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读书,我快乐!
世间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能点入肌肤,融入骨髓,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这便是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一不在诉说着阅读的重要性。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体会;读书是一种体会,我们可以在体会中得到乐趣;读书是一种乐趣,我们可以在乐趣中获得知识。
我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古诗词。每当读唐诗宋词时,诗情画意随即呈现在我的眼前:《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辽阔;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这也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王维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景的同时兼怀古人,无疑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紧扣悲秋之意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独具个性的抒情名作……
如果说读诗能使人变得灵秀,那么读史则使人变得明智,一本本史书见证过往的兴盛和繁荣,发人深省。我在品读《史记》之后,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我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地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谈话,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深深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而且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典型。读完《资治通鉴》,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很多东西在涌动。
闲暇之时我还会阅读孩子们喜欢的绘本。从《爷爷一定有办法》到《猜猜我有多爱你》,从《爱心树》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从《好饿的毛毛虫》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从《逃家小兔》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从《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到《小女生金贝贝》,从《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到《一年级大个子到二年级小个子》……我把自己想对孩子们说的话,想教给他们的东西都放进了故事里。
既然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大量阅读,我们就应当去掉功利,只要是有益的书,天文地理、科学艺术、民族风情……都可以读。作为一名“语文主题学习”路上的普通前行者,我努力通过读书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头脑,跟上时代的脚步。
孩子们眼中的秋天
我喜欢跟孩子们聊书,喜欢引导孩子进行横向思考,教会他们看到一篇文章能联想到与这篇课文相关的众多文章。这一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帮了大忙,我不用再到处找相关的文章。
开展“主题学习”实验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彼时,我们刚刚完成二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秋天》的学习,在这些如诗如画的名篇阅读中,我们完成了《丰收的秋天》《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走在晚秋的田野上》《秋怀》《秋之美》《秋天的信》的自主阅读。
检查完了这个主题的单元学习后,我突然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秋天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告诉我?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孩子们的手就像雨后春笋般探出来了:
“秋天是纷纷扬扬的落叶。”
“秋天是火红的枫叶。”
“秋天是金色的田野。”
“秋天是一排排大雁排着人字形向南方飞去。”
孩子们的回答此起彼伏,有他们从书上看到的,也有他们自己想到的,精彩继续下去:
“秋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凉风。”
“秋天是打开房门的豌豆莢。”
“秋天是清脆悦耳的蟋蟀声。”
“秋天是阵阵醉人的菊花香。”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姑娘。”
孩子们的回答不是简单的重复,现在他们又说出了新意:
“秋天是丰收的果园。”
“秋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秋天是一首令人振奋的歌曲。”
“秋天是凉凉的水。”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
“秋天是果园的欢声笑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真理,孩子因读书而丰富。原来秋天已在孩子的眼睛里,已在孩子的头脑中。
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就像是在聆听课文的背景音乐。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有危险刺激的神魔故事,有促使人鼓起勇气的励志短文,还有引人入胜的感恩故事……“语文主题学习”在语文的长河里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楚江镇第四完全小学)
世间万物,皆属身外,唯有一样东西能点入肌肤,融入骨髓,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这便是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无一不在诉说着阅读的重要性。读书是一种享受,我们可以在享受中得到体会;读书是一种体会,我们可以在体会中得到乐趣;读书是一种乐趣,我们可以在乐趣中获得知识。
我喜欢读书,尤其爱读古诗词。每当读唐诗宋词时,诗情画意随即呈现在我的眼前:《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北方大草原的辽阔;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这也正是诗人自身的写照;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则表现了大自然的盎然春意和勃勃生机;王维的《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写景的同时兼怀古人,无疑是一首千古传诵的咏史佳作;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紧扣悲秋之意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独具个性的抒情名作……
如果说读诗能使人变得灵秀,那么读史则使人变得明智,一本本史书见证过往的兴盛和繁荣,发人深省。我在品读《史记》之后,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敬孔子,畏霸王,颂毛遂,服姜尚,笑幽王,憎纣王,悲韩信,怜李广。我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地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谈话,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深深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资治通鉴》是宋朝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这本书通过记录一些明君贤臣的事迹,简单明了又不失生动地告诉大家,清廉、正直、刚强、宽厚、忠诚、信义、执着等,这些古人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在今天仍然可贵,而且是我们人生路上所不可缺少的。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国家,《资治通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典型。读完《资治通鉴》,我发现自己的内心有很多东西在涌动。
闲暇之时我还会阅读孩子们喜欢的绘本。从《爷爷一定有办法》到《猜猜我有多爱你》,从《爱心树》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从《好饿的毛毛虫》到《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从《逃家小兔》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从《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到《小女生金贝贝》,从《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到《一年级大个子到二年级小个子》……我把自己想对孩子们说的话,想教给他们的东西都放进了故事里。
既然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提倡大量阅读,我们就应当去掉功利,只要是有益的书,天文地理、科学艺术、民族风情……都可以读。作为一名“语文主题学习”路上的普通前行者,我努力通过读书不断地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头脑,跟上时代的脚步。
孩子们眼中的秋天
我喜欢跟孩子们聊书,喜欢引导孩子进行横向思考,教会他们看到一篇文章能联想到与这篇课文相关的众多文章。这一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帮了大忙,我不用再到处找相关的文章。
开展“主题学习”实验已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彼时,我们刚刚完成二年级下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走进秋天》的学习,在这些如诗如画的名篇阅读中,我们完成了《丰收的秋天》《我们去听秋的声音》《走在晚秋的田野上》《秋怀》《秋之美》《秋天的信》的自主阅读。
检查完了这个主题的单元学习后,我突然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问题:秋天是什么样的?谁愿意告诉我?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孩子们的手就像雨后春笋般探出来了:
“秋天是纷纷扬扬的落叶。”
“秋天是火红的枫叶。”
“秋天是金色的田野。”
“秋天是一排排大雁排着人字形向南方飞去。”
孩子们的回答此起彼伏,有他们从书上看到的,也有他们自己想到的,精彩继续下去:
“秋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凉风。”
“秋天是打开房门的豌豆莢。”
“秋天是清脆悦耳的蟋蟀声。”
“秋天是阵阵醉人的菊花香。”
“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姑娘。”
孩子们的回答不是简单的重复,现在他们又说出了新意:
“秋天是丰收的果园。”
“秋天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秋天是一首令人振奋的歌曲。”
“秋天是凉凉的水。”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
“秋天是果园的欢声笑语。”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真理,孩子因读书而丰富。原来秋天已在孩子的眼睛里,已在孩子的头脑中。
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就像是在聆听课文的背景音乐。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让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故事,有危险刺激的神魔故事,有促使人鼓起勇气的励志短文,还有引人入胜的感恩故事……“语文主题学习”在语文的长河里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楚江镇第四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