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虽然离开了赛场,但我不会离开篮球。”
三年前的7月20日下午,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的三层会场,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在那场被命名为“明谢”的发布会上,姚明似乎有意向在场的400多名记者做出暗示,离开篮球场的他,将会在另外一个更大的舞台上重新回归:“我觉得生活就像一个向导,他会打开一扇又一扇门,今天我退役,一扇门关上,另外一扇门打开。”
过去3年来,这位曾在NBA打拼9年的篮球明星,正在兑现当初打开另一扇门的诺言,在商业、慈善等领域频频为自己贴上新的标签。在投资葡萄酒、音乐、CBA俱乐部以及开办NBA姚明学校之余,他甚至还出现在《爸爸去哪儿》这样的娱乐节目中。
“我现在比在NBA打球时还忙。我给自己制定的几项任务是同时进行的,有时在日程上没法做到平衡,只能是哪儿有工作就在哪儿处理。”尽管姚明用“忙碌”一词来形容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但如今再次见到姚明,他的身体已经略显发福。
“他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三件事:一是读书,一是球队,一是基金会,再从这三个延伸出来就是政协委员。”“姚之队”队长章明基说,姚明是个理想主义者,退役后他想好好做一番事业,处于积极转型阶段的他,极力想扮演好各种角色。
然而,这名曾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篮球明星,在场下的转身看上去却并没有那么华丽。过去3年的经历尤其是生意场上的起伏,或许已经让他开始意识到,想要在篮球场以外取得成功,远没有把篮球扔进篮筐那么简单。
公益场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大鲨鱼俱乐部还是NBA姚明学校,尽管最近3年来姚明的个人色彩越来越浓重,但其背后真正的主导者依然是那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号——“姚之队”。
作为姚明个人品牌价值和商业符号的规划者,成立于2000年的“姚之队”对于姚明篮球事业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随着姚明的退役以及在其他领域谋取成功,“姚之队”的角色以及姚明与团队之间的关系都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过去“姚之队”核心成员包括章明基、陆浩、约翰·海逊格、比尔·达菲、比尔·桑德斯等,但现在由于姚明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中国,美方的约翰·海逊格与比尔·达菲参与得越来越少。此外,团队扮演的角色也由过去姚明打球时的主动变为现在的被动。可以说,姚明已经成为现在这支“姚之队”的新队长。
据章明基透露,之前“姚之队”更多的是出谋划策,作为一个经营团队为姚明打理很多事情。而现在,“姚之队”则越来越转变成一个资讯团队了,为姚明提供一些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姚明自己的想法也体现得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姚明的成熟,‘姚之队’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演变。”章明基说。
现在,“姚基金”隶属于北京众辉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众辉体育)。同时隶属于这家公司旗下的还有易建联、丁俊晖、张琳、侯逸凡等知名运动员。作为众辉体育的股东,姚明保持着跟团队成员至少两周开一个电话会议的节奏。
目前,“姚基金”的项目主要包括姚明慈善篮球赛与篮球季。从2007年起,每年夏天一些NBA球星都会来中国跟中国国家男篮队员打慈善比赛;而篮球季也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从最初覆盖49所希望小学,到今年已经达到了170多所。
在张庆看来,姚明无疑是聪明的,甚至是有些精明,对于自己的品牌和公众形象经营得天衣无缝。
其实,早在球员时期,姚明就以精明而著称,他的品牌经营和慈善活动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这也让他的成功并不限于篮球,在篮球之外取得了更多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他也不忘在商界一展拳脚。甚至很多人评价说,姚明在商业上的天赋与他的篮球天赋同样出色。
名利场
作为商人的姚明涉及领域诸多,除了上海大鲨鱼队,还包括姚餐厅、健身房、酒店、房地产、葡萄酒、巨鲸音乐网等。当然,其中很多项目姚明并没有真金白银地投入,而只是借用了“姚明”的品牌而已。而股票投资合众思壮,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利益转让,当时姚明以每股1元的价格买入了37.5万股,此后其收益一度曾达到7000多万元。姚明真正自己掏腰包的投资是在美国、北京等地的多处实业资产,其中包括豪宅、酒店和酒庄等。
尽管有媒体报道称,通过投资和商业运作,姚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至少在账面上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他掌控下的上海大鲨鱼队正在连年亏损,而早期重金投注的巨鲸音乐网也以失败而告终。当初,姚明以300万美元作为天使投资,后来谷歌入股时,他又跟投了一部分资金。“本身出发点是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然后这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是做一个尝试。”对于当初的投资,姚明回忆说。
作为当时的创始人,陈戈对于巨鲸音乐网的失败颇感惋惜。现在,陈戈开始重新创业,依然专注于音乐领域。在他现在的办公室里,依然放着与姚明的合影。“做巨鲸的时候,姚明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他的顾虑,他是一个特酷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不会有那么多顾虑。”陈戈说,“姚明实际上是一个特别好的老板和一个天使投资人。他从来不会跟你说那么多废话。”
不过,上海大鲨鱼队的亏损和投资巨鲸音乐网的失败,并没有阻挡住姚明扩大自己商业版图的步伐,现在的他还手握黄杉资本与弘远基金两只基金,其投资项目仍处于“培育期”。
“我觉得姚明在商业上是蛮成功的。当然,他要是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商业上,成果还可以更大,但是他的内心也不是说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赚多少钱。”在张庆看来,姚明在商业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开创性的。“‘姚之队’本身肯定想去体育产业投资,也接触过很多制造、传统产业,但是传统产业没什么亮点,体育产业也没有形成产业链,还需要等待时机。”
新身份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姚明还将会在商业上有更多的摸索和尝试。为了取得商业和篮球之外其他领域的成功,退役后的他,甚至专门到上海交通大学攻读计算机和金融专业。
在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中,姚明写道:“妈妈说为了将来,我必须学习英文和电脑。人们学好英语以便进入商界,或者去美国读书,妈妈觉得我可以将英文用于商界。”在火箭队打球时,姚明也会将管理类书籍《从优秀到卓越》带到更衣室,这是当时的火箭队主帅范甘迪送给他的书,并希望他能完成这种转变。
如今,姚明还有两年才能毕业。除了攻读计算机和金融,他还选修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课程。学校离姚明家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为了避开上班高峰期,姚明通常早晨6点就从家出门。
“姚明真的是在认真学习。”陆浩说,姚明最近曾跟他讨论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眼下互联网圈最热门的创新话题,姚明也有自己的见解。“创新,这个东西太难了,你如果没有渠道的话,创出的也是别人的新,你最多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卖给别人,再创新。而你卖给别人的创新就打折了,因为别人无法完全理解这个东西。另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特别不好。”
在学习、经商和参与慈善活动之外,这两年姚明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政协委员。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他经常跟行业内人士沟通以收集提案,甚至“姚之队”也会出面协助。“政协委员是姚明的一个新身份,他很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给体育的改革发展做一些贡献。”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透露,姚明会经常给他打电话,探讨CBA俱乐部管理、篮球改革等话题。
“政协委员对姚明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章明基透露,姚明明年的政协提案已经开始在收集了。“退役这几年来,他慢慢地变成熟了,越来越把理想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这使得他的很多想法都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意义。”
三年前的7月20日下午,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的三层会场,姚明正式宣布退役。在那场被命名为“明谢”的发布会上,姚明似乎有意向在场的400多名记者做出暗示,离开篮球场的他,将会在另外一个更大的舞台上重新回归:“我觉得生活就像一个向导,他会打开一扇又一扇门,今天我退役,一扇门关上,另外一扇门打开。”
过去3年来,这位曾在NBA打拼9年的篮球明星,正在兑现当初打开另一扇门的诺言,在商业、慈善等领域频频为自己贴上新的标签。在投资葡萄酒、音乐、CBA俱乐部以及开办NBA姚明学校之余,他甚至还出现在《爸爸去哪儿》这样的娱乐节目中。
“我现在比在NBA打球时还忙。我给自己制定的几项任务是同时进行的,有时在日程上没法做到平衡,只能是哪儿有工作就在哪儿处理。”尽管姚明用“忙碌”一词来形容现在的生活、工作状态,但如今再次见到姚明,他的身体已经略显发福。
“他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三件事:一是读书,一是球队,一是基金会,再从这三个延伸出来就是政协委员。”“姚之队”队长章明基说,姚明是个理想主义者,退役后他想好好做一番事业,处于积极转型阶段的他,极力想扮演好各种角色。
然而,这名曾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篮球明星,在场下的转身看上去却并没有那么华丽。过去3年的经历尤其是生意场上的起伏,或许已经让他开始意识到,想要在篮球场以外取得成功,远没有把篮球扔进篮筐那么简单。
公益场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大鲨鱼俱乐部还是NBA姚明学校,尽管最近3年来姚明的个人色彩越来越浓重,但其背后真正的主导者依然是那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名号——“姚之队”。
作为姚明个人品牌价值和商业符号的规划者,成立于2000年的“姚之队”对于姚明篮球事业的成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随着姚明的退役以及在其他领域谋取成功,“姚之队”的角色以及姚明与团队之间的关系都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过去“姚之队”核心成员包括章明基、陆浩、约翰·海逊格、比尔·达菲、比尔·桑德斯等,但现在由于姚明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中国,美方的约翰·海逊格与比尔·达菲参与得越来越少。此外,团队扮演的角色也由过去姚明打球时的主动变为现在的被动。可以说,姚明已经成为现在这支“姚之队”的新队长。

据章明基透露,之前“姚之队”更多的是出谋划策,作为一个经营团队为姚明打理很多事情。而现在,“姚之队”则越来越转变成一个资讯团队了,为姚明提供一些信息,在决策过程中,姚明自己的想法也体现得越来越多。“从某种意义上讲,随着姚明的成熟,‘姚之队’所起的作用也在不断演变。”章明基说。
现在,“姚基金”隶属于北京众辉国际体育管理有限公司(众辉体育)。同时隶属于这家公司旗下的还有易建联、丁俊晖、张琳、侯逸凡等知名运动员。作为众辉体育的股东,姚明保持着跟团队成员至少两周开一个电话会议的节奏。
目前,“姚基金”的项目主要包括姚明慈善篮球赛与篮球季。从2007年起,每年夏天一些NBA球星都会来中国跟中国国家男篮队员打慈善比赛;而篮球季也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从最初覆盖49所希望小学,到今年已经达到了170多所。
在张庆看来,姚明无疑是聪明的,甚至是有些精明,对于自己的品牌和公众形象经营得天衣无缝。
其实,早在球员时期,姚明就以精明而著称,他的品牌经营和慈善活动为很多人所津津乐道。这也让他的成功并不限于篮球,在篮球之外取得了更多社会影响力的同时,他也不忘在商界一展拳脚。甚至很多人评价说,姚明在商业上的天赋与他的篮球天赋同样出色。
名利场
作为商人的姚明涉及领域诸多,除了上海大鲨鱼队,还包括姚餐厅、健身房、酒店、房地产、葡萄酒、巨鲸音乐网等。当然,其中很多项目姚明并没有真金白银地投入,而只是借用了“姚明”的品牌而已。而股票投资合众思壮,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利益转让,当时姚明以每股1元的价格买入了37.5万股,此后其收益一度曾达到7000多万元。姚明真正自己掏腰包的投资是在美国、北京等地的多处实业资产,其中包括豪宅、酒店和酒庄等。
尽管有媒体报道称,通过投资和商业运作,姚明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但至少在账面上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他掌控下的上海大鲨鱼队正在连年亏损,而早期重金投注的巨鲸音乐网也以失败而告终。当初,姚明以300万美元作为天使投资,后来谷歌入股时,他又跟投了一部分资金。“本身出发点是对音乐比较有兴趣,然后这是一个比较新的东西,是做一个尝试。”对于当初的投资,姚明回忆说。
作为当时的创始人,陈戈对于巨鲸音乐网的失败颇感惋惜。现在,陈戈开始重新创业,依然专注于音乐领域。在他现在的办公室里,依然放着与姚明的合影。“做巨鲸的时候,姚明从来没有跟我说过他的顾虑,他是一个特酷的人,在他的字典里,不会有那么多顾虑。”陈戈说,“姚明实际上是一个特别好的老板和一个天使投资人。他从来不会跟你说那么多废话。”
不过,上海大鲨鱼队的亏损和投资巨鲸音乐网的失败,并没有阻挡住姚明扩大自己商业版图的步伐,现在的他还手握黄杉资本与弘远基金两只基金,其投资项目仍处于“培育期”。
“我觉得姚明在商业上是蛮成功的。当然,他要是把所有心思都用在商业上,成果还可以更大,但是他的内心也不是说一定要在有生之年赚多少钱。”在张庆看来,姚明在商业上所走的每一步都是开创性的。“‘姚之队’本身肯定想去体育产业投资,也接触过很多制造、传统产业,但是传统产业没什么亮点,体育产业也没有形成产业链,还需要等待时机。”
新身份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姚明还将会在商业上有更多的摸索和尝试。为了取得商业和篮球之外其他领域的成功,退役后的他,甚至专门到上海交通大学攻读计算机和金融专业。
在自传《我的世界我的梦》中,姚明写道:“妈妈说为了将来,我必须学习英文和电脑。人们学好英语以便进入商界,或者去美国读书,妈妈觉得我可以将英文用于商界。”在火箭队打球时,姚明也会将管理类书籍《从优秀到卓越》带到更衣室,这是当时的火箭队主帅范甘迪送给他的书,并希望他能完成这种转变。
如今,姚明还有两年才能毕业。除了攻读计算机和金融,他还选修包括新闻在内的各种课程。学校离姚明家有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为了避开上班高峰期,姚明通常早晨6点就从家出门。
“姚明真的是在认真学习。”陆浩说,姚明最近曾跟他讨论马斯洛的五种需求理论,包括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对于眼下互联网圈最热门的创新话题,姚明也有自己的见解。“创新,这个东西太难了,你如果没有渠道的话,创出的也是别人的新,你最多赚到第一桶金,然后卖给别人,再创新。而你卖给别人的创新就打折了,因为别人无法完全理解这个东西。另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特别不好。”
在学习、经商和参与慈善活动之外,这两年姚明又多了一个新身份——政协委员。为了扮演好这个角色,他经常跟行业内人士沟通以收集提案,甚至“姚之队”也会出面协助。“政协委员是姚明的一个新身份,他很希望有一个平台能够给体育的改革发展做一些贡献。”前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透露,姚明会经常给他打电话,探讨CBA俱乐部管理、篮球改革等话题。
“政协委员对姚明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身份。”章明基透露,姚明明年的政协提案已经开始在收集了。“退役这几年来,他慢慢地变成熟了,越来越把理想和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这使得他的很多想法都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