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五大奇迹”,自由经济,重新审视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9-0057-02
平时上课和与同行交流,经常提到“西方”,但到底什么是“西方”,却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近,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菲利普·尼摩所著11万字的《什么是西方》一书,对“西方”的认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菲利普·尼摩是大师级人物,《什么是西方》是其专业著作的普及版本,该书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此书对于理解什么是西方,中世纪的欧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有何本质的不同,如何认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可谓是一部必读手册。高中历史的必修课程内容,大体是中西比较的专题结构,因此,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西方和欧洲文明的特点。《什么是西方》是一本极好的教学备课资料。读后我有以下四点收益和大家分享。
第一,西方文明是几个关键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方文明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彼此之间又有何内存联系?我们常常难以说清。《什么是西方》严谨地指出,五个关键时刻或称“五大奇迹”逐步构筑完成了一个伟大成果,它们是:(1)希腊民主制、科学和学校;(2)古罗马法律、私有财产观念、人的个性和个人主义;(3)圣经的伦理学和末世学革命;(4)中世纪教皇革命的人性、理性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三要素融合;(5)启蒙运动的自由民主改革。在书中,作者以实证和解析的方式描绘了这五大事件中每个事件的主要贡献,并阐释这些贡献是如何完美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西方文明的轮廓。他认为古希腊人创造了“法治政府”,但是他们没有更进一步地制定法律;罗马人在短短的几个世纪里建立一个经过精心推敲的私法体系,一个在它之前的古代文明里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法律体系,罗马人通过这项工作完全改变了直到那时以前人类一直持有的人格理念;《圣经》开启了一个时代,改变了人的道德意识。教皇革命直接继承了罗马法,促进了法学研究,使西欧社会的法律机制逐步完善。民主诞生于确信人类有犯错误的可能,有渴望更好未来,最后远景的政治权力不具合法性等学说的文化土壤之上。
第二,更加明确了“西方”这一特定概念的丰富内涵。在书中,作者以西方人的独特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文化势力与地缘政治概念等内涵。在书的前言附注里,他对西方这个概念作了多达五、六种渊源的梳理与界定,进而提出自己对西方这个概念的框定,即本书所描述的五大来源或称五大事件的支撑;进而顺理成章地指出了什么叫“西方文明”。这使我懂得,“西方文明”首先可以近似地定义为法治国家、民主、精神自由、理性批判、科学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经济。当然,这一切并非“自然而然”产生,这些价值、制度经过了一段极为漫长的历史建设过程。而且,西方“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种由好几个民族接续传承下来的文明。在这种文明传承的历史中包括了一些不同种族的人,他们自愿接受一些不属于其群体原本价值的外来价值”。基于北美对自由民主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西方应突破“西欧”这一固定边界,“西方”其实包括经历了五个事件的西欧和北美。理由是,美国革命推动了本国自由民主的发展,并且比宗主国英国走得更远,从许多方面看,美国都有理由被视为一个全新国家。美国革命的原创思想是在该革命发生前一个世纪的英国共和主义者的思想,它们本身来源于宗教改革和反改革运动,以及源自于“教皇革命”的整个神学和法律传统。因此,从文化层面看,美国与近代加拿大这两国家其实与西欧都没有任何根本区别,从本质上说都是西方社会。菲利普·尼摩在书中提出了“接近西方的国家”这一新概念,这一提法令人回味。在他看来,有些国家接近西方却并非完全属于西方的一员,理由是,那些国家没有经历五大事件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事件,包括中欧、拉丁美洲和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以及出于其他原因考虑的以色列。
第三,重新审视“中世纪”。作为书中可能是最大胆的观点,作者把西方的现代民主和中世纪的政治神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中世纪的变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在描述和分析“教皇革命”一段,即第4个支撑点时,作者与东方视角甚至传统的西方一些理论视角完全不同,他没有批判教皇革命对世俗王权的干预导致了长久的中世纪的黑暗,反而称赞了教皇革命。认为正是通过教权内部的立法,使西方社会的子民获得一条务实的、渐修的、真正的救赎途径。正是务实的救赎,使宗教的神秘主义体验开始上升到理性阶段,希腊科学与罗马法律通过基督教得以复活,最终推动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的首次真正融合,为西方理性世界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石。同时,作者通过列举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了天主教与东正教深刻而持久的决裂原因。在这里,我以为作者指出“教皇革命”给予西方人通过基督耶稣的理性的“人-神”合一力保救赎的方式,与东正教注意深刻内省与神秘主义体验的区别,很类似于东方(中国)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分裂(说到大小乘之争,分裂似显言重)的情形。当然,这里仅仅指大乘入世精神与西方理性的救赎方式相似,实际上大乘佛教的非理性、本土化后的迷信色彩,反而更象东正教的神秘主义特色。
第四,大师的诚实与谦逊。在中文版后记中,作者谦逊而又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东方世界的无知,以及对东方世界深入了解的欲望:“当我写这本书时,我对亚洲一无所知。在我把文稿交付给出版商的几天之后,我才作了第一次日本之行”,“我必须承认,直到我最近的旅行之前,我对亚洲没有任何了解……在文化层面,我对日本和中国的特别了解就是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图兰朵》。我听说过柔道和其他武术,以及剖腹自杀。在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我曾经囫囵吞枣地读过孔子的《论语》。这差不多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了。我对亚洲的其他集训纯粹来自报刊新闻”。但作者肯定了东方文明以儒家社会为核心地位,并寄予了旷世梦想:“当今,在文明的对话中,儒家社会和西方社会处于一个优先的地位。它们是当前世界文明的两大极。因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它们必须在我们此后生活的这个受到文明冲击的威胁、可是也蕴涵极大希望和诸多潜能的艰难世界里帮助理性之声取得胜利”。中华文明哪些独特的传统可以弥补西方文明的缺陷,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此书不厚,很适合于中学历史教师阅读。我们在备课时如果只注重知识,学生不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理解的层面。按照作者的思路,再重温有关史实,理解会大不一样。这本书的缺陷是汉译长句太多,似乎翻译者以直译把握尺度。看这本书要耐心地慢慢咀嚼。
【作者简介】祝旭东,男,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绍兴县鲁迅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试题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1)19-0057-02
平时上课和与同行交流,经常提到“西方”,但到底什么是“西方”,却也未必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最近,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菲利普·尼摩所著11万字的《什么是西方》一书,对“西方”的认识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菲利普·尼摩是大师级人物,《什么是西方》是其专业著作的普及版本,该书深入浅出、简明扼要。此书对于理解什么是西方,中世纪的欧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欧洲文明与中国文明有何本质的不同,如何认识中国文明的基本特征,可谓是一部必读手册。高中历史的必修课程内容,大体是中西比较的专题结构,因此,教师必须真正理解西方和欧洲文明的特点。《什么是西方》是一本极好的教学备课资料。读后我有以下四点收益和大家分享。
第一,西方文明是几个关键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方文明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它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的?彼此之间又有何内存联系?我们常常难以说清。《什么是西方》严谨地指出,五个关键时刻或称“五大奇迹”逐步构筑完成了一个伟大成果,它们是:(1)希腊民主制、科学和学校;(2)古罗马法律、私有财产观念、人的个性和个人主义;(3)圣经的伦理学和末世学革命;(4)中世纪教皇革命的人性、理性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三要素融合;(5)启蒙运动的自由民主改革。在书中,作者以实证和解析的方式描绘了这五大事件中每个事件的主要贡献,并阐释这些贡献是如何完美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西方文明的轮廓。他认为古希腊人创造了“法治政府”,但是他们没有更进一步地制定法律;罗马人在短短的几个世纪里建立一个经过精心推敲的私法体系,一个在它之前的古代文明里没有任何可与之相提并论的法律体系,罗马人通过这项工作完全改变了直到那时以前人类一直持有的人格理念;《圣经》开启了一个时代,改变了人的道德意识。教皇革命直接继承了罗马法,促进了法学研究,使西欧社会的法律机制逐步完善。民主诞生于确信人类有犯错误的可能,有渴望更好未来,最后远景的政治权力不具合法性等学说的文化土壤之上。
第二,更加明确了“西方”这一特定概念的丰富内涵。在书中,作者以西方人的独特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文化势力与地缘政治概念等内涵。在书的前言附注里,他对西方这个概念作了多达五、六种渊源的梳理与界定,进而提出自己对西方这个概念的框定,即本书所描述的五大来源或称五大事件的支撑;进而顺理成章地指出了什么叫“西方文明”。这使我懂得,“西方文明”首先可以近似地定义为法治国家、民主、精神自由、理性批判、科学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经济。当然,这一切并非“自然而然”产生,这些价值、制度经过了一段极为漫长的历史建设过程。而且,西方“并非一个民族,而是一种由好几个民族接续传承下来的文明。在这种文明传承的历史中包括了一些不同种族的人,他们自愿接受一些不属于其群体原本价值的外来价值”。基于北美对自由民主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西方应突破“西欧”这一固定边界,“西方”其实包括经历了五个事件的西欧和北美。理由是,美国革命推动了本国自由民主的发展,并且比宗主国英国走得更远,从许多方面看,美国都有理由被视为一个全新国家。美国革命的原创思想是在该革命发生前一个世纪的英国共和主义者的思想,它们本身来源于宗教改革和反改革运动,以及源自于“教皇革命”的整个神学和法律传统。因此,从文化层面看,美国与近代加拿大这两国家其实与西欧都没有任何根本区别,从本质上说都是西方社会。菲利普·尼摩在书中提出了“接近西方的国家”这一新概念,这一提法令人回味。在他看来,有些国家接近西方却并非完全属于西方的一员,理由是,那些国家没有经历五大事件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事件,包括中欧、拉丁美洲和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以及出于其他原因考虑的以色列。
第三,重新审视“中世纪”。作为书中可能是最大胆的观点,作者把西方的现代民主和中世纪的政治神学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认为中世纪的变化是西方文明的根源。在描述和分析“教皇革命”一段,即第4个支撑点时,作者与东方视角甚至传统的西方一些理论视角完全不同,他没有批判教皇革命对世俗王权的干预导致了长久的中世纪的黑暗,反而称赞了教皇革命。认为正是通过教权内部的立法,使西方社会的子民获得一条务实的、渐修的、真正的救赎途径。正是务实的救赎,使宗教的神秘主义体验开始上升到理性阶段,希腊科学与罗马法律通过基督教得以复活,最终推动了“雅典”“罗马”和“耶路撒冷”的首次真正融合,为西方理性世界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石。同时,作者通过列举陀思妥耶夫斯基,比较了天主教与东正教深刻而持久的决裂原因。在这里,我以为作者指出“教皇革命”给予西方人通过基督耶稣的理性的“人-神”合一力保救赎的方式,与东正教注意深刻内省与神秘主义体验的区别,很类似于东方(中国)大乘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分裂(说到大小乘之争,分裂似显言重)的情形。当然,这里仅仅指大乘入世精神与西方理性的救赎方式相似,实际上大乘佛教的非理性、本土化后的迷信色彩,反而更象东正教的神秘主义特色。
第四,大师的诚实与谦逊。在中文版后记中,作者谦逊而又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东方世界的无知,以及对东方世界深入了解的欲望:“当我写这本书时,我对亚洲一无所知。在我把文稿交付给出版商的几天之后,我才作了第一次日本之行”,“我必须承认,直到我最近的旅行之前,我对亚洲没有任何了解……在文化层面,我对日本和中国的特别了解就是普契尼的《蝴蝶夫人》和《图兰朵》。我听说过柔道和其他武术,以及剖腹自杀。在我还是个大学生的时候,我曾经囫囵吞枣地读过孔子的《论语》。这差不多就是我所知道的一切了。我对亚洲的其他集训纯粹来自报刊新闻”。但作者肯定了东方文明以儒家社会为核心地位,并寄予了旷世梦想:“当今,在文明的对话中,儒家社会和西方社会处于一个优先的地位。它们是当前世界文明的两大极。因此它们有一个共同的责任。它们必须在我们此后生活的这个受到文明冲击的威胁、可是也蕴涵极大希望和诸多潜能的艰难世界里帮助理性之声取得胜利”。中华文明哪些独特的传统可以弥补西方文明的缺陷,这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大课题。
此书不厚,很适合于中学历史教师阅读。我们在备课时如果只注重知识,学生不会自然而然地进入理解的层面。按照作者的思路,再重温有关史实,理解会大不一样。这本书的缺陷是汉译长句太多,似乎翻译者以直译把握尺度。看这本书要耐心地慢慢咀嚼。
【作者简介】祝旭东,男,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绍兴县鲁迅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试题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