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环境是指在思维的启动或思维的过程中所依赖的外部条件。不良的思维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而良好的思维环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品质、知识和能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主动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当代大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实践,就教师如何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思维环境进行探讨。
【关键词】优化;历史课堂;思维环境;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1)辩证逻辑思维趋向成熟与完善。当代大学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通过学习和广泛接触社会,在对外界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之后,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事物内部本质和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辩证思维较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发展。(2)创造性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和思想的巨大变化促进了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跳跃性。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会思考的本领,在思维的进程中处处表现出具有研究探索的创新精神,但这种创新精神也存在着简单片面、过分自信、怀疑一切、盲目求新和脱离现实的消极面。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离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所需的创新逻辑思维,包括思维的想象力和发散性等,还有较大的差距。(3)思维更具独立性与批判性。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教学为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这使得他们的思维较前辈们更加敏捷,并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喜欢用猜疑的态度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尤其是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往往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用批判的态度去接受书本、教师或者其他人的意见;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二、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思维环境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根据大学生思维的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思维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创设疑点,开启思维。“思源于疑而止于不惑”,“疑”是思维发展的动力。在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状态,找准教学切入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步步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启发性原则。质疑能否激思,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富有启发性。因此,设置问题情境时,应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和联想。在講辽沈战役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时东北国民党的军队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民解放军应该先打哪一个地方的敌人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首先要打锦州。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先打长春和沈阳呢?”这个问题是要启发学生理解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思想,这是学生很希望知道而教材中又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疑难并激发他们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二是创新性原则。在教学中,设置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的问题情境中,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笔者设置了“鸦片战争能否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吗?”、“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的,答案也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创设疑点,造成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起到激起学生参与研究的冲动的效果。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思维的源泉也就打开了。(2)开展讨论,诱导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增长,又可以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讲授辛亥革命时,笔者通过两个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回到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的位置,你将如何来构建你所理解的“中华民国”?如果革命果实没有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能不能实现其“民主共和”的梦想呢?为什么?在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活动中,每个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好胜心理、尊重需要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其主动理解态度和大胆批评、敢于陈述独特见解的品质得到锻炼,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也得到了提高。在讨论中诱导学生思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讨论不可流于形式。讨论前,要让学生有充分准备,包括知识的储备和资料的准备;讨论时,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学生才能充分地开动脑筋,深入地展开讨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讨论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让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讨论话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三是难易要适中,过难,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难有突破;过易,学生无需积极思考就能说出答案,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四是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3)适时比较,发展思维。比较是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适时比较,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区分度,加深理解,发展思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比较的方法很多,有同一历史时期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的比较),有不同历史时期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有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有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比较)等等。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有助于克服大学生思维的表面性、片面性和主观性,使他们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4)运用操作,强化思维。陶行知说过:“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皮亚杰也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课堂里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表演,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编演历史短剧恰恰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介绍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了历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戏剧化的课堂历史剧表演,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集、分析和处理史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写作剧本、语言表达和现场表演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品质。这不仅符合了大学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的思维特点,同时又可以迫使他们不断去拓宽思路,开创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三、结语
优化课堂思维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良好的思维环境中,外部的思维空间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作为工作在高校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思维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适时比较、动手操作等多样化的交往互动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思维环境,使师生的思维协同共振,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金道,侯秋霞.大学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卜立君.历史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9)
[4]孙长青,鞠红兵.创设思维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课外阅读(中旬).2010(8)
[5]李继平.论历史剧对历史教学的影响[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5)
【关键词】优化;历史课堂;思维环境;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1)辩证逻辑思维趋向成熟与完善。当代大学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通过学习和广泛接触社会,在对外界各种信息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归纳、演绎之后,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事物内部本质和发展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辩证思维较之前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发展。(2)创造性思维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物质和思想的巨大变化促进了大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跳跃性。研究表明,虽然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会思考的本领,在思维的进程中处处表现出具有研究探索的创新精神,但这种创新精神也存在着简单片面、过分自信、怀疑一切、盲目求新和脱离现实的消极面。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离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所需的创新逻辑思维,包括思维的想象力和发散性等,还有较大的差距。(3)思维更具独立性与批判性。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的教学为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提供了更广泛的平台,这使得他们的思维较前辈们更加敏捷,并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喜欢用猜疑的态度去审视周围的一切,尤其是在课堂学习的时候,往往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并用批判的态度去接受书本、教师或者其他人的意见;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二、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思维环境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易于为学生所接受,从而达到丰富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根据大学生思维的上述特点,笔者认为优化高校历史课堂思维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创设疑点,开启思维。“思源于疑而止于不惑”,“疑”是思维发展的动力。在高校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状态,找准教学切入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步步引导学生思维,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启发性原则。质疑能否激思,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富有启发性。因此,设置问题情境时,应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以激发学生去思考和联想。在講辽沈战役时,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时东北国民党的军队收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民解放军应该先打哪一个地方的敌人呢?根据毛主席的指示,首先要打锦州。为什么要先打锦州,而不先打长春和沈阳呢?”这个问题是要启发学生理解毛主席在辽沈战役中的战略思想,这是学生很希望知道而教材中又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疑难并激发他们急于求得解决疑难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思维。二是创新性原则。在教学中,设置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思维策略与解题方法不唯一的问题情境中,不但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激情。在讲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笔者设置了“鸦片战争能否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吗?”、“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的,答案也是多方面的,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情境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证明,通过创设疑点,造成认知冲突,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能起到激起学生参与研究的冲动的效果。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思维的源泉也就打开了。(2)开展讨论,诱导思维。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增长,又可以使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讲授辛亥革命时,笔者通过两个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回到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的位置,你将如何来构建你所理解的“中华民国”?如果革命果实没有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能不能实现其“民主共和”的梦想呢?为什么?在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活动中,每个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好胜心理、尊重需要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其主动理解态度和大胆批评、敢于陈述独特见解的品质得到锻炼,批判性思维得到培养,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也得到了提高。在讨论中诱导学生思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讨论不可流于形式。讨论前,要让学生有充分准备,包括知识的储备和资料的准备;讨论时,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学生才能充分地开动脑筋,深入地展开讨论,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见解;讨论后,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让归纳总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讨论话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三是难易要适中,过难,学生感到高深莫测,无从下手,难有突破;过易,学生无需积极思考就能说出答案,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四是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有一定的综合性,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3)适时比较,发展思维。比较是人们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的异同和关系的思维过程。学生在学习了新知识后,适时比较,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区分度,加深理解,发展思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比较的方法很多,有同一历史时期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林则徐、魏源的思想与洋务派的思想的比较),有不同历史时期同类性质的事件或人物的比较(如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有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如“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比较),有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如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的比较)等等。历史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或单独运用或综合运用。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这有助于克服大学生思维的表面性、片面性和主观性,使他们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4)运用操作,强化思维。陶行知说过:“解放学生的双手,就要让他们去做,去干。”皮亚杰也说过:“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人的手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课堂里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耳倾听、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表演,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编演历史短剧恰恰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在介绍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时,笔者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开国大典”的场景,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悟了历史,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戏剧化的课堂历史剧表演,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收集、分析和处理史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写作剧本、语言表达和现场表演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开拓创新的品质。这不仅符合了大学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的思维特点,同时又可以迫使他们不断去拓宽思路,开创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三、结语
优化课堂思维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良好的思维环境中,外部的思维空间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作为工作在高校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必须遵循大学生思维特点和发展规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讨论、适时比较、动手操作等多样化的交往互动方式,不断优化课堂思维环境,使师生的思维协同共振,从而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金道,侯秋霞.大学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沙健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卜立君.历史教学中思维情境的创设[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9)
[4]孙长青,鞠红兵.创设思维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J].课外阅读(中旬).2010(8)
[5]李继平.论历史剧对历史教学的影响[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