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就,只为更好的生命自长(上)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hf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山海经》印象
  1.激趣导入
  鲁迅这一生著作无数,却没有一篇文章完整地写过他的母亲,但对他的保姆阿长却情有独钟,不仅写了,而且写得洋洋洒洒,挥毫泼墨。我们曾读过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阿长,今天再来读一读他的《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阿长,看看这位大文豪是用怎样的笔墨来为他那一无所有,甚至卑微的保姆作传,从而让她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的。屏显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2.交流《山海经》印象
  围绕课文描写《山海经》的文字,交流童年鲁迅眼中的《山海经》印象。抓住“好奇的书”“我很愿意”“念念不忘”“一……就……”等词句读出鲁迅对书的一往情深。
  3.体会求书不得的失望之情
  屏显文字: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请学生思考该以何种情感朗读,并要求结合关键词句讲明理由。学生抓住“但不好意思”“谁也不肯”“还……又没有……”“很远”“只能”“都紧紧”等词,认为该以“失望”之情读;教者追问:“失望”的程度有无变化?学生交流后回答:从“不好意思力逼”而不得的“失望”,到求助无门的“失望”,再到兜里有钱却没机会买的失望,到最后手里捏着钱,眼睛盯着书店的门,却依然不得的“绝望”。失望程度越来越高,情感跌宕起伏。教者趁势让学生读出这种越来越浓的失望之情。
  4.小结、导入“阿长印象”的教学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们一起读第21自然段。生读:“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评析】整体来看,教者采用的是“回溯式”教学策略,即从阿长为童年鲁迅买到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这一“尾部事件”起,引领学生逆流而上探析阿长印象一、二、三(霹雳、震悚→不耐烦、憎恶→怀念、悲悯)。这是大胆的教学重构,教学的整体感,视角切入的独特性自不必说。但是,也存在着隐患:重构后的教学意脉与文本的意脉是否存在着龃龉或割裂现象?侧重阿长印象分析,是否会不知不觉演变成阿长形象分析?是前者,很可能偏离文本篇性特征的揭示;是后者,必然偏离叙事散文类性特征的把握,稀里糊涂地将文本当作小说来教。
  欣慰的是,陳老师基本规避了上述问题。对阿长印象解读的一波三折,恰好与文本独特的“波峰波谷”式结构(也有学者将之形象地称为“蓄水池”式结构①——不直接抒写对长妈妈的缅怀之情,而是先写对她的讨厌,再写对她的敬佩,接着又陷入对她的憎恨,然后又萌生对她的敬意和感激,最后深眷的缅怀之情冲决而出,这就好比蓄水池,不是一下子加满,而是加了一些,放掉一些;再加,再放;最后猛地一下加满,但又不会让水漫出堤坝,而是看起来波平浪静,却又暗流涌动)暗合——通篇围绕两种神力来组织叙事、抒情,这种回环曲折的抒情艺术,教者虽未明确道出,却在教学的意脉、细节处时时遵循、紧扣,因而很出色地上出了文本的篇性特征。
  说“印象”而非“形象”,也体现了教者的审美敏感。形象更偏于小说、戏剧等文类的特性,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性格的互动、匹配;不断将人物打出情感常轨,使真实的个性出场;追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写一个人也是写一个时代,因而典型性、象征性、虚拟性比较鲜明。而印象更偏于散文的类性特征,注重的是外在的人、事、物在自我心灵中留下的印痕,因而写实性、形象性、个体性比较显豁。虽然在后面的环节,教者出现了个别“悖体阅读”的现象,如评论阿长讲话“竖手指”的习惯,“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让人讨厌的却又闪闪发光的金手指,其影响不亚于孔乙己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不亚于杨二嫂的圆规姿势”——私以为,这仅是作者对所追忆人物的忠实描述,谈不上是具有复杂意蕴的典型细节,但陈老师在整个教学流程中重点关注的依然是人物的情感风貌,以及独特的抒情方式,因而很扎实地上出了散文的类性,很本色地捍卫了语文的体性。
  从“《山海经》印象”切入,体悟作者求书不得的绝望,实际上是在为深度感受“阿长印象”蓄势,选点小、巧、准,渲染细、灵、活,对话摇曳多姿,引人入胜。
  二、阿长印象之一:霹雳,震悚
  1.围绕阿长之语鉴赏
  屏显: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思考:从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交流:从“哥儿”中读出了阿长的“亲切”,从“三哼经”中读出阿长的“不识字,没文化,她买到书很艰难”,从“!”中读出阿长的兴奋,从“我”字读出阿长的“高兴自豪”。教者请学生还原阿长买书的情景。之后有生认为“有画儿的‘三哼经’”不是长妈妈故意说的,有调侃的味道,教者引导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读出阿长是“三无之人”(无名、无姓、无绰号),甚至无夫无子,一无所有,从而得出阿长地位之“卑微”,命运之酸辛,作者之同情,没有认字的可能,不存在调侃,“三哼经”蕴含着她对“我”的关爱。
  2.鉴赏“我”之感受及对书的评价
  教者请学生用一个词形容“我”对书的喜欢程度,学生以“爱不释手”作答;教者启悟:“我”喜欢的仅是书吗?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我”喜欢书实乃喜欢阿妈的“一片心、一片情”。
  3.鉴赏《山海经》对“我”之影响
  屏显“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这部分文字。请生思考:这本书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这段文字讲的是“我”的“搜书”经历,为何要加上“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的“丢书”经历?再引导学生品读句中“却”字蕴含的“我”对阿长的惋惜、内疚、怀念、感激等情感,最后以朗读传情。
  4.补写以深化生命融合的审美效果
  师:结合刚才我们的分析,试着对阿妈说一句话。屏显“阿妈, ”句式,让学生练说。   【评析】分析“阿长印象”之一,教者走的是传统路数:先透过阿长的语言,分析其内心情感;再多方感悟作者的心理描写,但上出了新鲜、上出了个性。
  一是层次化。感受阿长的内心——体悟作者的心理——表现作者的心理,眉目清爽,有条不紊。
  二是精致化。以情感体悟为主线,以入情朗读为辅助,以关键词玩绎为抓手,以心灵对话为核心,上得极其饱满、精致。比如对“我”获得宝书后心理的体悟,教者并不满足于对书“爱不释手”的体悟,还引领学生上升到对长妈妈“一片心、一片情”的体悟,再上升到书对我的“影响力”的体认上,不断翻转,新意迭现。精致化与层次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背后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者思维的深刻化和独特化。
  三是存在化。涉及形式秘妙的地方,不仅让学生悟出来,还要让他们读出来,甚至写出来,从而使积累的、占有的学习走向了致用的、存在的学习。朗读不是是蜻蜓点水地走过场,而是深入到文本的核心,人物情感的核心。写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基于生命融合后的个性化表现。
  不过,放过了对阿长称呼的“哥儿”的鉴赏,殊为可惜。学生既然看出了“长妈妈对鲁迅的亲切”,就应趁势引导:仅是看出亲切吗?并结合少年闰土对“我”的称呼“迅哥儿”,以及中年后的称谓“老爷”,感受阿长难能可贵的“平等之爱”——迥异于父母对孩子的自上而下的爱,还有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自下而上的爱,或许更能体悟阿长的善良、豁达、热情、细心,鲁迅的感激、内疚与缅怀。
  化解学生的质疑(阿长之语不是积蓄着作者对长妈妈的深情,而是有一种调侃的味道)是本环节的一个小高潮,但是对阿长“三无之人”的定性似有欠妥当。想通过排比句式加强文气,凸显阿长身份的卑微,命运的酸辛,作者的同情(无绰号并不能反映“卑微”“酸辛”“同情”),这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注意准确的措辞:阿长有自己的姓氏,却被人遗忘;有不算名字的名字,却被人轻描淡写地遗弃;有过继的儿子,却无法长相厮守;有追求情爱的欲望,却因矮而黄胖,青年时代就开始守寡……建立在准确基础上的感动才是真正深邃的感动、绵长的感动。
  三、阿长印象之二:不耐烦,憎恶
  1.总体把握作者对阿长的不耐烦、憎恶
  请学生阅读第1—18自然段,以“我讨厌阿长,因为 ”句式说说各自的见解。
  2.细节赏析:竖手指
  当学生说“讨厌阿长用二手指指指點点”时,教者请学生模仿,并评价这个描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让人讨厌的却又闪闪发光的金手指,其影响不亚于孔乙己的‘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不亚于杨二嫂的圆规姿势”。
  3.细节赏析:睡姿不好、喜欢告密、规矩繁琐
  屏显: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师:这里有一个“摆”字,什么时候会用到“摆”字?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摆书,摆桌等时候会用“摆”,这表明在“我”的心里,阿长根本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东西,极写出“我”对阿长的讨厌。
  师:言“厌”不写“厌”,这是高手。
  生:还有“推他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简直就是一死猪!
  师:骂“猪”不言“猪”,骂得绝妙。
  生:“我”讨厌阿长,因为她总喜欢告密。“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这个“就”字表明“我”认为“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是正当行为,阿长不该告诉母亲。
  师:呵呵,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鲁迅在《风筝》里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生:“我”讨厌阿长,因为她会很多规矩。而“我”对此是“不耐烦的”,这可见“我”对它们嗤之以鼻。“我”最高兴的时节是除夕,而阿长却要在这个时刻折磨“我”,从“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看出“我”是相当厌恶阿长的。
  师:现在我们看屏幕。将这段文字和课文第六自然段进行比较,看看之间有何区别?
  屏显:辞岁之后,将从长辈那里得到的红纸包着的压岁钱放在枕边,我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着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想到天明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
  生:课本的句子多,屏幕上的句子少。
  生:课本的句子短一点,屏幕的句子长一点。
  师:那鲁迅为什么不用长的句子呢?(生迟疑)我们将原文和屏幕上的文字都读一读,看看能否找到长句和短句在表情达意上的区别?(引导学生读)
  生:感觉长句很拖沓,没有短句读起来有激情。
  生:短句的节奏感也强一点。
  生:我觉得原文的“红纸包着,放在枕边”“睡在枕上,看着红包”在停顿之间有一种动作感,有一种似乎怕丢失红包而不停地看着红包,还有想着拿红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喜悦心情,这就与后文“想到天明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相一致了,而改动后就很难有这些味道了。
  生:短句更加口语化,更能表现出鲁迅非常期待除夕的心情。比如“睡在枕上,看着红包”中间的逗号就把一“睡”一“看”都突出了,体现出“我”因激动兴奋而睡不着的心理,但去掉逗号似乎就不那么明显了。
  生:文中的语言有点画面感,读了一句话我们好像就看到了一幅画,鲁迅把每一个动作都放大了。
  师:好像电影镜头对不对?特写的镜头。
  生:嗯。
  师:短句既凸显了相关部分,又更加符合人物那时那刻的内心活动,还使得言语有了节奏感与画面感,镜头感十足,那这种长句与短句的区别给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
  生:文章的语言应该根据人物的内心情感去选择句子的长短。
  生:句子的长短或组织应该考虑语言环境。   师:是的,短句有短句的好处,长句有长句的妙处,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文中每一个句子都很长很长,长得如一条河流,这与他要表达的愁思是一致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啊。只有选用合适的句子才更有利于表达人物的情感。我们一起读这段文字,去感受鲁迅当时激动、兴奋、而又轻松、陶醉的心情。
  (生读):正当我做着美梦的时候,阿长进来了。
  屏显: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
  师:“然而”是什么意思?
  生:是“但是”的意思。
  师:这个“然而”用得妥当吗?
  生:前面讲“我”的喜悦的心理,后面说阿长进来,前后没有转折,好像不妥当。
  师:那为何又用了呢?(生迟疑)阿长进来后,我的感觉是?
  生:是不开心。哦,这个“然而”实际上是写“我”从开心到不开心的心理变化,表现了“我”对阿长的讨厌。
  师:此时,作为鲁迅,你会在心里说什么呢?
  生:哎呀,怎么又是阿长啊!她来肯定没好事,真是煞风景,真扫兴!
  师:请你以这样的心情读一读这个句子。(生读)还有讨厌阿长的地方吗?
  生:阿长的睡姿很讨厌,“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仍然看见床中间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真是无法可想了。”
  师:好的,我们看这段文字:
  屏显: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仍然看见床中间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真是无法可想了。
  师:一起读一下。这种讨厌的情感强烈吗?
  生:从“无法可想”四字可以感到强烈的厌恶。
  师:那我们再读一下这段文字,比较一下哪个更强烈?
  屏显: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师:现在可以在讨厌前加什么词?
  生:非常讨厌,超级讨厌。
  师:理由?
  生:“但”和“却仍然”写出了阿长在“我”母亲和她谈话后,睡相依然不改,一个“满”字写出了阿长睡觉侵占了全床,而“还”字写出了她变本加厉,不但不改,甚至侵占了“我”的身体。
  生:“这实在”三个字写出“我”的忍无可忍,所以当时是无比的讨厌了。
  师:你可谓是少年鲁迅的知音,奖励你把这个句子再用情读一次。
  【评析】本环节是对文本“抑笔”的深入鉴赏。从按所给句式概括内容,到抓关键词悟情,再到还原比较长短句式、以及虚词的表现力,教者极尽形式变化之能事,引导学生由粗入精,由浅入深地体悟,而语文学习方法亦渗透其间,努力做到了循循善诱,一片化机。
  一是“思維扶手”的提供非常及时、给力。教者与学生的对话看似信马由缰、散漫无极,实际上是极有规范和挑战的思维冲锋。规范表面上成了障碍,实际上却化作了思维的扶手或缰绳。“我讨厌阿长,因为 ”,此句式成了内容概括的扶手,便于学生思维的迅速集结和比照;“此时,作为鲁迅,你会在心里说什么呢”,此问是补写的思维扶手,便于引领学生完成文本空白的还原,实现与童年鲁迅厌恶之情的彻底融合;而将阿长占床文字抽去虚词的比照鉴赏,更是将厌恶之情的具象把握,文字表现的巨大冲击力推向了极致。文学创作中有“陌生化”“情感的直觉造型”之说,教者设计的语段比照,也可以说是思维磨砺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或者说是思维的直觉造型。
  二是注意在知识的辨正中深化对形式秘妙的认识。如故意将童年鲁迅憧憬新年的那段文字以长句式呈现,让学生对照原文,比较优劣。当学生围绕短句式发现“读起来有激情”“节奏感强”“有画面感”等优点而开始贬低长句式时,教者在小结时提醒——短句有短句的好处,长句有长句的妙处,只有选用合适的句子才更有利于表达人物的情感,这种点拨,可谓最冷静的知识辩正,最及时的审美引领。比之非指导性教学的一味放羊,还有伪生本主义的一味赞美,显然更具智慧和责任感。不过,用《听听那冷雨》作长句式成功运用的例证,对初中生来说可能会很茫然,何不让学生自己回忆,用他们熟悉的文章作证呢?
  三是将篇性特征的开掘与心灵秘密的揭示紧密结合。这似乎成了教者与学生对话中一以贯之的两条线索。散文教学中,注意作者心灵秘妙的揭示,似乎不难,但是将之与篇性特征的开掘结合起来,当下还很罕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者探索的新意显得熠熠生辉。比如,引导学生从“摆”字看到阿长的“物性”,从“推他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一句中,看出阿长的“猪性”,从而深切体悟到了童年鲁迅内心的厌恶达到了何种炽烈的程度,进而对其外冷内热的措辞,也有了具象而深刻的感知。
  (未完,待续)
  ————————
  参考文献
  ①郑家建:《藏在纸背的眺望》,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作者通联:大理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作为《列子》中的名篇,《愚公移山》早已被人们所熟识。在教学中,老师们也习惯于引导学生重点领会愚公身上所独具的不畏艰难险阻、人定胜天的那份勇气和豪气。但是,最近重新审视九年级《语文》的目录编排,体会教材编写者的用意,总感觉以往教学重点的确定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九年级,教材编写者特意安排了十一个序列的“学会读书”。作为第十个序列的“知人论世读经典”,这个单元节选的都是经典作品。众所周知,教师的阅读
在我们汉语里头,有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这就是,有一些词(字),你表面看,它似乎是字面意,可实际上,它传达的是相反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你如果不仔细看,不认真读,不认真思考的话,很容易误认、误解它们,而一旦,你识破了其庐山真面目,就很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获得感、释然感。我们还是看一些实例吧。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鲁迅先生的这句诗,是尽人皆知的,是名句。你发现没有,其
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在日本中小学久负盛名,是散文经典中的经典。我接触过的日本教师朋友,他们能从头背诵到尾,令我油然而生景仰之情。   当下,中国教育界不断增进国际教育理解,广泛开展国际教学合作。在这种背景下教学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从而使他们懂得尊重国际文化差异性,为参与多元文化社会的建设作好铺垫。   但许多老师对德富芦花的《晚秋初冬》的教学并不“上心”,
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在日常教学特别是备考训练中,教师往往过分关注考纲要求,紧扣考点进行相关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许多学生反映根本读不懂诗歌,所谓训练只能是扣帽子套概念,比着葫芦画个瓢。如何真正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切实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水平,成了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瓶颈。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孙绍振先生的相关理论,认真研究了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名作重读》等著作,吸收借鉴
2013年12月初,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应邀来我校上课,一堂《琵琶行》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听课的老师们体悟到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真谛。下面我们撷取肖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片段先做一个精彩回放。  一、反复诵读中感知、品味  片段一  师:白居易为我们写下这首诗,同学们也读了几遍了。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你知道琵琶女在这首诗里弹奏了几次?(学生回答不一)  师:到底是几次呢?我们先一起
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一文中提出当前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有五种常见的偏向。其中剑指作文教学三个偏向:不让学生读闲书;文笔成了作文的第一要义;“宿构作文”成风。笔者认为上述三个偏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的“倒行”和“逆施”,其不当的导向造成当前高中生写作思想的极度贫血。构建当代高中生写作精神根据地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现状与困境  孙绍振先生指
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流放黄州,《赤壁赋》就写于此后不久。在这篇千古流传的散文中,我们能够读出苏轼的乐观、豁达、洒脱,但若仅有这单一层面的情怀,该文也无法流传久远。《赤壁赋》借助“客”所抒发出来的渺小、悲观,尤其是忧惧,从未一刻疏离。此时豁达,必蕴忧惧——这是人之常情。一个人的忧惧,并不会因心态好就消失。那么,我们如何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到“苏子”表面豁达之下的忧惧呢?这需要更为深入、全面的
湖北省2015年高考作文题,以一则轻快的抒情式的科普桥段,演绎自然界泉水的形成,及其“应该”由此而带来的感悟,成就了鄂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的收官(2016年始,高考命题又将由相关省的“自主”收归“国有”)。  揣想命题者的命意,是力图唤起对“默默不语”者的留意,并彰显任何“众人瞩目”的光鲜外表,均根植于“默默不语”的奉献。这当然属励志型的正能量。  命题者自话  考试完后,“湖北省考试院专家”,发布
高三作文教学是语文备考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是对学生十余年学习的系统性整理和巩固,是学生高考前的“临门一脚”,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复习教学,老师们经验很多,但困惑也不少。目前,高三作文教学的无序与随意状况十分普遍,甚至有些教师采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态度。其理由大致有:作文靠长期积累,短期无法奏效。而高三阶段时间短,其他学科以及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任务也很多,没有时间抓作文教学。从语
鲁迅的《故乡》是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多年以来,对《故乡》的研究解读为数不少,也有常读常新的结果产生:国人精神说、轮回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等等。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再读《故乡》,如果我们把解读文本的视角从社会学移开,不从阶级、社会、政治的角度去审读文本,多从作者写作文本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结构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故乡》还是鲁迅精神故乡瓦解的写照和反映。  一、安放心灵的阳光故乡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