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了2006年的狂欢,2007年创投行业的“爆点”会在哪儿?谁又将是下一个Google?
问这个问题的有创业者,有企业家,还有创投基金合伙人,面对机会无限的中国市场,大家都在寻找Google这样的金矿。纵览2006年创投行业的市场表现,专家们惊呼,如同北美淘金热一样,2007年,将是中国创投行业的淘金年。
“我们正在创造一个浪潮。”如华盈创投创始合伙人钟晓林所言,改革开放之后,外资利用国内基础设施提升和产业提升作的投资机会,通过直接投资,造就了诸多系统性的产业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而随着市场不断完善,经济结构不断升级,摆在大家面前的,是新一轮的投资机会。“这是继上一个浪潮之后的新兴浪潮,是创造大公司的一个机会,并且这个浪潮会比上一个浪潮更持久。”
浩瀚的海洋上,“浪潮”意味着机会,无数的“冲浪者”都在期盼着大浪的到来。中国这一轮投资浪潮也不例外。尽管大浪淘沙,能存活的只能是真金,然而与勇敢的“冲浪者”一样,“大浪”来时,这些基金不会因为风险而退缩。在中国良好投资形势的诱惑下,创投基金大量进入中国,成为继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之后,新一轮资本运作热点。
据统计,2006年,中国创业投资金额达到破纪录的26.06亿美元,比2005年高出近两倍。而仅2006年前11个月,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大陆地区共投资111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68家,整体投资规模达117.73亿美元,为亚洲之冠(除日本外)。
与以前单一的IT行业投资不同的是,2006年,从IT到生物制药、再到服务业、乃至传统行业,都出现了基金的身影,在更为广阔的市场上,他们任意挥洒,形成了资本狂欢的高涨局面。
2006年,中国创投行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法律政策逐步健全,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来基金进一步壮大,本土私募基金开始成长,创投市场投资多元化的局面逐步形成、投资趋于理性。
说这些可能过于抽象,那么我们用直观的数字来说明这一切:
首先,创投产业的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006年3月1日施行的《创投企业管理暂行办法》、8月27日修订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9月8日公布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对创投企业的税收和退出政策作出了切实规定,内容包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的企业可享受税前利润70%免税的优惠”“鼓励中外资创投在国内上市退出”“外国投资者将可以有限制地对A股进行战略性投资,并在限售期后在二级市场卖出”等,对于完善创投企业的投资环境产生了有利的影响。
其次,创投市场投资多元化格局浮现,原本一直是创投热点的IT行业比重下降,对于Web2.0的投资也从狂热走向理智;投资层面更为多元化,出现了医药、高新科技等投资热潮。清科的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传统行业共发生63起私募股权投资案例,占年度投资案例总数的56.8%。该行业投资金额为56.23亿美元,占年度总投资额的47.8%。稳居第一位。紧接其后的是服务业,共吸引了45.21亿美元,占到年度总投资额的38.4%。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金额为10.63亿美元,占年度总投资额的9.0%。其他高科技行业9个案例为299.12亿美元,占年度总投资额的2.5%。在广义IT部份,2006年该行业共发生13起案例,年度投资额为2.65亿美元。
第三,外来基金的投资额度再创新高,本土私募基金逐渐成形自己的队伍,尤其是江浙一带,成为2006年本土创投主力。清科的研究数据显示,整个2006年,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上投放的创业投资金额占市场总额的74.2%,本土机构则仅为18.3%。
面对基金2006年的狂热表现,最清醒的应该是这些基金的投资合伙人了,在他们的眼中,除了机会,没有任何“沙子”。尽管每个人对于机会的理解不同,但是每个人都在寻找机会。
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焱认为,中国创投行业面临着重大机遇是毫无疑问的。清科总裁倪正东也表示了相同的观点。
在他们看来,高速增长的GDP,为资本的运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本土企业的蓬勃发展为创投行业提供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源。而从创投行业在GDP所占的比重上来讲,与其他国家(如美国的创投业占GDP的1%相比)相比,中国创投业只占GDP的0.025%的,无论是创投资金额还是投资项目,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状态,还有着很大的增长潜力。再加上一些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狭窄等问题,为创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陈浩认为,2007年的“Google”将产生于三个方向,一是非IT行业的消费领域,二是受全球化影响将产生巨变的产业,三是产权变革带来的机会。
不同于以上几位比较玄妙的话语,华登国际的投资总监钟良则更具体的提到三个行业:一是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深度结合;二是医疗、教育等近期变革较大的行业;三是面临变革的传统行业往往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爆发性增长。
在新的投资环境下,2007年的创投机遇在哪里?想来,作为实际操盘手,这些人的观点无论是对投资者、创业者,还是对于手持资本、有意进入创投行业的“大鳄们”,均有很强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