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呢?
1. 抓住题目诱发思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作家邓拓生平甚至宣称“谁要是给我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这些都说明课文的题目,是全文“旗帜”和“窗口”, 抓住题目,才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因此,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借助题目中隐含的“矿产”去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为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开一个好头。教学《孙权劝学》时,我抓住题目中的“劝”字设计教学话题:为什么“劝”?怎样“劝”?“劝”的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思考中深深地明白:要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刻苦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推想,学生在认真、反复的揣摩、比较和探讨中,不断触发思维,学会更灵活、更广阔地探索问题。
2. 巧借悬念激发思考
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理 ,设下“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其实,悬念效应用于激发学生思考,效果较为显著。如在《背影》一课中,朱自清用“背影”作为题目,突出了背影。他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体会到: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 。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父亲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3. 品读引发思考
《孔乙己》一文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联想力,它让人听见后再去感受其内涵,不是普通的小说人物的对话。群众、掌柜、小伙计的面目都不清楚,我们需要这些充满视觉意象的声音去认识他们的面貌。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我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了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品读感悟。譬如掌柜说了四次话,每次只有一句,而且关心的都是孔乙己欠下的十九个钱:“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一直到孔乙己大约已的确死了,掌柜的才停止那句话。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四句话,品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思考,体会到这四句话虽然简短,但对穷人来说,比子弹还可怕。它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这是任何社会都可听见的声音,因为任何社会都有穷人,也有像掌柜般市侩气十足、落井下石的人。通过反复悟读,学生对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了然于胸,为后面分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作了很好的铺垫。
4. 鼓励质疑促进思考
教材中常常出现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容,给人留下明显的疑问。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往往含有一定的深意,如不作深入的思考,不从全文的角度进行整体观照,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将会影响对全文的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随时保持质疑的兴趣。在教授《孔乙己》一课中,文章在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这样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我鼓励学生质疑,结果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他的“唯一”表现在哪里?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鼓励他们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把握住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5. 拨动情弦深化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又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
责任编辑邱丽
1. 抓住题目诱发思考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 作家邓拓生平甚至宣称“谁要是给我一个好标题,我给他磕三个响头”。 这些都说明课文的题目,是全文“旗帜”和“窗口”, 抓住题目,才能得其要旨,理出主线。因此,从课文的题目入手,借助题目中隐含的“矿产”去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为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开一个好头。教学《孙权劝学》时,我抓住题目中的“劝”字设计教学话题:为什么“劝”?怎样“劝”?“劝”的效果如何?让学生在思考中深深地明白:要虚心接受正确的意见,刻苦学习。通过各种各样的推想,学生在认真、反复的揣摩、比较和探讨中,不断触发思维,学会更灵活、更广阔地探索问题。
2. 巧借悬念激发思考
小说里,往往在情节向前推进时,中途打一个结,让它暂时挂起,给读者产生一个期待的心理 ,设下“且听下回分解”悬念来吸引读者往下看,其实,悬念效应用于激发学生思考,效果较为显著。如在《背影》一课中,朱自清用“背影”作为题目,突出了背影。他在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见已四年有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讲到此处,教师适时启发:一般作品描绘人物部位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者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呢?这就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体会到:人最富于表情部位应该是面部,应着力于面部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这是文学作品惯有的手法。而这里描写的“背影”是进入老境“颓唐”父亲的背影,它刻下了父亲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一个印记。父亲在家境惨淡,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劳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桔子 。这“背影”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背影”是依依惜别中父亲给儿子烙下的一个深刻、不可磨灭的印象。
3. 品读引发思考
《孔乙己》一文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联想力,它让人听见后再去感受其内涵,不是普通的小说人物的对话。群众、掌柜、小伙计的面目都不清楚,我们需要这些充满视觉意象的声音去认识他们的面貌。为了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我在教学中重点突出了对文中重点语句的品读感悟。譬如掌柜说了四次话,每次只有一句,而且关心的都是孔乙己欠下的十九个钱:“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一直到孔乙己大约已的确死了,掌柜的才停止那句话。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四句话,品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思考,体会到这四句话虽然简短,但对穷人来说,比子弹还可怕。它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这是任何社会都可听见的声音,因为任何社会都有穷人,也有像掌柜般市侩气十足、落井下石的人。通过反复悟读,学生对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了然于胸,为后面分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根源作了很好的铺垫。
4. 鼓励质疑促进思考
教材中常常出现一些看似自相矛盾的内容,给人留下明显的疑问。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往往含有一定的深意,如不作深入的思考,不从全文的角度进行整体观照,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将会影响对全文的正确而全面的理解。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随时保持质疑的兴趣。在教授《孔乙己》一课中,文章在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这样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我鼓励学生质疑,结果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站着喝酒的该是些什么人?为什么孔乙己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他的“唯一”表现在哪里?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我肯定了学生的质疑,鼓励他们只要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能把握住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
5. 拨动情弦深化思考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出色的文艺作品,语言文字必须是作者有趣的最贴合的符号。”读者若不能透彻地了解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那就只是看见徒有迹象又死板的符号,怎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呢?情感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缘情而发,把自己强烈的情感演变为文字。因此,激发情感必须披文入情,才能深切感受作者传递出来的感情。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