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是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传统教学方法,从几千年前开始一直沿用至今。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各种花样的“新式”教学方法、手段层出不穷,课堂上的琅琅读书声日渐稀落,朗读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逐渐受到了“冷落”。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还语文课堂以琅琅读书声”的呼声越来越高,朗读教学重新回归到一线语文教师的视线当中。因此,笔者就根据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谈论教学中的朗读现状以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教学的现状;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门关于声音的艺术,是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感性变成理性的桥梁,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语言的主要方法,所以,朗读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朗读可以十分有效的把书面语言存进学生的大脑之中,使学生把语言学习的过程完全转变为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获得语感,这样,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效的得到提升。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经过反复的读,学生可以更好的记住这些词,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的能力。举个例子: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在讲解这篇古诗时,让学生大声朗读,学生就可以掌握良好的语感、停顿与韵律,这样既弄懂了诗又在背诵的时候事半功倍。
(二)可以加深对课本的印象与理解
古语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写作能力,一定要大声朗读,这样才能使自己进入到作品中,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另外,这个时期,小学生的发声速度较识字速度快,而且注意力还比较容易分散,所以,出声朗读比默读容易,而且自然。如果只是默讀,而不出声朗读,那么一些汉字就不易体会,因为在学生的眼里汉字是在课本中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如果学生大声朗读,文字就会被赋予生命,使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如果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给出合理的意见,让学生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就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走进课文当中去。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朗读这种方式十分有效,朗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所以,朗读教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有利于审美情操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指发现美的事物,感受到美,以及鉴赏美和评价美的一种能力。语文是一种具有语言美的课程,通过大声的朗读,可以有效的体会到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音韵美,所以,朗读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感受美的一种过程。
二、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不重视朗读教学
教师对朗读的认识不够,把朗读认为只是单纯的会读会念,而且上课时,担心学生没听懂,一堂课上教师只顾着提问学生,而忽视了大声朗读。大多在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上,朗读不超过5分钟,而且,读的没有节奏感,只是为了读而读,比如,在上课开始时,教师让学生开始朗读,可在学生还没有读完的时候,就又让学生停止朗读,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的朗读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课堂的一个过渡环节,这样的朗读没有办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朗读教学指导没有科学性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不进行指导,认为自己的朗读能力有限,更有甚者,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不认真听,只是自顾自的写板书或者是看教案,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低下,使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不够。
(三)课堂朗读太过随意
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把朗读教学当成是语文教学课堂打破沉闷的装饰,当作是活跃气氛的一种方法,所以,导致了语文课堂太过沉闷,使朗读的价值消失,而且使学生丧失了朗读的乐趣,学生完全无法体会到朗读当中的美感。
三、朗读的策略
(一)教师范读,发挥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范读可以直接引导小学生读准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学好课文做良好的铺垫,而且,在教师范读之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之下,找到语感。例如:
在教师讲解《晚上的太阳》时,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很难联系到实际,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范读,然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读,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进行注音,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时教师开始纠正音,并对其加以指导,同时,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看懂每个段落的意思,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教师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了。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完全投入到朗读之中,可以分别采取分角色朗读和想象朗读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让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对学生读错的地方进行纠正,然后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读这篇文章,之后再讲解,在老师讲完一遍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描写秋天的景物找出来,引导学生大声的朗读这篇课文,学生就会很好的掌握这篇课文,教师也能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朗读在阅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审美以及语文思维能力,加深对文章的了解,而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朗读教学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所以,一定要坚持在阅读教学当中的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子静.间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
[2]冯国丽.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3]肖洋.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学周刊,2012(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朗读教学的现状;策略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是一门关于声音的艺术,是把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从感性变成理性的桥梁,是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语言的主要方法,所以,朗读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着举重若轻的作用。经过分析,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点:
(一)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朗读可以十分有效的把书面语言存进学生的大脑之中,使学生把语言学习的过程完全转变为语言习得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获得语感,这样,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效的得到提升。另外,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需要保证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停顿,经过反复的读,学生可以更好的记住这些词,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的能力。举个例子: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对于小学生来说,十分晦涩难懂。如果教师在讲解这篇古诗时,让学生大声朗读,学生就可以掌握良好的语感、停顿与韵律,这样既弄懂了诗又在背诵的时候事半功倍。
(二)可以加深对课本的印象与理解
古语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与写作能力,一定要大声朗读,这样才能使自己进入到作品中,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思想。另外,这个时期,小学生的发声速度较识字速度快,而且注意力还比较容易分散,所以,出声朗读比默读容易,而且自然。如果只是默讀,而不出声朗读,那么一些汉字就不易体会,因为在学生的眼里汉字是在课本中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如果学生大声朗读,文字就会被赋予生命,使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如果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给出合理的意见,让学生可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那么就能够有效的促使学生走进课文当中去。
(三)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朗读这种方式十分有效,朗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语言,品味语言,所以,朗读教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有利于审美情操的培养
审美能力是指发现美的事物,感受到美,以及鉴赏美和评价美的一种能力。语文是一种具有语言美的课程,通过大声的朗读,可以有效的体会到语言美和意境美以及音韵美,所以,朗读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感受美的一种过程。
二、朗读教学的现状
(一)不重视朗读教学
教师对朗读的认识不够,把朗读认为只是单纯的会读会念,而且上课时,担心学生没听懂,一堂课上教师只顾着提问学生,而忽视了大声朗读。大多在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上,朗读不超过5分钟,而且,读的没有节奏感,只是为了读而读,比如,在上课开始时,教师让学生开始朗读,可在学生还没有读完的时候,就又让学生停止朗读,进入下一个环节,这样的朗读没有任何意义,只是课堂的一个过渡环节,这样的朗读没有办法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朗读教学指导没有科学性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往往不进行指导,认为自己的朗读能力有限,更有甚者,教师在学生进行朗读的时候,不认真听,只是自顾自的写板书或者是看教案,这样就导致学生的朗读水平低下,使学生对朗读的认识不够。
(三)课堂朗读太过随意
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把朗读教学当成是语文教学课堂打破沉闷的装饰,当作是活跃气氛的一种方法,所以,导致了语文课堂太过沉闷,使朗读的价值消失,而且使学生丧失了朗读的乐趣,学生完全无法体会到朗读当中的美感。
三、朗读的策略
(一)教师范读,发挥示范作用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所以,范读可以直接引导小学生读准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为学生能够学好课文做良好的铺垫,而且,在教师范读之下,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之下,找到语感。例如:
在教师讲解《晚上的太阳》时,这篇文章与学生的现实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很难联系到实际,所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应该范读,然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读,教师通过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把不认识的字进行注音,然后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时教师开始纠正音,并对其加以指导,同时,在朗读的过程当中,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看懂每个段落的意思,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教师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了。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完全投入到朗读之中,可以分别采取分角色朗读和想象朗读的方法。例如,在学习《秋天来了》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提问,让学生逐节朗读课文,对学生读错的地方进行纠正,然后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读这篇文章,之后再讲解,在老师讲完一遍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描写秋天的景物找出来,引导学生大声的朗读这篇课文,学生就会很好的掌握这篇课文,教师也能达到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朗读在阅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朗读教学,朗读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审美以及语文思维能力,加深对文章的了解,而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朗读教学可以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所以,一定要坚持在阅读教学当中的朗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子静.间隙简析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
[2]冯国丽.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1)
[3]肖洋.浅谈如何搞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J].学周刊,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