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综述

来源 :历史教学·高校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o1361315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冷战史,学术会议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4-0068-03
  
  由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发起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于2011年3月19至20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36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及数家史学刊物代表共80余人与会,共同为推动中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促进青年学者间的学习与交流作出了有益尝试。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齐世荣先生出席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齐世荣教授回顾了我国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就史料的搜集与利用、外语学习、青年学者的努力方向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次论坛以“战后国际关系史研究”为主题,共收到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50余篇,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冷战时期大国外交研究
  
  本次论坛体现了学者们对中国外交研究的关注,提交的论文中有17篇涉及中外关系问题。其中,中国与大国关系仍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张颖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外交,这与英美坚持要求新中国承认其在华特权有着必然冲突;当代中国史研究所的张勉励副研究员认为,新中国对中英旧约的处理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做到了灵活处理,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南京大学博士生奚庆庆将国共内战前后英国对中共的态度变化划分为4个阶段,指出英国对中共政策变化受中国内战、英美特殊关系、苏联对华政策以及香港问题等因素综合影响;武汉大学硕士生刘析、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生史宏飞分别对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中美关于侨民及留学生回国问题和中美解冻过程中的罗马尼亚渠道进行了考察;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姚百慧以中国外交部解密档案为基础,详细研究了法国前总理富尔1963年的中国之行,并从中国角度考察了中方外交战略调整与对法政策之间的关联;浙江师范大学教授赵志辉深入分析了美国远东问题专家斯坦利·亨培克的中国观及其形成原因,并指出了亨培克的中国观与他参与制定的美国远东政策失败之间的关系;哈尔滨工程大学程早霞教授剖析了美国传统主流媒体对马克南入藏事件的报道,认为该事件充分体现了媒体是统治阶级的最高意志——国家实现政治目的的助推器;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张伟从新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历史书写角度分析了冷战以来中国对美国态度的转变;湛江师范学院讲师曹广金深入分析了赫鲁晓夫下台后中苏和解的尝试及其失败的原因,认为主要是因为苏联没有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也与社会主义国家间的特殊关系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吉林大学副教授郭永虎以近年来美国政府陆续解密的官方档案为依据,研究了70年代美国关于钓鱼岛问题的政策及由此所产生的后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刘晓鹏以1971年4月蒋墨会谈为中心,回顾了台美沟通中需要检讨之处,提出了与以往研究不同的观点。
  欧美之间的大国关系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与会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探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刘东明对美国杜鲁门政府与法国在印度支那殖民统治重建之间的关联进行了考察,认为杜鲁门政府逆历史潮流而动,给法国以政策和物质上的支持,使法国得以重建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统治,同时也使自己一步步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刘明周以二战后英美在中东的权力交接为例,分析了英国这个衰落中的大国是如何调整其大国心态的;安徽财经大学讲师丁祖煜通过论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国际秩序塑造大战略的形成与发展,考察了美国、欧洲一体化战略与政策的缘起和动因;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滕帅利用英美解密的外交档案,通过考察第二次柏林危机初期英国对苏缓和政策的形成过程,探讨了英国与第二次柏林危机之间的关系;对于斯大林去世后艾森豪威尔政府关于美苏会谈的态度和对策问题,学界看法很相近,即美国对此采取拒绝的态度,对此,天津师范大学讲师樊百玉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张民军以日本外务省新近解密的档案为中心,对日美核密约进行了考证,认为日美核密约不但存在,而且稳定运行了50年之久;武汉大学讲师申红果深入剖析了西方联盟各国对欧安会的态度以及它们为欧安会设置的前提条件,揭示了欧安会对东西方关系的深远影响。
  
  冷战与第三世界关系研究
  
  中国与第三世界关系成为学者们的又一关注点。河北工业大学康民军副教授回顾了印度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态度与中印边界争端的显现;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蒋华杰和葛君分别对中国培训阿尔巴尼亚和古巴实习生进行了考察;上海外国语大学张绍铎副教授对1960至1963年中、日与缅甸之间的经济外交进行比较研究;暨南大学讲师邵笑认为,中国对越美巴黎谈判态度的变化为之后中越关系恶化埋下了伏笔;黄冈师范学院讲师张威对1971年南亚危机中中国的政策和反应进行了考察。
  欧美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一直是国内冷战史和国际关系史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次会议上也对此有所体现。南开大学教授赵学功依据美国档案文献资料,对美国政府的各项应急作战计划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肯尼迪时期美国政府对古巴政策的特点;吉林大学孙丽萍副教授对1949年至1966年美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关系进行了历史解析;中南民族大学讲师方长明分析了英国在埃及地位衰落的原因,认为尽管美国是英国在冷战时期的亲密盟友,但是美国外交政策对英国从埃及撤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天津师范大学讲师耿志依据英国政府的内阁档案及相关文件,对英国麦克米伦政府的塞浦路斯政策进行了深入考察;桂林理工大学全克林教授通过分析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出台过程后指出,由于多种因素尤其是美国的作用,分治设想得以在几个月内成为具有国际法效力的联合国决议,从而奠定了犹太人建国的法理基础,也成为中东长期冲突和不稳定的根源之一;中山大学讲师肖瑜利用最新解密的俄国和以色列档案文献,分析了苏联支持以色列建国的原因;河南大学讲师冯东兴和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冯一鸣分别考察了美国对1963年韩国民主选举所采取的政策以及英美因素在战后初期希腊大选中的作用;华东师范大学讲师韩长青以希腊问题在安理会的演变情形为中心,分析了杜鲁门主义起源的相关背景因素;郑州大学王琛教授对美国和巴基斯坦同盟关系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同盟的建立原因是美国希望借此达到既遏制苏联又遏制印度,建立中立主义集团和推行地区霸权主义的目的;东北师范大学邓峰教授通过对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朝鲜半岛危机的分析,对美国与该危机的内在关联,以及朝鲜在危机中的行为动机等以往学者没有充分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华东师范大学讲师陈波考察了艾森豪威尔政府第二任期内在韩国部署核武器的决策过程,认为美国向海外部署核武器存在着“威慑”与“禁忌”两重性;兰州大学讲 师王延庆利用美国较为系统的解密档案梳理了美国、联合国在1960至1963年刚果危机进程中的互动关系,深入探讨了冷战的复杂性。
  
  冷战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研究
  
  当下冷战史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各国间在政治外交领域的博弈,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着眼于冷战期间的经济与社会研究。如武汉大学讲师张士伟对美国《1947年羊毛法案》与多边贸易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考察;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生游览认为,在处理冰岛与盟国渔业纠纷过程中,艾森豪威尔政府最终形成了稳定且符合实际的对冰岛政策,确保了北约北翼体系的稳定和此后历届美国政府政策的延续;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徐轶杰分析和研究了1943年英国战后经济规划“大胆战略”的提出、实施与影响,认为英国在战后贸易秩序的重建中扮演了积极且至关重要的角色,没有英国的积极努力就没有战后的多边贸易体系;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范丽萍通过考察冷战时期的中国、苏联、蒙古、朝鲜和越南五国铁路国际联运中的货物运输,认为这种联运只是在一种低层次上发展,反映了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集团内部凝聚力建设的难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臧扬勤考察了二战后盟国在日财产善后处理问题。江西师范大学硕士陈嘉顺通过对侨信的分析认为,亲情和礼仪在冷战时代的东南亚华人家庭关系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澳门大学张娜对冷战时期摩门教的政治文化做了梳理性分析,并在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的层面上给予了历史性回顾。
  
  二战前大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部分学者提交了与二战前大国外交研究相关的论文。广西师范大学讲师王本涛对19世纪英国的海权思想家和帝国防御问题专家约翰·科洛姆的帝国防御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其思想在英国从“殖民地防御”到“帝国防御”的战略转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生王若茜考察了英国与1915年签订的《伦敦条约》之间的联系,认为英国是促成条约签订的主要推手;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华和鞠维伟分别对191 1年加拿大和美国互惠协定谈判失败的原因以及1944年摩根索计划和英美第二次魁北克会议进行了考察。
  此外,与会学者对国际关系史研究中的理论、概念及现实问题也给予了关注。北京师范大学茹莹副教授对第一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少数民族问题高级专员范德尔斯图尔关于族群问题的思想、实践与HCNM机制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外交学院博士吴文成依据参与实践理论考察了中国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盟实践;吉林大学博士生王文奇、孙兴杰分别对民族主义问题以及“东方问题”进行了解读;中国社科院刘作奎副研究员通过对民意调研的总结,分析了影响欧盟成员国民众中国观的因素。
  华东师范大学崔丕教授、沈志华教授,吉林大学刘德斌教授,南开大学赵学功教授,郑州大学王琛教授分别对代表们的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3月20日下午,与会学者还与参会的《世界历史》《历史研究》《史学集刊》《当代中国史研究》《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历史教学》《外交评论》《国际论坛》《浙江学刊》《近代中国与文物》等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们进行了圆桌讨论。会议由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主持,学者与编辑们围绕学术期刊需要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史稿件、写作和投递论文时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写作规范以及如何提高论文的质量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深入地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和编辑对参会的青年学者进行了勉励和指导,并详尽回答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最后,徐蓝教授做总结发言并宣布论坛胜利闭幕。学术综述
其他文献
[关键词]全面发展,最近发展区,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09-0059-01    岳麓版教材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2007年6月第2版第95-96页有这样一段话:  首创包产到户的小岗生产队所在的安徽凤阳县,长期以来属于贫困县,22年来没有给国家贡献1斤粮食,倒吃国家3.8亿斤粮食。但在实行包产到户后,1979年凤阳全县粮
[关键词]“五大奇迹”,自由经济,重新审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9-0057-02    平时上课和与同行交流,经常提到“西方”,但到底什么是“西方”,却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近,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菲利普·尼摩所著11万字的《什么是西方》一书,对“西方”的认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菲利普·尼摩是大师级人
[关键词]兴趣,思考,研究,修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15-02    读张元先生《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后,我的感想恰恰是张先生怕听到的:这么教固然不错。学生也喜欢,但我们一线教师可能做不到。但《(商鞅变法)教学设计》使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甚至也有了想试试的欲望。  如果说张先生的《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是学者“教师化
[关键词]选择题,提问,答案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19—0052-03    上文谈的是两种比较典型的“答”非所问和“答”欠所问,其实,以下两种情况也是常见的。  一、“答”过所问。这是指试题规定的正确答案,明显超过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或超越了试题提供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  ●下列晚清时期的言论符合这幅漫画主题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摘 要]《将鉴论断》一名《历代将鉴博议》,其作者旧题为“戴少望”或“戴溪”,然而通过对戴溪生平的考察,可以確知这一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包恢《敝帚稿略》所载《跋邓州通判饶公将鉴》表明,饶廷直才是此书的初撰者。《将鉴论断》中原无将领简传,朝鲜本《将鉴博议》中的传文系朝鲜世宗下令添加,现存朝鲜本并非直接翻刻自元至正本。《将鉴论断》在宋元明时期作为军事教育读本和武举考试参考书,得到较广泛的传播;在朝鲜王朝
摘 要 开源农场是民国时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经营时间較长的近代农垦企业,在近20年的经营中产权几经变更,步履维艰。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资本不足,导致土地改良、农业机械化、田间管理难以深入,规模经营流于形式。由于企业难以偿清债负,最后被债权团接管。在小农耕作向近代规模经营转变的过程中资本因素至为关键,土地规模经营的大小直接受制于资本筹措能力与资金运用水平。  关键词 近代农业,土地规模经营,开
8月8日,中國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788.HK)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交易。中国铁塔的H股股份定价为每股1.26港元,共计发行431.15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前),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0%,募集资金约543亿港元,折合约69.2亿美元,成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  中国铁塔由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投资组建,主要从事通信铁塔等基站配套设施和高铁、
摘要 19世纪前,西方已达成有关中国人口众多的一致认识,但对它的认知与理解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早期将之等同于繁荣强盛,到十六七世纪发现并关注贫困问题和溺婴习俗,再到18世纪末视其为中国各类社会问题的总根源,中国的人口形象经历了由被肯定到被否定的转变。这种转变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这是本文想要说明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人口,耶稣会士,繁荣,贫困  中图分类号 K24 文献
1902年,清朝颁布《钦定蒙学堂章程》《钦定小学堂章程》和《钦定中学堂章程》,明确规定蒙学堂、寻常小学堂和中学堂都要设置“史学”课程。此事标志“历史终于从经史之学中开始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正式课程,这在中国教育史和学术史上都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1]。  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到今年,我国中学历史课程已走过110年的历程。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笔者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学历史课程内容体系,粗析其是非得失,试
摘 要北宋末期,朝廷以“孝、友、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其来源于《周礼》的“六行、六德”,崇尚伦理与德行。宋廷以此选才,也是“熙宁兴学”的一部分,州县、乡里、个人对此或有褒贬,或以进退。大观八行八刑之碑的刻立,既是一种宣示,也有垂远的目的。透视八行取士,实际上和宋廷的新旧党争、学术之争密切相关。  关键词北宋,八行,德行,党争  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演04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