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王力先生说:“如果说,寻找一种系统性学习方法,使古书的阅读水平很快提高,这种钥匙是有的,那就是掌握常用词的常用意义。”那么,文言字词教学法有哪些呢?
一、探究归纳法
所谓探究归纳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文言文常用字词(含实词、虚词)的多种用法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并找出规律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一词多义的教学。
实词“道”既可以作名词,解释为“道路”(如《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义”(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方法”(如《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又可以作动词,解释为“说、讲”(如《桃花源记》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几种主要用法归类整理出来,并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在文言文里,“道”大多作名词用,但意义各不相同,要注意区分;“道”还可以作动词用,是“说”的意思。
虚词“之”的用法非常灵活,兼有多种词性和意义。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之”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下:1.用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如《爱莲说》中的“水陆草木之花”);2.用作语气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狼》中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用作助词,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可不译(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4.用作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事物(如《伤仲永》的“忽啼求之”);5.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到、往”(如《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6.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之”放在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 之 谓语”(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7.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观察这些例子,学生会发现:在文言文里,“之”既可以作实词(如代词、动词),又可以作虚词(如助词);“之”作虚词时用法比较复杂,阅读时要结合具体句子的结构,思考判断其意义与用法。
二、据音解义法
在汉语中,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关系紧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弄清字词读音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意义。这一方法往往适用于通假字和多音字的教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如果只从字面上看,把“说”读成shuō,句子就不通。我们只有找出它的本字“悦”,将“说”读作“yuè”,把它解释为“愉快”,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陈太丘与友期》的“尊君在不”中,“不”通“否”,是“没有”的意思;《木兰诗》的“著我旧时袍”中,“著”通“着”,是“穿”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中,“见”通“现”,是“出现,显现”的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入则无法家拂士”中,“拂”通“弼”,是“辅佐”的意思;《马说》的“其真无马邪”中,“邪”通“耶”,表示疑問,相当于“吗”,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学生就会发现,文言字词中,假借字和本字读音区别较大,阅读时一定要弄清本字及读音,才能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还会遇到多音字的情况。多音字读音不同,表义、用法也不同。“行”作动词时读“xínɡ”,是“行走”的意思(如《论语·述而》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名词时读“hánɡ”,是“古代军队编制”(如《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再比如,“数”作动词时读“shǔ”,是“计算”的意思(如《核舟记》中的“珠可历历数也”);作数词时读“shù”,译为“几”(如《陈涉世家》中的“骑千余,卒数万”);作副词时读“shuò”,是“屡次,多次”的意思(如《陈涉世家》中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看到这些例子,学生就会明白,多音字的读音与意义之间有对应关系,所以遇到多音字时,要先根据上下文确定读音,然后据音解义。
这样的归纳,既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一般来讲,最初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宜引导学生归纳,让他们掌握归纳的方法,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以后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会逐步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语境体味法
语境体味法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体味字词含义的方法。“语境”既包括上下文语境,又包括来自语言外部的(如社会文化背景等)语境。
1.把握语言规律,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字词
文言文中,有的语句结构特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语句的结构规律,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字词的含义。
“互文”是文言文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的表现形式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的是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翻译出来就是“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又如《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谈笑往来有鸿儒,谈笑往来无白丁,”所以不能译成“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和我来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平民”,而应译作“和我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对文,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或词组里,位置相对应的字词意思正好相反。例如《陋室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处于同一位置的“鸿儒”和“白丁”意思相反,这就是对文。知道了这个常识,翻译时,我们只要理解了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就可以推出另一个词的意思。又如《劝学》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中,我们知道了“终日”与“须臾”是对文,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出“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
此外,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现象相当普遍。同义复词指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如《木兰诗》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中,“扶”“将”都有“扶持”的意思,是同义连用现象,因而“扶将”是“扶持”的意思。又如《陈涉世家》的“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中,“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学生只要知道了其中一个字的意思,就能记住其他两个字的含义。 2.把握时代特点,结合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字词
时代特点作为一种客观语境,对理解文言字词有很大帮助。时代特点包括很多方面,这里只具体谈谈礼俗、服饰两个方面。
礼俗不仅影响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而且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孔雀东南飞》中有“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的句子。最初,学生把诗中的“床”理解为卧具,于是产生了疑惑——焦仲卿的母亲又没有生病,怎么经常卧在床上呢?面对学生的疑惑,笔者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课后,笔者查看《辞海》,发现“床”“古时亦指坐榻”;进而知道,“坐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礼仪——按封建礼制,老年人或尊贵的人都坐在床上,一般人不得上坐。再次教学时,学生结合这样的文化背景,不仅准确地理解了“床”的含义,还想象出了母子二人当时的神情举止,并从中看出了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诚以及焦母的固执和专断。
古代,衣服的颜色能表示地位的高低:“白”是平民百姓所穿衣服的颜色,红、绿等是官员服饰的颜色,而黄色只有帝王才能享用。知道了这个特点,就能理解“白丁”是指“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就很容易理解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言下之意是,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识之辈(注意: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便横加刁难。半年时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里的“白丁”实际是对势利小人的无情鞭挞)。
此外,古人的称谓、记时方法、科举知识等都具有时代特点,平时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理解文言字词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成语解读法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它产生于古汉语,语素中保留了许多文言字词的本义。因此,借助成语解读法,我们能推出文言文中相关字词的含义。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学生不理解标题中的“期”,以及“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教师请学生思考,句中的“期”和“顾”字的用法可能分别与哪个成语中相同的字意思相同?学生经过思考、筛选,找到了“左顾右盼”和“不期而遇”两个成语,由此明白了“顾”是“回头看”的意思,“期”是“相约”的意思。
再如,教学《口技》时,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股”和“走”的意思。教师同样让他们想想与之相关的成语。学生经过思考,找到了“悬梁刺股”和“奔走相告”两个成语,并由此分析出句中的“股”和“走”分别是“大腿”和“跑”的意思。
(作者单位:黄冈市黄州区宝塔学校)
责任编辑 姜楚华
一、探究归纳法
所谓探究归纳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将文言文常用字词(含实词、虚词)的多种用法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比较,并找出规律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往往适用于一词多义的教学。
实词“道”既可以作名词,解释为“道路”(如《陈涉世家》中的“会天大雨,道不通”)、“道义”(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或“方法”(如《马说》中的“策之不以其道”),又可以作动词,解释为“说、讲”(如《桃花源记》中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这几种主要用法归类整理出来,并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就会发现:在文言文里,“道”大多作名词用,但意义各不相同,要注意区分;“道”还可以作动词用,是“说”的意思。
虚词“之”的用法非常灵活,兼有多种词性和意义。为了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之”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如下:1.用作结构助词,可译为“的”(如《爱莲说》中的“水陆草木之花”);2.用作语气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狼》中的“久之,目似瞑,意暇甚”);3.用作助词,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可不译(如《陋室铭》中的“无丝竹之乱耳”);4.用作代词,指代上文提到的事物(如《伤仲永》的“忽啼求之”);5.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到、往”(如《陈涉世家》中的“辍耕之垄上”);6.宾语前置标志,通常出现在疑问句中,当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之”放在谓语前,其格式为“宾语 之 谓语”(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7.定语后置标志,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马说》中的“马之千里者”)。观察这些例子,学生会发现:在文言文里,“之”既可以作实词(如代词、动词),又可以作虚词(如助词);“之”作虚词时用法比较复杂,阅读时要结合具体句子的结构,思考判断其意义与用法。
二、据音解义法
在汉语中,字词的读音与意义关系紧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弄清字词读音的基础上理解字词的意义。这一方法往往适用于通假字和多音字的教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如果只从字面上看,把“说”读成shuō,句子就不通。我们只有找出它的本字“悦”,将“说”读作“yuè”,把它解释为“愉快”,才能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如《陈太丘与友期》的“尊君在不”中,“不”通“否”,是“没有”的意思;《木兰诗》的“著我旧时袍”中,“著”通“着”,是“穿”的意思;《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中,“见”通“现”,是“出现,显现”的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入则无法家拂士”中,“拂”通“弼”,是“辅佐”的意思;《马说》的“其真无马邪”中,“邪”通“耶”,表示疑問,相当于“吗”,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例子,学生就会发现,文言字词中,假借字和本字读音区别较大,阅读时一定要弄清本字及读音,才能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还会遇到多音字的情况。多音字读音不同,表义、用法也不同。“行”作动词时读“xínɡ”,是“行走”的意思(如《论语·述而》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名词时读“hánɡ”,是“古代军队编制”(如《陈涉世家》中的“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再比如,“数”作动词时读“shǔ”,是“计算”的意思(如《核舟记》中的“珠可历历数也”);作数词时读“shù”,译为“几”(如《陈涉世家》中的“骑千余,卒数万”);作副词时读“shuò”,是“屡次,多次”的意思(如《陈涉世家》中的“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看到这些例子,学生就会明白,多音字的读音与意义之间有对应关系,所以遇到多音字时,要先根据上下文确定读音,然后据音解义。
这样的归纳,既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也可以由学生自主进行。一般来讲,最初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宜引导学生归纳,让他们掌握归纳的方法,养成归纳整理的习惯,以后就可以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会逐步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三、语境体味法
语境体味法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体味字词含义的方法。“语境”既包括上下文语境,又包括来自语言外部的(如社会文化背景等)语境。
1.把握语言规律,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字词
文言文中,有的语句结构特殊,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语句的结构规律,能快速、准确地理解字词的含义。
“互文”是文言文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互文的表现形式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的是两件事,实则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如《岳阳楼记》中的“去国怀乡”,是“去国去乡,怀国怀乡”,翻译出来就是“离开国都家乡,思念国都家乡”。又如《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谈笑往来有鸿儒,谈笑往来无白丁,”所以不能译成“和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和我来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平民”,而应译作“和我谈笑来往的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对文,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或词组里,位置相对应的字词意思正好相反。例如《陋室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处于同一位置的“鸿儒”和“白丁”意思相反,这就是对文。知道了这个常识,翻译时,我们只要理解了其中一个词的意思,就可以推出另一个词的意思。又如《劝学》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中,我们知道了“终日”与“须臾”是对文,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出“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
此外,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现象相当普遍。同义复词指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如《木兰诗》的“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中,“扶”“将”都有“扶持”的意思,是同义连用现象,因而“扶将”是“扶持”的意思。又如《陈涉世家》的“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中,“藉”“第”“令”都是“即使、假若”的意思。学生只要知道了其中一个字的意思,就能记住其他两个字的含义。 2.把握时代特点,结合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理解字词
时代特点作为一种客观语境,对理解文言字词有很大帮助。时代特点包括很多方面,这里只具体谈谈礼俗、服饰两个方面。
礼俗不仅影响对字词含义的理解,而且会影响对整个句子的理解。《孔雀东南飞》中有“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的句子。最初,学生把诗中的“床”理解为卧具,于是产生了疑惑——焦仲卿的母亲又没有生病,怎么经常卧在床上呢?面对学生的疑惑,笔者也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课后,笔者查看《辞海》,发现“床”“古时亦指坐榻”;进而知道,“坐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化礼仪——按封建礼制,老年人或尊贵的人都坐在床上,一般人不得上坐。再次教学时,学生结合这样的文化背景,不仅准确地理解了“床”的含义,还想象出了母子二人当时的神情举止,并从中看出了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诚以及焦母的固执和专断。
古代,衣服的颜色能表示地位的高低:“白”是平民百姓所穿衣服的颜色,红、绿等是官员服饰的颜色,而黄色只有帝王才能享用。知道了这个特点,就能理解“白丁”是指“没有功名、没有官职的平民”,也就很容易理解刘禹锡《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言下之意是,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養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识之辈(注意: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便横加刁难。半年时间,让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这里的“白丁”实际是对势利小人的无情鞭挞)。
此外,古人的称谓、记时方法、科举知识等都具有时代特点,平时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理解文言字词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成语解读法
成语是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它产生于古汉语,语素中保留了许多文言字词的本义。因此,借助成语解读法,我们能推出文言文中相关字词的含义。
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学生不理解标题中的“期”,以及“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教师请学生思考,句中的“期”和“顾”字的用法可能分别与哪个成语中相同的字意思相同?学生经过思考、筛选,找到了“左顾右盼”和“不期而遇”两个成语,由此明白了“顾”是“回头看”的意思,“期”是“相约”的意思。
再如,教学《口技》时,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中“股”和“走”的意思。教师同样让他们想想与之相关的成语。学生经过思考,找到了“悬梁刺股”和“奔走相告”两个成语,并由此分析出句中的“股”和“走”分别是“大腿”和“跑”的意思。
(作者单位:黄冈市黄州区宝塔学校)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