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广告之子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x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以吃的女人》是玛格麗特·阿特伍德24岁时创作的处女作,西蒙·詹金斯曾称,她所擅长的笔法“在处女作即成型,而且在未来30年都延续下去,因为它一开始就达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顶峰”。其实笔法的成熟倒是其次,重点是这部小说的内涵在经过半个世纪后愈发复杂与多元。尽管冠着诡异的名字“The Edible Woman”,但实际上情节朴素发展合理,并无阿特伍德近作的魔幻背景设置或时空交错感。这部看似颇具Chick-Lit特色的小说的核心内容只是关于一个初出校园的职场女性在自我处境和社会角色的矛盾中引发的厌食症以及人际关系和自我意识的崩塌与重筑,但也就是这样简单的故事,在无意识中竟预言了几年后席卷全球的女权运动浪潮。在阿特伍德辩解自己并非单为女权主义摇旗后,叙事学、空间理论、现代犬儒主义都接连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但在消费主义这里却只反复抠着“女性=消费品”这一点。其实在“女性=消费品”之外,消费文化最强势的力量就是“广告”。《可以吃的女人》中玛丽安就任职于服务于广告的咨询公司;小说在行文中最常见和最出彩的比喻和描写方法就是广告式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而且,正巧在小说中就有一个人物完整地体现了消费社会中“广告”的大多数特征,他以自身阐释了“消费意识的转化,物质生活的高扬成为了时代精神的表征”,那就是玛丽安的未婚夫彼得。
  虽然阿特伍德笔下的彼得·伍兰德生活在近半个世纪前,但现在社会已经将他和近年当代社会新兴起的同类们共归为一个新词——“都市新贵”。先于这位新贵出场前,在小说中首先提及的是彼得的住所,他住在一栋改建中的公寓里的唯一一套完工能住人的住宅,价格便宜到“租金只有大楼建成之后的三分之一”,地段良好,只是正在重建中的此楼的其他部分内外都遍布混凝土块、梯子、水管捆和外露的电线,电梯和闭路通话都未开通,甚至连施工工人都不相信有住户。另外,彼得的房间内部装潢和装饰格调既实用廉价又不乏品味,现代感的丹麦家具和高质量二手的办公桌椅,而且房主还号称“要买就得买好的,他才不愿意买些不称心的蹩脚货来占地方”,这种极为特殊与对比的场景设置不仅仅是环境描写而已,这其实就象征着彼得和他所处的就是建设中的新时代社会体系——消费社会和都市新贵崛起的时代。而随着公寓一步步改建完成,彼得的意志也越来越强势,以至于玛丽安在觉醒之后发现她根本无从设想自己嫁给彼得之后的会将房间布置成什么样,因为事实上,不会有任何变化。
  在彼得的公寓之后,才是彼得本人,按小说中旁人的话来说,是“那个相貌堂堂的年轻人”。不过,而对彼得的外表更重要更有代表性的描写——也是女主人公玛丽安表示欣赏的——就是彼得刻意打造搭配出的貌似不经心而随意的服装。玛丽安曾经带着欣赏的眼光想“他穿得挺随便,不过彼得的衣着是不可能真正做到随便的。他这种大大咧咧的打扮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虽然他的形象很好,在玛丽安焦躁徘徊准备爆发的时候总会因为看到他“包装得呱呱叫”出现而瞬间产生占有欲和满足感而改变主意;但是在玛丽安的潜意识里总是对她未婚夫的外表有莫名的不适和恐惧:“他之引人注目,倒不是他相貌特别英俊,或者有什么异常之处,而是他五官虽似平常,但却极其端正,就像香烟广告上修饰得整整齐齐的年轻的面孔。有时候我倒希望他身上不是这么光滑,有个疣子或者黑痣什么的能触摸得到,那反而会让人放心。”这种过于端正的外表,给人强烈的人造感和虚假感,而极其类似的感觉也出现在玛丽安对啤酒广告里的模特的二次判断上:“不过在小溪中蹚水用网兜网鲑鱼的那个人穿戴得太整洁了:他的头发看起来就像刚刚梳过,只有几缕头发整整齐齐地贴在前额上表示外面有风。那条鱼也显得不真实,它身上没有粘液,没有牙齿,看来也不像有气味;那只是做得十分精巧的上了釉彩的金属玩具。杀死麋鹿的那个猎人站在那里摆出姿势给人照相,他完全像是个城里人模样,头发上没有小树枝,手上没有血迹。当然广告中不可能出现一些丑恶的令人不快的画面,例如,总不能让那只鹿的舌头搭拉出来吧。”彼得·伍兰德就是这样一个仿佛从广告海报里走下来的活人,连看似随性的打扮都充满着刻意之气,因此带来的这种强烈的人造感,往往让玛丽安不适地幻想他是不是那个打骚扰电话的变态。
  在外表之外,彼得的行为举止也充满着隐形的物化气质。鲍德里亚提出:“消费者在一种被动的迷醉下被物化为社会存在中的符号——自我身份的确认。”彼得即是这一定律的执行者,他就是依靠“消费品”来塑造出直观速食的自我形象。他的消费欲望强烈但消费策略却市民化地节俭;他善于选择合适自己和环境的服装,水平高得可以做到“刻意打造出随意”;他房间内布置的专业书籍的书架比邻昂贵的照相机,猎枪,无非是他希望打造出符合他见习律师的形象——一个睿智可靠、思维活跃、有品味有头脑、爱好户外运动、有高雅趣味的都市新贵。而这些塑造他形象的符号消费品,到底会不会实际被使用,就是其次了:“我从没看到彼得用过这些东西,话说回来,在城市里他又有多少机会来用它们呢?”在高速信息化的时代,眼见为实已经被时间和效率忽视了,人类认知的过程要求越直观越短暂越好,于是符号变成了认知的最显著媒介。所以,时代弄潮儿彼得·伍兰德直接将自己外化成为一个最合适的“符号”来迎合消费社会的进程。他自己就是行走中的广告,而这个广告的销售者和直接受益者都是他自己。他是广告本身,也是商品本身,而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消费社会运作结构善于将人们漫无目的的欲望投射到具体产品的消费上去,使社会身份同消费品结合起来,消费构成一个欲望满足的对象系统,成功获得身份的商品符码系统和符号信仰的过程。”这就等于,消费直接获得的消费品所代表的符号,而这些符号构成了社会身份,达成了消费者欲望的满足,而具体消费品的使用与否则是次要的。比如玛丽安在逐渐厌食丧失食欲之后却在超市中表现出逐渐增长的购物欲,而这种欲望的强烈经常能控制她的意识;但又在某种意义上说,她就是在这种疯狂的购物欲及观看别人进食的行为中获得了与厌食相补偿的欲望满足。进一步说,彼得的猎枪,照相机和服装,既是代表他身份的标签,又是满足他企图塑造自我形象欲望的渠道,在此时的消费社会中,这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都是其次,最重要价值的是符号。   当彼得·伍蘭德超越一个追求符号的拜物者,成为行走中的广告本身时,相应的他也就具有了广告的力量。他就如同广告本身一样,具有精雕细琢的吸引力和提炼考究的正向立场,玛丽安在理性上根本无法驳倒他,在感性上很难不被他吸引,虽然他散发着浓烈的人造感在直觉上引人不安,但一个包装如此精美的男性出现在身边时,玛丽安不止一次被“让别人看到他属于她”而被自满和骄傲冲倒。就是因为这份占有欲的帮助,彼得更能进一步发挥自己广告的力量,乃至改变他人。比如,彼得求婚的理由之一是“这对我的业务也大有好处,当事人喜欢自己的律师是个有妻室的人。到了一定年纪还是单身就会惹人疑心”,为了获得成为律师的认同感,就需要结婚,而且要将玛丽安打扮成身着红裙和顶着美容院发型的女性,原因不外乎他在其他成功律师的妻子身上看到的共性——作为律师妻子的“符号”,因为,“广告即以消费来挪用‘他者’形象”,提前“挪用”一个成功律师妻子的符号就能提前帮助自己更快地“挪用”为一个成功律师的形象。就好像开篇中玛丽安公司承担的啤酒广告一样,广告能使那些大肚子塌肩膀的男子在想象的错觉中将自己等同于广告海报中爱好户外活动的格子呢男人,而没有人留意到死鹿的舌头有没有耷拉出来。不仅如此,在彼得开车撞倒别人花园的树篱时甚至“竟然把汽车后轮干的事算成自己的功劳”,将机械的力量“挪用”为自我的权力并因此洋洋自得。彼得的猎枪,照相机也是同样的作用,这些机械化的,具有现代气息的商品,在作为符号时帮助塑造彼得的“都市新贵”形象,在使用方法上突出体现和满足了彼得的主体地位,“消费化的模仿将权力视觉化,或者将话语权力的表征表面化与商品化”,最后,连点菜上,玛丽安都主动地失去了自己的自主选择权,彼得控制了一切,他已经变成剥夺玛丽安自主权的异己力量,玛丽安在逃离他的同时也逃离了被消费社会吞噬的命运。
  彼得·伍兰德,这个诞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多伦多的见习律师,当下的每一天我们都可以看到他行走在世界每个大型城市的中心。他既是消费社会的产物,也是消费社会的上位者,既是广告的信徒,也是广告本身。可以说,他在《可以吃的女人》中代表的就是新生的上升中的消费社会本身。他,就是广告之子。
  参考文献
  [1]《可以吃的女人》(加)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 刘凯芳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版。
  [2]《消费主义》(法)让·鲍德里亚著 刘成富译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年版。
  责任编辑|王可田
其他文献
善乎,酒之移人也!  ——《北山酒经》  一  我在县城的陋室里听琴、煮茶  落日溶化于几十里外的黄河,月亮升起在 东边的善护山。  我知道,李白兄要來,陶潜兄要来,刘伶 兄要来  这些天上的星辰  即将光临我的寒舍:我们吟诗,我们饮酒。  群星合诵:“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朝露上的尘世  发着微光。  曹孟德也将路过这崭新的人间,我得备好 一坛老酒  一醉方休。人之一生  不过是度过难忘的三天
期刊
20年前,我参加高考时,用的是一支奇怪的旧钢笔。就是在当时也找不到这种古董笔了,黝黑的笔杆和笔筒没有任何花纹雕饰,但黑漆漆中透着光泽,似乎显示着看似平凡的高贵。笔杆笔筒摸起来很光滑,看似塑料,但掂起来沉甸甸的,又似是实木,出奇的是旋开笔筒后的笔尖。  现在用的钢笔笔尖很细,和笔舌一起被包进塑料笔杆里,露出了的笔尖只有绣花针针尖大小。但这支笔的笔尖却有大拇指的指甲盖大小,整个盖住了完全外露的笔舌,虽
期刊
阿炳的故事家喻户晓,我二舅的故事鲜为人知。尽管他们都命运坎坷,尽管他们都在用一把二胡倾诉内心的痛苦和抗争。只有那一把二胡,呜呜咽咽,用同样的声音在苍茫的夜里,一遍遍讲述……  张家是大户。外祖父是这个大户里唯一一个能舞文弄墨的文人和能人。可惜这么一个人,青年残疾,中年丧妻,无力养活六个孩子,更谈不上供他们上学。因此,以母亲为首的外祖父的六个儿女,除了三舅高中毕业当了兵,母亲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不完全
期刊
在还有三天就要离开瑞安的时候,我终于决定要去梅雨潭了。  对于梅雨潭的绿,我是不抱多大希望的。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梅雨潭,是1924年的梅雨潭;朱先生笔下的绿,是九十多年前的绿了。出门的时候,朋友也说,观景不如听景,你去看了,恐怕要你失望,还不如心存一点美妙的想象。  况且一出门就遇上大雨。但我没有放掉寻找梅雨潭的想法,匆匆的脚步在雨中切切前行,乘车,步行,再乘车,再步行。  我终于站在梅雨潭边了。 
期刊
敬笃,本名李安伟,河南永城人,1989年生,哲学硕士。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散文诗》《山东文学》等报刊及多种年度选本。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  纳博科夫  一  一汪被时间遗弃的湖水,会在某个有风的日子泛起涟漪,至于那一抹波纹,可能会把所有的美好或者不快都消弭。  历史的错乱,总会把天才卷入一场漩涡,留下许多讲不完的故事,于是文字的无能为力也势必会凸显。  又是圣彼得堡,这座承载俄罗斯近千
期刊
我是老生儿,故家中添了许多长辈。那矮矮小小的饮水机一九八二年由父亲购回,足可被称作叔叔;家里的高压锅与其同年;母亲在卫校学习时带回一套由镊子、冲剪刀等组成的手术器械缝合套装,比它俩略年轻。有时夜晚睡觉,摸摸枕头,会忽然想到,这脖颈下的荞麦也比我大上两岁。  我小时用起这些“长辈”极不尊敬和仔细,待慢慢长大,懂了“礼”,便有了些敬意。  我们住的这老屋是一九七二年始建,次年建成的两层青砖瓦房,那时用
期刊
冬天,这里蛮荒而寒冷  这些诗歌,写给耕地和大山  我的身体和心,只有被关进则俄拉达——  一条,山沟组成的家乡  才拥有安全感和自由,这只有风知道  贡尔巴干的山 水 森林 炊烟与土地  都在用母语刻画着族人的模样  我那些一贫如洗的亲戚,愚昧如泥土  踏实得,从未走出大山  在贡尔巴干,晒太阳 喝酒  在冬天,劈柴,用毛竹篾编织的大箩筐  收集,森林里枯落了的松叶  好多年了  生活,让我的母
期刊
一  除了要紧的事情,我们很少主动联系彼此。当然,我们之间并无过节,感情要好得可以在私底下以哥们儿相称。以至于,我不得不一直思考这样的“疏远”感,猜想它会不会是普天之下所有父子都要跋涉的情感历程?  我不得而知,却又似有所悟。  二  清明的前一天晚上,我从图书馆回宿舍已经十点半了。由于想安心复习考研,每次去图书馆就都不带手机。等我坐在椅子上打开微信时,才发现父亲发来的几条消息,要我给拟一份修房子
期刊
桃花开,  杏花落,  不冷不热好三月……  在留山的怀抱里,离主峰不到半里的山嘴边,坐落着一个村子,名字叫柳疃。溪水几乎沿着整个村庄流了一圈,然后忽然陡坡地西去,在地势慢慢缓了下来的地方汇成一潭,潭的四面,正开着一大片的桃花。三月里的阳光还有些嫩,似照不到潭底,水还显得有些深蓝,早有白白的大鹅和灰褐色的鸭子,照老习惯,从容地游着,也有蛮横无理的公鹅,撵得母鹅们“嘎嘎嘎”地在水面上,展开翅膀飞跑一
期刊
傍晚时分是劳动路最繁华的时候,卖面条、凉皮、砂锅、麻辣串、烤鱿鱼的小摊点到处都是。昏黄的灯光下,老板热情地招呼着刚从外面回来的人们。  在十多年前,劳动路周边还是片片的农田,低矮的楼房随处可见,可是现在已经让鳞次栉比的高楼重重围住了。我匆匆而过,回到劳动路自己的小房子。  从阳台上俯瞰这座城市,某个瞬间,它变得恍若梦境。夜幕降临的时候,近处的高楼与远处的民房形成鲜明对比。高楼里的灯光先后亮了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