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显著特点,在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学会反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平行教育影响;集体教育;个体教育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他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这个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身心发展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1)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出现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3)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但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4)对需要的质量要求提高,参与感和表现欲较强;(5)由于身体急剧变化,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建设一个有组织的,有纪律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必须尊重组成集体的个体成员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笔者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教育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建设活动。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对集体成员的进行个体教育。通过对个体的教育,达到推动集体发展的目的。
笔者就实际工作中如何开展平行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
马卡连柯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初中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他们有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期待生活在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集体。
1、 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集体,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引导学生认同“助人者人皆助之”作为班训,使之成为班级文化发展的根本。
2、创建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要加强班干部的队伍的建设。如何建立一支凝聚力,有向心力的班干部队伍,先得让学生认可这支队伍的成员。如果是由班主任任命,在班级中是很难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引导学生明确班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先让学生在心中物色合适的人选,进行心理准备,然后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班干部。一般情况下,当选的班干部比较有责任感且威信比较高,开展工作比较顺利。
3、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不在孤独中成长。
如今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很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帮助他人和不愿分享收获的不良心理。但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问题无法独立解决。为此在班级中组建学习小组,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不超过四人。由责任心强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负责人。学习小组中,成员在学习、生活和纪律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教育个人。
1、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与反思,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
马卡连柯曾说过,“集体是个人的教师”。 集体是教育的手段。在班级中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初中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命令性的说教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伙伴是如何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教会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思考班集体、同学、自己的5个W,一个H。(Who-→谁或什么团体;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How-→怎样发生的;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Where-→在什么场所或环境下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定期将观察到的班集体、同学、自己的5个W一个H进行记录。在记录同学的5个W一个H中重点记录进步同学的表现。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欣赏同伴进步,效仿同伴的优秀行为。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别人关注的对象,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
2、在活动中,更乐意接受同伴的建议,完善自我。
初中生对需要的质量要求提高,参与感和表现欲较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自己获得尊重需要,又找到自信的支点。
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出现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比较乐于与同龄伙伴交流,信任同龄伙伴。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同龄伙伴的安慰与劝告,较之长辈的教育要更有效。
在家长会中,一般学生很不乐意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事务一言堂,更不希望教师向家长告状。但是家长参加家长会,目的是希望获得孩子在校的成长表现。笔者利用平行教育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学生接受教育者要传达的教育信息。
(1)从班级管理的理念——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创造孩子做事的机会,满足孩子得到肯定的需要入手。肯定了班级取得的成绩,表扬取得进步的同学。在家长面前树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同时让孩子确立自己的学习榜样。
(2)家长非常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通过孩子们自己观察,表达出来的感受,比从教育者观察角度得到的信息更加具体和富有感染力。
首先,在家长会前制作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完成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目标、学习方法、时间的合理分配、孩子青春期的困惑以及与人的沟通。初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但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学生在完成调查问卷过程中,已经了接受了正确行为导向的暗示。找到自己实际行为与基本要求的差距。让孩子与家长以问卷内容为依,与家长交流近期学习进步、退步的原因。因为有问卷内容为依据,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比较实在。在热烈交流的集体氛围中,平时与家长很少交流的同学也打开了话匣子。
其次,安排孩子的同伴与家长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对成员在校的表现进行分析。在家长会上,小组成员与家长进行交流。以朋友的角色与家长交流小伙伴在校的表现。学生在“助人者人皆助之”的班级文化中已经形成了与人真诚、直率交流的习惯。家长们从孩子的角度了解到子女在校学习的表现,与孩子的交流更具有针对性。家长也能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成长表现。因为是自己的朋友以真诚帮助自己的心态与家长谈话,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
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认识、觉悟水平、学习成绩、还是智商和情商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班主任要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让学生在和谐的集体中自觉接受来自同伴的帮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 郑立平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与学生家长过招——班主任的家长工作艺术的技巧》 郑学志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平行教育影响;集体教育;个体教育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集体”的原则。他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这个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进入了青春期,身心发展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1)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出现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3)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但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4)对需要的质量要求提高,参与感和表现欲较强;(5)由于身体急剧变化,要求成人尊重他们的意志和人格。建设一个有组织的,有纪律的、有凝聚力的班集体,必须尊重组成集体的个体成员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笔者针对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教育原则开展了一系列的班级建设活动。在教育集体的同时对集体成员的进行个体教育。通过对个体的教育,达到推动集体发展的目的。
笔者就实际工作中如何开展平行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
马卡连柯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忍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初中生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发展。他们有了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他们期待生活在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集体。
1、 创建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集体,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引导学生认同“助人者人皆助之”作为班训,使之成为班级文化发展的根本。
2、创建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集体,要加强班干部的队伍的建设。如何建立一支凝聚力,有向心力的班干部队伍,先得让学生认可这支队伍的成员。如果是由班主任任命,在班级中是很难树立班干部的威信。引导学生明确班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先让学生在心中物色合适的人选,进行心理准备,然后通过无记名投票选出班干部。一般情况下,当选的班干部比较有责任感且威信比较高,开展工作比较顺利。
3、组建学习小组,使学生不在孤独中成长。
如今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很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帮助他人和不愿分享收获的不良心理。但自己的能力有限,很多问题无法独立解决。为此在班级中组建学习小组,一个学习小组一般不超过四人。由责任心强且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负责人。学习小组中,成员在学习、生活和纪律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在班级集体活动中教育个人。
1、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与反思,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
马卡连柯曾说过,“集体是个人的教师”。 集体是教育的手段。在班级中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初中生的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和现成的结论。在思想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命令性的说教方法,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伙伴是如何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教会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反思自己的不足,学会思考班集体、同学、自己的5个W,一个H。(Who-→谁或什么团体;What-→发生了什么变化或有什么;How-→怎样发生的;When-→什么时间或什么顺序;Where-→在什么场所或环境下发生的;Why-→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定期将观察到的班集体、同学、自己的5个W一个H进行记录。在记录同学的5个W一个H中重点记录进步同学的表现。通过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欣赏同伴进步,效仿同伴的优秀行为。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别人关注的对象,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约束的能力。
2、在活动中,更乐意接受同伴的建议,完善自我。
初中生对需要的质量要求提高,参与感和表现欲较强。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自己获得尊重需要,又找到自信的支点。
初中生情感的指向日益广泛,既有社会性情感,也有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出现孤独、苦闷的闭锁心理。比较乐于与同龄伙伴交流,信任同龄伙伴。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困惑,同龄伙伴的安慰与劝告,较之长辈的教育要更有效。
在家长会中,一般学生很不乐意班主任对班级管理事务一言堂,更不希望教师向家长告状。但是家长参加家长会,目的是希望获得孩子在校的成长表现。笔者利用平行教育的影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使学生接受教育者要传达的教育信息。
(1)从班级管理的理念——尊重孩子说话的权利,创造孩子做事的机会,满足孩子得到肯定的需要入手。肯定了班级取得的成绩,表扬取得进步的同学。在家长面前树立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同时让孩子确立自己的学习榜样。
(2)家长非常希望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表现。通过孩子们自己观察,表达出来的感受,比从教育者观察角度得到的信息更加具体和富有感染力。
首先,在家长会前制作调查问卷,组织学生完成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目标、学习方法、时间的合理分配、孩子青春期的困惑以及与人的沟通。初中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但有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学生在完成调查问卷过程中,已经了接受了正确行为导向的暗示。找到自己实际行为与基本要求的差距。让孩子与家长以问卷内容为依,与家长交流近期学习进步、退步的原因。因为有问卷内容为依据,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比较实在。在热烈交流的集体氛围中,平时与家长很少交流的同学也打开了话匣子。
其次,安排孩子的同伴与家长交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对成员在校的表现进行分析。在家长会上,小组成员与家长进行交流。以朋友的角色与家长交流小伙伴在校的表现。学生在“助人者人皆助之”的班级文化中已经形成了与人真诚、直率交流的习惯。家长们从孩子的角度了解到子女在校学习的表现,与孩子的交流更具有针对性。家长也能理性地对待孩子的成长表现。因为是自己的朋友以真诚帮助自己的心态与家长谈话,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家长的建议。
同处一个班级的学生,无论是思想认识、觉悟水平、学习成绩、还是智商和情商等都存在着差异,所以,班主任要认识到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让学生在和谐的集体中自觉接受来自同伴的帮助,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王晓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把班级还给学生——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 郑立平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与学生家长过招——班主任的家长工作艺术的技巧》 郑学志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