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人来说,阅读不能再停留在“咬文嚼字”阶段,而应该对作品展开精神上深层次的探索。我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和自己多年的摸索,认为反思性阅读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好途径。
一“阅读反思”的三项功能
1“博学”与“笃行”的过渡。在我国古代的学习论中,“思”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慎思”居于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位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学思结合,不可脱节。
古人所说的“思”的内涵十分丰富。“温故而知新”,是由已知向未知的纵向迁移之“思”;“举一反三”,是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之“思”;“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问”,是对自己言行得失包括阅读经验教训的反向之“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是文本解读之“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是知人论世之“思”。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对作者旨意的探求,有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有对自身言行的反省。其中的“慎思”,既要求深入思考,不浅尝辄止;又要求明辨是非优劣,慎重择取,已蕴涵“反思”的含义。在从“博学”到“笃行”的阅读过程中,“慎思”“反思”成为必不可少的过渡。
2“期待”与“批判”的中介。如果说“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点和准备,“阅读批判”是阅读过程的高级发展阶段或归宿,那么,“阅读反思”就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中介”,是阅读能力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梯”。教师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逐步学会阅读批判,必须首先学会阅读反思。即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省察思考,总结经验,从而改进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没有“阅读反思”这一中心环节,“阅读期待”将会落空,“阅读批判”也就没有根基。所以“反思”是从“期待”到“批判”的必不可少的“中介”或“阶梯”。一次阅读行为是如此,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3“接受”与“创造”的桥梁。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作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我国教育进行反思后的明智之举。但是,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阅读者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阅读能力的结构组成依次为: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大致呈由低到高的发展态势。其中,以理解作者旨意、提取文本意义为目标的“接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是“入书”的过程;以超越个人阅读经验、超越文本意义为归宿的“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终端,是“出书”的过程。二者之间有一个不可跳过的阶段,就是以对文本的评价、探究为核心,对个人阅读经验重新建构的“阅读反思”。换而言之,“阅读反思”是从“接受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的桥梁。没有这种桥梁,读者要么永远凝滞在文本之内,要么悬浮于虚妄幻想的半空之中。因此可以说“阅读反思”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
二“阅读反思”的四个层面
如果把阅读期待分为四重视野,即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与之相对应,阅读反思也有四个不同的层面。
1文本解读的反思。阅读的第一视界是解读文本,即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但是由于种种非“阅读”的原因,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海子的诗为例。他的诗歌曾一度湮没无闻,图书馆、书店都找不到。但到了1999年,已故十年的海子获得了首届“鲁迅诗歌奖”。他的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这是许多老诗人也难以享受的殊荣。
对这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文学评论家摩罗说:“我立时被它所‘震撼’,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我确实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爱。”他还认为海子的体验提供了一些极其可贵的启示:“它让我相信中国作家也是可以体验爱与幸福的,中国文学也是可以从爱与幸福、祈祷和拯救的层面寻找发展的可能性的。”(《书屋》2000年第7期)而海子的大学同班同学刘大生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他分析诗的第一节:等到明天再去做幸福的人,说明主人翁并没有“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如果明天做不到这一切,那么所谓明天的幸福就不过是幻想和梦呓。在第二节中,幸福变成了“闪电”,闪电一闪而过,不能持久,又何谈幸福?将幸福“告诉每一个人”,是不是有点自我炫耀?他质问:海子为什么不好好活着以继续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爱和幸福呢?自杀的人们的祝福能让人感到幸福吗?其结论是:海子的诗“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百出”。(《书屋》2002年第2期)刘大生对海子的批评近于苛刻。但他告诫盲目崇拜海子的读者:海子的诗从内容到文字并非无懈可击。这种反思无疑是有益的。
2对作者旨意的反思。阅读的第二视界是理解作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更要考察作者的世界观,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接近文本的真谛,把握作者的主旨。
以鲁迅的作品为例,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批判封建教育的宣言,《孔乙己》是控诉科举制度的檄文,《祝福》是声讨封建礼教的诉状……于是乎,电影《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捐了门槛后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时,愤然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样的“改编”,显然是对《祝福》的误解和曲解。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确实是封建礼教受害者的典型形象。但她的出逃和抗婚并不是出于礼教的反抗,而是向“有违礼教”的安排抗争。鲁四老爷的讨厌,四婶祭祀时的防范,柳妈的恐吓,都使她深信寡妇再嫁是“有罪”的。丑恶的社会环境把她逼上了绝路,这是勿庸置疑的。但作者的意图仅止于此吗?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把中国人的历史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每月只有五百文工钱,却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而且“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后来再嫁给贺老六,生活暂时安定,生了儿子,据见到的人说“母亲也胖,儿子也胖”。这应该算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第二次到鲁家则受嫌弃,遭鄙夷,遇恐吓,终于连做女仆的资格也被剥夺,进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姑且不论这样的“阅读反思”能否为多数人认可,但联想到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笔者认为至少为解读祥林嫂形象增添了一个视角。解读《祝福》,要了解鲁迅。解读其他经典,也要缩短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坚持以人论文。
3社会意义的反思。阅读的第三重视界是论世衡文,即衡量文本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意义,体现其阅读的社会价值。一般来说,优秀作品的社会意义与作者的“写作期待”大体相当,而少数杰出的经典作品其社会意义可能超出作者的“写作期待”。如李白、杜甫、莎士比亚、曹雪芹、鲁迅等人的作品,都能常读常新。如鲁迅深刻地批判过的“国民性”,到了21世纪仍未绝迹,在某些人身上甚至愈演愈烈。这时重读他笔下铿然有声的血性文字,仍然有切肤之痛。
“反思”不限于文本社会意义的探寻,还要对社会的阅读风尚进行反思。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宗旨是培育“读书人口”,构建“书香社会”。但我们所关注的国民的读书状况究竟如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读书率为60.4%,而有39.6%的人基本不读书。究其原因,称自己“没有时间”的为37.8%,“文化水平低、读书有困难的”占23.6%,称自己“不习惯”的人为20.8%。虽然近年来读书人口在增加,且不说“每月有一次读书行为”算不算“读书人口”,仅就近四成的“不读书人口”而言,我们不能不感到“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则是“文字垃圾”的激增,我国每年出版、销售的书籍高达近80亿册。有人慨叹: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信息垃圾增长的速度。社会的阅读风尚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文明指标,也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国民读书状况的调查报告说明,我们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还须努力再努力。
4自我修养的反思。阅读的第四视界是省己察身,阅读既要从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又要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化素养。这是指读者对自己阅读行为的反思。包括阅读动机、阅读对象、阅读策略、阅读方法、阅读时间分配、阅读效率等等。例如,有人读了半辈子书,忽然发现曾津津有味地读过的书并无太大价值,而许多该读的书还没有读。有了这样的反思,必将对阅读对象严加筛选,有所读,有所不读,阅读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收益当会增加。再如,读书时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探究?读者未必自觉,实际上却进行了有选择的阅读策略。二者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德国人利希滕贝格有一个比喻:“阅读意味着借债,在阅读中有所创见就是偿还了欠债。”按照这种主张,阅读时不仅要把作者的思想观点“拿来”,还要“偿还”,边读边思考,经过比较、质疑、参阅、对照等阅读活动,发现文本的不足,匡正文本的谬误。这样,读者在超越个人阅读经验的同时,也往往能超越文本,有所创见。当然,“还债”要有丰厚的阅读积累,由“借债”到能够“还债”,有漫长的路要走。
自始至终,在阅读过程中都必须贯彻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谬误、正义抑或邪恶、美丽抑或丑陋、高尚抑或庸俗,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能得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参 考 文 献
[1]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西川.海子诗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何宴.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2.
一“阅读反思”的三项功能
1“博学”与“笃行”的过渡。在我国古代的学习论中,“思”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子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慎思”居于整个阅读过程的中心位置。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强调学思结合,不可脱节。
古人所说的“思”的内涵十分丰富。“温故而知新”,是由已知向未知的纵向迁移之“思”;“举一反三”,是由此及彼的横向联想之“思”;“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问”,是对自己言行得失包括阅读经验教训的反向之“思”;“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是文本解读之“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是知人论世之“思”。阅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有对文本意义的解读,有对作者旨意的探求,有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有对自身言行的反省。其中的“慎思”,既要求深入思考,不浅尝辄止;又要求明辨是非优劣,慎重择取,已蕴涵“反思”的含义。在从“博学”到“笃行”的阅读过程中,“慎思”“反思”成为必不可少的过渡。
2“期待”与“批判”的中介。如果说“阅读期待”是阅读行为的起点和准备,“阅读批判”是阅读过程的高级发展阶段或归宿,那么,“阅读反思”就是从“阅读期待”到“阅读批判”的“中介”,是阅读能力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阶梯”。教师想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逐步学会阅读批判,必须首先学会阅读反思。即对自己的阅读行为进行省察思考,总结经验,从而改进阅读策略和方法,提高阅读效率。没有“阅读反思”这一中心环节,“阅读期待”将会落空,“阅读批判”也就没有根基。所以“反思”是从“期待”到“批判”的必不可少的“中介”或“阶梯”。一次阅读行为是如此,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也是如此。
3“接受”与“创造”的桥梁。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作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我国教育进行反思后的明智之举。但是,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阅读者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形成的。阅读能力的结构组成依次为: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欣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大致呈由低到高的发展态势。其中,以理解作者旨意、提取文本意义为目标的“接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初级阶段,是“入书”的过程;以超越个人阅读经验、超越文本意义为归宿的“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发展的终端,是“出书”的过程。二者之间有一个不可跳过的阶段,就是以对文本的评价、探究为核心,对个人阅读经验重新建构的“阅读反思”。换而言之,“阅读反思”是从“接受性阅读”到“创造性阅读”的桥梁。没有这种桥梁,读者要么永远凝滞在文本之内,要么悬浮于虚妄幻想的半空之中。因此可以说“阅读反思”是提高阅读质量的保证。
二“阅读反思”的四个层面
如果把阅读期待分为四重视野,即解文、知人、论世、察己;与之相对应,阅读反思也有四个不同的层面。
1文本解读的反思。阅读的第一视界是解读文本,即跨越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全面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但是由于种种非“阅读”的原因,使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以海子的诗为例。他的诗歌曾一度湮没无闻,图书馆、书店都找不到。但到了1999年,已故十年的海子获得了首届“鲁迅诗歌奖”。他的诗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这是许多老诗人也难以享受的殊荣。
对这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有截然不同的解读。文学评论家摩罗说:“我立时被它所‘震撼’,打动我的是这首诗的平静和朴素,以及在平静和朴素之后像天空一样广阔无垠的爱和幸福。”“我确实从这首诗中感受到了幸福,感受到了爱。”他还认为海子的体验提供了一些极其可贵的启示:“它让我相信中国作家也是可以体验爱与幸福的,中国文学也是可以从爱与幸福、祈祷和拯救的层面寻找发展的可能性的。”(《书屋》2000年第7期)而海子的大学同班同学刘大生得出的结论恰好相反。他分析诗的第一节:等到明天再去做幸福的人,说明主人翁并没有“体验幸福、享受幸福”;如果明天做不到这一切,那么所谓明天的幸福就不过是幻想和梦呓。在第二节中,幸福变成了“闪电”,闪电一闪而过,不能持久,又何谈幸福?将幸福“告诉每一个人”,是不是有点自我炫耀?他质问:海子为什么不好好活着以继续为自己也为他人创造爱和幸福呢?自杀的人们的祝福能让人感到幸福吗?其结论是:海子的诗“逻辑混乱、语言拉杂、病句百出”。(《书屋》2002年第2期)刘大生对海子的批评近于苛刻。但他告诫盲目崇拜海子的读者:海子的诗从内容到文字并非无懈可击。这种反思无疑是有益的。
2对作者旨意的反思。阅读的第二视界是理解作者。对经典作品的解读更要考察作者的世界观,才能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接近文本的真谛,把握作者的主旨。
以鲁迅的作品为例,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阶级斗争的观点来解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批判封建教育的宣言,《孔乙己》是控诉科举制度的檄文,《祝福》是声讨封建礼教的诉状……于是乎,电影《祝福》中的祥林嫂在捐了门槛后仍然被禁止参与祭祀活动时,愤然拿起菜刀,跑到土地庙怒砍门槛。这样的“改编”,显然是对《祝福》的误解和曲解。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确实是封建礼教受害者的典型形象。但她的出逃和抗婚并不是出于礼教的反抗,而是向“有违礼教”的安排抗争。鲁四老爷的讨厌,四婶祭祀时的防范,柳妈的恐吓,都使她深信寡妇再嫁是“有罪”的。丑恶的社会环境把她逼上了绝路,这是勿庸置疑的。但作者的意图仅止于此吗?鲁迅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把中国人的历史归纳为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帮工,每月只有五百文工钱,却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而且“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后来再嫁给贺老六,生活暂时安定,生了儿子,据见到的人说“母亲也胖,儿子也胖”。这应该算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第二次到鲁家则受嫌弃,遭鄙夷,遇恐吓,终于连做女仆的资格也被剥夺,进入“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姑且不论这样的“阅读反思”能否为多数人认可,但联想到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笔者认为至少为解读祥林嫂形象增添了一个视角。解读《祝福》,要了解鲁迅。解读其他经典,也要缩短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坚持以人论文。
3社会意义的反思。阅读的第三重视界是论世衡文,即衡量文本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意义,体现其阅读的社会价值。一般来说,优秀作品的社会意义与作者的“写作期待”大体相当,而少数杰出的经典作品其社会意义可能超出作者的“写作期待”。如李白、杜甫、莎士比亚、曹雪芹、鲁迅等人的作品,都能常读常新。如鲁迅深刻地批判过的“国民性”,到了21世纪仍未绝迹,在某些人身上甚至愈演愈烈。这时重读他笔下铿然有声的血性文字,仍然有切肤之痛。
“反思”不限于文本社会意义的探寻,还要对社会的阅读风尚进行反思。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宗旨是培育“读书人口”,构建“书香社会”。但我们所关注的国民的读书状况究竟如何?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调查表明,读书率为60.4%,而有39.6%的人基本不读书。究其原因,称自己“没有时间”的为37.8%,“文化水平低、读书有困难的”占23.6%,称自己“不习惯”的人为20.8%。虽然近年来读书人口在增加,且不说“每月有一次读书行为”算不算“读书人口”,仅就近四成的“不读书人口”而言,我们不能不感到“任重而道远”。另一方面,则是“文字垃圾”的激增,我国每年出版、销售的书籍高达近80亿册。有人慨叹:信息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如信息垃圾增长的速度。社会的阅读风尚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文明指标,也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阅读国民读书状况的调查报告说明,我们在提高国民素质方面还须努力再努力。
4自我修养的反思。阅读的第四视界是省己察身,阅读既要从文本中汲取思想营养,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又要从文本中汲取广博的知识,提高语言文字修养和文化素养。这是指读者对自己阅读行为的反思。包括阅读动机、阅读对象、阅读策略、阅读方法、阅读时间分配、阅读效率等等。例如,有人读了半辈子书,忽然发现曾津津有味地读过的书并无太大价值,而许多该读的书还没有读。有了这样的反思,必将对阅读对象严加筛选,有所读,有所不读,阅读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阅读的收益当会增加。再如,读书时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探究?读者未必自觉,实际上却进行了有选择的阅读策略。二者的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德国人利希滕贝格有一个比喻:“阅读意味着借债,在阅读中有所创见就是偿还了欠债。”按照这种主张,阅读时不仅要把作者的思想观点“拿来”,还要“偿还”,边读边思考,经过比较、质疑、参阅、对照等阅读活动,发现文本的不足,匡正文本的谬误。这样,读者在超越个人阅读经验的同时,也往往能超越文本,有所创见。当然,“还债”要有丰厚的阅读积累,由“借债”到能够“还债”,有漫长的路要走。
自始至终,在阅读过程中都必须贯彻着充满自觉性的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籍,究竟是宣扬真实抑或虚假、准确抑或谬误、正义抑或邪恶、美丽抑或丑陋、高尚抑或庸俗,只有养成了这样读书的方法和习惯,才能得出自己的独立见解来,真正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操。
参 考 文 献
[1]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西川.海子诗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何宴.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