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13年7月19日的《解放日报》“解放周末”专版,刊登了王一对女作家池莉的独家对话。池莉的新书《立》,记录了24年来与女儿的共同成长,对话就是围绕这本新书展开,并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观点: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盲从和跟随社会大流千篇一律地去对待孩子,就是一种残害。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类鬼话根本就忽悠不了我。
水和水域就是鱼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就成为什么样的鱼。
生活中的不少常识被糟蹋、被破坏、被损毁,甚至被遗忘了。
对话的篇幅很长,这里摘录池莉讲话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立”就是“成人”。在我们的常识里,成人就是能够独立生活,能够自食其力,进入社会角色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和沟通,懂得尽量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懂得让自己健康和快乐。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如果我们的孩子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他们拿不到A呢?
教育应该是为了人能够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而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忽略了人,这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为利润,社会教育为物质,家庭教育为脸面,就是没有人!
法国著名作家蒙田说:“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就是如何享受生命。在我们所有缺点中,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孩子是什么?他(她)首先是一个“人”。这个答案听起来虽然有些可笑,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将孩子视作工具,将他们朝一个公共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目标培养,而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盲从和跟随社会大流千篇一律地去对待他(她),就是一种残害。名校毕业、分数成绩和社会角色,不是孩子成功的标准,那些都只是阶段性的身份。
努力做个好妈妈
作为母亲,看到自己怀中天真可爱的婴幼儿,时时刻刻都被那种疯狂教育所胁迫,从胎教到幼儿园到学校到各种培优班、兴趣班,都虎视眈眈地要把她的天真剥夺,要把她快乐玩耍的权利消灭,我就是不甘心。
孩子小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是我的孩子!坚决不让她的快乐被剥夺!既然全社会潮流汹涌,唯有我奋起反抗,我的孩子才可能保存一片自己的快乐领域。快乐是她竞技状态最好的安稳剂。我在怀孕生子之前就是作家,我阅读很多,也思考很多,对自己将要成为母亲并怎样抚养孩子,也有很多心理准备并不断学习。我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教育实验,就是在努力做个好妈妈。
当后来一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纠结的时候,我感到疲惫和忧伤,但没有动摇和放弃。我相信自己,相信我的孩子。
我孩子现在拿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硕士学位,在一般人看来,这算是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承认这一点。但是,我只是出于随俗才承认这一点的。
事实上,我真是从来没有用什么名校毕业、分数成绩和社会角色,来作为孩子“成功”的标准。那些都只是阶段性的身份而已,不能算是人生的成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友中有几十位现任或历届国家元首,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以地位作为成功的标准,那我的孩子不是太差了、太不成功了吗?
我很满足和得意的,其实就是我的孩子成人了。我眼看着她逐步长成为一个懂事、自食其力、善解人意和温文敦厚的女孩儿,同时身心健康、漂亮时尚、十分节俭,并善于用琴棋书画来滋润生活,因此生活得恬静而美好——我的成功感在这里。假如她成绩平平乃至没有考上大学,只要她的成长依然能够获得以上状态,我照样会很满足和得意。只不过她也许是在做别的,留下的是另外一种人生轨迹,何谈后悔?
读名校并不是成长的唯一途径。我本人就没有读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类名校,也没拿到什么硕士学位,我照样感觉我的人生不错啊。从前我的家长也坚决不同意我弃医从文,当医生多好啊,但是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了一个半途而废的不成功的医生,这有什么不好吗?我看没有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忽悠”在我们国家一直可以大行其道,这是很奇怪也是应该令人深思的现象。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大“忽悠”。这句话的唯一功能,就是掏你口袋里的钱——你要胎教,交钱;你要早教,交钱;你要培养神童,交钱。看看,别人都进世纪英才班了,你不进就落后了。
事实上,人生不是比赛,也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起跑线。爱迪生六七岁了还是木讷的,小学都不愿意收他,最后他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比尔·盖茨刚上大学就退学了,他的很多同学都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比尔·盖茨连毕业证都没拿到,还不是照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人都是个体的,个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时间都自有定数。我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理念刚刚盛行,仿佛真理一般被人传诵。我对此嗤之以鼻,这一类鬼话根本就忽悠不了我。
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用自己爱的行为,去启蒙、引导孩子。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我也一直都没明白:我同辈的以及比我年轻很多的家长们,为什么总是那么愿意被忽悠?
只能说,焦虑和短视,归根到底,都是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权贵主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所导致的恶果。这涉及到发展经济与坚持文化的问题。一个国家,以什么样的“文”来“化”人,要在国家层面采用真正明智的策略。
依据生活常识行事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不用多说,我们现在的课本知识,就不全是文化。更何况提供课本的人选择的是哪些知识,也是大问题。反正我知道我的一些作品被选入课本,有的被改得一塌糊涂。有教育当然也不等于有教养,“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种高悬在高三教室里的标语,恶气横生,还谈得上教养吗? 没有教养的后果很直观,也很简单,它关乎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孩子学习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更应修习人生涵养,这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最好的教育就是生活方式。比如一条鱼在湖里,它是淡水鱼,长到三五斤,就是大鱼;另一条鱼在海里,它就是海鱼,长到上千斤,也不足为奇。水和水域就是鱼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就成为什么样的鱼。人类也是从30几亿年前的海洋生物进化到今天的,道理一样。
正规学校的出现,几百年而已,最早的大学雏形,也不足千年。学校在人类进化史上,是一个尚在摸索阶段教授知识的形式。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关键是他(她)所处的生活方式。一个婴儿被狼叼走了,抚养大了,他就是一个狼孩。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环境是身边人抽烟、喝酒、打麻将、开口闭口爆粗口,他(她)就很容易成为同样的人。这就是从小到大,言谈举止耳濡目染的结果。
因此,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你要孩子成为一条什么样的鱼,就给他(她)一个什么样的水域。正如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斯波克所说:“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太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里又缺少了很多真正重要的内容。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至少可以依据生活常识行事,来抚养和教育他(她)。生活常识大多都是很具体的行为准则,比如“伸手不打笑脸人”,“将心比心”,“吃有吃相,睡有睡相,站有站相”,“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等。
常识就像石头一样:古老,恒常,简单,厚实,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地流淌于人类历史,引领我们的生长之路:判断是非公道,实行日常伦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相处相知,相亲相爱——它强大无比,神奇广被,植根最广大人群,代代延续。常识其实是最基本、最自然、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事物轨则;但是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不少常识却被糟蹋、被破坏、被损毁,被遗忘了,怎么能让人不着急呢?
(文章选自《解放日报》,2013.7.19)
【链接】
《立》,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是一部大爱之作。她的文笔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成长历程,既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
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也明白母爱的力量。
现在,不妨通过其中的精彩片段加以理解——
被教育吓坏了
小亦池周岁了,我们大有苦尽甘来的感觉。以后的日子应该就是俗话说的“有苗不愁长”了。我想我可以不再像从前那么紧张了,我可以任由孩子在室内走动摸爬,我可以躺下舒展一下酸痛的身子骨,也可以开始拿出时间写作了。
为了庆贺这个来之不易的周岁,我们为亦池举行了一个民俗的抓周仪式:让亦池坐在大床中央,将书本笔墨、胭脂口红、算盘计算器、锅碗瓢盆,还有玩具手枪、玩具动物、玩具农具等等摆放在她的周围,然后兴奋地等待她抓起某件物品。《红楼梦》里头的多情公子贾宝玉,儿时就喜欢胭脂口红,抓起来就往口里送。我儿时的抓周,据说是抓了一把香葱,我外公宣称这就预示了我的聪明,尽管其实我并不聪明,作家并不一定是聪明人。不管怎么说,这种民间风俗,不是用来信的,是用来热闹喜庆要为人生增添意趣的。待一切准备停当,我松开了亦池的手,亦池乌亮的眼珠骨碌骨碌转,咯咯地笑着,朝四周逡巡了又逡巡,然后,扑向一把锅铲,坚决地抓起了它。我们大笑。我宣布:我的女儿将来大约是个厨师了。
亦池抓周的故事,本是一个有趣玩笑,我会乐呵呵地向亲朋好友讲述。终于有一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来了一记当头棒喝,她说:“拜托啊,你是真傻呀?!厨师是什么好职业?就是伙房师傅啊!过去我们教育孩子,讲的是当科学家和工程师,讲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要求更高了,你没有听说美国硅谷的那些软件工程师,那些博士和博士后,哪个不是小轿车大房子?!亏你还是一个作家,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了,都还不觉得,到处讲你女儿做什么厨师!人家谁爱听?谁有闲心和你瞎聊?现在大家就一个孩子,出不得半点差错,要聊就聊点有用的吧,看看谁有本事把小孩的学习抓上去,以后要是能考上一个全国重点大学吧,那才算本事!”
我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我还真是没有想那么多,也还真是没有那么去想,我孩子才满周岁呢,搞那么紧张干什么?
朋友反驳我说:“周岁不小了,已经会走路会说话了,就应该抓紧她的学习了。学习成绩当然是从娃娃抓起了,要不将来忽然就能考上重点大学?!我看你有点二吧?”
忽然我觉得自己的确是有点二。朋友提醒得不错,人们传颂的还是轰动全中国的神童宁铂,还是干政、谢彦波等那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少年大学生。尽管十余年过去了,当年中国媒体对全国人民进行的狂轰滥炸式宣传,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宁铂两岁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五岁学中医开处方、十四岁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故事,依然津津乐道,心驰神往。干政切瓜的故事,宁铂父亲如何严格辅导宁铂学习功课的故事,被演绎得神乎其神,依然强烈地鼓舞和引导着我们这些幼儿的父母们。不错,我们一群父母或者妈妈,带孩子在公园玩耍,大家的确不会顺着我的话题走,而是热烈地从神童一路谈论到眼下:某个同事或者某个邻居的小孩,谁谁经常获得数学竞赛奖;谁谁一举考上了清华、北大;谁谁考取了公派出国留学。年轻妈妈们,羡慕得双眼贼亮。而我,则被晾在一边。与我前后做母亲的女记者朋友,依然调侃我,说我看起来很细心的人,其实是没心没肺。因为妈妈们都纷纷咨询她,哪里开办了幼儿数学班?汉口青少年宫的幼儿培优班怎么样?幼儿兴趣班哪一家最好?某某老师是否最神?他只在自己家里秘密开班辅导,不通过熟人介绍人家根本都不接收,多少钱都不接收,因为一旦进了他的班,以后的数学考试,绝对就有把握了。听说还有某某老师,特点是会抓题,每逢大考,抓题几乎八九不离十,只是收费比较昂贵;不过那也合算啊,谢谢你替我介绍一下吧,谢谢啊谢谢!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貌似至理名言的忠告,在我们年轻父母中口口相传,然后报纸上也频繁使用,大家更加迷信这个虚假伪劣的真理,我身边的一群妈妈们,一再用这句话来提醒我、激励我、邀约我一起去寻找那些据说很成功的幼儿教育老师,当然,口袋里一定要带上可观的钞票。
为了孩子,我去了。我去了武昌,著名的华师一附中附近的一家幼儿教育早期开发班。去看了青少年宫的各种幼儿培优班。去了神秘地开设在私人家里的幼儿班。越跑我心越凉,首先是收费高得惊人,同时父母要带孩子长途跋涉,挤车,轮渡过江,吃喝拉撒都多有不便,小孩子很是受罪,一周岁到三周岁的幼儿有时候还需要带尿布呢,就被当作学生来要求了。上课时候,孩子被严加约束,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端正坐好,不得随意动弹,必须认真听讲——我的天,才多大的小孩子啊!有个两岁孩子一节课坐下来,尿在裤子里了,那个羞辱和绝望啊,哭得气都要断了。在我观察和了解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幼儿教育班以后,吓坏了。原来这就是教育?原来就是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的起跑线?
惊愕与反感,强烈地冲击着我。如果不是我自己生育了一个孩子,我怎么敢相信这个社会现实?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父母们怎么就盲目到了无知的程度,居然深信并接受如此违背天理和常情的教育方式呢?普天之下,所有的幼小生灵,无不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天真快乐地吃睡玩乐逗耍,这是幼小生命的本能启动,它们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知识,远不是什么英语录音磁带和识字课本可以替代的。我自己也是从儿时过来的,我扪心自问,就不难发现我们幼年、童年以及少年时代那些更加自然的成长经历,其实是最宝贵的,那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基础,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源泉和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我发现,那些亲密抚育我们的人,事实上就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和榜样与亲人。像我这样,与自己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就密切相处的母亲,我自己才是最关键的教育。我最关键的是首先教育好自己。正如斯波克博士在书中说的:“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
课本教育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纯知识的教学。读、写、算永远都是工具。一个没有学过算术的孩子只要送到店铺当学徒很快也能够学会计算。一个人若要稳稳地立足于世界,能够应对世道的各种变化,取得稳固的成功和成就,他需要的是与他自己个性相得益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与人相处,因为社会是人组成的,“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知识和学问。
通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不定,再左思右想和反复考虑,我确信了自己没有错。我一周岁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多学会了读写算,并不等于就更加接近了将来的理想。我得信任常识:更重要更广博的知识几乎都不是课本知识。我得让我孩子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从游泳中学习游泳。仅仅才一周岁的孩子,就是要她喜欢玩耍,喜欢吃饭,喜欢步行,喜欢说话,喜欢笑,对所见所闻都感兴趣,摔跤了能够一骨碌爬起来。让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然地获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包括教训),这就是教育。在孩子任何阶段的拔苗助长都是残害,尤其是人为的、根本就不可能助长的那种拔苗,简直就是在摧毁生命。
作者简介:
池莉,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武汉市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水与火的缠绵》、《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写到飞的境界》、《她的城》等,20多年来,电影电视连续剧话剧京剧楚剧以及法国舞台剧,不断改编其作品,如《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生活秀》《云破处》等。主要作品见北京十月出版社2011年版《池莉经典文集》(九卷)。历年来,获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红河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大家”文学奖、湖北屈原文学奖、金凤文艺奖等70余项文学奖。
2013年7月19日的《解放日报》“解放周末”专版,刊登了王一对女作家池莉的独家对话。池莉的新书《立》,记录了24年来与女儿的共同成长,对话就是围绕这本新书展开,并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观点: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盲从和跟随社会大流千篇一律地去对待孩子,就是一种残害。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类鬼话根本就忽悠不了我。
水和水域就是鱼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就成为什么样的鱼。
生活中的不少常识被糟蹋、被破坏、被损毁,甚至被遗忘了。
对话的篇幅很长,这里摘录池莉讲话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
“立”就是“成人”。在我们的常识里,成人就是能够独立生活,能够自食其力,进入社会角色适应能力强,善于与人相处和沟通,懂得尽量把自己的那份工作做好,懂得让自己健康和快乐。
成人比成绩更重要,成人才是成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如果我们的孩子慢慢懂得了衣食是一种大事,勤俭是一种美德,心静是一种大气,宽容是一种真爱,知晓是一种最好,那天下还有什么功课他们拿不到A呢?
教育应该是为了人能够生活得更好而存在的,而我们的教育很多时候都忽略了人,这就导致了学校教育为利润,社会教育为物质,家庭教育为脸面,就是没有人!
法国著名作家蒙田说:“世上最难学懂学透的学问,就是如何享受生命。在我们所有缺点中,最严重的就是轻视生命。”
家长在教育子女时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孩子是什么?他(她)首先是一个“人”。这个答案听起来虽然有些可笑,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多的是将孩子视作工具,将他们朝一个公共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目标培养,而忽视了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特征: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盲从和跟随社会大流千篇一律地去对待他(她),就是一种残害。名校毕业、分数成绩和社会角色,不是孩子成功的标准,那些都只是阶段性的身份。
努力做个好妈妈
作为母亲,看到自己怀中天真可爱的婴幼儿,时时刻刻都被那种疯狂教育所胁迫,从胎教到幼儿园到学校到各种培优班、兴趣班,都虎视眈眈地要把她的天真剥夺,要把她快乐玩耍的权利消灭,我就是不甘心。
孩子小的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这是我的孩子!坚决不让她的快乐被剥夺!既然全社会潮流汹涌,唯有我奋起反抗,我的孩子才可能保存一片自己的快乐领域。快乐是她竞技状态最好的安稳剂。我在怀孕生子之前就是作家,我阅读很多,也思考很多,对自己将要成为母亲并怎样抚养孩子,也有很多心理准备并不断学习。我不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个教育实验,就是在努力做个好妈妈。
当后来一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纠结的时候,我感到疲惫和忧伤,但没有动摇和放弃。我相信自己,相信我的孩子。
我孩子现在拿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硕士学位,在一般人看来,这算是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我承认这一点。但是,我只是出于随俗才承认这一点的。
事实上,我真是从来没有用什么名校毕业、分数成绩和社会角色,来作为孩子“成功”的标准。那些都只是阶段性的身份而已,不能算是人生的成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校友中有几十位现任或历届国家元首,有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果以地位作为成功的标准,那我的孩子不是太差了、太不成功了吗?
我很满足和得意的,其实就是我的孩子成人了。我眼看着她逐步长成为一个懂事、自食其力、善解人意和温文敦厚的女孩儿,同时身心健康、漂亮时尚、十分节俭,并善于用琴棋书画来滋润生活,因此生活得恬静而美好——我的成功感在这里。假如她成绩平平乃至没有考上大学,只要她的成长依然能够获得以上状态,我照样会很满足和得意。只不过她也许是在做别的,留下的是另外一种人生轨迹,何谈后悔?
读名校并不是成长的唯一途径。我本人就没有读过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类名校,也没拿到什么硕士学位,我照样感觉我的人生不错啊。从前我的家长也坚决不同意我弃医从文,当医生多好啊,但是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了一个半途而废的不成功的医生,这有什么不好吗?我看没有什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忽悠”在我们国家一直可以大行其道,这是很奇怪也是应该令人深思的现象。像“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大“忽悠”。这句话的唯一功能,就是掏你口袋里的钱——你要胎教,交钱;你要早教,交钱;你要培养神童,交钱。看看,别人都进世纪英才班了,你不进就落后了。
事实上,人生不是比赛,也根本就不存在统一的起跑线。爱迪生六七岁了还是木讷的,小学都不愿意收他,最后他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比尔·盖茨刚上大学就退学了,他的很多同学都以优异成绩毕业并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比尔·盖茨连毕业证都没拿到,还不是照样建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这样的例子,简直数不胜数。
人都是个体的,个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时间都自有定数。我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理念刚刚盛行,仿佛真理一般被人传诵。我对此嗤之以鼻,这一类鬼话根本就忽悠不了我。
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用自己爱的行为,去启蒙、引导孩子。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我也一直都没明白:我同辈的以及比我年轻很多的家长们,为什么总是那么愿意被忽悠?
只能说,焦虑和短视,归根到底,都是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和权贵主义在社会上大行其道所导致的恶果。这涉及到发展经济与坚持文化的问题。一个国家,以什么样的“文”来“化”人,要在国家层面采用真正明智的策略。
依据生活常识行事
有知识不等于有文化。不用多说,我们现在的课本知识,就不全是文化。更何况提供课本的人选择的是哪些知识,也是大问题。反正我知道我的一些作品被选入课本,有的被改得一塌糊涂。有教育当然也不等于有教养,“多考一分,干掉千人”这种高悬在高三教室里的标语,恶气横生,还谈得上教养吗? 没有教养的后果很直观,也很简单,它关乎一个人的生死存亡。孩子学习的不应仅仅是知识,更应修习人生涵养,这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最好的教育就是生活方式。比如一条鱼在湖里,它是淡水鱼,长到三五斤,就是大鱼;另一条鱼在海里,它就是海鱼,长到上千斤,也不足为奇。水和水域就是鱼的生活方式,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它就成为什么样的鱼。人类也是从30几亿年前的海洋生物进化到今天的,道理一样。
正规学校的出现,几百年而已,最早的大学雏形,也不足千年。学校在人类进化史上,是一个尚在摸索阶段教授知识的形式。而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然关键是他(她)所处的生活方式。一个婴儿被狼叼走了,抚养大了,他就是一个狼孩。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环境是身边人抽烟、喝酒、打麻将、开口闭口爆粗口,他(她)就很容易成为同样的人。这就是从小到大,言谈举止耳濡目染的结果。
因此,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你要孩子成为一条什么样的鱼,就给他(她)一个什么样的水域。正如美国儿科权威医学博士斯波克所说:“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太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里又缺少了很多真正重要的内容。
如果你真的爱自己的孩子,至少可以依据生活常识行事,来抚养和教育他(她)。生活常识大多都是很具体的行为准则,比如“伸手不打笑脸人”,“将心比心”,“吃有吃相,睡有睡相,站有站相”,“积少成多,积水成渊”等。
常识就像石头一样:古老,恒常,简单,厚实,作为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地流淌于人类历史,引领我们的生长之路:判断是非公道,实行日常伦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相处相知,相亲相爱——它强大无比,神奇广被,植根最广大人群,代代延续。常识其实是最基本、最自然、最简单,也是最根本的事物轨则;但是今天,我们生活中的不少常识却被糟蹋、被破坏、被损毁,被遗忘了,怎么能让人不着急呢?
(文章选自《解放日报》,2013.7.19)
【链接】
《立》,著名作家池莉历时5年最新长篇叙事散文,深情讲述与女儿24年共同成长经历,是一部大爱之作。她的文笔细腻又犀利,激情又理性,真实客观又富于意蕴,从小生命的孕育开始,到与孩子共度岁月,直至孩子毕业于世界一流大学,顺利踏上社会,池莉不仅以母亲写女儿,还写女儿怎样成就母亲。她们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的成长历程,既抵抗了沉重的应试教育,也赢得了大众意义上的成功。
通过池莉的娓娓讲述,我们看到,爱本身就是教育,也明白母爱的力量。
现在,不妨通过其中的精彩片段加以理解——
被教育吓坏了
小亦池周岁了,我们大有苦尽甘来的感觉。以后的日子应该就是俗话说的“有苗不愁长”了。我想我可以不再像从前那么紧张了,我可以任由孩子在室内走动摸爬,我可以躺下舒展一下酸痛的身子骨,也可以开始拿出时间写作了。
为了庆贺这个来之不易的周岁,我们为亦池举行了一个民俗的抓周仪式:让亦池坐在大床中央,将书本笔墨、胭脂口红、算盘计算器、锅碗瓢盆,还有玩具手枪、玩具动物、玩具农具等等摆放在她的周围,然后兴奋地等待她抓起某件物品。《红楼梦》里头的多情公子贾宝玉,儿时就喜欢胭脂口红,抓起来就往口里送。我儿时的抓周,据说是抓了一把香葱,我外公宣称这就预示了我的聪明,尽管其实我并不聪明,作家并不一定是聪明人。不管怎么说,这种民间风俗,不是用来信的,是用来热闹喜庆要为人生增添意趣的。待一切准备停当,我松开了亦池的手,亦池乌亮的眼珠骨碌骨碌转,咯咯地笑着,朝四周逡巡了又逡巡,然后,扑向一把锅铲,坚决地抓起了它。我们大笑。我宣布:我的女儿将来大约是个厨师了。
亦池抓周的故事,本是一个有趣玩笑,我会乐呵呵地向亲朋好友讲述。终于有一天,我的一个好朋友对我来了一记当头棒喝,她说:“拜托啊,你是真傻呀?!厨师是什么好职业?就是伙房师傅啊!过去我们教育孩子,讲的是当科学家和工程师,讲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要求更高了,你没有听说美国硅谷的那些软件工程师,那些博士和博士后,哪个不是小轿车大房子?!亏你还是一个作家,时代进步社会发展了,都还不觉得,到处讲你女儿做什么厨师!人家谁爱听?谁有闲心和你瞎聊?现在大家就一个孩子,出不得半点差错,要聊就聊点有用的吧,看看谁有本事把小孩的学习抓上去,以后要是能考上一个全国重点大学吧,那才算本事!”
我惊愕得半晌说不出话来!我还真是没有想那么多,也还真是没有那么去想,我孩子才满周岁呢,搞那么紧张干什么?
朋友反驳我说:“周岁不小了,已经会走路会说话了,就应该抓紧她的学习了。学习成绩当然是从娃娃抓起了,要不将来忽然就能考上重点大学?!我看你有点二吧?”
忽然我觉得自己的确是有点二。朋友提醒得不错,人们传颂的还是轰动全中国的神童宁铂,还是干政、谢彦波等那些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少年大学生。尽管十余年过去了,当年中国媒体对全国人民进行的狂轰滥炸式宣传,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宁铂两岁能够背诵30多首毛泽东诗词、五岁学中医开处方、十四岁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的故事,依然津津乐道,心驰神往。干政切瓜的故事,宁铂父亲如何严格辅导宁铂学习功课的故事,被演绎得神乎其神,依然强烈地鼓舞和引导着我们这些幼儿的父母们。不错,我们一群父母或者妈妈,带孩子在公园玩耍,大家的确不会顺着我的话题走,而是热烈地从神童一路谈论到眼下:某个同事或者某个邻居的小孩,谁谁经常获得数学竞赛奖;谁谁一举考上了清华、北大;谁谁考取了公派出国留学。年轻妈妈们,羡慕得双眼贼亮。而我,则被晾在一边。与我前后做母亲的女记者朋友,依然调侃我,说我看起来很细心的人,其实是没心没肺。因为妈妈们都纷纷咨询她,哪里开办了幼儿数学班?汉口青少年宫的幼儿培优班怎么样?幼儿兴趣班哪一家最好?某某老师是否最神?他只在自己家里秘密开班辅导,不通过熟人介绍人家根本都不接收,多少钱都不接收,因为一旦进了他的班,以后的数学考试,绝对就有把握了。听说还有某某老师,特点是会抓题,每逢大考,抓题几乎八九不离十,只是收费比较昂贵;不过那也合算啊,谢谢你替我介绍一下吧,谢谢啊谢谢!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貌似至理名言的忠告,在我们年轻父母中口口相传,然后报纸上也频繁使用,大家更加迷信这个虚假伪劣的真理,我身边的一群妈妈们,一再用这句话来提醒我、激励我、邀约我一起去寻找那些据说很成功的幼儿教育老师,当然,口袋里一定要带上可观的钞票。
为了孩子,我去了。我去了武昌,著名的华师一附中附近的一家幼儿教育早期开发班。去看了青少年宫的各种幼儿培优班。去了神秘地开设在私人家里的幼儿班。越跑我心越凉,首先是收费高得惊人,同时父母要带孩子长途跋涉,挤车,轮渡过江,吃喝拉撒都多有不便,小孩子很是受罪,一周岁到三周岁的幼儿有时候还需要带尿布呢,就被当作学生来要求了。上课时候,孩子被严加约束,要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端正坐好,不得随意动弹,必须认真听讲——我的天,才多大的小孩子啊!有个两岁孩子一节课坐下来,尿在裤子里了,那个羞辱和绝望啊,哭得气都要断了。在我观察和了解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幼儿教育班以后,吓坏了。原来这就是教育?原来就是将来考上重点大学的起跑线?
惊愕与反感,强烈地冲击着我。如果不是我自己生育了一个孩子,我怎么敢相信这个社会现实?望子成龙原本是父母对孩子爱的心意,应该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用自己爱的举动和行为,用自己的品格和德行,去启蒙、引导和树立的一种标准和理想,同时还需要孩子心甘情愿地接受并慢慢转化成为他们自己的主观意识。怎么眼下就变成了如此急功近利的社会现状呢?父母们怎么就盲目到了无知的程度,居然深信并接受如此违背天理和常情的教育方式呢?普天之下,所有的幼小生灵,无不有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天真快乐地吃睡玩乐逗耍,这是幼小生命的本能启动,它们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生命知识,远不是什么英语录音磁带和识字课本可以替代的。我自己也是从儿时过来的,我扪心自问,就不难发现我们幼年、童年以及少年时代那些更加自然的成长经历,其实是最宝贵的,那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理解和感情基础,是我们一生的记忆源泉和个人性格的决定因素。我发现,那些亲密抚育我们的人,事实上就是我们一生的老师和榜样与亲人。像我这样,与自己孩子从婴幼儿时期就密切相处的母亲,我自己才是最关键的教育。我最关键的是首先教育好自己。正如斯波克博士在书中说的:“孩子是通过观察他们的父母来学习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的。”
课本教育只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单纯知识的教学。读、写、算永远都是工具。一个没有学过算术的孩子只要送到店铺当学徒很快也能够学会计算。一个人若要稳稳地立足于世界,能够应对世道的各种变化,取得稳固的成功和成就,他需要的是与他自己个性相得益彰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如何与人相处,因为社会是人组成的,“尊重、爱和得体的行为”才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知识和学问。
通过一段时间的犹豫不定,再左思右想和反复考虑,我确信了自己没有错。我一周岁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多学会了读写算,并不等于就更加接近了将来的理想。我得信任常识:更重要更广博的知识几乎都不是课本知识。我得让我孩子从生活中学习生活,从游泳中学习游泳。仅仅才一周岁的孩子,就是要她喜欢玩耍,喜欢吃饭,喜欢步行,喜欢说话,喜欢笑,对所见所闻都感兴趣,摔跤了能够一骨碌爬起来。让孩子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然地获得这个阶段应该有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包括教训),这就是教育。在孩子任何阶段的拔苗助长都是残害,尤其是人为的、根本就不可能助长的那种拔苗,简直就是在摧毁生命。
作者简介:
池莉,著名作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武汉市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小说《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水与火的缠绵》、《有了快感你就喊》、《看麦娘》、《写到飞的境界》、《她的城》等,20多年来,电影电视连续剧话剧京剧楚剧以及法国舞台剧,不断改编其作品,如《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生活秀》《云破处》等。主要作品见北京十月出版社2011年版《池莉经典文集》(九卷)。历年来,获 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鲁迅文学奖、红河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大家”文学奖、湖北屈原文学奖、金凤文艺奖等70余项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