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绘本教学引导幼儿分享行为的实践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r9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幼儿园工作中感受到,随着二胎政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生活现状开始改变,许多家庭不再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幼儿们需要理解和适应,学会和他人分享。笔者经常可以目睹到,幼儿们因为争抢玩具发生争执。这主要是因为,家长对幼儿的过度宠爱和迁就容易让幼儿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幼儿们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分享意识与行为。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要创造分享的环境,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树立分享意识,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分享行为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享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和睦相处,关心他人等。分享行为包含了许多幼儿在园内活动时可以进行的项目,比如,语言分享、物品分享,分享自己的心情、分享有趣的事情、分享听到有趣的故事等等。
  一、理解分享的意义
  在幼儿园活动中想要培养幼儿有良好的分享行为,可以从幼儿最喜欢的绘本阅读开始。在良好的故事情节中,幼儿可以理解分享的意义。
  (一)通过绘本欣赏,了解故事情节
  我园开展的分享阅读活动有《彩虹色的花》《礼物》等课程,在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引导幼儿体验分享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彩虹色的花》讲述了一个温暖细腻的故事,一朵彩虹色的花在寒冬中绽放,当它看到蚂蚁、蜥蜴、小老鼠等小动物遇到种种困难时,彩虹色的花将自己的花瓣用来帮助有困难的小伙伴们。故事的最后,彩虹色的花在希望和梦想中再次绽放。在进行这节绘本活动课时,幼儿们都被彩虹色的花感动。彩虹色的花每一次的分享都让小动物们渡过难关,它乐于奉献、无私分享的精神也打动着我们。幼儿们在绘本中感受彩虹色的花在小动物遇到困难时为他人着想的想法,体验了分享的乐趣。
  (二)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分享的乐趣
  在幼儿园的绘本剧表演中,幼儿们一起参加排练绘本故事《礼物》。绘本的内容主要讲述了小猴子在森林里得到了许多礼物,小猴子通过辨认礼物的特征分享给不同小动物的故事。幼儿在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亲身感受分享者和被分享者的快乐。幼儿们通过活动更加直观地感受分享的含义,通过表演,培养了幼儿的分享意识与合作精神,幼儿们充分理解了小猴子的心理变化,幼儿在表演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与绘本剧中角色产生共鸣。
  二、树立分享意识
  (一)班级环境
  要让幼儿树立分享意识,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和环境。幼儿观察教师的行为,学习教师的正面教育,从而潜移默化地树立分享的意识,如,组织有趣的故事分享、心情分享、食物分享、玩具分享等活动。例如,水果餐时可以请幼儿轮流分发给其他小朋友、听到有趣的故事也可以讲述给大家来共同欣赏、到有趣的地点旅行,可以在旅程结束后将照片带回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等等。感受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分享行为体验。
  (二)家庭环境
  同样,分享行为在家庭的榜样力量也很重要。部分幼儿在家里容易有自私等行为出现,所以引导家长和幼儿分享也可以鼓励幼儿养成分享行为,如,可以请幼儿分餐、分担家务等,都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分享的乐趣。
  三、语言行为正面强化
  在语言正面强化方面,在引导幼儿分享行为时可以多提醒幼儿的礼貌用语,并在幼儿正确分享行为时给予肯定。及时的赞赏和肯定会让幼儿得到满足。
  在行为正面强化方面,幼儿园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相互分享玩具、食物等,也可以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经验等。幼儿相互间的分享可以增进同伴间的情感,培养彼此的人际关系等。
  四、建立分享规则
  在平等分享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分享行为时要充分尊重幼儿意愿,不强迫幼儿进行分享。在幼儿间发生不平等分享时,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情感换位,理解平等分享的含义。在共同分享中,幼儿在游戏时可能会产生较多的分享行为,那么,教师要从中协调关系,帮助幼儿建立分享的规则,让幼儿在共同游戏时有自主选择权。在轮流分享中,教师要给幼儿们平等的机会,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参与分享活动。
  在引导幼儿分享时,要尊重幼儿的想法。幼儿的生活经验少,具有不同的年龄特点。例如,当幼儿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或食物时,成人需尊重幼儿意愿,不强迫幼儿。
  五、總结
  引导幼儿的分享行为,目的是希望幼儿得到快乐,也能带给别人快乐。而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能够感受到与人相处的乐趣。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行为、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和适应社会。
  参考文献:
  [1]曾英.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教育策略[J].教育探索,2007(12):113-114.
  责任编辑  李  源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常常代替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要进行改革,寻求新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主体作用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是纯粹的灌输,而是要激发和挖掘人类‘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让其得以发展和延伸。”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着眼于以人为本,抓住学生对世界好奇心、好学的求知欲
期刊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依据汉字的构字特点,利用多媒体、猜字谜、变魔术、编故事等识字方法,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意愿和能力,让识字变成一件快乐的事。  【关键词】多媒体;猜字谜;找朋友;编童谣;变魔术;编故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语,有自动识字欲望。”笔者根据农村学校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及知识现状,结合这些年来在农村村点校的从教经
期刊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先;教师大计,师德为先。古往今来,无数的先人皆因自己的嘉言懿行被传颂,新时代的班主任应该立德先立己,争做德高之师,进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成为德高之人。  【关键词】德育;意识;气质  德高为师,最重要的是具有“内功”的教师,其中最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意识和高尚的气质。  一、树立先進意识,以先进意识引领行动  意识指导行为,一个教师在成为精品教师而
期刊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是班级的带头人、引领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师。如果班主任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尽职尽责,可以建设一个学生向往的和谐班级。笔者经过多年探索总结,认为建设一个和谐班级,班主任需发挥如下四大功能:  一、班主任工作应该贯穿爱的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关爱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是自己光荣的职责和使命。每接一个新班级,笔者首先会通过各班主任和科任了解班内有多少学困
期刊
【摘要】剪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随着电脑技术及多媒体的迅猛发展,把剪刀变鼠标、将剪纸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又能使传统剪纸艺术大放光彩。笔者由此开展将传统艺术剪纸技术融入电脑绘画教学活动的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剪纸艺术;核心素养;融合教学  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
期刊
【摘要】估算教学已经成为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部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都比较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估算的价值和意义,并不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价值并在生活中能自觉地使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估算意识;估算能力;培养能力  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入的革新,小学数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估算,占据了不可估量的地位。2000年新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一
期刊
本报讯 为提升各幼儿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的家长工作能力、专业的环境创设能力,广州市南沙区榄核镇于5月15-16日组织幼教人员开展了高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共有46名幼儿园教职工参加,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各教职员工展现出作为幼儿园教师所具备的自身修养、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室内课堂培训和室外拓展活动,教师们得到理论与实践引领,加强了“教”与“学”的研究,提高了团队合作的能
期刊
【摘要】长期枯燥单调的体育中考训练,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收效甚微。同时,学生之间训练的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已成为体育中考后期训练的瓶颈。多年实践证明,分层训练是体育中考后期训练的有效策略和组织方式。分层训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训练水平差异的实际情况,实行学生分批、训练目标和措施分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的教学手段。它体现了因材施教,重视差异的原则,最
期刊
【摘要】思想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美术教师可充分挖掘美术课程中的德育资源,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反对暴力、热爱和平的情感教育;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等,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渗透;教育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强
期刊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了。5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袁隆平有一句经典名言:“我觉得,人就像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在举行袁隆平追悼会那天,笔者组织班里的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