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下,高中数学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数学源自于生活,学习的数学知识也回归于应用生活。因此,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扎实于基础,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还要引领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应用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炼数学问题。
如何将课堂知识用于实际生活?本人针对利润问题将相关函数知识与技能,技能与实际做了尝试性的研究,现简单阐述如下:
“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读懂”数学概念、性质、判定、定理以及问题内容,从实际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读懂”是理解的关键。“读懂”才能理解实际问题所要阐述的具体数学信息。针对利润问题,本人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新知、解答问题过程中,掌握利润问题中的“要害”信息,进行探究实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的模型。
实例讲解:
【例1】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16元的日用品,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若按每件20元的价格销售,每月能卖出360件;若按每件25元的价格销售,每月能卖出210件,假定每月销售件数y是价格x的一次函数,试求:(1)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利润函数;(3)价格为多少时,才能使每月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阅读引导】本题属于最大利润问题。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寻求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函数关系进而解答。
【解答过程】
(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b
将y=360,x=20;y=210,x=25代入y=ax+b,解得:a= -30,b=960,所以,函数关系:y= 960-30x
(2)设利润函数关系为:W=(x-16)y =(x-16)(960-30x),整理得:W = -30x2+1440x-15360
(3)因为:W= -30x2+144x-15360= 1920-30(x-24)2由函数式看出30(x-24)2≥0,要想使利润W最大,只有当x-24=0时。所以当x-24=0,x=24时,最大利润是1920元。
答:价格为24元时,才能使每月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1920元。
【巩固练习】某市的一家报刊摊点,从报社买进《城市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30元,卖不掉的报纸可以以每份0.05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已知在一个月(以30天计算)里,这个摊点有20天每天可以卖出400份报纸,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250份,每天从报社购进的报纸份数必需相同。问这个摊主每天从报社购进 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月所获得的利润最大?并计算此摊主一个月最多可获利多少元?
【解答过程】设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x份,每月所获利润y元。由题意可知当x∈[250,400]时,每月所获利润才能最大.
所以y=20·0.30x+10·0.30·250+10·0.05·(x-250)-30·0.20x ,整理得:y =0.5x+625,x∈[250,400]。
因为函数y在[250,400]上为增函数,故当x=400时,y有最大值825元。
答:这个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400份,才能使每月所获的利润最大,并计算他一个月最多可赚得825元.
【例2】某加工厂需定期购买材料,已知每公斤原材料的价格为1.5元,每次购买原材料需支付运费600元,每公斤原材料每天的保管费用为0.03元,该厂每天需要消耗原材料400公斤,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当天即开始使用(即有400公斤不需要保管)(1)设该厂每x天购买一次原材料,试写出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在x天内总的保管费用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原材料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y最少,并求出这个最少值。
【阅读引导】x天购买一次原材料,则一次需购买 400x 每天需保管的原料分别为400(x-1),400(x-2),......400;构成等差数列。因此,求x天的保管费是等差数列的和乘以0.03。
【解答过程】(1)设函数关系式(x)=400(x-1) x 0.03 +400(x-2) x 0.03 +K+400 [x-(x-1)] x 0.03,整理得: (x)=6x(x-1)
(2) x天购买一次的总费用为 f(x)= 400x·1.5+600+6x(x+1),所以平均每天的费用为 y=400x·1.5+600+6(x-1) x
整理得:y= 6x+600x+59423600+594=714
当且仅当 6x=600x,x=10时最小; 即10天购买一次原材料最少,最小值是714元。
【巩固练习】某市现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有100万人,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产值a万元,现在决定从中分流出x万人去加强第三产业,分流后继续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产值可增加2x%,而分流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每年创造产值1.2a万元,在保证第二产业产值不减少的情况下,分流出多少人,才能使二三产业总产值增加最多?
【解答过程】设分流后的二三产业总产值为y 则:y=(100-x)(1+2x%)a+1.2ax ,化简得y= 0.02a(-x2+110x+5000)
因为第二产业产值不减少 ,所以(100-x)(1+2x%)a-100a≥0 ,即0.02a(50x-x2)≥0
因为a>0,所以50x-x2≥0,因为x∈[0,50],又因为y是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下,y的对称轴是x=55,所以当x=50时,y有最大值。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要回归到实际生活应用中。首先要“阅读”理解题意,“读懂”实际问题所要阐述的具体问题。然后,在“阅读”中找准课堂知识体系,用数学概念、性质、判定、定理,从实际出发提炼出数学模型。最后,得以解决实际问题。
如何将课堂知识用于实际生活?本人针对利润问题将相关函数知识与技能,技能与实际做了尝试性的研究,现简单阐述如下:
“阅读”是理解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读懂”数学概念、性质、判定、定理以及问题内容,从实际中抽象、提炼出数学模型,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读懂”是理解的关键。“读懂”才能理解实际问题所要阐述的具体数学信息。针对利润问题,本人在注重学生的学习新知、解答问题过程中,掌握利润问题中的“要害”信息,进行探究实践。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的模型。
实例讲解:
【例1】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16元的日用品,销售一段时间后发现,若按每件20元的价格销售,每月能卖出360件;若按每件25元的价格销售,每月能卖出210件,假定每月销售件数y是价格x的一次函数,试求:(1)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2)利润函数;(3)价格为多少时,才能使每月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阅读引导】本题属于最大利润问题。销售价格,销售数量,成本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寻求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函数关系进而解答。
【解答过程】
(1)设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ax+b
将y=360,x=20;y=210,x=25代入y=ax+b,解得:a= -30,b=960,所以,函数关系:y= 960-30x
(2)设利润函数关系为:W=(x-16)y =(x-16)(960-30x),整理得:W = -30x2+1440x-15360
(3)因为:W= -30x2+144x-15360= 1920-30(x-24)2由函数式看出30(x-24)2≥0,要想使利润W最大,只有当x-24=0时。所以当x-24=0,x=24时,最大利润是1920元。
答:价格为24元时,才能使每月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1920元。
【巩固练习】某市的一家报刊摊点,从报社买进《城市晚报》的价格是每份0.20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30元,卖不掉的报纸可以以每份0.05元的价格退回报社。已知在一个月(以30天计算)里,这个摊点有20天每天可以卖出400份报纸,其余10天每天只能卖出250份,每天从报社购进的报纸份数必需相同。问这个摊主每天从报社购进 多少份报纸,才能使每月所获得的利润最大?并计算此摊主一个月最多可获利多少元?
【解答过程】设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x份,每月所获利润y元。由题意可知当x∈[250,400]时,每月所获利润才能最大.
所以y=20·0.30x+10·0.30·250+10·0.05·(x-250)-30·0.20x ,整理得:y =0.5x+625,x∈[250,400]。
因为函数y在[250,400]上为增函数,故当x=400时,y有最大值825元。
答:这个摊主每天从报社买进400份,才能使每月所获的利润最大,并计算他一个月最多可赚得825元.
【例2】某加工厂需定期购买材料,已知每公斤原材料的价格为1.5元,每次购买原材料需支付运费600元,每公斤原材料每天的保管费用为0.03元,该厂每天需要消耗原材料400公斤,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当天即开始使用(即有400公斤不需要保管)(1)设该厂每x天购买一次原材料,试写出每次购买的原材料在x天内总的保管费用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2)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原材料才能使平均每天支付的总费用y最少,并求出这个最少值。
【阅读引导】x天购买一次原材料,则一次需购买 400x 每天需保管的原料分别为400(x-1),400(x-2),......400;构成等差数列。因此,求x天的保管费是等差数列的和乘以0.03。
【解答过程】(1)设函数关系式(x)=400(x-1) x 0.03 +400(x-2) x 0.03 +K+400 [x-(x-1)] x 0.03,整理得: (x)=6x(x-1)
(2) x天购买一次的总费用为 f(x)= 400x·1.5+600+6x(x+1),所以平均每天的费用为 y=400x·1.5+600+6(x-1) x
整理得:y= 6x+600x+59423600+594=714
当且仅当 6x=600x,x=10时最小; 即10天购买一次原材料最少,最小值是714元。
【巩固练习】某市现从事第二产业的人有100万人,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产值a万元,现在决定从中分流出x万人去加强第三产业,分流后继续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平均每人每年创造产值可增加2x%,而分流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每年创造产值1.2a万元,在保证第二产业产值不减少的情况下,分流出多少人,才能使二三产业总产值增加最多?
【解答过程】设分流后的二三产业总产值为y 则:y=(100-x)(1+2x%)a+1.2ax ,化简得y= 0.02a(-x2+110x+5000)
因为第二产业产值不减少 ,所以(100-x)(1+2x%)a-100a≥0 ,即0.02a(50x-x2)≥0
因为a>0,所以50x-x2≥0,因为x∈[0,50],又因为y是二次函数且开口向下,y的对称轴是x=55,所以当x=50时,y有最大值。
总之,高中数学的教学要回归到实际生活应用中。首先要“阅读”理解题意,“读懂”实际问题所要阐述的具体问题。然后,在“阅读”中找准课堂知识体系,用数学概念、性质、判定、定理,从实际出发提炼出数学模型。最后,得以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