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在《教师——精神上的长途跋涉者》一文中写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随时可能会来一个出其不意。教师借助课堂“意外”,巧变预设,顺势而为,往往可以得到额外的收获。下面与大家分享两则笔者亲身经历的课堂教学故事。
故事一:从“扬长避短”到“扬长补短”
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命制了这样一道话题作文,要求是:阅读图1,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从图1直观看到,只要倾斜一定角度,原本的“短板”决定储水量多少会迅速让位于“长板”。木桶的位置摆放不同是决定液面高低的重要因素,它形象地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扬长避短”。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4页有这么一句话:“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上面这张图作为新授课导入,借此复习一下旧知。让我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条件反射地说出“扬长避短”四个字。不过,课堂上也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意外,他对看似无懈可击的上述结论提出了质疑:“老师,万一上图的木桶不是向右倾斜,而是向左,难道还能反映扬长避短吗?”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反问弄得一时语塞,思考片刻之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积极肯定了这位同学的逆向思维,并让大家献计献策,怎样才能使木桶储水量达到最大化。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最终的结论归于一点,大家一致认为把短板补上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就是我们更应该做到“扬长补短”。
然而,从“避短”到“补短”的转变也让大家产生了思维上的困惑——“难道教材上写错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实时做了补充:从眼前来看,针对当下即刻进行的比赛,当我们遭遇的是比我们强大的对手时,我们要改变战术,讲究策略,灵活运用规则,這样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比如田忌赛马的故事;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局面,需要扎实地夯实自己的技能,增长自己的才干,这样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权宜之计仅仅是一种无奈之举,切不可形成投机取巧的心理,比如平时不努力学习,考前通过猜题押宝的方式实属不妥。
所以,从“扬长避短”到“扬长补短”,不仅仅是一字之改变,更是人生观的转变!
故事二:从“法律底线”到“道德底线”
在讲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课“法不可违”一框时,从知识的相互关联角度,基于第三课 “维护秩序”一框的第25页中“调节我们的行为的规则有很多”,我设计了下图,以便同学们对课本第46页“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从图2可直观看出,道德规范调节范围大于法律规范,道德底线也高于法律底线。所以,针对普通公民来说,法律就是大家的行为底线,这正好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正当我兴致勃勃板书画图时,班上一同学举手发言说: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一框时,教材提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这是不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不只是法律底线而是道德和法律的“双底线”?
灵动的课堂总少不了突如其来的课堂“意外”。借此契机,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到底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课堂讨论的结论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方观点认为道德底线没有太大约束力,道德责任追究起来难度很大,设定道德底线在现实中意义不大,所以应该坚持法律底线;另一方观点认为法律底线过低,不能到了人们的行为已经到了徘徊于违法犯罪的边缘时才设定红线,那样有点为时过晚,还是要设定双重底线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比较合适。
激烈的争论过后,我给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是一个中国公民,也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党员,所以我要按照法律规范、教师师德规范和党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突破法律底线、师德底线和党纪底线。这是因为,一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纪严于国法”,对于党员来说,底线决不仅仅是不违法;另一方面,“为人师表”也对人民教师提出了远高于普通公民的行为规范要求。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我们既要认识到法律是人们行为最后的底线,日常的言行不能“托底”,更不能“破底”,又要提高自己的纪律意识、法治观念和道德修养,把遵守纪律、尊崇法律和恪守道德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
所以,从“法律底线”到“道德底线”,不仅仅是两个概念的澄清,更是价值观的引导!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随时可能会来一个出其不意。教师借助课堂“意外”,巧变预设,顺势而为,往往可以得到额外的收获。下面与大家分享两则笔者亲身经历的课堂教学故事。
故事一:从“扬长避短”到“扬长补短”
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命制了这样一道话题作文,要求是:阅读图1,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从图1直观看到,只要倾斜一定角度,原本的“短板”决定储水量多少会迅速让位于“长板”。木桶的位置摆放不同是决定液面高低的重要因素,它形象地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学会“扬长避短”。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第34页有这么一句话:“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上面这张图作为新授课导入,借此复习一下旧知。让我欣慰的是,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条件反射地说出“扬长避短”四个字。不过,课堂上也有个学生的回答令我意外,他对看似无懈可击的上述结论提出了质疑:“老师,万一上图的木桶不是向右倾斜,而是向左,难道还能反映扬长避短吗?”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反问弄得一时语塞,思考片刻之后,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积极肯定了这位同学的逆向思维,并让大家献计献策,怎样才能使木桶储水量达到最大化。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最终的结论归于一点,大家一致认为把短板补上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之道,也就是我们更应该做到“扬长补短”。
然而,从“避短”到“补短”的转变也让大家产生了思维上的困惑——“难道教材上写错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实时做了补充:从眼前来看,针对当下即刻进行的比赛,当我们遭遇的是比我们强大的对手时,我们要改变战术,讲究策略,灵活运用规则,這样才有可能取得胜利,比如田忌赛马的故事;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要从根本上扭转不利的局面,需要扎实地夯实自己的技能,增长自己的才干,这样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权宜之计仅仅是一种无奈之举,切不可形成投机取巧的心理,比如平时不努力学习,考前通过猜题押宝的方式实属不妥。
所以,从“扬长避短”到“扬长补短”,不仅仅是一字之改变,更是人生观的转变!
故事二:从“法律底线”到“道德底线”
在讲授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课“法不可违”一框时,从知识的相互关联角度,基于第三课 “维护秩序”一框的第25页中“调节我们的行为的规则有很多”,我设计了下图,以便同学们对课本第46页“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从图2可直观看出,道德规范调节范围大于法律规范,道德底线也高于法律底线。所以,针对普通公民来说,法律就是大家的行为底线,这正好体现了法律的规范作用,即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正当我兴致勃勃板书画图时,班上一同学举手发言说:在学习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一框时,教材提到“‘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这是不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不只是法律底线而是道德和法律的“双底线”?
灵动的课堂总少不了突如其来的课堂“意外”。借此契机,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到底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课堂讨论的结论集中在以下两点:一方观点认为道德底线没有太大约束力,道德责任追究起来难度很大,设定道德底线在现实中意义不大,所以应该坚持法律底线;另一方观点认为法律底线过低,不能到了人们的行为已经到了徘徊于违法犯罪的边缘时才设定红线,那样有点为时过晚,还是要设定双重底线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比较合适。
激烈的争论过后,我给大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是一个中国公民,也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党员,所以我要按照法律规范、教师师德规范和党纪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突破法律底线、师德底线和党纪底线。这是因为,一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纪严于国法”,对于党员来说,底线决不仅仅是不违法;另一方面,“为人师表”也对人民教师提出了远高于普通公民的行为规范要求。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我们既要认识到法律是人们行为最后的底线,日常的言行不能“托底”,更不能“破底”,又要提高自己的纪律意识、法治观念和道德修养,把遵守纪律、尊崇法律和恪守道德作为我们行事的准则。
所以,从“法律底线”到“道德底线”,不仅仅是两个概念的澄清,更是价值观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