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届苏州市六校第一次联考语文卷第20题
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 结合图片,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邮票的主要内容。(不超过70字)(3分)
(2)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即4月24日,这一天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样设立有什么意义?(3分)
本题考查了同学们的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点评新闻时事的能力。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很大,但获得满分的同学却不多。究其原因,是同学们在审题这一步就不够仔细,没有厘清题目的要求,导致在作答时产生偏差。
解答第一小题,第一步是根据题中的文字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
依据题干以及邮票画面中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字样,不难判断该纪念邮票上红色的数字“50”所标识的正是“五十周年”;而数字“0”内部是一个银色的呈旋转状态的人造地球卫星;正上方有“1970—2020”字样,提示这五十年的具体年份起止;邮票左下角有运载火箭,右上角有“1.20元”的面值标识,右下角有“CHINA中国邮政”标识;蓝色地球和宇宙星空作为背景画面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小题的题干中也有重要信息。根据第二小题的题干,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即“东方红一号”卫星。
第二步是对所获信息进行取舍,并用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
题目要求我们“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邮票的主要内容”,且给出了限定字数,这意味着我们在所获取的信息中要有所取舍,不能写出全部的细节,只能把所给的“主要”信息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
首先明确占据邮票最大面积及视觉中心的是数字“50”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两个要素不能丢;其次明确“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及“1970—2020”字样是与这枚邮票的主题有关的重要内容,也不能少;最后可以视字数情况简要附上运载火箭、蓝色地球形象等信息。
有同学是这样回答的:邮票画面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阿拉伯数字“50”为主体,配有“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等字样,右下角还印有“CHINA中国邮政”,其面值为1.20元。这样的答案就包含了太多的次要信息,且超过了限定字数。
需要强调的是,文字介绍应紧扣“内容”展开,而不能转为评价其创作特色及内涵。比如有同学回答:这枚邮票采用写实手法创作,由卫星、火箭及多个数字组成。画面中卫星的刻画深入具体、色调明亮突出,在视觉上与深蓝色的背景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个答案就抛开“内容”,转移到评议邮票的创作特色上了,不符合题目要求。
解答第二小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内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题目要求我们评价“这样设立有什么意义”,此处的“意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二是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设立为“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回答时,应将这两层意思都表达出来,才是准确、完整的。
因此,如果同学们了解“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有利于答好这一小题。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由此开创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假如对这些不是很了解,那就需要我们将题目中有限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尤其不能忽略总的题干和图片中的“隐藏信息”。
题干先指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即4月24日”,这一信息可以和前文题干中“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及邮票中的字样“1970—2020”联系起来,从而明确“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为1970年4月24日。然后,根据邮票的主题“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可知,“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往往意味着突破、创新,而在1970年实现这一成就足见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航天精神”。
由此,我们可得出“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翻开了中国航天业发展的序章。而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日期定为“中国航天日”,对于当代青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激励价值,能够发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
参考答案
(1) 邮票主体是数字“50”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并配有“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1970—2020”字样与运载火箭形象。
(2)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腾飞的序曲。将“东方红一号”发射日期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的热情。
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纪念邮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 结合图片,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邮票的主要内容。(不超过70字)(3分)
(2)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即4月24日,这一天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这样设立有什么意义?(3分)
本题考查了同学们的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点评新闻时事的能力。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很大,但获得满分的同学却不多。究其原因,是同学们在审题这一步就不够仔细,没有厘清题目的要求,导致在作答时产生偏差。
解答第一小题,第一步是根据题中的文字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
依据题干以及邮票画面中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字样,不难判断该纪念邮票上红色的数字“50”所标识的正是“五十周年”;而数字“0”内部是一个银色的呈旋转状态的人造地球卫星;正上方有“1970—2020”字样,提示这五十年的具体年份起止;邮票左下角有运载火箭,右上角有“1.20元”的面值标识,右下角有“CHINA中国邮政”标识;蓝色地球和宇宙星空作为背景画面出现。值得注意的是,第二小题的题干中也有重要信息。根据第二小题的题干,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即“东方红一号”卫星。
第二步是对所获信息进行取舍,并用简明的文字表达出来。
题目要求我们“用简洁的语言介绍邮票的主要内容”,且给出了限定字数,这意味着我们在所获取的信息中要有所取舍,不能写出全部的细节,只能把所给的“主要”信息用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来。
首先明确占据邮票最大面积及视觉中心的是数字“50”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这两个要素不能丢;其次明确“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及“1970—2020”字样是与这枚邮票的主题有关的重要内容,也不能少;最后可以视字数情况简要附上运载火箭、蓝色地球形象等信息。
有同学是这样回答的:邮票画面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和阿拉伯数字“50”为主体,配有“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等字样,右下角还印有“CHINA中国邮政”,其面值为1.20元。这样的答案就包含了太多的次要信息,且超过了限定字数。
需要强调的是,文字介绍应紧扣“内容”展开,而不能转为评价其创作特色及内涵。比如有同学回答:这枚邮票采用写实手法创作,由卫星、火箭及多个数字组成。画面中卫星的刻画深入具体、色调明亮突出,在视觉上与深蓝色的背景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个答案就抛开“内容”,转移到评议邮票的创作特色上了,不符合题目要求。
解答第二小题,首先要读懂题目的内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回答。
题目要求我们评价“这样设立有什么意义”,此处的“意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设立“中国航天日”的意义,二是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设立为“中国航天日”的意义。回答时,应将这两层意思都表达出来,才是准确、完整的。
因此,如果同学们了解“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背景和重要意义,有利于答好这一小题。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将《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由此开创了中國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假如对这些不是很了解,那就需要我们将题目中有限的信息进行整合归纳,尤其不能忽略总的题干和图片中的“隐藏信息”。
题干先指出“‘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即4月24日”,这一信息可以和前文题干中“2020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及邮票中的字样“1970—2020”联系起来,从而明确“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日期为1970年4月24日。然后,根据邮票的主题“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可知,“东方红一号”卫星是我国发射成功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往往意味着突破、创新,而在1970年实现这一成就足见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不畏困难的“航天精神”。
由此,我们可得出“东方红一号”的发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翻开了中国航天业发展的序章。而将“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日期定为“中国航天日”,对于当代青年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激励价值,能够发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
参考答案
(1) 邮票主体是数字“50”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并配有“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五十周年”“1970—2020”字样与运载火箭形象。
(2)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是中国航天腾飞的序曲。将“东方红一号”发射日期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旨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