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历史“临界生”,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但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我们所说的历史学科临界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历史教学中,临界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本文从历史临界生形成过程中的成因及解决对策角度,寻求临界生的转化和提高的办法,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一、成因
1.历史课业负担过重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由于升学的压力,中学生普遍存在历史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这种现状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教师新课的讲授,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低;复习课基本上都是教师讲题,学生听题、看题。再加上过重的学习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学生喘不过气来,每天只是疲于奔命。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久而久之,自然对历史的学习失去兴趣,历史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甚至对历史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没有认真做笔记,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作业马虎甚至抄答案应付;学习缺乏主动性,尽管教材资料就在身边,遇到一个不记得的事件也要问老师,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产生临界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3.教师对临界生鼓励和表扬少,课堂提问面窄
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艺术,不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临界生缺乏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集中,喜欢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临界生很少关注,这样临界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慢慢就会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还会给学生一个错觉,觉得老师偏心,看不起自己,甚至对该科教师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
二、对策
1.减轻学生的历史课业负担,“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中等生,争取在课堂内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听懂、学懂。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对临界生,则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导其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使临界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其学习兴趣也慢慢地得以培养起来。
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材施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临界生是关键,临界生课业负担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也就得到改善了。那么让临界生减轻历史课业负担、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增进历史学习意识、提高历史素质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关注转变临界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历史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临界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而不只是压力。同时还要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构建德育网络化。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临界生的转化和提高。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对临界生历史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怎样听课,怎样作业,怎样复习,怎样审题,怎样运用基本史实回答历史问题等。
3.重视增强良性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创设互助的群体环境,营造有利于临界生学习历史的良好氛围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意纠正临界生的自卑心理和嫉妒心理,引导临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并且在班级中营造团结互助、拼搏向上的学习氛围。如:分历史小组竞赛;男女临界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赛等。如对于主干历史知识,可比赛哪个临界生记得又快又好又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看谁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等等,学生们的热情立刻会高涨起来,他们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方程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一、成因
1.历史课业负担过重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由于升学的压力,中学生普遍存在历史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这种现状导致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历史学习失去了兴趣。有的教师新课的讲授,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参与度低;复习课基本上都是教师讲题,学生听题、看题。再加上过重的学习压力,家长过高的期望,学生喘不过气来,每天只是疲于奔命。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激发,久而久之,自然对历史的学习失去兴趣,历史学习成绩自然会下降,甚至对历史学习完全失去了信心。
2.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很多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堂上没有认真做笔记,课后又没有及时复习,作业马虎甚至抄答案应付;学习缺乏主动性,尽管教材资料就在身边,遇到一个不记得的事件也要问老师,养成了懒惰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是产生临界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3.教师对临界生鼓励和表扬少,课堂提问面窄
很多教师缺乏教学艺术,不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临界生缺乏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集中,喜欢提问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临界生很少关注,这样临界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得不到老师的关注,慢慢就会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还会给学生一个错觉,觉得老师偏心,看不起自己,甚至对该科教师产生反感和排斥心理。
二、对策
1.减轻学生的历史课业负担,“因材施教、分层要求”,提高课堂效率
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立足于中等生,争取在课堂内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听懂、学懂。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在课外辅导上,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拓展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力;对临界生,则着力于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导其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做,能使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使临界生“吃得了”,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其学习兴趣也慢慢地得以培养起来。
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因材施教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临界生是关键,临界生课业负担问题解决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也就得到改善了。那么让临界生减轻历史课业负担、培养历史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增进历史学习意识、提高历史素质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关注转变临界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历史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
临界生和其他学生一样,有他们的特长和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而不只是压力。同时还要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构建德育网络化。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教育的合力,才能有效促进临界生的转化和提高。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应加强对临界生历史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怎样听课,怎样作业,怎样复习,怎样审题,怎样运用基本史实回答历史问题等。
3.重视增强良性的竞争和合作意识,创设互助的群体环境,营造有利于临界生学习历史的良好氛围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竞争。这种竞争应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起来,成为习惯性意识,随时准备着抓住机遇,去迎接挑战。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注意纠正临界生的自卑心理和嫉妒心理,引导临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并且在班级中营造团结互助、拼搏向上的学习氛围。如:分历史小组竞赛;男女临界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赛等。如对于主干历史知识,可比赛哪个临界生记得又快又好又准,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看谁理解得更全面更准确等等,学生们的热情立刻会高涨起来,他们学习历史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方程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