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教育与人才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学术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a8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组合,专业设置只是它的研究手段,职业培训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并不是主要任务.大学从根本上讲是“大学问”的象征.它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整个宇宙,以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执着精神,揭示着宇宙的奥秘,探索人类修养的至道.正是这样,大学把学者与求学者、教育与研究、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学习知识,探求学问,追求真理,使大学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大学的这种崇高使命,又为知识界、学术界乃至整个人类创造了一种极好的学术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智慧得以激励和发展,思想得以交流和充实,品格得以陶冶和提升,大学也因此成为社会的中心和人类的精神殿堂.21世纪是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技术革命和它引发的经济革命重朔全球经济的世纪,在重朔的过程中,形成知识经济社会.培养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高的创新人才将成为高等教育的最根本任务.
其他文献
作为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乔治·爱略特如同她同时代的许多女作家一样,倍受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和女性问题研究的关注,尽管她本人从未声称,甚至自始至终否认自己是一名女性
自人类开始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字翻译活动以来,对翻译的研究便从未中断过。翻译活动的高潮每兴起一次,翻译研究便更深入一步,翻译研究中的争论也就愈加激烈。翻译研究作为当前一个
一部中国近代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耻史、抗争史。如何去全面客观地总结这段历史,并把它正确地有益地传授给我们的学生,这关系到我们正确史观的宏扬、历史教育的成败和民族的
当代英国小说家兼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的天主教小说在表现宗教与世俗关系上有着独到的见解。从世俗化的角度对他的小说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代天主教小说的发展轨迹。本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我们更应该尊重、保护他们的自然生命,体现他们的自然生命价值.由此,我想到了我们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应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者(主要指小学教师),要树立中华民族精神文化教学观,应该在语文汉字教学中,承担起传播华夏文化重任。一、汉字教学与汉字文化教学观汉字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
人参的生活史分两个基本阶段:一是孢子体阶段,另一个是配子体阶段。一、孢子体阶段从合子开始,到胚囊母细胞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为止,其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二倍的。人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传授知识的主阵地——课堂,面临着一场大的变革。新教材究竟怎么教,如何利用好每一堂课,把教材利用好,把新课改的精神融会贯通在每一堂课中,使学生形成坚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主体性认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师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此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
“以人为本”的最初印迹可以追溯到大学里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时.当时,只是简单地将其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一个代表性观点而加以背诵,并引为谈资.时至今日,才始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