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来的重要内容,识字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识字,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识字量上来说,都具有局限性。那么将识字教学往生活中拓展延伸,对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生活识字;语文核心素养;低段教学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来的重要内容。而识字是小学语文低段重要的教学内容,是阅读、写作、发展语言的基础。但是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识字量上来说,在课堂中识字都具有局限性。那么如何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从而实现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
笔者认为可从坚持生活识字,培养识字的核心素养探索尝试。
一、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的乐趣中开阔视野
社会生活是一个极其广大的识字天地。它为第一学段的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活课本”。
部编版低段教材,大都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识字。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每一次“识字加油站”从季节气象、卫生习惯,甚至我们自身等,均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此外“展示台”也指向从其他学科的课本中识字,从食品包装上识字等。
生活识字,不但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课内的识字任务,还可促使学生突破教材要求识读的字数限制。如一年级下册教学天气词语识字时,我在课堂中并没有要求每个孩子对里面的生字当堂过关,而是发放“生活识字之天气预报主题登记表”,自己观看天气预报、画天气符号、独立思考做记录,让他们以一种走进生活的特殊方式来认字识字。再比如教学二上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时,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去乘坐动车、地铁,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车票并完成“生活识字之火车票主题记录表”,从而实现生活识字目标。
这些有“心机”的生活实践活动,让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走向生活。从活动的目标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活动的指导看,实践活动多以个体的方式介入生活,采用以任务为中心,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以识字的视角关注生活,让生活走进识字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运用汉字。
二、回归课堂,在课堂展示的喜悦中丰富感受
1.交流生活识字,在积累的乐趣中展现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更要为孩子搭建展示生活识字成果的平台,提高孩子生活识字的积极性。
以部编版一下《人之初》的识字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呀!老师发现联系生活、加一加、组词特别适合这课生字的识记。你能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吗?
生1:我在阳光幼儿园见到“幼”这个字。
生2:我们家门口有个小学初中补习班,我从那里认识了“初”和“习”。
生3:我老家是贵州的,贵州的“贵”就是上面这个字。
生4:中央二套有个“鉴宝专家”节目,我知道很多玉器是宝贝。所以我认识玉器这两个字。玉就是大王的王加一点。“器”就是黑板上那个有四个“口”,中间一个“犬”。
生5:国美电器也是这个“器”。
师小结: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识字。
此做法旨在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意在引导孩子拓宽识字的空间范围,走出课文的围墙,还识字的原本于生活课堂,让识字走进生活。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这一环节,孩子开心地交流。孩子在交流中体验到生活识字的成就感,那么他在生活中识字必将更加有兴趣,有动力。
2.徜徉字理乐海,在溯源的脚步中夯实基础
汉字字形来源于生活,从诞生起,它就蕴含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对汉字构造原理的分析,了解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常识认字。
如在部编版一下《项链》一课教学“笑”字时,教师课件出示,让学生猜,再出示,让学生进行对照。接着老师让学生做动作:“我们有个词叫做笑弯了腰。谁能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大风吹进竹林,竹子会怎么样?紧接着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字源图片,又结合动作表演想想为什么笑字上面是竹字头?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笑”是个表意字,竹被风吹弯且发出声响,如人笑时弯腰发出笑声。
我们在溯源、了解字理的同时,学生就能较好地从生活角度理解字的形意关系,从而夯实识字基础。
3.引入生活情景,在体会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以往我们讲解汉字经常从字的读音着手,从汉字的笔顺出发,大部分学生基本是靠死记硬背识字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下降。学生对于汉字的印象很难深刻,更谈不上运用了。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而言,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交流。那么在情景教学中,学生以生活体验识记生字、理解汉字,识字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学生喜欢生活识字,主动生活识字,在这个过程中便能慢慢具备识字兴趣、识字方法、识字能力、识字习惯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识字教学中要树立融合思想,加强课内外横向联系,建立学段纵向联系,将识字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衔接、循序渐进,形成识字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林佩菱.基于教材汉字特点 做好識字写字启蒙[J].福建教育,2017,36(9):41-42.
关键词:生活识字;语文核心素养;低段教学
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标提出来的重要内容。而识字是小学语文低段重要的教学内容,是阅读、写作、发展语言的基础。但是不管是从时间上还是从识字量上来说,在课堂中识字都具有局限性。那么如何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从而实现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
笔者认为可从坚持生活识字,培养识字的核心素养探索尝试。
一、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的乐趣中开阔视野
社会生活是一个极其广大的识字天地。它为第一学段的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学习资源,是学生课外识字的“活课本”。
部编版低段教材,大都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识字。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每一次“识字加油站”从季节气象、卫生习惯,甚至我们自身等,均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不同渠道识字。此外“展示台”也指向从其他学科的课本中识字,从食品包装上识字等。
生活识字,不但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课内的识字任务,还可促使学生突破教材要求识读的字数限制。如一年级下册教学天气词语识字时,我在课堂中并没有要求每个孩子对里面的生字当堂过关,而是发放“生活识字之天气预报主题登记表”,自己观看天气预报、画天气符号、独立思考做记录,让他们以一种走进生活的特殊方式来认字识字。再比如教学二上园地四的识字加油站时,鼓励家长利用周末时间带着孩子一起去乘坐动车、地铁,布置学生收集各种车票并完成“生活识字之火车票主题记录表”,从而实现生活识字目标。
这些有“心机”的生活实践活动,让教材从平面走向立体,走向生活。从活动的目标看,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活动的指导看,实践活动多以个体的方式介入生活,采用以任务为中心,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指导方式;以识字的视角关注生活,让生活走进识字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汉字、运用汉字。
二、回归课堂,在课堂展示的喜悦中丰富感受
1.交流生活识字,在积累的乐趣中展现个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识字,更要为孩子搭建展示生活识字成果的平台,提高孩子生活识字的积极性。
以部编版一下《人之初》的识字教学为例:
师:同学们的识字方法可真多呀!老师发现联系生活、加一加、组词特别适合这课生字的识记。你能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些生字吗?
生1:我在阳光幼儿园见到“幼”这个字。
生2:我们家门口有个小学初中补习班,我从那里认识了“初”和“习”。
生3:我老家是贵州的,贵州的“贵”就是上面这个字。
生4:中央二套有个“鉴宝专家”节目,我知道很多玉器是宝贝。所以我认识玉器这两个字。玉就是大王的王加一点。“器”就是黑板上那个有四个“口”,中间一个“犬”。
生5:国美电器也是这个“器”。
师小结: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只要同学们留心观察,就可以轻轻松松地识字。
此做法旨在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意在引导孩子拓宽识字的空间范围,走出课文的围墙,还识字的原本于生活课堂,让识字走进生活。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这一环节,孩子开心地交流。孩子在交流中体验到生活识字的成就感,那么他在生活中识字必将更加有兴趣,有动力。
2.徜徉字理乐海,在溯源的脚步中夯实基础
汉字字形来源于生活,从诞生起,它就蕴含着人们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文化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对汉字构造原理的分析,了解汉字音形义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常识认字。
如在部编版一下《项链》一课教学“笑”字时,教师课件出示,让学生猜,再出示,让学生进行对照。接着老师让学生做动作:“我们有个词叫做笑弯了腰。谁能来做做这个动作?”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果大风吹进竹林,竹子会怎么样?紧接着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字源图片,又结合动作表演想想为什么笑字上面是竹字头?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笑”是个表意字,竹被风吹弯且发出声响,如人笑时弯腰发出笑声。
我们在溯源、了解字理的同时,学生就能较好地从生活角度理解字的形意关系,从而夯实识字基础。
3.引入生活情景,在体会的快乐中体验成功
以往我们讲解汉字经常从字的读音着手,从汉字的笔顺出发,大部分学生基本是靠死记硬背识字的。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下降。学生对于汉字的印象很难深刻,更谈不上运用了。对于第一学段的孩子而言,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中创设出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理解交流。那么在情景教学中,学生以生活体验识记生字、理解汉字,识字教学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学生喜欢生活识字,主动生活识字,在这个过程中便能慢慢具备识字兴趣、识字方法、识字能力、识字习惯的语文核心素养。在识字教学中要树立融合思想,加强课内外横向联系,建立学段纵向联系,将识字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自然衔接、循序渐进,形成识字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林佩菱.基于教材汉字特点 做好識字写字启蒙[J].福建教育,2017,36(9):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