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来源 :电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271724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有所下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理解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我们管理人员都是新的挑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
  高职院校从蓬勃发展的数十年中,有一些明显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我们对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状态来做一个分析。
  首先,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他们才刚离开父母的怀抱,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在为人处事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最重要的是他们大多是衣食无忧,集父母的宠爱于一身,没有或者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对团队意识概念模糊,对集体活动缺乏兴趣。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服从老师的教导,学校的管理。
  另一方面,从管理者来说,高职院校管理老师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其中,管理人员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为主要。在这些管理人员当中,有的是教育管理专业毕业的,有的却不是。大多数管理老师工作还是负责任兢兢业业的。但不可否认,也有少数管理老师自身的原因,对管理学生的热情不大。而且,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比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要低。拿我们学校来说,前两年我们学校招来的辅导员还是本科毕业,而在当时南京市的本科院校早已经要求辅导员是研究生毕业。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迫在眉睫的。
  高等院校的教育模式是这样的,以我学院电子信息系为例,全系3个年级,每个年级10个班级左右。每个班级有一个班主任,主要以相关专业的任课老师担任,每个年级有一个大辅导员,再配有学生干事,党务秘书相辅助管理学生。这样的模式有好的地方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我国的高职院校的发展经过一段时期的低潮后,从2002年起是发展的高峰期。从规模上看,高职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自1998~2006年底,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人数从54万增长到293万,在校生从117万人增长至796万人,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53.1%和在校生人数的50%。到2006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已有1147所,其中职业技术学院872所,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总数的60.5%。
  “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将输送1100多万的高职毕业生给社会,担负着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面临的新形势,拓展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高职院校急需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引入创业教育。
  2003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工人队伍中的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高技能型人才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可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因此,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是培养其创新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为主旨,符合党和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现阶段,高职学生的就业还存在着较大压力。一方面,高校的连续扩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社会上仍较普遍地存在着看重高学历、高学位的不科学的用人观,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学历上的劣势压缩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空间。
  同时,高职院校订单式教育模式,更多地是在注重、偏重培养“单位人”,而忽视了对学生作为“自然人”进行个体式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急需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教育学生更新观念,进行个体式创业,即自己不能只是求职者,还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创业教育不仅可帮助学生就业,而且由于其丰富的内涵,还能推动学生科学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生涯,满足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愿望。从更深层面来考量,一旦大量的高职学生毕业后获取了高质量的就业,家庭教育的投资回报符合或超过个人及家庭的预期,这不但会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目标,而且还激励了家庭对高职教育的热情和信任,从而优化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的社会环境,推动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存在的问题有以下。
  首先,对教学服务质量的认识不足。服务质量是提高人才质量和教学质量的保证,服务也是教育。我们一贯强调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服务质量包括管理质量、后勤质量、环境质量三个子系统。之所以称为服务质量,就是要求高职院校的所有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和其他部门真正树立服务意识,为教师、学生服务,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服务。
  其次,对在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认识不足。在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并且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设置中应加以体现。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开一些课程,并通过设置一些综合性、障碍性的实验活动以及举办一些创业教育案例等环节(如把创业教育引入写作课堂等),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与其他科学的管理方式结合不足。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是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但不是唯一的管理方法。在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给出了其他一些关于教学管理的好方法,如系统化教学管理等。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应立足学校实际情况,在实施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注意到与其他科学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我们也要转变观念,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出发,从学生本身的特点出发,探索适应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管理模式。
  我觉得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主张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学生的禀赋,提升学生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如何贯彻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呢?   重视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当前教育忽视个性、过分统一化,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能。
  保护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在学生丰富多彩的天性中,好奇心、求知欲十分强烈。学生的这种求知愿望会在良好的环境和适当的教育下得到强化。反之,不适当的教育会终结这种求知愿望。所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并积极加以引导。
  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体制下,学生们习惯于把教师视为至高无上的权威,教师的话就是圣旨,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学生没有自我主体意识,更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了。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从单纯的学知识到自觉主动地掌握知识。
  对于教师来说,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教学过程变成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的双向过程。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能像过去那样,滔滔不绝、按部就班地讲解,而是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基本知识,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先让学生讲讲所了解的知识和经验,同学之间相互补充。接着,教师再纠正错误、补充说明、答疑解惑等。或者是教师设置情景或现场教学,让学生积极参加,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学知识。
  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设计,建设美丽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学校的每个墙壁、每块绿地、每个角落都可成为会“说话”的老师,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与熏陶,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建立健康的校园人文环境。学校精神文化一般可通过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考风等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平台,提升学生的潜能。学校应搭建各种健康向上的课外活动平台,如社团组织等,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参与相关的社团组织活动。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与探讨,展示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外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学,都普遍重视社团组织活动,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连社团都没有参加,就认为该学生在社会上肯定也难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构或组织。走向社会后,也难以为社会所接受。另外,国外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参加的社团活动,认为不参与社团组织的学生缺少团队精神和交流与沟通能力。
  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中,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创业教育指导等能力,随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各项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作者简介:安珊珊,女,江苏南京人,四川大学硕士,实验师,现供职于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公司都将自己的产品向着SOC方向发展,SOC模块首选接口为USB接口,具有使用方便、传输速度快、成本低、稳定性好等特点。目前大部分
电流跟踪控制器的设计是有源电子滤波器关键问题之一。电流跟踪控制器的给定为交流信号,本质属于随动系统。由于传统PI控制器在对交流信号的踪上存在静差,影响了有源电子滤波器
【摘要】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多媒体  21世纪是一个教育革新的新时代,在教育革新的所有推动因素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最主要的支持作用,信息技术、大众化多媒体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结合“视听”及”传播通讯”等科技设备,开创了崭新的学习风貌。伴随科技硬件的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急需一场变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学生之间需要更加私人化、自然吻合的沟通方式,以取得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公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