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专制、腐败与反动,暴露无遗.面临中国空前的民族灾难与政治危机,江苏地区的先进人士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与拯救的方法,形成了两股主要的思潮与运动.其中,由于当时属于江苏管辖、与江苏地区水土相连的上海的强烈影响,以及江苏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使得反清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在江苏地区广泛传播,并逐步地“由鼓吹时代进于实行时代”,形成反清革命实践运动.1905年底“同盟会江苏分会”成立,标志着江苏的反清革命民主斗争,从自发转向自觉.随着形势的发展与深化,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江苏的反清革命民主派迅速
【机 构】
: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专制、腐败与反动,暴露无遗.面临中国空前的民族灾难与政治危机,江苏地区的先进人士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与拯救的方法,形成了两股主要的思潮与运动.其中,由于当时属于江苏管辖、与江苏地区水土相连的上海的强烈影响,以及江苏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使得反清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在江苏地区广泛传播,并逐步地“由鼓吹时代进于实行时代”,形成反清革命实践运动.1905年底“同盟会江苏分会”成立,标志着江苏的反清革命民主斗争,从自发转向自觉.随着形势的发展与深化,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江苏的反清革命民主派迅速与以张謇为首的江苏立宪派走到一起,形成伟大的江苏辛亥革命风暴.
其他文献
明洪武三年处州府小黄册的发现,不仅提供了明初浙东地区珍贵的人口、田土统计原始资料,更为研究该地区土地结构类型和科则问题提供了新的线索.文章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明确了明初处州府民田大致有民田、民地、寺观田和义塾田四类,且民田之数远多于官田,民田科则也低于史籍所载,并在不同都、里之间有所差异,同时呈现出倍数于最低科则的趋势.
王符《潜夫论·遏利篇》针对东汉中晚期社会上“释廉甘利”的社会现实,提出人们应当以“德义”为终极的追求,“富贵”寓于“德义”之中,反对“无德而富贵”“不义富贵”,过分地追求物质享受.他还从财富观念和教育理念两个方面,对儒家的义利观作出新的阐释.在君子的价值追求方面,他主张也当“重义轻利”,以社会责任为先,物质享受为次;在家庭教育方面,给子孙后代教以德义,引导其走上正途,比留下丰厚的家资更重要,故而适时地将钱财利禄施予需要帮助的人,防止盛极而衰,才是长久地保有富贵利禄之道.
太建北伐是南朝政权最后一次大规模征讨北朝的战事,文章关注的即是太建五年陈与北齐在淮南的军事表现.陈军多线并进、各部互相策应,展现出严密的战略部署,最终占领寿春、攻取淮南.北齐的军事指挥混乱、地方军与中央援军合作不协是其丧师失地的主要原因.寿春失守后,北齐掌权者韩长鸾的“他家物,从他去”一语道出了其不认同淮南的态度,也是北齐主体人群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对淮南疏离感的体现.不过,陈朝却对淮南颇为重视,将收复淮南视作要务.这说明,陈与北齐虽然长时间划江而治,但双方在心理上的分界线仍是淮河.
清代的洗冤检验文本是在宋《洗冤集录》基础上发展而来.但是,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在相关毒物知识大幅增长的同时,清代与蛊相关的知识增加却与司法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任何案例附入,且增补的蛊毒知识主要来源于医书、游记、笔记等,时间集中在宋代之前.这种现象也可以通过检索成案进一步得到证实.结合律例的修订可以发现,清代有关蛊毒的法律更多具有宣示性价值.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是蛊毒相关病因观念史自然变迁的结果,又是宋代以来司法逐渐理性化的产物.同时,清王朝高度集权司法体制对地方专杀权的控制,也对提高相关案件审理中的理性化
中共是蒋介石的劲敌,也是西安事变善后的主要对象.蒋介石欲收服中共,中共要联蒋抗日.双方不同利益取向却有共同的抗日诉求.抗日促使双方和谈,以达成共识.红军安置问题是双方谈判的重中之重,以此为中心,国共展开较量,围绕红军防地、人数、编制和领导权等进行博弈.蒋介石极力压制中共要求,中共借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还未完全撤离西安,以及国内的抗日氛围,要求蒋介石满足红军改编条件.受国际博弈和国内政争影响,蒋介石在红军改编问题上时而妥协、时而强硬,中共有限度忍让同时对原则性问题坚决不让步,最终蒋氏不得不妥协,在人数和编制上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战争年代的艰苦斗争和在革命根据地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确立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央探索制定了多项干部管理制度,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干部管理体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以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实行公务员制度,持续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继续完善干部管理制度体系,优化党对干部管理工作的领导体制,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和
在命案逐级审转的时限压力和各层级间纠错成本的作用下,特别是掌握着地方“隐权力”的吏役的推助,清代地方顶凶生成,并能经逐级复核无异,进而递至中央.在京控揭发顶凶情弊之外,刑部通过对地方具题的案件文本进行“书面审”,常能发现纰漏以查错纠弊.为治理地方顶凶问题,刑部不仅通过持续的立法工作、修订例文以因应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为治理顶凶提供法律依据,还派出官员具体审办地方顶凶疑难案件.
在巴黎和会开幕之前,安福国会最重要的反应是提出外交议案,内容涵盖和会筹备与中国外交目标.巴黎和会召开之后,国会关注的内容包括和会应对策略、对日外交与山东问题等.从方式来看,分为立法与行政监督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是指国会议员提出与和会外交有关的提议案、建议案,提交委员会与院会议决后咨送政府.后者则是通过质询权、弹劾权与查办权的行使,监督政府的外交活动.国会在巴黎和会期间的表现,除外来舆论压力因素之外,还与其维护派系与自身利益有关,突出表现为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从实际成效来看,国会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不过在制度形式
为发挥情势变更制度下的再交涉义务解决纠纷之自律性、协作性的价值理念,学理上普遍将其作为司法适用的前置程序规范并与后续司法介入效果形成体系化互动.但司法实践的运用未对学理期待予以积极回应,需要对再交涉义务的学理定位重新作出解答.从法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再交涉义务能作为实现优化当事人地位、创造新的价值以及降低成本等诸多经济功效的制度性担保工具,但受制于再交涉行为特有的博弈属性以及再交涉结构固有的不均衡因子,再交涉义务无法抑制机会主义行动风险的产生以及矫正再交涉地位的落差.原理上通过联动后续司法介入效果可治愈其适
抗战胜利后从军知识青年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纷纷要求复员.出于政治上的考量,在经过一番布置后,国民政府允许他们陆续复员.按照计划,从军知识青年复员安置主要有留营、就学、就业和回籍四种方式.由于他们大多为学生,因此学业安置成为复员安置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时,蒋氏父子想继续利用这些学生作为维持统治的力量,于是想尽办法对他们复员后进行管控.但是,内战爆发后大部分复员就学的学生并未像当局期待那样站在自己阵营,反倒是他们因为压迫而不断反抗甚至投入到人民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