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探究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心理贫困,这里指的是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主要的心理反映是: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妒忌等心理。心理贫困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研究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成为当前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关键词】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对策
  一、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
  心理贫困,指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压力所导致的一系列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负性变化。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实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和“心理贫困”同样不容忽视。心理上的问题必须从心理的成因入手,对症下药,方可解决问题。调查表明,当前贫困生之所以出现自卑、自闭、嫉妒、虚荣和对社会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源于自卑心理。短暂的自卑,毫无大碍,但不及时解决,必将形成心理贫困。造成贫困生心理贫困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乡差异使其对环境不适应。农村和城市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城市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的建筑、设备比比皆是,人们往往是见多识广,而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则是经济落后,人们相对孤陋寡闻。这种城乡差异往往使刚入学的贫困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对很多现代化的东西,譬如手机、电脑甚至电话卡等都不会用,起初心理上会有较大的不适应,但这种不适应带来的自卑心理往往是暂时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大多数贫困生能正确面对,积极适应,但有些人却长期不能适应,造成心理自卑,不可自拔。第二,素质教育使其对学习不适应。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在原学校出类拔萃,但到了大学,强手如云,他们渐渐失去优势,面临着重新定位,心理上一时难以接受这种现状。另外,农村教育多是“死读书”,而大学强调素质教育,导致贫困生在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上又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学习上的不适应和对其现状的无法接受是其自卑心理的主要成因。第三,相对落后的习惯使其对城市文化不适应。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文化自我中心论”,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很多习惯,包括卫生习惯、生活习惯等都与城市文化规则格格不入,两种文化的碰撞中,以农村为中心的文化在城市必然遇到冲击,而自己又不愿为城市文化修正自己的习惯,由此将产生诸多矛盾,继而产生自卑心理。第四,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其不适应。很多贫困大学生有不平衡心理,认为命运对他们是不公平的。对家庭和社会有所抱怨,对其他同学有所排斥。他们表面上显得很自强,甚至很自负,但事实上内心很脆弱、很自卑。较强的自尊心和脆弱的承受能力往往使贫困生由自尊转向自卑,由自卑转向妒嫉和虚荣,或转向自闭,甚至自弃。这种不适应主要由价值观和世界观左右,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扭曲和形变。
  二、引领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的解决策略
  第一,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和谐的心理环境。政治思想工作者要积极做好贫困生思想上的宣传和引导工作,特别是对引发贫困生自卑心理的消费观念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为贫困生摆脱心理贫困创造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使其正确认识消费和贫困,进一步对其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事实上,消费仅仅能够表明财富的多少,但决不能表明人生的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困难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位哲人说过:困难是一所学校,它将使人成熟,也必将使人自励。所以贫困并不可怕,关键看你是否能够自励。正面的引导将会使学生对自身经济上的困难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这是开展贫困生工作的基础。第二,创造性地开展扶贫工作,力求扶贫方法上的创新性与时效性。创造性地设立奖项扩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如变贫困生补助为各种形式的贫困生奖学金;在扶贫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本学校的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加大奖学金的发放范围和力度,以适当的途径和适当的时机,使真正的贫困生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第三种做法是为贫困生提供更多助學岗位,变无偿补助为有偿补助等等,使贫困生真正摆脱施舍感所带来的自卑、负疚等心理负担,走向自立、自强。第三,建立健全贫困生保障体系,从学籍管理制度上为贫困生摆脱贫困创造条件。在条件允许的高校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适当延长或缩短贫困学生的修业年限,使贫困生能通过提前就业或勤工助学等方式解决自身经济问题。制度上扶贫为贫困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种压力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贫困生摆脱经济上的贫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这种做法,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了贫困生摆脱经济贫困,同时也可以使贫困生有效消除对社会及家庭的抱怨及对同学的排斥心理,使贫困生对社会制度和自身处境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
  参 考 文 献
  [1]李从松.贫困对贫困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2(4)
  [2]马福运,张银付.高校特困生自卑心理成因及矫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6(2)
  [3]林兴岚.切实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
其他文献
变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促进事物发展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变化,继续获得生存和发展,否则就会在科技发展、市场竞争中惨遭淘汰。本文主要介绍新时期国有企业思想政
新时期,电力行业面临着一系列调整,推动了以人才战略机制为主导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企业坚持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改革,加快内部人力资源机制的现代化.复合型人才是电力企业发展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学习贯彻两级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以全面提升组织力为重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研究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的效果.方法: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将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的脊柱骨样骨瘤患者3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有时候,错误所具有的价值远远高于正确,它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创新的可能性.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以自身的教学经历发现:对错误进行有价值的开发利用可转化为教学资源.教
【摘 要】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幼儿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也关系到幼儿园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园应视安全教育为己任,扎扎实实把安全融入孩子真实的学习生活中,充分抓住每一个细节将安全教育工作做充分,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得益、让社会放心。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教育 平安校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
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要对数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而且也开始对各类题型有了初步的接触.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过的语文知识还非常有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