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东三省刚刚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统一全国的历史节点,张学良杀掉了一个反对易帜的老部下。可是这个人也是一个对东三省忠心耿耿的守护者。
这个人的死搬开了日本人染指东北的最大绊脚石。孙中山在生前曾高度赞誉此人建设东北的成就,说他使东北“军民两政日臻盛轨”。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则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认为此人对日本的政策是“对的,极高明的”。
这位令诸多民国名流集体痛惜的厉害人物正是奉系军阀中的重量级枭雄:杨宇霆。
一
杨宇霆生于清末的奉天(今辽宁沈阳),是闯关东拓荒者的后裔。杨宇霆从小就聪明伶俐。在学业上,他过目不忘,连老师都惊呆了,慌不迭地将他推荐给县学的张先生;在人际交往上,虽说家境困难,他没法送礼请托,但凭着才学和稳重的待人接物,他深得老师器重。张先生更对他格外栽培,不但精心辅导他的学业,还常带他参加县里的诗会。随着眼界的日益开阔,杨宇霆要走出去闯一片天的理想从此萌发。
1904年,杨宇霆本来没资格报考秀才,张先生也好心劝他等下次,杨宇霆硬是上下活动,涉险拿到了考试资格,然后考取了秀才。也许正是从这次人生收获起,他确立了自己终生不变的强硬风格:永不妥协,绝不退缩。
但正当他沉浸在考取功名的喜悦中时,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金榜题名的路算是没戏了。这些末代秀才的唯一出路就是跑到奉天学堂学新学。以前总学八股文章子曰诗云,这下却成了物理、化学、代数、几何,且半点儿基础没有,杨宇霆他们听课就跟听天书似的。
一起来读书的秀才们好些都退缩了,反正学不会,还混个什么劲?到最后,秀才科举背景的学生,全学堂都没剩下几个。杨宇霆依然坚持,上课听不懂,就拼上时间自学;实在学不会,就硬着头皮求教,从老师到同学,再多的嘲笑讽刺他都赔着笑忍了下去。日久天长,他竟还交了不少朋友。
等到毕业考试时,全学堂都给惊到了:半点儿基础没有的杨宇霆竟然名列前茅,完美毕业。凭借这样的刻苦,他先考取奉天陆军学校,后被选派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只要看看民国的风云人物有多少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过书,就知道这是一份怎样的硬简历。
对这个难得的机遇,杨宇霆也抓得牢。东渡日本以后,他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个性还是那般要强,甚至为了练骑马,半夜偷偷起来加练,却被惊马咬伤了。
除了学业优秀外,他还经营起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不但同期有不少好友,还和不少政要建立联系,连孙中山都与他有书信往来。等学成归国时,她这般苦心经营果然发挥了大作用:他先在长春做陆军第三镇炮队队官,又在东三省讲武堂做教官。
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却是长他四岁的师兄徐树铮。
作为段祺瑞的心腹、收复外蒙的军事家,徐树铮有着不朽的战功和高傲的眼光,除了恩师段祺瑞外,普天之下,就没几个他瞧得上的人物。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杨宇霆却对了徐树铮的脾气——他们都以意志顽强、做事坚决著称。在徐树铮的关照下,杨宇霆扶摇直上,先被调到北京,担任陆军部科员,然后被。派到奉天,在奉天军械厂一直做到厂长。而这个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军火基地正是在杨宇霆手中发展壮大的。
随着杨宇霆崭露头角,时任27师师长的张作霖第一次注意到他,并委任他为师参谋长。
虽说杨宇霆后来一直以奉系元老自居,但小张作霖十岁的他和汤玉麟等元老相比,完全就是奉系里的小字辈。可张作霖对他的重用完全有火线提拔的味道,几乎从一开始就引为心腹。
为什么对他这样器重?有人说张作霖一次无意中巡查,发现杨宇霆的兵带得好,从此着力提拔;也有人说是因为徐树铮,为了能和皖系拉关系,张作霖就要和杨宇霆多亲近。但无可争议的是,从二人第一次见面起,他们不但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信任,更坚定了携手建功立业的雄心——杨宇霆将自己比作诸葛亮,把师长张作霖比作刘备。
二
确立了这样的奋斗目标,杨宇霆倍加努力,1916年,张作霖成为奉天督军,杨宇霆也高升一步,担任了军参谋长。此后,杨宇霆更是大显身手:张作霖镇压和瓦解汤玉麟等势力,昔日的小保险队长一跃成了赫赫有名的东北王,这火箭般的成功,杨宇霆在幕后居功甚伟。
1918年,杨宇霆更是兵行险招,与徐树铮密切配合,让张作霖摊上了大事:当时直系的北洋政府刚买了一批价值4000万元的军火,要从秦皇岛交货。得知消息的杨宇霆悄无声息地从徐树铮处得到了确切情报资料,然后果断向张作霖进言,力主趁火打劫。
张作霖当场被惊出一身冷汗,反复权衡后终于咬牙拍板:劫!奉系军团在杨宇霆的精心策划下,如自驾游般轻松就把军火打包带回。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秦皇岛大劫案,仅拉回来的军火就让张作霖武装了七个混成旅,也就是军队轻松扩编了二十多万人。
张作霖的秘书感叹道:没有这大案,奉军根本成不了气候。为张作霖轻松捞到第一桶金的杨宇霆这下彻底让诸多老将服气,奠定了他在张作霖身边第一智囊的身份。此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为张作霖办成了几件大事。
其中一条影响到抗战的贡献正是组建东北海军。本来张作霖对海军基本无感,杨宇霆却深知其意义,他不但力荐名将出任东北海军司令,更是全力经营,扩充舰队、办学培养人才。这支海军一度占民国海军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即使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昔日东北海军的各艘主力战舰也曾在淞沪和武汉战场上横挑日本海军,打出了民国海军最后的悲壮与辉煌。
如果说建海军挑战的只是张作霖的观念,整顿田赋却是一个烫手山芋。
当时东北的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地主从不交税贫农穷困潦倒,还常被苛捐杂税逼得上吊。对这个严重问题,奉系老将们好些也是既得利益者,又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所以基本装聋作哑,杨宇霆却坚决地揽了过来。他先在张作霖面前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力主整顿田赋,说这事要是不管,咱俩连子弹钱都没有。问题严重到这地步让张作霖吃了一惊:那你看着办! 有这句话打底,杨宇霆就来了劲,快刀斩乱麻地直接颁布最严厉的土地制度:别管你们手里有多少土地,只要是还没开垦的荒地,一律吐出来,由政府统一分配给无地的农民。然后,他先从达官贵人下手,谁家最有势力,就先分谁家的地,不听话的就直接带兵围上,相当彪悍。他这样强硬到毫不通融,外加他在奉系内部有众多同学故旧,还早早就在报纸上撰文阐述改革意义、制造舆论,居然就一路碾压,把这事办成了。
这事只是得罪有钱人,整顿奉系旧军队、建立新型军事制度则把张作霖的老弟兄全得罪了。张作霖是草莽出身,麾下老将占山为王绰绰有余,应对现代化战争却没那个水平,加之草莽习气极重,军队纪律败坏,纵是装备升级,战斗力却依然不靠谱,张作霖纠结了好些回,想要硬下心肠整顿,却总是下不去手。
杨宇霆挺身而出:您下不去手,那就我来做恶人。他大刀阔斧地改造,刷掉了大批旧军官,起用了很多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新人。结果好些被遣散的军官成天叫嚣要和杨宇霆算账,吓得杨太太出门都要带好几个保镖。但效果立竿见影:奉军从上到下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军官才俊极多,之后的装备升级乃至陆海空建设这才有条不紊。
这几件大事办完,杨宇霆的威望在奉系中也彻底立起来了。在这期间,他也曾不断被人诟病。但张作霖对他的信任无以复加。
当然,这样的信任也是经历过考验的。当年劫了军火后,张作霖曾成立“援湘军”,杨宇霆也担任了参谋长,谁知他一个飘飘然,竟没和张作霖打招呼,擅自扩编了四个新兵旅,把张作霖气得撤了他的职。
遭到打击的杨宇霆处理得极聪明,半句辩解没说,只是带着老婆孩子到北京隐居。而没了杨宇霆的张作霖办事处处不顺,遇到困难更没人出主意,这才体会了“失去才知道你的好”,赶紧隆重请回了杨宇霆。从此,杨宇霆倍受信任,而他自己也接受教训,凡事都要请示汇报,因此办事顺利,青云直上。
他如此风光,诸多奉系元老自然对他又恨又怕,或敬而远之。也有走得近的,比如张作霖的把兄弟吴俊生,逢年过节就先来拜见杨宇霆。这位比张作霖还年长12岁的老将每次都恭恭敬敬地跪在杨家门口,高调地喊“我来给老弟拜年”。他媳妇更常来杨家走动,还和杨太太结成了干姐妹。
吴俊生是张作霖的大哥,却和小22岁的杨宇霆成了连襟,杨宇霆的辈分就不是一般的高。就连少帅张学良叫杨宇霆一声“老叔”也不过分。
但杨宇霆命中注定的对头正是张学良。
三
在杨宇霆的努力下,奉系的实力直线上升,不单是军事实力完美升级,经济建设更是蒸蒸日上。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担任总参谋长的杨宇霆更以其巧妙筹划,促成东北军完美破敌,一举轰走直系军阀,实现了张作霖入主北京的梦想。这番重大突破也令杨宇霆的个人威望如日中天。
当时张作霖的势头几乎横扫中国北方,山东、江苏地区也尽在囊中。为巩固胜利果实,他托付给杨宇霆一个重任:江苏督办。
之前杨宇霆虽然一直鞍前马后地忙军务,但基本是出谋划策,从未独当一面。对这样一个亲手抓军权的任命,杨宇霆自然十分兴奋,赴任的一路上十分高调,到任后见到当地官员更是颐指气使,举手投足间全是成功者的傲慢。
他不知道,一些冷冷的目光也正在背后盯着他。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郭松龄。
郭松龄曾做过孙中山的警卫营长,也是张学良的至交,他性格激烈,看杨宇霆就是个老奸巨猾的军阀。杨宇霆看郭松龄则是个败事有余的愣头青,背后没少说对方坏话,工作中更有各种碰撞。之前第二次直奉战争时,虽说在杨宇霆的筹谋下,奉军大获全胜,但分裂的危机早已埋下——看似铁板一块的奉系其实也拉帮结派,一派的首领正是杨宇霆,另一派的代表则是郭松龄。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利益冲突、矛盾纠葛让火药桶一触即发。
但一向老谋深算的杨宇霆成功久了,反而对这样的危机不放在眼里,更把去江苏当督办看得像轻松的旅游,结果一下吃了大亏,被孙传芳打得丢了江苏,自己也差点儿身首异处。
这跟斗一栽,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早就心怀不满的郭松龄悍然发动叛乱,扬言张作霖年老糊涂,宠信奸贼杨宇霆,已经不适合领导奉系,应该推张学良上台。声势最浩大的时候,郭松龄甚至一路突进,眼看要端了张作霖的老窝。
危机之下,带兵带得一塌糊涂的杨宇霆再现智囊本色,先劝动看风景的老将吴俊生,说服他南下增援,又与日本巧妙谈判,得到日本关东军出兵支持,终于挡住了郭松龄的锋芒,最后成功平叛。对他这番火线救急,张作霖十分赞赏,奖了他十万元钱。
但江南兵败加上作为引发冲突的元凶之一,杨宇霆人生的低谷依然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雪上加霜的是,张作霖如日中天的事业也随之一路走低,被南方国民政府的北伐军连连击溃,眼看就要被撵出北京城。坚决不肯答应日本趁火打劫条款的张作霖在返回东北的路上,于皇姑屯遇难。
四
奉军群龙无首,位高权重的杨宇霆一下成了众人的焦点。
他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他有很多缺点,做过很多错事,但对奉系集团乃至张家父子的忠诚,这时尽显无余。
在噩耗传来时,他就像一个勤恳的老叔一样,亲自把悲痛欲绝的张学良送上火车,信誓旦旦地承诺:你放心走吧,这里有我在,我会对你们父子至死忠诚。
与杨宇霆交好的东北军将领曾婉言劝过他,杨宇霆的亲信副官甚至主动找到法国方面,托关系为他寻求政治避难。一位在九一八事变后于山海关血战日军的战将也曾送杨宇霆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他们都是劝他早找后路。
对这些担忧,精于世故的杨宇霆又怎能不知道?但他用一句话就拒绝了所有类似的劝告:“我忠于老帅(张作霖),也忠于少帅,老帅去世,我应帮着汉卿(张学良的字)把这个家管好。”
他不但这样说,也真的这样做了。张作霖的后事办完后,奉系要选新领袖,外界风传杨宇霆要接班,结果杨宇霆主动发电报,声称张学良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自己服从张学良,就像良马应当被主人驱使一样。 这番表白不但让流言蜚语的散布者打脸,更迅速稳定了东北局势,确保张学良顺利接班。
不过,自从张作霖遇难后,杨宇霆却越发拿张学良不当干粮。
一次,有官员找张学良请示工作,却连门都没敲开,只得去求杨宇霆。杨宇霆听了,怒气冲冲地直接跑到张学良家,抬脚就把门踹开,喊出张学良就是一顿臭骂,说“你再这样下去,干脆抽大烟抽死得了”。这完全是家中老叔骂不争气侄子的架势。
更让张学良不能忍的是,杨宇霆越发好充门面,连给老爹做个寿,家里都高朋满座,云集各地名流。张学良也亲自登门贺寿,却被杨宇霆冷落一旁,着实伤了一把自尊。
日本人趁机施展毒计,以当年丰臣秀吉之子被德川家康灭掉的故事离间东北的将帅关系。
而年轻的张学良似乎忘了一个问题:日本人管这事干吗?
五
因为杨宇霆不仅反对东北易帜,还反对日本人。
单是张作霖健在时,杨宇霆就干了件让日本人抓狂的事:修筑了贯通东北的战备公路,专用于运送对日作战的物资。仅这一条就让日本好不容易拿到的东北铁路特权一下废了。
而在张作霖数次与日本谈判时,杨宇霆更是最精明的谈判代表。他曾说过,既要稳住日本,不给他们发动战争的借口,更要利用日本,借助他们的援助加速发展自己,东北发展得越强大,日本就越不敢蠢蠢欲动。
因此,他一直担任厂长的奉天军械厂,生产能力突飞猛进,军火生产水准高速追近日本;他亲手主持的海军、空军,发展也蒸蒸日上。
特别让日本人无奈的是,杨宇霆的谈判手段实在太过狡猾:有求于日本的时候,他经常花言巧语,等日本援助拿到手,他又巧立名目赖账,总是让日本的要求落空;一旦日本翻脸威胁,他又施展纵横捭阖术,拉欧美国家来撑场面,多少次让日本吃瘪……套一句台词说,就是既用日本的钱,又骂日本,长期叫日本吃亏。
由于亏吃得太多,日本愤怒至极。日本办的《盛京日报》开专栏骂杨宇霆骂了好多年。
日本关东军更视杨宇霆为眼中钉。于是,东北军郭松龄的旧部、张学良本人乃至日本人,均和杨宇霆有了芥蒂。
至为重要的是,杨宇霆极力反对东北易帜,在东北易帜当天拒不参加集体合影。这是聪明一世的杨宇霆在历史大势面前的大糊涂,他也终因破坏国家统一而获罪被杀。
编辑/安楠
这个人的死搬开了日本人染指东北的最大绊脚石。孙中山在生前曾高度赞誉此人建设东北的成就,说他使东北“军民两政日臻盛轨”。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则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认为此人对日本的政策是“对的,极高明的”。
这位令诸多民国名流集体痛惜的厉害人物正是奉系军阀中的重量级枭雄:杨宇霆。
一
杨宇霆生于清末的奉天(今辽宁沈阳),是闯关东拓荒者的后裔。杨宇霆从小就聪明伶俐。在学业上,他过目不忘,连老师都惊呆了,慌不迭地将他推荐给县学的张先生;在人际交往上,虽说家境困难,他没法送礼请托,但凭着才学和稳重的待人接物,他深得老师器重。张先生更对他格外栽培,不但精心辅导他的学业,还常带他参加县里的诗会。随着眼界的日益开阔,杨宇霆要走出去闯一片天的理想从此萌发。
1904年,杨宇霆本来没资格报考秀才,张先生也好心劝他等下次,杨宇霆硬是上下活动,涉险拿到了考试资格,然后考取了秀才。也许正是从这次人生收获起,他确立了自己终生不变的强硬风格:永不妥协,绝不退缩。
但正当他沉浸在考取功名的喜悦中时,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金榜题名的路算是没戏了。这些末代秀才的唯一出路就是跑到奉天学堂学新学。以前总学八股文章子曰诗云,这下却成了物理、化学、代数、几何,且半点儿基础没有,杨宇霆他们听课就跟听天书似的。
一起来读书的秀才们好些都退缩了,反正学不会,还混个什么劲?到最后,秀才科举背景的学生,全学堂都没剩下几个。杨宇霆依然坚持,上课听不懂,就拼上时间自学;实在学不会,就硬着头皮求教,从老师到同学,再多的嘲笑讽刺他都赔着笑忍了下去。日久天长,他竟还交了不少朋友。
等到毕业考试时,全学堂都给惊到了:半点儿基础没有的杨宇霆竟然名列前茅,完美毕业。凭借这样的刻苦,他先考取奉天陆军学校,后被选派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只要看看民国的风云人物有多少曾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读过书,就知道这是一份怎样的硬简历。
对这个难得的机遇,杨宇霆也抓得牢。东渡日本以后,他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个性还是那般要强,甚至为了练骑马,半夜偷偷起来加练,却被惊马咬伤了。
除了学业优秀外,他还经营起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不但同期有不少好友,还和不少政要建立联系,连孙中山都与他有书信往来。等学成归国时,她这般苦心经营果然发挥了大作用:他先在长春做陆军第三镇炮队队官,又在东三省讲武堂做教官。
但真正改变他命运的,却是长他四岁的师兄徐树铮。
作为段祺瑞的心腹、收复外蒙的军事家,徐树铮有着不朽的战功和高傲的眼光,除了恩师段祺瑞外,普天之下,就没几个他瞧得上的人物。可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杨宇霆却对了徐树铮的脾气——他们都以意志顽强、做事坚决著称。在徐树铮的关照下,杨宇霆扶摇直上,先被调到北京,担任陆军部科员,然后被。派到奉天,在奉天军械厂一直做到厂长。而这个中国北方最重要的军火基地正是在杨宇霆手中发展壮大的。
随着杨宇霆崭露头角,时任27师师长的张作霖第一次注意到他,并委任他为师参谋长。
虽说杨宇霆后来一直以奉系元老自居,但小张作霖十岁的他和汤玉麟等元老相比,完全就是奉系里的小字辈。可张作霖对他的重用完全有火线提拔的味道,几乎从一开始就引为心腹。
为什么对他这样器重?有人说张作霖一次无意中巡查,发现杨宇霆的兵带得好,从此着力提拔;也有人说是因为徐树铮,为了能和皖系拉关系,张作霖就要和杨宇霆多亲近。但无可争议的是,从二人第一次见面起,他们不但建立了推心置腹的信任,更坚定了携手建功立业的雄心——杨宇霆将自己比作诸葛亮,把师长张作霖比作刘备。
二
确立了这样的奋斗目标,杨宇霆倍加努力,1916年,张作霖成为奉天督军,杨宇霆也高升一步,担任了军参谋长。此后,杨宇霆更是大显身手:张作霖镇压和瓦解汤玉麟等势力,昔日的小保险队长一跃成了赫赫有名的东北王,这火箭般的成功,杨宇霆在幕后居功甚伟。
1918年,杨宇霆更是兵行险招,与徐树铮密切配合,让张作霖摊上了大事:当时直系的北洋政府刚买了一批价值4000万元的军火,要从秦皇岛交货。得知消息的杨宇霆悄无声息地从徐树铮处得到了确切情报资料,然后果断向张作霖进言,力主趁火打劫。
张作霖当场被惊出一身冷汗,反复权衡后终于咬牙拍板:劫!奉系军团在杨宇霆的精心策划下,如自驾游般轻松就把军火打包带回。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秦皇岛大劫案,仅拉回来的军火就让张作霖武装了七个混成旅,也就是军队轻松扩编了二十多万人。
张作霖的秘书感叹道:没有这大案,奉军根本成不了气候。为张作霖轻松捞到第一桶金的杨宇霆这下彻底让诸多老将服气,奠定了他在张作霖身边第一智囊的身份。此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为张作霖办成了几件大事。
其中一条影响到抗战的贡献正是组建东北海军。本来张作霖对海军基本无感,杨宇霆却深知其意义,他不但力荐名将出任东北海军司令,更是全力经营,扩充舰队、办学培养人才。这支海军一度占民国海军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即使在惨烈的八年抗战中,昔日东北海军的各艘主力战舰也曾在淞沪和武汉战场上横挑日本海军,打出了民国海军最后的悲壮与辉煌。
如果说建海军挑战的只是张作霖的观念,整顿田赋却是一个烫手山芋。
当时东北的土地兼并已十分严重,地主从不交税贫农穷困潦倒,还常被苛捐杂税逼得上吊。对这个严重问题,奉系老将们好些也是既得利益者,又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事,所以基本装聋作哑,杨宇霆却坚决地揽了过来。他先在张作霖面前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力主整顿田赋,说这事要是不管,咱俩连子弹钱都没有。问题严重到这地步让张作霖吃了一惊:那你看着办! 有这句话打底,杨宇霆就来了劲,快刀斩乱麻地直接颁布最严厉的土地制度:别管你们手里有多少土地,只要是还没开垦的荒地,一律吐出来,由政府统一分配给无地的农民。然后,他先从达官贵人下手,谁家最有势力,就先分谁家的地,不听话的就直接带兵围上,相当彪悍。他这样强硬到毫不通融,外加他在奉系内部有众多同学故旧,还早早就在报纸上撰文阐述改革意义、制造舆论,居然就一路碾压,把这事办成了。
这事只是得罪有钱人,整顿奉系旧军队、建立新型军事制度则把张作霖的老弟兄全得罪了。张作霖是草莽出身,麾下老将占山为王绰绰有余,应对现代化战争却没那个水平,加之草莽习气极重,军队纪律败坏,纵是装备升级,战斗力却依然不靠谱,张作霖纠结了好些回,想要硬下心肠整顿,却总是下不去手。
杨宇霆挺身而出:您下不去手,那就我来做恶人。他大刀阔斧地改造,刷掉了大批旧军官,起用了很多接受过现代化军事教育的新人。结果好些被遣散的军官成天叫嚣要和杨宇霆算账,吓得杨太太出门都要带好几个保镖。但效果立竿见影:奉军从上到下面貌焕然一新,基层军官才俊极多,之后的装备升级乃至陆海空建设这才有条不紊。
这几件大事办完,杨宇霆的威望在奉系中也彻底立起来了。在这期间,他也曾不断被人诟病。但张作霖对他的信任无以复加。
当然,这样的信任也是经历过考验的。当年劫了军火后,张作霖曾成立“援湘军”,杨宇霆也担任了参谋长,谁知他一个飘飘然,竟没和张作霖打招呼,擅自扩编了四个新兵旅,把张作霖气得撤了他的职。
遭到打击的杨宇霆处理得极聪明,半句辩解没说,只是带着老婆孩子到北京隐居。而没了杨宇霆的张作霖办事处处不顺,遇到困难更没人出主意,这才体会了“失去才知道你的好”,赶紧隆重请回了杨宇霆。从此,杨宇霆倍受信任,而他自己也接受教训,凡事都要请示汇报,因此办事顺利,青云直上。
他如此风光,诸多奉系元老自然对他又恨又怕,或敬而远之。也有走得近的,比如张作霖的把兄弟吴俊生,逢年过节就先来拜见杨宇霆。这位比张作霖还年长12岁的老将每次都恭恭敬敬地跪在杨家门口,高调地喊“我来给老弟拜年”。他媳妇更常来杨家走动,还和杨太太结成了干姐妹。
吴俊生是张作霖的大哥,却和小22岁的杨宇霆成了连襟,杨宇霆的辈分就不是一般的高。就连少帅张学良叫杨宇霆一声“老叔”也不过分。
但杨宇霆命中注定的对头正是张学良。
三
在杨宇霆的努力下,奉系的实力直线上升,不单是军事实力完美升级,经济建设更是蒸蒸日上。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担任总参谋长的杨宇霆更以其巧妙筹划,促成东北军完美破敌,一举轰走直系军阀,实现了张作霖入主北京的梦想。这番重大突破也令杨宇霆的个人威望如日中天。
当时张作霖的势头几乎横扫中国北方,山东、江苏地区也尽在囊中。为巩固胜利果实,他托付给杨宇霆一个重任:江苏督办。
之前杨宇霆虽然一直鞍前马后地忙军务,但基本是出谋划策,从未独当一面。对这样一个亲手抓军权的任命,杨宇霆自然十分兴奋,赴任的一路上十分高调,到任后见到当地官员更是颐指气使,举手投足间全是成功者的傲慢。
他不知道,一些冷冷的目光也正在背后盯着他。其中最大的威胁来自郭松龄。
郭松龄曾做过孙中山的警卫营长,也是张学良的至交,他性格激烈,看杨宇霆就是个老奸巨猾的军阀。杨宇霆看郭松龄则是个败事有余的愣头青,背后没少说对方坏话,工作中更有各种碰撞。之前第二次直奉战争时,虽说在杨宇霆的筹谋下,奉军大获全胜,但分裂的危机早已埋下——看似铁板一块的奉系其实也拉帮结派,一派的首领正是杨宇霆,另一派的代表则是郭松龄。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利益冲突、矛盾纠葛让火药桶一触即发。
但一向老谋深算的杨宇霆成功久了,反而对这样的危机不放在眼里,更把去江苏当督办看得像轻松的旅游,结果一下吃了大亏,被孙传芳打得丢了江苏,自己也差点儿身首异处。
这跟斗一栽,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早就心怀不满的郭松龄悍然发动叛乱,扬言张作霖年老糊涂,宠信奸贼杨宇霆,已经不适合领导奉系,应该推张学良上台。声势最浩大的时候,郭松龄甚至一路突进,眼看要端了张作霖的老窝。
危机之下,带兵带得一塌糊涂的杨宇霆再现智囊本色,先劝动看风景的老将吴俊生,说服他南下增援,又与日本巧妙谈判,得到日本关东军出兵支持,终于挡住了郭松龄的锋芒,最后成功平叛。对他这番火线救急,张作霖十分赞赏,奖了他十万元钱。
但江南兵败加上作为引发冲突的元凶之一,杨宇霆人生的低谷依然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雪上加霜的是,张作霖如日中天的事业也随之一路走低,被南方国民政府的北伐军连连击溃,眼看就要被撵出北京城。坚决不肯答应日本趁火打劫条款的张作霖在返回东北的路上,于皇姑屯遇难。
四
奉军群龙无首,位高权重的杨宇霆一下成了众人的焦点。
他责无旁贷地站了出来。他有很多缺点,做过很多错事,但对奉系集团乃至张家父子的忠诚,这时尽显无余。
在噩耗传来时,他就像一个勤恳的老叔一样,亲自把悲痛欲绝的张学良送上火车,信誓旦旦地承诺:你放心走吧,这里有我在,我会对你们父子至死忠诚。
与杨宇霆交好的东北军将领曾婉言劝过他,杨宇霆的亲信副官甚至主动找到法国方面,托关系为他寻求政治避难。一位在九一八事变后于山海关血战日军的战将也曾送杨宇霆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他们都是劝他早找后路。
对这些担忧,精于世故的杨宇霆又怎能不知道?但他用一句话就拒绝了所有类似的劝告:“我忠于老帅(张作霖),也忠于少帅,老帅去世,我应帮着汉卿(张学良的字)把这个家管好。”
他不但这样说,也真的这样做了。张作霖的后事办完后,奉系要选新领袖,外界风传杨宇霆要接班,结果杨宇霆主动发电报,声称张学良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自己服从张学良,就像良马应当被主人驱使一样。 这番表白不但让流言蜚语的散布者打脸,更迅速稳定了东北局势,确保张学良顺利接班。
不过,自从张作霖遇难后,杨宇霆却越发拿张学良不当干粮。
一次,有官员找张学良请示工作,却连门都没敲开,只得去求杨宇霆。杨宇霆听了,怒气冲冲地直接跑到张学良家,抬脚就把门踹开,喊出张学良就是一顿臭骂,说“你再这样下去,干脆抽大烟抽死得了”。这完全是家中老叔骂不争气侄子的架势。
更让张学良不能忍的是,杨宇霆越发好充门面,连给老爹做个寿,家里都高朋满座,云集各地名流。张学良也亲自登门贺寿,却被杨宇霆冷落一旁,着实伤了一把自尊。
日本人趁机施展毒计,以当年丰臣秀吉之子被德川家康灭掉的故事离间东北的将帅关系。
而年轻的张学良似乎忘了一个问题:日本人管这事干吗?
五
因为杨宇霆不仅反对东北易帜,还反对日本人。
单是张作霖健在时,杨宇霆就干了件让日本人抓狂的事:修筑了贯通东北的战备公路,专用于运送对日作战的物资。仅这一条就让日本好不容易拿到的东北铁路特权一下废了。
而在张作霖数次与日本谈判时,杨宇霆更是最精明的谈判代表。他曾说过,既要稳住日本,不给他们发动战争的借口,更要利用日本,借助他们的援助加速发展自己,东北发展得越强大,日本就越不敢蠢蠢欲动。
因此,他一直担任厂长的奉天军械厂,生产能力突飞猛进,军火生产水准高速追近日本;他亲手主持的海军、空军,发展也蒸蒸日上。
特别让日本人无奈的是,杨宇霆的谈判手段实在太过狡猾:有求于日本的时候,他经常花言巧语,等日本援助拿到手,他又巧立名目赖账,总是让日本的要求落空;一旦日本翻脸威胁,他又施展纵横捭阖术,拉欧美国家来撑场面,多少次让日本吃瘪……套一句台词说,就是既用日本的钱,又骂日本,长期叫日本吃亏。
由于亏吃得太多,日本愤怒至极。日本办的《盛京日报》开专栏骂杨宇霆骂了好多年。
日本关东军更视杨宇霆为眼中钉。于是,东北军郭松龄的旧部、张学良本人乃至日本人,均和杨宇霆有了芥蒂。
至为重要的是,杨宇霆极力反对东北易帜,在东北易帜当天拒不参加集体合影。这是聪明一世的杨宇霆在历史大势面前的大糊涂,他也终因破坏国家统一而获罪被杀。
编辑/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