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ying0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夜,我做了一个梦,我在梦里与他相逢。他的面龐依旧冷峻刚毅,不苟言笑,棱角分明的脸上还挂着一丝未脱的稚气。长长的头发,干净的眼神,宽脚的牛仔裤长到拖地,穿一件半旧的白衬衫,身上背着一把破吉他,在学校操场的白杨树下转悠。
  这是我年少时心中的男神,他细瘦高挑,有些小腼腆,会唱歌,会写诗,会打篮球,三分球尤其漂亮。他的歌声嘶哑、苍凉、忧伤。变声期的男生,歌声其实说不上好听,但不知怎么就迷倒了一大片女生。他的诗都是日常生活中某一个细节的闪现,被他半通不通的文法写得朦胧唯美,让我们这一群半大的孩子痴迷追捧。
  多年后,我终于知道了这是为什么。纯真的眼神和美好的心灵,便是青春最好的注解,便是他的歌和诗的延伸和解读。他用少年特有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他用纯真和简单来解读人生,还有他始终不曾放弃的热爱,这便是全部的魅力所在。
  多年后,我再遇到他时,他已是一个中年男人。衣着朴素,眼神温柔,步履坚定。身上也背着一把琴,手里牵着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十来岁的样子,俨然是一个小小的少年,但眼神却和他一样坚定。我暗自揣度,他可能是送孩子去学琴吧!
  听说他这些年经历了很多事情,他的父亲据说涉及一桩经济案,先是被抓,后是被判刑。他的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疯了,遥遥无期的等待,会让人失掉从容和理性。他从一个喜欢唱歌、写诗的少年瞬间长大了。
  他流浪过,颓废过,自甘堕落过,酗酒、抽烟,在街上和一帮少年打架滋事,密密匝匝的疼痛与破碎让他分不清方向,痛苦、难过、迷失,折腾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终于理性回归。
  为了生存,他开始走街串巷,干过很多营生,扫过街、卖过盒带、倒腾过衣服、卖过菜、与人合开过小饭馆,最终从废墟上爬了起来。
  我远远地看着他,有人和他打招呼:“送儿子学琴去啊?”他微笑着点点头,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我想起了心里曾经住着的那个少年,弹琴、唱歌、写诗,长发飘逸,白衬衫一尘不染……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走过大半生之后,不管你经历过什么人事变故,少年的心依旧单纯美好,眼神依旧纯真干净。经历过时光的淘洗,走过岁月的变迁,一个诚惶诚恐、自卑怯懦的孩子,变成一个微笑向暖、从容自如、不惧时光的人,从里到外,真心热爱着世界和生活。
其他文献
初三开学没多久的那个周末,儿子突然豪情万丈地宣布,他要考本市最好的高中!我当然要第一时间肯定他:“有目标,非常好!爸爸妈妈给你点赞,为你加油!”接着问,“那你想过没有,以自己目前的能力和水平,要怎样考上最好的高中?”  儿子说,要努力,具体没想好。“要不我也报个补习班?”  我们一想,初三学业已很紧张,再从周末有限的休息时间中挤时间去补课,效果未必好,还不如优化现有的学习方法,更有效果。和儿子一沟
期刊
“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做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不去,像噩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以上文字摘自《傅雷家书》。傅雷作为一名父亲,给身在海外求学的儿
期刊
小亮是个乖巧懂事的男孩,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考前的夏至那天,他从隔壁班的门口路过,看见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孩正低头看书,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女孩的半边侧脸上,白皙的面庞微透着粉色,小亮痴痴地看着这幅画面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才回过神来。  夏至的夜晚是安静的,小亮还像以往一样写完作业上会网。他习惯隐身登录QQ,看看朋友们的动态与空间。当然,这里面也包括他的老爸,也是他们学校的语文老师。  小亮想起了
期刊
从儿子的青春期开始,我们和他的沟通就出现了障碍。尽管儿子天性忠厚,不至于恶语顶撞,但我们深深感到,我们的苦口婆心,他根本就听不进去。为了改变现状,我绞尽脑汁变换花样,短信啊、QQ留言啊,甚至每周手写一封书信。只是,每次我都只收到简单的答复:收到。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无力感之中。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当朋友圈出现时,我好一阵子兴奋,觉得这下可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但凡我认为应该让儿子知道的,一概
期刊
刚上四年级的女儿,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叛逆心极重,拒绝和我交流,还常常和我作對。更令我伤心的是,一向学习优秀的女儿,竟在测试中考了人生的第一个50分。我被老师点名到校处理问题。  “想想我们小时候,哪有父母这样苦口婆心地劝说?现在的小孩真不知足。”老公无可奈何地对我说。“是啊,我14岁就到外地上学,想父母时只能给父母写信,或者看看父母的来信,那就很幸福了……”与老公谈话间,我不禁陷入了回忆中。  我
期刊
我家算是小门小户,祖上来自一个贫瘠的南方小縣农村,到县城落户后,特别勤勉、善良和古道热肠。一直到现在,邻居有啥事儿,都会找父亲。每到过年,总找父亲为他们写春联,谁家的孩子结婚,也请我父亲为他们写喜字、喜帖、喜榜。父亲教给我们诚信、正直、助人。我那文化不高的母亲,每天对我们灌输:要讲卫生,收拾齐整;吃饭时不能挑食,米粒掉在桌上一定要捡起来吃掉,这是惜福;一张纸掉地上也要捡,这是不浪费;尊老爱幼,要懂
期刊
堂弟小东是个很懂事的孩子,十几岁的年纪,除了刷碗、擦地、择菜,焖饭、煮粥、做菜样样在行。每次去叔叔家吃饭,若堂弟在家,我都能有幸尝到他的手艺,饭后堂弟也自觉地刷碗做家务。妈妈经常夸堂弟:“男孩子也可以做母亲的贴身‘小棉袄’。”  但最近去小叔家吃饭,堂弟一改温顺的性格,捎带抱怨地说:“妈妈,你能不要再逼迫我做家务了吗?我还有很多学习任务,书房里的书好多都还没看完呢……”我刚要起身来收拾,婶婶立刻拦
期刊
許燕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喜欢文学,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许燕和姐弟们的启蒙教育,没有一首儿歌,全是历史故事。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三个孩子都对书有着特别的偏爱,尤其是许燕,同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吃奶的时候,她就开始口齿不清地背一些古诗词。  许燕大学读的是汉语言专业,毕业后从事文员工作,但这个工作除了偶尔写一点领导的发言稿和总结外,所学的专业几乎无用武之地。2009年的一天,朋友为她推荐了一份报社
期刊
1  皖南山区,有一种树木,俗名叫“乔木”。这种树木生长很特别,每年到了夏季,山民们都要用砍刀在树干上砍上几刀,留下一道道条状的砍痕。砍痕处渗出点点浆汁,像树的眼泪。  我问父亲,平白砍它们做什么,不疼吗?  父亲说,用刀在树上砍上几刀,让这树有一种疼痛感,反而有利于它的生长。如果就让它在那养尊处优地生長,反而长不出坚固耐用的板材。  父亲说罢,递给我一把砍刀,说,去,砍几刀去,让它们更加茁壮地生
期刊
我的父母都是教师,而且是上世纪80年代初退休的教师。清贫是必然的,他们几乎没给我们留下任何财产,唯一留给我们的是:爱学习———我们都挺会读书。  我的小弟“文革”开始尚未上小学,但他后来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小弟初中毕业后与哥哥姐姐们一样下了农村,不同的是,他不像我热衷給公社广播站投稿,也不像哥哥们那样埋头于书法篆刻,他下乡是带着高中数学课本去的,田间劳动休息时,就捡一根树枝,在地头演算数学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