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维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进行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通过落实“三维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活动探究、角色体验、感悟升华等形式,来体现课程的情感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学科特性,突出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对思想品德形成的特殊价值。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是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支配,并且通过创建合适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
一、以知引趣,活跃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说教,要极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感受。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观点,给学生講一些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活跃气氛,丰富他们的想象。
如教学初二上册中《勇于承担责任》时,我用“暴走妈妈”的故事,渲染情感氛围。讲完后提出“暴走妈妈承担了什么责任,你是她的子女又该承担了什么责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出示教学目标和独学提纲,引导学生独学,探究问题;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寻找结论,探索发现;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探索讨论。也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引导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在冲突矛盾中学会应对,掌握具体的助人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时抓住典型的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规律。
二、诱导启发,启迪思维
明朝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想把政治课讲得生动透彻,在激发学生情感、引发联想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启其心扉促其思维。以问引思,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在人教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的教学中。教材给出了这样一则故事:邓亚萍面对自身条件不足,别人也觉得她不行的种种挫折,还是苦练乒乓球,最后获得巨大的成功。在此,教师可以设疑:请列举你们知道的在挫折中奋起并获得成功的例子。此设疑能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最后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理导思,教师的讲授“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以理服人。
因此,在进行教学课堂设计时,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创造悬念,让学生进入情境,并擦出思维的火花。粤教版八年级上册《明辨是非》一课,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疑问:一个经常偷窃的小偷,他却用所偷来的钱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上学,请学生来评论一下这个小偷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教师创设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多法结合,优化效果
“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更加多样化的途径,除了讲课、作业和考试之外,还应给学生各种机会去从事小组活动。在新课标理念下引导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经验阅历上虽然比不上教师,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希望教师能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改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而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不是强制,不是武断,而是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决定了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深入挖掘,展示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需要不断开发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唯教材是用。而是应该按照实际的情况灵活处理教材,通过适当的删减、补充,将教材作为最为适合自己教学的依据,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学生对时政新闻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穿插一些时政,并且通过对时政的介绍和分析将话题转移到教学中去,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的时事要闻,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通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以此去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确实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独特的分析、研究和思维方法,掌握政治学科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9).
作者简介:
张晓军(1972— ),男,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张敬亚)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 有效教学 策略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有效教学的具体行为,是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建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挥和支配,并且通过创建合适的情境使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重,说理教育与体验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
一、以知引趣,活跃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教学中枯燥单调的说教,要极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感受。教师要结合教材中的观点,给学生講一些充满智慧的小故事,活跃气氛,丰富他们的想象。
如教学初二上册中《勇于承担责任》时,我用“暴走妈妈”的故事,渲染情感氛围。讲完后提出“暴走妈妈承担了什么责任,你是她的子女又该承担了什么责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出示教学目标和独学提纲,引导学生独学,探究问题;尽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使学生主动学习,引导他们寻找结论,探索发现;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让学生探索讨论。也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引导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在冲突矛盾中学会应对,掌握具体的助人策略,灵活地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时抓住典型的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研究、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规律。
二、诱导启发,启迪思维
明朝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和动力。课堂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想把政治课讲得生动透彻,在激发学生情感、引发联想的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启其心扉促其思维。以问引思,通过教师巧妙的提问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思考。在人教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的教学中。教材给出了这样一则故事:邓亚萍面对自身条件不足,别人也觉得她不行的种种挫折,还是苦练乒乓球,最后获得巨大的成功。在此,教师可以设疑:请列举你们知道的在挫折中奋起并获得成功的例子。此设疑能升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最后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理导思,教师的讲授“约而达、微而藏、罕譬而喻”,以理服人。
因此,在进行教学课堂设计时,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有意创造悬念,让学生进入情境,并擦出思维的火花。粤教版八年级上册《明辨是非》一课,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疑问:一个经常偷窃的小偷,他却用所偷来的钱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上学,请学生来评论一下这个小偷到底是好还是坏呢?教师创设一种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多法结合,优化效果
“没有抽象的学生可以对之机械地搬用一切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有效的教学需要有更加多样化的途径,除了讲课、作业和考试之外,还应给学生各种机会去从事小组活动。在新课标理念下引导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学生在知识储备和经验阅历上虽然比不上教师,但是他们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他们有较强的自主意识,希望教师能够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尊重他们。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改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而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建立的教学活动中学习,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不是强制,不是武断,而是要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条件、营造恰当的氛围,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避免把自主学习理解为抛开教师的作用,完全由学生“做主”的形式。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决定了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形成合力,提高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四、深入挖掘,展示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需要不断开发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既要依据教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唯教材是用。而是应该按照实际的情况灵活处理教材,通过适当的删减、补充,将教材作为最为适合自己教学的依据,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例如学生对时政新闻感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穿插一些时政,并且通过对时政的介绍和分析将话题转移到教学中去,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国内外的时事要闻,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丰富了他们的阅历。通过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以此去实现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使学生确实掌握思想品德学科独特的分析、研究和思维方法,掌握政治学科的精神。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2]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9).
作者简介:
张晓军(1972— ),男,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