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亩平。”这是唐代诗人贾岛路过柞水时写下的诗句。另一位姓贾的商洛本土籍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来到柞水,对柞水作了七个字的总结:“九山半水半分田”。足见柞水山多,山高,以山见长。
而我便生活在这个被大山环绕的柞水县。我是在九岁那年走进柞水县城的。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将我带去了他工作着的县城,让我在柞水县城中唯一的一所小学城关小学读书,也就在那天起,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了我一直生活着的村庄——下梁镇王坪村,当时的行政建制不叫“下梁镇”,叫“下梁乡”。
走进县城,我才发现,县城同我生活的村庄是一样样的,四面环山,除过房屋和田地,便是一条河流,唯一不同的是县城的人多一些。那些山一样的高大,一样的巍峨,直耸云霄,我从一个山的包围圈中走进了另一个山的包围圈,唯一的出口便是道路,这让我常常想到母亲做的灌肠,或者是动物的胃,一个不规则的袋状的东西。在幼小的年纪里,我以为世界便是这个样子,都由山构成的,后来,在书本上才知道还有海洋,还有平原,还有草原,还有丘陵,还有除过大山之外其它的一些地况地貌,我才知道,我所见到的眼前的绵延不断的山脉只不过是秦岭的一个横断面。
常言道:“靠山吃山”。我们的生活便是如此。从能走路的时候,我就在地里在泥土里在山坡上摸爬滚打。母亲干农活、修水利、修公路时,都将我们带在身边,母亲干活,我和弟弟就在一边挖野茶、摘山果、采金银花,反正与吃的有关的东西母亲都教我们认识了,为的是我们也能够为这个家庭剖出一些吃的。记得母亲常常说:“一个公鸡四两力。”大人出大力,小人出小力,反正作为这个家庭的一员,我们都得为这个家庭的生活使劲。于是,麦地里、玉米田间、山坡上、田野中,甚至是小河旁,到处都留下了我们幼小的跌跌撞撞的身影和酸酸甜甜的回忆。
生在山中,我们所有的生活资源便只有向山上索取,我们采野果,挖中药,摘金银花,捡木耳,掐韭菜,打藤叶、椿芽、神仙叶子,挖野菜,只要是没毒的,全都往家里掳,能吃的用来填饱肚子,不能吃的拿来卖钱,家家户户的核桃和毛栗,是一个家庭的最大的经济来源,人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到秋后,用它卖了钱,来给家中的每人买件秋衣秋裤,再扯上一些布料。勤俭持家的母亲用这些金贵的布料给我们做成衣服和鞋子。
我们家属于半农户口,父亲是吃商品粮的,而我们兄弟姐妹和母亲都是吃农业粮的,所以种地仍是我们这个半农户家中最主要的任务,我们要靠土地来喂饱我们一家八口人的肚子,我们在学习之余,或者是周末,帮助母亲种地便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那个时候,工作学习都是六天制,我们周六下午还是要上半天课的,上完课后,我们便和堂哥家的孩子一起往我在王坪的家里走,堂哥也是教师,同父亲在一所学校工作,也就是柞水县里唯一的一所中学城关中学,很多年,十五华里的路,都是我们五六个孩子一起相伴走过的。
我们回到家中,疼爱我们的母亲迎接我们的便是一顿热气腾腾的下午饭,我们快意而满足地吃了,母亲便会给我们逐个安排活儿,男孩便会安排着去拾柴禾,女孩就让去打猪草,反正没有人能闲着。
父亲的工资低,无法顾全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为了能让我们吃上肉,就年年养猪,自己家里杀了腌肉,因此,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家中都养着两头猪,因此打猪草便成了一个常年不歇的家务活,而母亲、我和姐姐便是养猪这项艰巨的家务活中的主力军。
我与姐姐弟弟领了母亲的命,各自去了。
晚上归来,自是不能空手,挎篮背篓里总得有东西,而且得是满满的,否则,母亲会以我们偷懒,训斥我们,偷了懒,我们被骂,便是天经地义。
周日一早,天刚放明,便被母亲吵醒了:“都快起来,起来了,下地啊!”我们满心的不痛快,却也无可奈何。
母亲量着我们的大小,给我们一人手上塞上一把农具,或锄头,或铁锨,或镢头,各自扛上,就下地了,有时是平地,有时有坡地,当然,像柞水这样的山区,平地少,坡地多,家家都有多于平地好几倍的坡地,因此,干农活上坡地的时候居多,我们早上要赶个早更干一早上活,然后回家才能吃早饭,由于对吃早饭的渴望,我们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便会卖力地干活,以期能够将活儿赶快干完,好回家吃饭,其实啊,在农村,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农活,干完了这茬是那茬,那茬完了又接上这茬,种完了洋芋,务麦子,收完了麦子种玉米,玉米收了再种麦子,中间还间杂着一些蔬菜和瓜豆,一茬一茬,总没个完,而母亲的盼望都在这一季一季的庄稼地里,把庄稼地和菜园伺弄好了,我们就饿不着肚子,一年的生活就能滋润和丰富一些,我们懂母亲的盼望,也跟母亲一样两眼放光的盼望着,像是盼着天上掉馅饼一样盼望着年年都有一个丰收年,我们能够收获好的粮食和蔬菜,以使我们一年的辛劳没有白费。
忙足了大半天,我们得赶在下午四点左右回到家,赶快吃了母亲给我们备好的下午饭,尽快赶在天黑之前走回学校,母亲为了犒劳我们,总会想尽千方百计,为我们做上可口的饭食,为了方便我们带上一点干粮,以备学校的饥荒,她会为我们做上各种口味的包子或者是面角子,或者是烙饼,我们饱饱地吃上一顿,再背上一挎包,拿到学校里姊妹几个分着吃,这是母亲疼爱我们的方式和表现,然后,我们背着母亲满满的爱上路了,一路上都欢天喜地,因为,这一个礼拜,我们不仅只是吃着学校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汤,而且还可以吃上几天母亲带给我们的好吃的干粮馍。
从城关中学到城关小学,是直线距离,只不过中学在东,小学在西,中间相距一公里多的距离,那时,路上车少,人少,只要不胡乱跑,走街道边,基本上算是安全着,我们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去上学,放学后又背着书包回到父亲所在的中学,这条路,基本上贯穿着整個柞水县城。于是,县城的全貌每日便在我们的走动中尽收眼底。中学最上面是柞水县医院,小学最下边是一个铁匠铺,在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铁匠铺是县城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所在,锄头斧头镰刀弯刀等所有的农具都得自这儿出产,铁匠铺里的炉火整日里红彤彤的,亮光四射,像是火苗要喷洒出来似的,明亮极了,耀眼极了,每次,一走到桥南头,就看见那个红得耀眼的铁匠铺,黑的是煤,红的是火,里面有好几个人,个个身强力壮,胳膊油亮发光,满脸亮晶晶的,我们一走近,他们就用粗大的嗓门吼着让我们离开,我们便怯生生的走远了。我们告诉父亲。父亲说:“人家是好心呢,吼你们是为你们好,害怕你们进去被烫伤,烧红的铁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着,碰着就掉一层皮!”再打此处经过,便远远地观望,只是不再在心底里骂铁匠凶恶了。
桥南,除了引人注目的铁匠铺,还有一棵大柳树和一个四四方方的渔塘,这也是南关较北关好玩的地方,一个大渔塘,分作四块,中间分别用水泥路隔开,柳树便生在渔塘的东北角,这是一棵相当大的柳树,高可参天,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了,它的根部已经很粗很壮,需两三个小孩才能抱得过来,抬头上望,只见满天飘动着的都是摇曳舒展的柳叶,这是一株垂柳,柞水人叫它“倒杨柳”,它有着长长的枝条,蛾眉似的柳叶,饱满而浓密,微风起处,随风轻舞,非常的妩媚,非常的柔软,满树婆娑,曼妙之极,婀娜之极,我们闲暇之时,常会三五伙伴来此戏耍。这儿,也是老师青睐的地方,作文课或者是美术课,老师会带着我们来到这里,虽然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同,但来来去去,都离不开这棵大柳树,语文老师让用文字表达,美术老师让用笔在纸上写生,我们将这棵柳树掰开了揉拢,揉拢了又掰开,反反复复地咀嚼和揣摩,以至让它烂熟于胸,成了多年以后一个再也抹不去的影像。
渔塘背后是一个农场,农场人的职责大体是养鱼。在那个时候,柞水到西安还没有通火车,也没有通高速,仅只有一条绕着秦岭的盘山公路蜿蜒蛇行,柞水走一趟西安,道路顺畅则五六个小时,遇上雨雪天气,道路滑阻,一天都不能通达,急得人双脚直跳,骂娘也没办法,这是当时柞水的交通现状。猪可以自己养,但鱼却不能家家养,而且也没法养,因此,县上就自建了渔塘,自产自供,满足柞水县城境内的人的吃鱼需求,当时的柞水,基本上就是过着一种自给自足偏安一隅的山间生活,除了一些当地人无法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翻过高大的秦岭到西安购置,一般的生活物资都是从田间地头山野里获取。
当时,县城有两家最大的国营商店,一个是百货公司,一个是五金公司,在那儿上班的人,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在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每天能够面对着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光看着,都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得不得了的事,就算当时最阔气的百货公司,也只有三间通间的房子那么大,里面摆着被单被面布匹、洗衣粉香皂、雨鞋、针头线脑纽扣等之类的,有顾客买东西了,先交钱,交了钱,售货员才在货架上拿货,售货员一般人是轻易不好得罪的,因为就这一个百货公司,人得常常来这儿买东西,因此,就算售货员甩个脸色或说个不中听的话,还得连连赔着小心,憋屈忍着,以防下次来买东西不好使唤。
与百货公司隔一条马路的是文教局,教育局和文化馆在一个楼上,那时,文化和教育不分家,统称“文教局”,这是一座二层水泥楼,这个楼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文教局的领导,而是文化馆里的几个女人,会唱歌,会跳舞,最主要的,是她们总能穿着跟柞水县城里多数人不一样的衣服,在人们穿着都很朴素俭陋的年代,这几个女人无疑是醒目的,夺人眼球的,她们就像几只花蝴蝶穿梭在柞水县城中,一会翩然过来了,一会又翩然过去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她们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就算有人不知道县长的名字,但是她们几个的名字,在这个小小的柞水县城中,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
文教局的背后,隔着一条巷道的,便是我就读的城关小学,文教局的前面,隔着一条马路的是柞水县饮食服务公司,一幢三层的水泥楼,当地人叫它“服务楼”,它是柞水县唯一的一家国营招待所,来柞水县的原《人民文学》主编刘心武在这儿住过,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在这儿住过,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这儿住过。那些年,来过柞水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这里住的。还有从外地来算命的瞎子。在这里住过名人,在这里也演绎着许多小老百姓小人物的故事。其实,我至今纳闷着,在那个时候,在交通如此不发达的情况下,柞水是贫穷而又偏远的,可是在我成长的阶段,却有多个名人不畏险远,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走进柞水深山当中,他们来这里想寻觅什么,他们来这里想探求什么?我后来猜测:刘心武来这里是想寻找文学的苗苗,因为,他让学校将我们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召集起来,并且一人写了一篇文章拿给他看,他对我们都作了点评和指导,他在服务楼住了三天,然后才离开,离开后,去了哪里,我们便不知道了。张海迪来柞水又是想寻找什么呢,是来锤炼自己的意志,还是想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访遍千山万水?可是,在当时,柞水实在是太偏僻太贫穷太闭塞了,她何以不畏路途险远,一路那么辛苦饱受颠簸寻来柞水,至今于我都觉得是一个谜。只记得,张海迪的演讲是在柞水县中街的老影剧院举行的,当时,全县各单位和学校都组织参加了,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像一个女神,那么阳光,那么充满活力,完全没有一个残疾人的颓废和沉沦,她用慷慨激昂的声音给我们讲述了她自强不息的人生故事,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还给我们声情并茂地唱了一首英文歌曲,歌曲的名字叫“bingo”,歌词是这样的:“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sir B-I-N-G-O B-IN-G-O B-I-N-G-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sir”,奇怪的是,那天,她仅就唱了一遍,我却记住了这首歌的歌词与旋律,并且凭着记忆,竟然能够完整地唱出来,我自己都惊讶。贾平凹走了一趟镇安柞水,写下了散文《镇柞的山》,足以见得,柞水的山令人印象深刻,只是多年后,我才讀到这篇文章,当时,流传着一个趣话,说贾平凹要住宿,服务员问他是哪的,他说作协的,服务员半天没听明白,诧异地看了看他,上下打量了他好一会儿,说:“你是做鞋的?”后见了工作证,才恍然大悟,哦,是这个作协呀。虽一则趣话,但足见柞水的落后与闭塞,在这样一个小县城,多数人并不知道作协是做什么的。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想,我今天走上文学道路,跟这几位来过柞水的文化名人有关吗?是他们激发了我坚强生活的意志和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吗?
鲁院毕业,离开北京的时候,刘心武在北京金融街的“字里行间书店”开办自己的“刘心武书屋”,记得日子是7月16日,我已买好北京至西安早晨的高铁,无法参加他下午的书屋开张活动,心中充满了怅然与遗憾。我在院长邱华栋发布的消息后面留言:“我己买好十六日的高铁票,否则也去见见刘心武老师。八十年代末,那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刘心武来到柞水,在柞水影剧院作了一场讲座,并在柞水服务楼住过几日,现在服务楼成了广场,影剧院拆了重建,一切都变了。回头您与他相见,您可问下他,可否还记得柞水,记得那些个他面见过的学生,记得那个曾經深锁在秦岭山中的柞水小山城!”邱院长回复:“嗯嗯,他记忆力超好,我问问他。”其实啊,我是多么想亲自见刘心武一面,他是第一个来柞水的当代文化名人,而且和我及我的校友们有过那么几天的亲切接触,就是因为他的出现和引导,点燃了我们身上文学的火苗,我校同学还自发地办起了一份《野草》校报,虽然后来流产了,但这却是小城中最早的文化刊物,它曾是那么样的让我们的热血澎湃,让我们激情昂扬,这和老师当年的启蒙和谆谆诱导有关吗?
谁曾想过?柞水,一个锁在深山里的小城,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竟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作为一个亲见者,亲历者,我该有多百感交集。而它,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当得益于火车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交通是第一位的,一路通,路路通,百路皆通。交通的便捷,让柞水的旅游业迅速地崛起。继柞水溶洞之后的牛背梁、秦楚古道、九天山、凤凰古镇等一系列景点,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纷沓而至。当诸多的人走进柞水,发现了柞水的好,柞水的妙,柞水就像是一个隐在秦岭山中的世外桃源,不仅曲径通幽,风景迷人,而且空气是相当的清新,其负氧离子含量高于西安四倍以上,无异于一个天然的氧吧,在这里,没有雾霾,没有沙尘暴,有的是蓝天碧水绿树青山,有的是憨厚淳朴的柞水人和那乡音浓郁的民风民俗。
一个小城,从三里长到五里,从五里扩展到十五里, 小城已经不小,柞水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了一个如画似锦的城市。看沿途绿柳依依,银杏金黄,河水清澈,红叶满山。当崭新的柞水如一幅幅美丽的巨画一页一页地翻开,生在柞水,我以它为荣,以它为幸,更为它的巨大的改变而自豪和兴奋。
漫步在小城,仰首向天,天空依然青山四合相围,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直冲云霄,坚定而刚毅,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生动而又意趣横生的故事。蓦然,杨万里的句子飞上心头:“青山绿水留连客,碧树丹枫点缀秋。”
而我便生活在这个被大山环绕的柞水县。我是在九岁那年走进柞水县城的。那时,我上小学三年级,父亲将我带去了他工作着的县城,让我在柞水县城中唯一的一所小学城关小学读书,也就在那天起,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出了我一直生活着的村庄——下梁镇王坪村,当时的行政建制不叫“下梁镇”,叫“下梁乡”。
走进县城,我才发现,县城同我生活的村庄是一样样的,四面环山,除过房屋和田地,便是一条河流,唯一不同的是县城的人多一些。那些山一样的高大,一样的巍峨,直耸云霄,我从一个山的包围圈中走进了另一个山的包围圈,唯一的出口便是道路,这让我常常想到母亲做的灌肠,或者是动物的胃,一个不规则的袋状的东西。在幼小的年纪里,我以为世界便是这个样子,都由山构成的,后来,在书本上才知道还有海洋,还有平原,还有草原,还有丘陵,还有除过大山之外其它的一些地况地貌,我才知道,我所见到的眼前的绵延不断的山脉只不过是秦岭的一个横断面。
常言道:“靠山吃山”。我们的生活便是如此。从能走路的时候,我就在地里在泥土里在山坡上摸爬滚打。母亲干农活、修水利、修公路时,都将我们带在身边,母亲干活,我和弟弟就在一边挖野茶、摘山果、采金银花,反正与吃的有关的东西母亲都教我们认识了,为的是我们也能够为这个家庭剖出一些吃的。记得母亲常常说:“一个公鸡四两力。”大人出大力,小人出小力,反正作为这个家庭的一员,我们都得为这个家庭的生活使劲。于是,麦地里、玉米田间、山坡上、田野中,甚至是小河旁,到处都留下了我们幼小的跌跌撞撞的身影和酸酸甜甜的回忆。
生在山中,我们所有的生活资源便只有向山上索取,我们采野果,挖中药,摘金银花,捡木耳,掐韭菜,打藤叶、椿芽、神仙叶子,挖野菜,只要是没毒的,全都往家里掳,能吃的用来填饱肚子,不能吃的拿来卖钱,家家户户的核桃和毛栗,是一个家庭的最大的经济来源,人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等到秋后,用它卖了钱,来给家中的每人买件秋衣秋裤,再扯上一些布料。勤俭持家的母亲用这些金贵的布料给我们做成衣服和鞋子。
我们家属于半农户口,父亲是吃商品粮的,而我们兄弟姐妹和母亲都是吃农业粮的,所以种地仍是我们这个半农户家中最主要的任务,我们要靠土地来喂饱我们一家八口人的肚子,我们在学习之余,或者是周末,帮助母亲种地便是责无旁贷的事情。
那个时候,工作学习都是六天制,我们周六下午还是要上半天课的,上完课后,我们便和堂哥家的孩子一起往我在王坪的家里走,堂哥也是教师,同父亲在一所学校工作,也就是柞水县里唯一的一所中学城关中学,很多年,十五华里的路,都是我们五六个孩子一起相伴走过的。
我们回到家中,疼爱我们的母亲迎接我们的便是一顿热气腾腾的下午饭,我们快意而满足地吃了,母亲便会给我们逐个安排活儿,男孩便会安排着去拾柴禾,女孩就让去打猪草,反正没有人能闲着。
父亲的工资低,无法顾全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为了能让我们吃上肉,就年年养猪,自己家里杀了腌肉,因此,在很多年的时间里家中都养着两头猪,因此打猪草便成了一个常年不歇的家务活,而母亲、我和姐姐便是养猪这项艰巨的家务活中的主力军。
我与姐姐弟弟领了母亲的命,各自去了。
晚上归来,自是不能空手,挎篮背篓里总得有东西,而且得是满满的,否则,母亲会以我们偷懒,训斥我们,偷了懒,我们被骂,便是天经地义。
周日一早,天刚放明,便被母亲吵醒了:“都快起来,起来了,下地啊!”我们满心的不痛快,却也无可奈何。
母亲量着我们的大小,给我们一人手上塞上一把农具,或锄头,或铁锨,或镢头,各自扛上,就下地了,有时是平地,有时有坡地,当然,像柞水这样的山区,平地少,坡地多,家家都有多于平地好几倍的坡地,因此,干农活上坡地的时候居多,我们早上要赶个早更干一早上活,然后回家才能吃早饭,由于对吃早饭的渴望,我们在哥哥姐姐的带领下,便会卖力地干活,以期能够将活儿赶快干完,好回家吃饭,其实啊,在农村,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农活,干完了这茬是那茬,那茬完了又接上这茬,种完了洋芋,务麦子,收完了麦子种玉米,玉米收了再种麦子,中间还间杂着一些蔬菜和瓜豆,一茬一茬,总没个完,而母亲的盼望都在这一季一季的庄稼地里,把庄稼地和菜园伺弄好了,我们就饿不着肚子,一年的生活就能滋润和丰富一些,我们懂母亲的盼望,也跟母亲一样两眼放光的盼望着,像是盼着天上掉馅饼一样盼望着年年都有一个丰收年,我们能够收获好的粮食和蔬菜,以使我们一年的辛劳没有白费。
忙足了大半天,我们得赶在下午四点左右回到家,赶快吃了母亲给我们备好的下午饭,尽快赶在天黑之前走回学校,母亲为了犒劳我们,总会想尽千方百计,为我们做上可口的饭食,为了方便我们带上一点干粮,以备学校的饥荒,她会为我们做上各种口味的包子或者是面角子,或者是烙饼,我们饱饱地吃上一顿,再背上一挎包,拿到学校里姊妹几个分着吃,这是母亲疼爱我们的方式和表现,然后,我们背着母亲满满的爱上路了,一路上都欢天喜地,因为,这一个礼拜,我们不仅只是吃着学校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糊汤,而且还可以吃上几天母亲带给我们的好吃的干粮馍。
从城关中学到城关小学,是直线距离,只不过中学在东,小学在西,中间相距一公里多的距离,那时,路上车少,人少,只要不胡乱跑,走街道边,基本上算是安全着,我们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去上学,放学后又背着书包回到父亲所在的中学,这条路,基本上贯穿着整個柞水县城。于是,县城的全貌每日便在我们的走动中尽收眼底。中学最上面是柞水县医院,小学最下边是一个铁匠铺,在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铁匠铺是县城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所在,锄头斧头镰刀弯刀等所有的农具都得自这儿出产,铁匠铺里的炉火整日里红彤彤的,亮光四射,像是火苗要喷洒出来似的,明亮极了,耀眼极了,每次,一走到桥南头,就看见那个红得耀眼的铁匠铺,黑的是煤,红的是火,里面有好几个人,个个身强力壮,胳膊油亮发光,满脸亮晶晶的,我们一走近,他们就用粗大的嗓门吼着让我们离开,我们便怯生生的走远了。我们告诉父亲。父亲说:“人家是好心呢,吼你们是为你们好,害怕你们进去被烫伤,烧红的铁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着,碰着就掉一层皮!”再打此处经过,便远远地观望,只是不再在心底里骂铁匠凶恶了。
桥南,除了引人注目的铁匠铺,还有一棵大柳树和一个四四方方的渔塘,这也是南关较北关好玩的地方,一个大渔塘,分作四块,中间分别用水泥路隔开,柳树便生在渔塘的东北角,这是一棵相当大的柳树,高可参天,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了,它的根部已经很粗很壮,需两三个小孩才能抱得过来,抬头上望,只见满天飘动着的都是摇曳舒展的柳叶,这是一株垂柳,柞水人叫它“倒杨柳”,它有着长长的枝条,蛾眉似的柳叶,饱满而浓密,微风起处,随风轻舞,非常的妩媚,非常的柔软,满树婆娑,曼妙之极,婀娜之极,我们闲暇之时,常会三五伙伴来此戏耍。这儿,也是老师青睐的地方,作文课或者是美术课,老师会带着我们来到这里,虽然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同,但来来去去,都离不开这棵大柳树,语文老师让用文字表达,美术老师让用笔在纸上写生,我们将这棵柳树掰开了揉拢,揉拢了又掰开,反反复复地咀嚼和揣摩,以至让它烂熟于胸,成了多年以后一个再也抹不去的影像。
渔塘背后是一个农场,农场人的职责大体是养鱼。在那个时候,柞水到西安还没有通火车,也没有通高速,仅只有一条绕着秦岭的盘山公路蜿蜒蛇行,柞水走一趟西安,道路顺畅则五六个小时,遇上雨雪天气,道路滑阻,一天都不能通达,急得人双脚直跳,骂娘也没办法,这是当时柞水的交通现状。猪可以自己养,但鱼却不能家家养,而且也没法养,因此,县上就自建了渔塘,自产自供,满足柞水县城境内的人的吃鱼需求,当时的柞水,基本上就是过着一种自给自足偏安一隅的山间生活,除了一些当地人无法生产的日常生活用品需要翻过高大的秦岭到西安购置,一般的生活物资都是从田间地头山野里获取。
当时,县城有两家最大的国营商店,一个是百货公司,一个是五金公司,在那儿上班的人,都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在那个物资稀缺的年代,每天能够面对着这么多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光看着,都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得不得了的事,就算当时最阔气的百货公司,也只有三间通间的房子那么大,里面摆着被单被面布匹、洗衣粉香皂、雨鞋、针头线脑纽扣等之类的,有顾客买东西了,先交钱,交了钱,售货员才在货架上拿货,售货员一般人是轻易不好得罪的,因为就这一个百货公司,人得常常来这儿买东西,因此,就算售货员甩个脸色或说个不中听的话,还得连连赔着小心,憋屈忍着,以防下次来买东西不好使唤。
与百货公司隔一条马路的是文教局,教育局和文化馆在一个楼上,那时,文化和教育不分家,统称“文教局”,这是一座二层水泥楼,这个楼上最引人注目的不是文教局的领导,而是文化馆里的几个女人,会唱歌,会跳舞,最主要的,是她们总能穿着跟柞水县城里多数人不一样的衣服,在人们穿着都很朴素俭陋的年代,这几个女人无疑是醒目的,夺人眼球的,她们就像几只花蝴蝶穿梭在柞水县城中,一会翩然过来了,一会又翩然过去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反正她们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就算有人不知道县长的名字,但是她们几个的名字,在这个小小的柞水县城中,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
文教局的背后,隔着一条巷道的,便是我就读的城关小学,文教局的前面,隔着一条马路的是柞水县饮食服务公司,一幢三层的水泥楼,当地人叫它“服务楼”,它是柞水县唯一的一家国营招待所,来柞水县的原《人民文学》主编刘心武在这儿住过,身残志坚的张海迪在这儿住过,著名作家贾平凹在这儿住过。那些年,来过柞水的人基本上都是在这里住的。还有从外地来算命的瞎子。在这里住过名人,在这里也演绎着许多小老百姓小人物的故事。其实,我至今纳闷着,在那个时候,在交通如此不发达的情况下,柞水是贫穷而又偏远的,可是在我成长的阶段,却有多个名人不畏险远,跋山涉水,千里迢迢,走进柞水深山当中,他们来这里想寻觅什么,他们来这里想探求什么?我后来猜测:刘心武来这里是想寻找文学的苗苗,因为,他让学校将我们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召集起来,并且一人写了一篇文章拿给他看,他对我们都作了点评和指导,他在服务楼住了三天,然后才离开,离开后,去了哪里,我们便不知道了。张海迪来柞水又是想寻找什么呢,是来锤炼自己的意志,还是想靠着自己顽强的毅力访遍千山万水?可是,在当时,柞水实在是太偏僻太贫穷太闭塞了,她何以不畏路途险远,一路那么辛苦饱受颠簸寻来柞水,至今于我都觉得是一个谜。只记得,张海迪的演讲是在柞水县中街的老影剧院举行的,当时,全县各单位和学校都组织参加了,张海迪坐在轮椅上,像一个女神,那么阳光,那么充满活力,完全没有一个残疾人的颓废和沉沦,她用慷慨激昂的声音给我们讲述了她自强不息的人生故事,在演讲结束的时候,还给我们声情并茂地唱了一首英文歌曲,歌曲的名字叫“bingo”,歌词是这样的:“There was a farmer had a dog And Bingo was his name sir B-I-N-G-O B-IN-G-O B-I-N-G-O And Bingo was his name sir”,奇怪的是,那天,她仅就唱了一遍,我却记住了这首歌的歌词与旋律,并且凭着记忆,竟然能够完整地唱出来,我自己都惊讶。贾平凹走了一趟镇安柞水,写下了散文《镇柞的山》,足以见得,柞水的山令人印象深刻,只是多年后,我才讀到这篇文章,当时,流传着一个趣话,说贾平凹要住宿,服务员问他是哪的,他说作协的,服务员半天没听明白,诧异地看了看他,上下打量了他好一会儿,说:“你是做鞋的?”后见了工作证,才恍然大悟,哦,是这个作协呀。虽一则趣话,但足见柞水的落后与闭塞,在这样一个小县城,多数人并不知道作协是做什么的。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想,我今天走上文学道路,跟这几位来过柞水的文化名人有关吗?是他们激发了我坚强生活的意志和一颗热爱文学的心吗?
鲁院毕业,离开北京的时候,刘心武在北京金融街的“字里行间书店”开办自己的“刘心武书屋”,记得日子是7月16日,我已买好北京至西安早晨的高铁,无法参加他下午的书屋开张活动,心中充满了怅然与遗憾。我在院长邱华栋发布的消息后面留言:“我己买好十六日的高铁票,否则也去见见刘心武老师。八十年代末,那时我还是一名中学生,刘心武来到柞水,在柞水影剧院作了一场讲座,并在柞水服务楼住过几日,现在服务楼成了广场,影剧院拆了重建,一切都变了。回头您与他相见,您可问下他,可否还记得柞水,记得那些个他面见过的学生,记得那个曾經深锁在秦岭山中的柞水小山城!”邱院长回复:“嗯嗯,他记忆力超好,我问问他。”其实啊,我是多么想亲自见刘心武一面,他是第一个来柞水的当代文化名人,而且和我及我的校友们有过那么几天的亲切接触,就是因为他的出现和引导,点燃了我们身上文学的火苗,我校同学还自发地办起了一份《野草》校报,虽然后来流产了,但这却是小城中最早的文化刊物,它曾是那么样的让我们的热血澎湃,让我们激情昂扬,这和老师当年的启蒙和谆谆诱导有关吗?
谁曾想过?柞水,一个锁在深山里的小城,在短短数十年的时间,竟经历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作为一个亲见者,亲历者,我该有多百感交集。而它,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当得益于火车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交通是第一位的,一路通,路路通,百路皆通。交通的便捷,让柞水的旅游业迅速地崛起。继柞水溶洞之后的牛背梁、秦楚古道、九天山、凤凰古镇等一系列景点,吸引着无数的游客纷沓而至。当诸多的人走进柞水,发现了柞水的好,柞水的妙,柞水就像是一个隐在秦岭山中的世外桃源,不仅曲径通幽,风景迷人,而且空气是相当的清新,其负氧离子含量高于西安四倍以上,无异于一个天然的氧吧,在这里,没有雾霾,没有沙尘暴,有的是蓝天碧水绿树青山,有的是憨厚淳朴的柞水人和那乡音浓郁的民风民俗。
一个小城,从三里长到五里,从五里扩展到十五里, 小城已经不小,柞水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打造出了一个如画似锦的城市。看沿途绿柳依依,银杏金黄,河水清澈,红叶满山。当崭新的柞水如一幅幅美丽的巨画一页一页地翻开,生在柞水,我以它为荣,以它为幸,更为它的巨大的改变而自豪和兴奋。
漫步在小城,仰首向天,天空依然青山四合相围,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直冲云霄,坚定而刚毅,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生动而又意趣横生的故事。蓦然,杨万里的句子飞上心头:“青山绿水留连客,碧树丹枫点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