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自噬基因Beclinl在宫颈癌细胞株HeLa中过表达对HeLa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自噬基因Beclinl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eclinl,转染HeLa细胞[pcDNA3.1(+).Beclinl组],同时设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3组HeLa细胞中Beclinl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F)法检测3组HeLa细胞生长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HeLa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单丹磺酰尸胺染色检测3组HeLa细胞的自噬情况。将3组HeLa细胞分别接种于裸鼠皮下,观察体内成瘤性和生长情况。结果pcDNA3.1(+)-Beclinl组、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HeLa细胞中Beclinl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994.718±468.764、0.570±0.121和0.736±0.251。pcDNA3.1(+)-Beclinl组HeLa细胞中BeclinlmRNA的表达水平较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而pcDNA3.1(+)组与空白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HeLa细胞中Beclinl蛋白的表达情况与mRNA相似。pcDNA3.1(+)-Beclinl组的自噬细胞率为10.9%,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pcDNA3.I(+)组(分别为2.5%和3.1%,P〈0.05)。pcDNA3.1(+)-Beclinl组HeLa细胞的凋亡率为(28.2±2.3)%,明显高于pe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为(14.6±4.6)%和(11.2±3.0)%,P〈0.05]。Beclinl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在体外的生长,抑制率为58.7%;并可使HeLa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时间延长,瘤体体积和重量明显小于pcDNA3.1(+)组和HeLa组(P〈0.05),抑瘤率为52.2%。结论自噬基因Beclinl过表达可抑制HeLa细胞在体内外的增殖,促进细胞的自噬与凋亡,为宫颈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途径。
自噬基因Beclinl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影响的体内外研究
【摘 要】
:
目的研究自噬基因Beclinl在宫颈癌细胞株HeLa中过表达对HeLa细胞体内外生长的影响。方法构建自噬基因Beclinl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eclinl,转染HeLa细胞[pcDNA3.1(+).Beclinl组],同时设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3组HeLa细胞中Beclinl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
【机 构】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太原03000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
【发表日期】
:
2011年33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激酶7(Cdc7)和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的表达以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6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Cdc7和MCM2基因的表达,分析Cdc7和MCM2基因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外周血Cdc7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38.3%和65.4%(
由我国妇科肿瘤学著名专家孙建衡、蔡树模、高永良主编的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妇科肿瘤学》,已于2011年11月由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我国主要妇科肿瘤临床和科研单位的57位专家共同编写,主要介绍了妇科肿瘤发展的沿革、特点以及当今多学科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理念和原则。书中既有历史的回顾,又有目前热点问题的介绍和存在的问题,
目的以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手术治疗结果来验证2009年第7版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食管癌TNM分期(以下简称新版分期)对外科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9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颈胸腹三野清扫或胸腹二野清扫的手术治疗结果,按照新版分期标准重新分期,并分析其与患者术后生存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209例患者的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35.0%,病因生存率为38.8%。肿瘤浸润深度(T,P=0.004)、转移淋巴结枚数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主持制定的2011年版《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经过6年多的努力,已经正式公布实施。该《技术方案》中的肿瘤包括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结肠癌、肝癌、鼻咽癌和肺癌等,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1年8月出版。
患者女,49岁,于2008年10月无意中发现左侧乳腺有一大小约2.5cm×3.0cm的肿物,无疼痛和溢液,患者无发热、盗汗和消瘦。经超声和CT检查证实无同时存在的广泛播散的淋巴结增生性病变,遂于当地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冰冻病理证实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行左侧乳腺肿瘤改良根治术。
患者女,64岁。因外阴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后半年、发现外阴肿物伴疼痛1个月入院。患者于2009年9月因外阴肿块在当地医院行阴阜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外阴低分化癌,后转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行补充局部扩大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外阴内胚层窦瘤。本院会诊提示为外阴内胚层窦瘤。
目的观察阿那曲唑辅助治疗对中国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及其他不良反应。方法需要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285例,给予阿那曲唑1mg,1次/d,分别检测其服药前及服药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4年和5年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电话随访服药过程中出现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285例患者的中位服
患者男,61岁,2009年10月因“胸闷气急1个月”入院。入院后行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胰腺体部占位,大小约1.8cm×2.1cm,右肝及两侧肾上腺转移,胰腺周围、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可能。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左上肺肺癌伴两肺广泛转移,左侧胸膜多发转移伴左侧大量胸腔积液。
目的探讨胶质瘤染色体1P和19q杂合性缺失(LOH)与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p53和Ki-67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采集146例胶质瘤(45例少突胶质细胞瘤、42例少突星形细胞瘤和59例星形细胞瘤)的肿瘤组织和血液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染色体1P和19qLOH,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GMT、p53和Ki-67蛋白的表达,并进一步分析其与胶质瘤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