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哈佛、耶鲁等常春藤名校一直以来是亚裔家长心目中的首选,但近年来亚裔生的优异成绩和表现,以及名校实行对少数族裔保障名额限制的“平权”措施,导致僧多粥少。以前SAT拿满分再加上课外表现出色的亚裔生,几乎都能百分之百保证进入名校,但现在则是未知数。如今名校只能精挑细选其中一小部分符合条件的亚裔生入学,许多亚裔精英虽然成绩远超出被录取的其他族裔生,但仍无法避免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华裔学生李简2006年也向美国教育部指控普林斯顿种族歧视。他的SAT拿到2400分的满分,物理、化学和微积分测验也高达2390分,只差10分即满分,可是申请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学院都碰壁。
科科考高分,为什么世界名校将他们拒之门外?其中不可忽视的理由是,成绩高分并不代表“通识教育”完全过关。
何为“通识教育”
1943年,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詹姆士·科南特任命了分别来自文学院、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13位专家教授,并组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按照该教育计划,课程设置主要按学科进行分类,每位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外,还需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三门,分别是“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以及从物理学或生物学中选择一门课程。此外,再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中各选修一门全年课程。
经过五年的尝试,1951年哈佛大学正式推行通识教育计划。从教育过程看,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又称之为核心课程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修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核心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修教育。目前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大类(外国文化,历史学A、B,文学和艺术A、B、C,道德推理,自然科学A、B,社会分析)、11个领域。该课程模式规定,本科生四年共修32门课程,其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其目的不仅是加强学生人文、社科、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还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间的联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实行核心课程学习的目的是把个人培养成既是某一特殊职业的专家,又是自由人和公民。该教育计划在美国各高校掀起了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为哈佛大学闻名于世的核心课程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香港也在1992年推行会考通识教育科,目的是希望学生透过此科达至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技能,是必修必考科目。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课程架构与内容以现行通识教育科课程为蓝本,设有六个单元,分别是: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在各单元下设有主题、探讨问题及说明,以协助教师及学生了解各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有关的讨论角度及方向。比如在今日香港一单元中,可以探讨香港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及环境等等,并延伸到比如失业率、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平等机会、多元性、环保等问题。让学生透过认识那些基本知识,加深对本地的了解和探究。
游学中的“通识教育”
在许多家长和学生眼里,出国读书最重要的是语言,托福、雅思及SAT成绩直接决定孩子是否能顺利申请到国外名校。其实,这种观点不全面。成绩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不代表学生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主要是中外教育制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从评价标准,人才理念、教育理念、专业倾向性,实用性和理论性导向,教学及学习方式等都不一样。
另外,国外学习要求的学习技巧及能力,在国内的传统教育里是不具备的。例如力行研究能力、结构性组织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能力,有逻辑地用英语表达意见的能力,小组研讨的组织能力等,这些都是要有训练过程的。
再者,西方人文素养的学习。我们的同学在国外,总是觉得很孤独,和国外学生无话可说。一方面是语言不通,另一方面是没有共同的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运动的水平太“水”,一来二往,就觉得自己受到歧视。但当中国学生在国外学习历史课和艺术课时却很痛苦,外国学校认为这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人文和知识素养。在出国前,了解一些西方人文知识,丰富一下自已的人文素养,从了解最基本的《圣经》读物开始,当作一本故事书来读,与是否做教徒无关。因为外国的文章引用,价值评判标准,来自《圣经》故事。还要对西方艺术史,例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各国的历史及历史时期的关键人物的了解,是必要的。另外,在演讲时,如何进行主题提炼、内容构成、语音、语调、肢体语言、手势,如何做到声情并茂?如何打动听众?如何让听众通过听你演讲认同你?也是“通识教育”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针对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种种“弱势”,益升教育根据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在游学过程中揉入“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将“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设计为游学行程蓝本,在学生可以在汲取新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感性,体验性地了解海外学习、生活。通过“知行结合”的“通识教育”之旅,让孩子们找回信心,发挥潜力,为通向世界名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华裔学生李简2006年也向美国教育部指控普林斯顿种族歧视。他的SAT拿到2400分的满分,物理、化学和微积分测验也高达2390分,只差10分即满分,可是申请普林斯顿、哈佛、斯坦福和麻省理工学院都碰壁。
科科考高分,为什么世界名校将他们拒之门外?其中不可忽视的理由是,成绩高分并不代表“通识教育”完全过关。
何为“通识教育”
1943年,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詹姆士·科南特任命了分别来自文学院、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13位专家教授,并组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研究“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的目标”。按照该教育计划,课程设置主要按学科进行分类,每位学生除学习本专业的课程外,还需学习通识教育课程。其中,必修课程包括三门,分别是“文学名著”、“西方思想与制度”,以及从物理学或生物学中选择一门课程。此外,再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领域中各选修一门全年课程。
经过五年的尝试,1951年哈佛大学正式推行通识教育计划。从教育过程看,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常称之为通识教育或普通教育阶段,又称之为核心课程阶段;第二阶段为专修阶段。学生在一、二年级主要学习核心课程,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为专修教育。目前哈佛核心课程包括6大类(外国文化,历史学A、B,文学和艺术A、B、C,道德推理,自然科学A、B,社会分析)、11个领域。该课程模式规定,本科生四年共修32门课程,其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的设置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其目的不仅是加强学生人文、社科、科学基础知识学习,而且还在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学科间的联系,通过核心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做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实行核心课程学习的目的是把个人培养成既是某一特殊职业的专家,又是自由人和公民。该教育计划在美国各高校掀起了进行通识教育改革的浪潮,也为哈佛大学闻名于世的核心课程的出台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香港也在1992年推行会考通识教育科,目的是希望学生透过此科达至开阔视野、提升学习技能,是必修必考科目。新高中通识教育科的课程架构与内容以现行通识教育科课程为蓝本,设有六个单元,分别是: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今日香港、现代中国、全球化、公共卫生、能源科技与环境,在各单元下设有主题、探讨问题及说明,以协助教师及学生了解各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有关的讨论角度及方向。比如在今日香港一单元中,可以探讨香港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及环境等等,并延伸到比如失业率、人均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平等机会、多元性、环保等问题。让学生透过认识那些基本知识,加深对本地的了解和探究。
游学中的“通识教育”
在许多家长和学生眼里,出国读书最重要的是语言,托福、雅思及SAT成绩直接决定孩子是否能顺利申请到国外名校。其实,这种观点不全面。成绩是最基本的要求,但不代表学生能适应国外的生活和学习。主要是中外教育制度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从评价标准,人才理念、教育理念、专业倾向性,实用性和理论性导向,教学及学习方式等都不一样。
另外,国外学习要求的学习技巧及能力,在国内的传统教育里是不具备的。例如力行研究能力、结构性组织能力,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能力,有逻辑地用英语表达意见的能力,小组研讨的组织能力等,这些都是要有训练过程的。
再者,西方人文素养的学习。我们的同学在国外,总是觉得很孤独,和国外学生无话可说。一方面是语言不通,另一方面是没有共同的体育运动,因为体育运动的水平太“水”,一来二往,就觉得自己受到歧视。但当中国学生在国外学习历史课和艺术课时却很痛苦,外国学校认为这是一个人应具有的基本人文和知识素养。在出国前,了解一些西方人文知识,丰富一下自已的人文素养,从了解最基本的《圣经》读物开始,当作一本故事书来读,与是否做教徒无关。因为外国的文章引用,价值评判标准,来自《圣经》故事。还要对西方艺术史,例如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各国的历史及历史时期的关键人物的了解,是必要的。另外,在演讲时,如何进行主题提炼、内容构成、语音、语调、肢体语言、手势,如何做到声情并茂?如何打动听众?如何让听众通过听你演讲认同你?也是“通识教育”中必备的能力之一。
针对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的种种“弱势”,益升教育根据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在游学过程中揉入“通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将“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设计为游学行程蓝本,在学生可以在汲取新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感性,体验性地了解海外学习、生活。通过“知行结合”的“通识教育”之旅,让孩子们找回信心,发挥潜力,为通向世界名校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