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表现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情感因素,运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手段助力教学,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创设师生情感交流的和谐气氛,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学生的魅力。
[关键词]情感教育;热爱学生;感染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81-02
在教学活动中,學生内化知识的过程,仅仅靠师生之间简单而直接的互动是不够的,它需要借助内在的情感共鸣作催化剂。
情感与人类的行为活动如影相随,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情感交流。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感情既可以推进人们的行为,也可能会迟滞人们的行为。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会促进人们主动从事某项活动,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消极否定的情感,却会在不知不觉间阻碍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活动自然收效甚微。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双边认知活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滋生出愉悦兴奋的情感,就会主动积极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将教师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需要,在愉快、满意的情感驱动下,智力活动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情感投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堂教学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主导者却是教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来自于教师的感染力。教师以充满正能量的真挚关怀诲人不倦,这种情感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内心自然而然就会滋生出积极奋发的情愫,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效率肯定成倍放大。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凸显情感因素,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呢?
一、教师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要热爱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学生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受情感、意志的制约。如果教师热爱教学工作,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广泛学习,兼收并蓄,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满腔热情地储备源头活水,准备用源源不断的“一溪水”涤荡学生的灵魂,充实学生的头脑。如果教师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工作失去信心,经常释放负能量,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教师把对所教学科的积极情感灌注到教学中,并以饱满的热情教学时,会以高度的责任心组织课堂教学,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积极地启发学生思考,热情地鼓励学生交流,精准地辅导学生进步,把知识溶解在“爱”的潮水里,使学生沉浸在愉悦的感情中接受知识,引发热烈的学习内驱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爱学生是教师美好情感的源泉,是教师生活中很重要的。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才会热爱他教的课,思考他提出的问题,愿意听从他的教导,模仿他的模样,达到他的期望。”这跟我国古代教育家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是同一个道理。热爱学生的教师,对学生充满殷切的期望,真诚希望每一名学生好学上进、天天进步,获得长足发展,会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心和耐心,诱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产生必胜的学习信念。
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学生的魅力
情感确实具有一定的感化力量。教师除了要用自己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富有智慧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还要擅长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同时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倾听学生的意见,体谅学生的苦衷,考虑学生的合理要求,营造和谐宽容的情感交流氛围,润物细无声地转化学生。要善于以自己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去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作为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合乎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情感,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借助眼神、姿势、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进而有效地感染学生。如表示坚决可以挥拳头,表示赞赏可以轻拍肩膀,不满时可以用面部表情来暗示。要以真心诚意的关怀、尊重、信任,春风化雨般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的积极变化。课堂上教师倘若以喜悦的神色、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学生会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引申到积极的学习思考当中,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冷漠无情地板着面孔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把学生当作机械的受教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和煎熬,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心智的积极活动便会受到抑制。
同时,教师面对学生时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谨防冲动。教师也有不愉快和生气的时候,上课时如果不能及时把课外的不良情绪消解掉,带到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发挥失常、教学思路不顺畅、语言表述混乱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引发教师情绪失控的情况。 而且由于教师不良情绪在课堂上的辐射,教学气氛会变得沉闷,学生会产生压抑、恐慌的情绪。所以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沉着,力戒暴怒,要在平和的心态下教学,千万不可以带着不良情绪上课或带着不良情绪对待学生。另外,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在对待问题学生时,要理性、理智,控制好情感,合理运用情感进行教育。
当前,我国家庭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结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家庭、问题家庭越来越多。复杂的社会家庭状况,派生出不少的问题学生。生活在这些家庭里的孩子要么被溺爱过度,要么缺少亲人的关怀和照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而教师也非圣人,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喜“优”恶“差”的情感偏差。教师一般都喜欢那些守规矩、有礼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差、个性张扬、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极容易产生厌恶、排斥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一旦在教学过程中流露出来,很快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交流的屏障,彼此排斥,互相反感。而且,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厌恶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会严重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伤害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苏联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克服对孩子的反感,就会憎恶孩子,对孩子进行报复,就会使孩子感到学校是受罪的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孩子身上培育出憎恶科学、憎恶人、憎恶社会的情绪。孩子最初也许憎恶一个或几个教师,之后会发展到憎恶所有的教师,最后发展成憎恶一切的人。所以,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当前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用人文关怀去感化他们,用情感关怀去感召他们,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用诚挚无私的情感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逐步改正错误,树立进取意识。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强大作用,运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凸显情感因素,一定会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责任编辑 诺 依)
[关键词]情感教育;热爱学生;感染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5-0081-02
在教学活动中,學生内化知识的过程,仅仅靠师生之间简单而直接的互动是不够的,它需要借助内在的情感共鸣作催化剂。
情感与人类的行为活动如影相随,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情感交流。大量的心理学实验结果告诉我们,感情既可以推进人们的行为,也可能会迟滞人们的行为。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会促进人们主动从事某项活动,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消极否定的情感,却会在不知不觉间阻碍人们从事某项活动,活动自然收效甚微。
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双边认知活动。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滋生出愉悦兴奋的情感,就会主动积极地接受教师的影响,将教师的要求变为自己的需要,在愉快、满意的情感驱动下,智力活动的效率必将大大提高。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教师的情感投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堂教学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主导者却是教师。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来自于教师的感染力。教师以充满正能量的真挚关怀诲人不倦,这种情感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内心自然而然就会滋生出积极奋发的情愫,自觉参与学习活动,学习效率肯定成倍放大。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凸显情感因素,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呢?
一、教师要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要热爱工作,热爱所教专业,热爱学生
心理学专家认为,人的行为往往受情感、意志的制约。如果教师热爱教学工作,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广泛学习,兼收并蓄,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满腔热情地储备源头活水,准备用源源不断的“一溪水”涤荡学生的灵魂,充实学生的头脑。如果教师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工作失去信心,经常释放负能量,势必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当教师把对所教学科的积极情感灌注到教学中,并以饱满的热情教学时,会以高度的责任心组织课堂教学,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积极地启发学生思考,热情地鼓励学生交流,精准地辅导学生进步,把知识溶解在“爱”的潮水里,使学生沉浸在愉悦的感情中接受知识,引发热烈的学习内驱力,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爱学生是教师美好情感的源泉,是教师生活中很重要的。爱学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孩子才会热爱他教的课,思考他提出的问题,愿意听从他的教导,模仿他的模样,达到他的期望。”这跟我国古代教育家所说的“亲其师,信其道”是同一个道理。热爱学生的教师,对学生充满殷切的期望,真诚希望每一名学生好学上进、天天进步,获得长足发展,会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心和耐心,诱发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产生必胜的学习信念。
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有效表达内心的情感,增强感染学生的魅力
情感确实具有一定的感化力量。教师除了要用自己渊博的专业知识和富有智慧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还要擅长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内心体验时,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同时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善于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学生的感受,倾听学生的意见,体谅学生的苦衷,考虑学生的合理要求,营造和谐宽容的情感交流氛围,润物细无声地转化学生。要善于以自己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乐观精神去感染学生,增强学生直面困难、克服挫折的勇气。
作为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合乎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情感,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借助眼神、姿势、手势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进而有效地感染学生。如表示坚决可以挥拳头,表示赞赏可以轻拍肩膀,不满时可以用面部表情来暗示。要以真心诚意的关怀、尊重、信任,春风化雨般地触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情感的积极变化。课堂上教师倘若以喜悦的神色、亲切的语调、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学生会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把智力活动引申到积极的学习思考当中,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冷漠无情地板着面孔站在讲台上照本宣科,把学生当作机械的受教者,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和煎熬,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心智的积极活动便会受到抑制。
同时,教师面对学生时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谨防冲动。教师也有不愉快和生气的时候,上课时如果不能及时把课外的不良情绪消解掉,带到课堂上就容易出现发挥失常、教学思路不顺畅、语言表述混乱等现象,甚至会发生因为学生表现不好而引发教师情绪失控的情况。 而且由于教师不良情绪在课堂上的辐射,教学气氛会变得沉闷,学生会产生压抑、恐慌的情绪。所以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要冷静、沉着,力戒暴怒,要在平和的心态下教学,千万不可以带着不良情绪上课或带着不良情绪对待学生。另外,教师尤其需要注意:在对待问题学生时,要理性、理智,控制好情感,合理运用情感进行教育。
当前,我国家庭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结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留守儿童家庭、问题家庭越来越多。复杂的社会家庭状况,派生出不少的问题学生。生活在这些家庭里的孩子要么被溺爱过度,要么缺少亲人的关怀和照顾,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而教师也非圣人,在对待学生的态度方面,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喜“优”恶“差”的情感偏差。教师一般都喜欢那些守规矩、有礼貌、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那些自我约束能力差、个性张扬、不喜欢学习的学生,极容易产生厌恶、排斥心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一旦在教学过程中流露出来,很快就会在师生之间形成交流的屏障,彼此排斥,互相反感。而且,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厌恶感,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会严重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形成恶性循环。这种伤害的阴影,甚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苏联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克服对孩子的反感,就会憎恶孩子,对孩子进行报复,就会使孩子感到学校是受罪的地方,就会不知不觉地在孩子身上培育出憎恶科学、憎恶人、憎恶社会的情绪。孩子最初也许憎恶一个或几个教师,之后会发展到憎恶所有的教师,最后发展成憎恶一切的人。所以,教师对待问题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当前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越是有问题的学生,越需要教师用人文关怀去感化他们,用情感关怀去感召他们,唤醒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人都是需要被肯定的,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用诚挚无私的情感去温暖他们的心灵,引领他们逐步改正错误,树立进取意识。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强大作用,运用一切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凸显情感因素,一定会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
(责任编辑 诺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