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异美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b999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
  作为中印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娇红记》(中国古典戏剧)与 《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约创作于公元4世纪)不仅在题材上有着相似性——男女恋爱,更在文本的生成过程中有着涵盖小说式与戏剧式文本的一致性。通过对二者“抒情”精神的比较,可以一窥在相似的亚洲文化传统下,中印两国文学中对于“情”的理想化塑造。

钟 情


  根据《沙恭达罗》的中文译者季羡林先生的研究,“在大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已经有沙恭达罗的故事。在《莲花往世书》中也有。故事的基本情节已粗具规模。……迦梨陀娑(印度古典梵语诗人、剧作家——编者注)创新的东西并不多,他只不过把爱情这个主题思想特别突出出来”。而作为中国古代现存的首部中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娇红记》最早可考的作者为宋末元初的宋梅洞,后歷经增删,由晚明剧作家孟称舜淡化故事具体背景、突出爱情情节而作《节义鸳鸯冢娇红记》定稿戏剧本。
  “爱情”是两部文学作品共同的核心,男女主人公爱情的发展过程即是作品的主要线索,其中所反映出的中印美学理念值得探讨。
  《沙恭达罗》与《娇红记》中的爱情都始于一见钟情,男主人公在各种机缘下见到女主人公便心生好感。女主人公在这时就是“美”的化身,所以对女主人公外貌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时具有普世意义的理想审美。
  在《沙恭达罗》中,男主人公豆扇陀一见到沙恭达罗就被她“树皮衣遮住了的隆起的乳房”吸引住了目光,暗自赞赏她“下唇像蓓蕾一样鲜艳,两臂像嫩枝一般柔软,魅人的青春洋溢在四肢上,像花朵一般”。在接下来的第三幕中,豆扇陀又不断称赞着沙恭达罗的美貌:“圆腿的女郎”“细腰的女郎”“秋波令人陶醉的女郎”。这里沙恭达罗是作为一个天真烂漫、不经世事的林中仙子出场的,但从外貌描写可以看出,她对于豆扇陀的吸引力一开始是建立在肉体欲望上的。
  比起《沙恭达罗》中近乎露骨的直白描写,《娇红记》中对于男主人公申纯的心理刻画就显得含蓄很多:“蓦见天仙来降,美花容云霞满裳。天然国色非凡相,看他瘦凌波步至中堂。翠脸生春玉有香,则那美人图画出都非谎。猛叫人心迷意狂。”申纯初见养在深闺之中的娇娘,出于礼法二人不便有过于直白的互视,仅能不停从看似不经意的一瞥中勾勒对方的样貌。娇娘之于申纯的惊艳,更多的是来源于申纯对于美人想象的满足。
  通过对沙恭达罗和娇娘外貌描写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印度古典文学作品习惯以详尽的正面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外貌,而中国文学的传统则是通过侧面描写的大量留白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种差异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中印古典美学范式的发展。
  印度文艺作品常以动物或植物来勾勒描绘人体,“美”的标准建立在一种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即越是贴近自然的就越接近完美。这种审美准则的产生与印度独特的“梵我同一”的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印度人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梵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人在与自然融合的过程就是追求“梵我同一”最高境界的历程。所以,世间万物最蓬勃的形态就是人体所能达到的最为完美和谐的形态。
  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像印度这样的传统审美理念并非空白,早在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对于美人就有着这样的称赞:“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但随着儒学的发展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强势地位,“天人合一”的观念深深扎根在了中国的文化心理之中。有别于印度将世间万物作为平等的审美对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有所好恶”,最高的审美理想是超脱于俗世之外、不染人间污浊的“天人”。天上的仙子没有明确的实体,只存在于文学家的理念之中,所以对于审美理想的表现更多地采用侧面烘托、隐喻等手法来调动读者的想象。

定 情


  豆扇陀为沙恭达罗所吸引后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他大胆向沙恭达罗表达着自己炽热的爱意:“胆怯的女孩子呀!你怕他拒绝的那个人/正站在这里,渴望着跟你成为眷属。”“那个人正等候着得到你的爱情哩,只要能得到你,他再不追求什么宝玉。”很快,沙恭达罗在面对豆扇陀时也坦承了自己的感受:“爱情在剧烈地燃烧着我的四肢。”二人在林中互相表明心迹,沙恭达罗直接称呼豆扇陀为“郎君”,并随即发生了关系。二人定情的过程充满着香艳的气氛,也为后文二人之子认父做了情节上的铺垫。
  《娇红记》中的定情可以说是才子佳人小说情节套路的开端:申纯怀才不遇,考场失意,没有足够社会地位的他期望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娇娘结百年之好。日常相处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华被女主人公所欣赏,通过诗词唱和等一系列充满暗示和试探的过程,二人才最终确定对方的心迹,在隐秘的场合私定终身。不同于豆扇陀对沙恭达罗热烈直白的追求,申纯对娇娘的求爱时刻小心翼翼。面对娇娘若即若离的态度,他只能赌气掷花来引起娇娘的注意:“将好花折在手,未识花心可也得似人心否?撇下花枝,和你两休休。你果若无情呵,免为你添僝僽。从今后再不、再不向花间走。”娇娘心意被误解之后只能又羞又气地回应:“我和你,两意投,欲言时还自羞。痴心女子从来有,您俏相如敢知否?怕则怕茂陵秋草,抛人白头,汉宫红叶,飘残御沟,等闲容易将人逗。甚情由,落花飞絮,干自问东流。”经过娇娘的这番表白,二人才“拥炉相对,诉尽两心愁”,许下了两不相负的山盟海誓。娇娘对申纯的这番表白中应用了多个诸如“茂陵”“汉宫”等典故来表现自己对于终身大事所托非人的担忧,这种情感的迂回导致了申、娇二人在恋爱初期的误会重重,比起豆扇陀与沙恭达罗的直抒胸臆,申、娇在定情阶段的故事线被犹疑与矜持延展得很长。对待两性之间的交往,中国传统有“发乎情,止乎礼”的约束,应用在文学中就是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表现方式。所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对于情感的表达不宜过于直白外露,有理性的节制才符合文质彬彬的典范。如果对感情不加节制地宣泄,就会产生过犹不及的观感,反而会影响抒情性的传达,使文学作品本身落入下乘。所以,受中国传统观念影响的主流文学对于“情欲”大多抱着观赏的态度,很少有沉溺其中的直观描写。
《娇红记》

情 圆


  无论是在天堂还是人间,《沙恭达罗》与《娇红记》都以有情人终成眷属作结,这样圆满的大团圆式结局在西方学者看来有损作品的“悲剧性”色彩。自黑格尔以来,“中国乃至东方戏剧中是否有悲剧存在”这一问题不断困扰着中西方的学者。在《大英百科全书》中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两点解释:一是佛教的涅槃说消解了中国、印度、日本三国人民的抗争意识;二是专制体制消灭了个体自由独立的意识。这两点解释显然是从亚里士多德所提倡的“单一结局”的悲剧为准则出发所做出的论断。
  的确,《沙恭达罗》在发展到第六幕的时候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悲剧结构;《娇红记》去掉申、娇二人死后位列仙班的情节也丝毫不影响其艺术价值。看似狗尾续貂的内容迎合的却是中印读者所共通的期待视野。沙恭达罗作为一个母亲,历经磨难与豆扇陀重逢,最终一家团圆;申、娇二人青春早逝的死亡阴影被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悦冲淡。中印人民对于善始善终的圆满有着同样的期待和向往,这样的期待和向往贯穿了不同文明,揭示了对于人本身生存状态的关切,这样的“关切”是中印同为亚洲文明所展现出来的与西方文明相异的情感相通的表征。
  作为亚洲文明的两大发源地,中、印两国的文学传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纵欲与禁欲的关系以及宗教与世俗的关系这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别;而在善始善终的圆满结局上则表现出了异于西方的共通性。关于上述两部作品的比较和探讨,对于厘清东方传统“抒情”精神的内涵,以及在西方话语为主导的文学理论界找准自身的定位有着一定的意义。
其他文献
由美国漫威影业制作、迪士尼影业公司出品的奇幻动作电影《奇异博士》自2016年11月全球上映后反响强烈。该片讲述了神经外科医生史蒂芬·斯特兰奇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手的能力,最后在神秘的至尊魔法师古一的帮助下成为拥有超凡魔力的奇异博士。影片男主角由因出演神探夏洛克而声名大噪的英国著名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以下简称“本”)饰演,他的长相令人印象深刻,颇具贵族气质。饰演女主角的英國女星蒂尔达 · 斯文
晚清出国考察记中,参观西方监狱是一个重要内容。最早亲历西方监狱并记载的应是旅英文人王韬。1870年春(同治九年),王韬应邀往“碧福”(Bedford贝德福)参观新建监狱,观其规制,叹囚犯“屋舍既洁净,食物亦精美。狱囚获住此中,真福地哉”(王韬《漫游随录》149页,岳麓书社1985年版)。在《法国志略》中,王韬还对西人监狱不搞刑讯逼供、对囚犯宽厚、在监狱中能学到一技之长给予了极高评价。1876年,受
我家车库墙壁上有一把挂了十九年的旧网球拍。看着它,我想起了亨利·梭罗的一句名言:“许多人一生迷恋钓鱼,却不知道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鱼。”在热恋网球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逐渐感悟到,我倾心网球同钓鱼翁痴迷垂钓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在地球另一侧我的家乡,打着乒乓球长大的我,从未梦到过网球。在美国生活多年后的一天,我看着电视上的法国网球公开赛,突然发现,虽然身上流淌着打乒乓球的血液,网球却让我兴奋不已。捡起
国际上的著名智库都有其自身的运营特点及发展经验,美国的兰德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兰德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其早先是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后来兰德公司又与时俱进地扩展到内外政策等研究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思想库,成为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决策
短暂而耀眼的一生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是20世纪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他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1912年6月23日,图灵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这个来自印度的“帝国建造者”家庭的第二个儿子。这个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苏格兰,祖上曾经被封为爵士,图灵的祖父和父母都长期生活在印度。图灵的父亲是一名民政部的官员。  图灵的一
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肥皂洗手文化再度火起来。各国卫生专家建议人们勤洗手,或是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擦手,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机构、慈善机构、政治家和普通民众共同发起了近年来最热火朝天的一次洗手宣传运动。各界名人积极响应,站出来演示 “正确的洗手姿势”。网上到处都是介绍洗手方法的资料,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疫情的特殊视频。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降低  手的活动范围非常大
《悲惨世界》于2012年被再度翻拍,上映以来获得了来自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全球票房超过4亿美元的同时也在201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颇丰,获得8项大奖提名的同时最终斩获最佳女配角、最佳混音、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等三项大奖。安妮,海瑟薇众望所归捧得最佳女配角小金人,影片也毫无悬念地摘得视听类重要技术奖项。《悲惨世界》的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经典文学艺术与大众文化传媒成功结合的高潮,也标志着经典文学作品如陈
2017年10月3日,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揭晓,三位得主是来自美国的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他们的主要成就是通过LIGO科学合作组织首次探测到宇宙引力波。  其中,现年85岁的雷纳·韦斯为这一重大发现作出了卓越贡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LIGO的创始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说到思想和学术,第一反应就是抽象、晦涩和理性。翻开一本本思想或学术著作,第一印象就是其理论名词的密度和思维抽象的程度。确实,从思维分类角度看,思想和学术都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与讲究形象思维的文学、艺术属于不同的领域。思想、哲学、学术等领域的思维活动确实也是在运用概念、范畴、命题来论证一个道理。抽象的理论思维属于高级思维活动,它可以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层面,可以对分散破碎的材料进行整合,可以透过表象
前几日,北京的王胖子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小伙子拿着吸尘器在北京街头吸尘一个月,然后用吸取的尘埃制作了一块板砖。这样的消息在听闻后除了感觉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外,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这件事情表象的背后,就是经常被人提及的“城市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身处的城市生病了。  城市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城市了,虽然人还是那些人,街道还是那些街道,但冬天愈发冷冽,夏季也炎热得显得有些漫长。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