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器官来源外泌体对骨骼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生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外囊泡中研究最为广泛的三个主要亚群之一,在介导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跨器官调控和远距离调控的特点也是外泌体相关研究备受瞩目的 原因之一.近年来,外泌体调节骨稳态以及介导肿瘤细胞骨转移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然而骨外来源外泌体对骨骼细胞的调控作用虽有较多研究,但对其调控活动网络的梳理尚不清晰.该文通过总结骨外来源外泌体对骨骼的调控作用,梳理和完善骨外器官和组织分泌的外泌体对骨骼的调控活动网络,为探究不同来源外泌体改善骨微环境,抵抗肿瘤细胞骨转移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治愈率低而死亡率很高,目前有效的治疗药物较为匮乏.蛋白酶激活受体(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s,PARs)的不可逆地激活对维持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PARs的异常表达与活化可促进炎症和纤维化过程.因此,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中,靶向PARs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该文介绍了PARs在促进特发性肺纤维化进程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并且总结了靶向PARs
聚醚离子抗生素(polyether ionophore antibiotics)可以与金属阳离子形成脂溶性复合物进行跨生物膜运输,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家禽的抗球虫药物和反刍动物的生长促进剂.近年研究发现部分聚醚离子抗生素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抗肿瘤作用与自噬(autophagy)有关.现综述聚醚离子抗生素对不同肿瘤细胞自噬的影响,分析其诱导或抑制自噬的多种影响因素及信号通路,以期为聚醚离子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骨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动态组织,也是机体在运动中维持机械稳定、平衡力量分布和保护器官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在体外建立骨组织模型是具有重要意义又极具挑战性的.基于微流控技术在细胞三维共培养上的发展,以及可以模拟体内微环境,精确控制流体和机械力的特点,研究人员根据骨组织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特征,实现了血管化骨组织芯片、骨髓芯片、癌症骨转移芯片和骨细胞机械转导芯片的建立.该文对骨生理结构及骨相关疾病进行了概述,着眼于微流控技术在骨模型构建中的优势及其应用,为进一步建立更加完善的仿生骨芯片提供
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一种由水合大分子蛋白质及多糖组成的复杂网络结构,构成组织的无细胞基质微环境.作为天然生物材料,ECM一直是组织工程器官/组织体外制备的理想载体支架来源.随着天然组织中ECM对细胞影响的发现,ECM调节细胞行为的生物化学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系统概述了不同类型的ECM对细胞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等细胞行为的影响,重点分析了ECM对细胞行为的调控作用机理,并阐述了基于模拟ECM的人工支架在器官/组织再生中的应用进展,为全面了解ECM对细胞行为的
线粒体是高度动态的细胞器,为了维持其完整性、分布和大小而不断经历着生物发生、融合、裂变和降解的协调循环,这个过程称为线粒体动力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各种疾病模型中,线粒体动力学的损伤会导致心肌损伤并且加速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包括压力超载、缺血/再灌注和代谢紊乱等.调控线粒体动力学可能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因此,该文综述了有关线粒体动力学和心血管疾病联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希望有助于根据线粒体动力学理论优化心血管疾病治疗策略.
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调控转录和转录后的基因表达,在各种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破骨细胞是一种组织特异性的多核巨噬细胞,受多种信号因子和信号通路的调控,作为人体唯一的骨吸收细胞对维持骨代谢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平衡被打破时则会引起一系列骨代谢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硬化症等.近些年研究发现,lncRNAs在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呈现差异化表达,且在其增殖、分化、凋亡过程中具有多重调控作用.该文就lncRN
错误/未折叠蛋白的积累可导致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结构和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UPR作为适应性机制可恢复早期的ERS,重建ER稳态;当UPR不足以缓解ERS时,会通过UPR介导的3个跨膜蛋白(IRE1α、PERK、ATF6)诱发细胞凋亡或自噬.自噬作为ERS的另一种保护性反应,可通过降解错误折叠蛋白和清除受损细胞器
由于特殊的结构与性能,超支化和树枝状聚合物的抗菌性质受到了广泛关注.该文从以下四个部分综述了近五年来超支化、树枝状聚合物抗菌性质方面的研究进展:(1)聚酰胺胺的抗菌性质;(2)超支化聚酯的抗菌性质;(3)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质;(4)抗菌机理的讨论.
大多数化疗药主要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来发挥其抗癌作用.然而,癌细胞容易获得逃避凋亡的能力,对当前的化疗产生抵抗.在这种情况下,诱导癌细胞中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以增强放化疗的敏感性、改善化疗耐药的现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副凋亡(paraptosis)是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属非凋亡性细胞死亡方式,表现为来源于内质网和线粒体肿胀的细胞质广泛的空泡化.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副凋亡的相关背景以及抗肿瘤药物诱导副凋亡的相关分子机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治疗癌症提供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多病因肠道异质性疾病.在此过程中,CD可显著改变肠道黏膜组织形态及炎症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并可影响血细胞炎症基因的甲基化修饰,进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并诱导CD相关的炎症、黏膜损伤等病理反应,这也意味着特定位点的DNA甲基化可作为CD诊疗的潜在分子靶标.该文将综合阐述CD与DNA甲基化修饰的相关性及DNA甲基化作为CD诊断分子标记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