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n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身体和心理等素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学环境是指学校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由物质环境形成硬环境,由社会环境形成软环境。其中硬环境包括教学媒体、教学设施等;软环境包括教学气氛、人际环境等。优化教学环境是提高学生能力、促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根据教学环境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优化教师素质
  
  教师是知识信息的传递者,教育的改革需要靠全体教师认真、透彻地领会和实施。领会不透彻,实施难免走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面对素质教育赋予自己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教育理论,掌握新三论,即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了解最新科技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要学会用艺术家的审美观来审视课堂教学,努力使一堂课做到“形象美、节奏美、语言美”,提高自身的教育文艺素养。要热爱学生,和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做到“以情待人、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提高自身的教育情感素养。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氛围和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挥的宽松环境,并在教育手段和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提高自身的教育创造素养。
  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道德素养,要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的思想、个性和人格。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真正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尊师之情,让这种神圣的情感把教师的“严格要求”和“严谨治学”转化为学生的“严于自律”和“严肃求知”。让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人生的追求和成功的享受,而不再是繁重的负担和痛苦的压力。使教师真正做到“恭德慎行、为人师表”,成为真、善、美的化身和传播者。
  
  二、优化教学氛围
  
  德国教育家第斯罗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动、呼唤、鼓励。”师生的情感、教学的氛围不仅影响自己的教学思维和语言表达,更对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意志等动力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在教学中也常遇到这种现象:学生愿意为所喜欢的学科而努力学习,而对不喜欢的学科持消极的学习态度。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催化剂。
  因此,教师应注重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创设民主、平等的伙伴教学关系,利用情感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素质教育。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如下公式:信息的总效果=27%的文字+35%面部表情+38%的声调。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易于创造一种催人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能唤起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
  优化课堂教学气氛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口头语言准确精练、条理清晰、生动形象、抑扬顿挫;板书语言文字规范、布局合理、简洁美观、条理分明;形体语言整洁大方、端庄稳重、和蔼可亲、精神饱满。2.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鼓励学生乐思善辩,使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投入、兴奋、专注。3.亲切友好的教学态度。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营造一个宽松、友好的教学氛围。民主、合作气氛的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学习,会听、会想、会说、会问、会记,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教学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强化求知欲与参与欲,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积极地思维,从而灵活而牢固地接受知识,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能力。
  
  三、优化学习环境
  
  实现素质教育的主旨是提高学生素质,在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态度和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观察、强化思考、注重实践、激发创新。在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师生配合紧密,和谐合作,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增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育的重要功能是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教学过程是信息的传递和反馈过程,而信息的传递离不开媒体。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发生了很大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它能方便、快捷地提供语文事实及其实际应用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印象,还能突破限制,实现动静、大小和虚实变化,凸现感知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微观想象和认识事物及其本质,可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学习、发现、创新的广阔天地。每一个教学内容都有其难点,或难于理解,或难于操作,或难于体会。为激起学生勇敢地向难点挑战,帮助学生顺利主动地逾越障碍,教师应及时地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诸多信息,利用信息发散学生的思维,架起学生克服困难的阶梯。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合理选用电教媒体,恰当地选择切入时机,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宏观为微观、化抽象为具体,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探求新知,有所发现,有所提高。
  优化教学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为二十一世纪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优化教学环境,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其他文献
法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何为激励?前苏联的学者斯拉斯捷宁有过精辟的解释:“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给人动力、唤起愿望。”由此,我认为一个好的化学老师能充分运用激励这一魔法,就一定能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现将笔者在十几年的教学中用到的激励法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兴趣激励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
期刊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材,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经过专家们深思熟虑、千锤百炼而成。大象版初中地理教材就是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标》规定的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教材内容的选择安排、问题的提出、活动的设计等,适用于不同教育水平和地区使用。它是教材编写的典范。  大象版初中地理教材由学习行动、正文、图像和阅读四个模块组成,其中教材中学习行动的内容所占的比例最大,教材通过学习行动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
期刊
倡导课程向少年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新型课程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语文综合性学习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类新课型。它的设置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从最大限度上创设了问题情景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它给我们语文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但是,初中语文综
期刊
在地理教学中,有些概念、规律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要轻松地学好地理,必须学会识地图。它如同一把金钥匙。金钥匙的贵重不在于钥匙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能开启地理宝库的大门,引导人们得到取之不尽的宝藏,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程序,即引导学生先阅读图名、图例、注记,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然后,培养学生对观察
期刊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方面起到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认为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阵地。它虽表面看似枯燥单调,内涵却极其丰富,因此对政治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每位政治教师十分关注的课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巧妙设计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把文字、图像、音像、动画等传播形式集于一体,并赋予教与学信息传播的交互功能,而且应用计算机网络还能跨越时空来共享教学资源,使教师和学生能很方便地获取各种物理学知识,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用它来辅助物理学教学,能使教者、学者轻松愉快,全面提高物理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学科上,若能
期刊
摘要:语文课应该教什么?应该着眼于言语形式。任何一部言语作品都是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学习言语形式才能真正内化内容,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本文就言语形式的涵义、言语形式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语文课 言语形式    一、什么是言语形式    去年下半年,我有幸成为浙江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名学员,聆听了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老师的课,并
期刊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基本理念,逐步培养学生改变以往的先接受后记忆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及过程,提出问题,进行合理预测学习设计实验,并用实验验证和对知识进行积极拓展的过程。  关键词:探究 拓展 创设情景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使学生有自由质疑,并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
期刊
以应试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运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这种学习方式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我体现。研究性学习旨在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开展有效地接受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从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发展而言,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这两种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而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培养 问题意识 思考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目标    “不愤不悱,不悱不发”,古人早就认识到问题对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