣的。她还会关注友邻在读、想读和读过的书目,试着从中学习读书。
友邻们偏古代文学,有个叫“周六我要休息”的人写了不少关于西游记的书评,头像是孙悟空捧个桃子,她很喜欢。在豆瓣出书大潮远未兴起前,他早早出书了。
远子也是奔着影评和书评上豆瓣的,有的人看了几千本书,他想发奋,多看书,多读电影。他还试着写了几篇,没人看,失望地删掉了。
对A-sun*来说,这几个基本的功能还能让她看到友邻的动态,同一部电影,哪些友邻看过,他们怎么看这部电影,感想是什么,“遇到观点不合的,你就可以拉黑了,哈哈。”
在社交化并不明显的豆瓣上,信息分享的几个基本功能完成了基本的沟通交互,使豆瓣用户在不频繁的互动下也明白朋友们在做什么,更类似“君子之交”。A-sun*非常珍视这些数据记录,“如果有一天豆瓣垮了,一定请它把我的记录全部导出来。”
街头文化
第一次进入豆瓣,大多数人都会被架构繁复的导航栏弄到眩晕,十多个频道让人感觉进入了一个迷宫,不知何去何从。没有关注,没有友邻,没有小组,首页空白一片,这个网站,怎么玩?
A-sun*说:“没有加小组,在豆瓣基本寸步难行的。”在她看来,小组的壮大是豆瓣崛起的标志之一。作为豆瓣创立之初就有的功能,小组的最初目的依旧是分享。首页会推荐一些小组,名字很有趣,A-sun*还记得,艳照门事件在豆瓣引起热论,有人认为“看了艳照门超喜欢他们啊!”光这个主题就可以建立一个小组,大批豆友一窝蜂涌进去,像聊天室一样,持不同意见者保持着“激烈但友好”的争论氛围,讨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