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整体性、连贯性、系统性、灵活性的课程体系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在三年前执行的课程实施方案是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并依此要求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选择性开设地方性课程,自行开发校本课程。为了矫正校本课程的设置相对孤立、系统化不强、校本课程短期行为多、课程持续建设欠缺,在校本课程开发上教师独立操作多、教研组集体性开展课程建设少,两校区的初、高中部分设两个校区使得课程的整体性建设不强、缺少连续性等一系列问题,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统一筹划、梯度设计,在提升广大教师课程领导力、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合作研究能力的同时,构建“三三三”弘美课程体系,力争使课程体系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一、坚持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系统设计与整体规划
  在校长的引领下,学校教学领导团队及各个教研组备课组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课程构建及实施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领导团队及各个教研备课组坚持重点突破,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坚持继承创新,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大胆试验。
  (一)以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顶层设计构建“弘美课程体系”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调整、优化、充实既有课程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效果,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的实施能够体现学校的核心价值观
  在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的规定下,在对社会和学生发展需求的分析基础上,以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现实条件为基点,从多个维度,包括对学校基本情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实施与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可操作性措施,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基于国家及地方课程方案并根据本校培养“依于仁、志于学、游于艺”的俊美学子的育人目标和建立“立仁书院弘美花园”的整体规划,实施课程,以促进本校学生的发展。体现教育的一致性、共同性和强制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综上,构建的“弘美课程体系”既体现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又符合学校历史、发展现状、地域环境和师生需求,能表达清晰、准确,体现学校文化个性。同时,课程体系同育人目标与办学目标相辅相成,体现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段特点。
  具体阐释:
  弘美课程是依据“立仁弘美”这一核心价值观,对学校课程进行了逻辑一致的文化分类。分为“立仁”课程(思想品德类)、“志学”课程(学科知识类)、“游艺”课程(广义的艺,包含艺体、劳动、科技的多种技能,社会实践类也可纳入)。是将文化的分类与三级课程管理的分类(国家、地方与校本课程)高度结合。
  课程名称与育人目标中三个定语的称谓及内涵具有一致性。培养形成具有首都师大二附中育人理念的莘莘学子。
  道与德如何发展,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实践创新和责任担当。
  志于学习文化基础,培养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理性思维、质疑和探究精神。
  掌握一门或几门技术、艺术及体育项目,是适应未来自主发展、提高健康生活品质必备的。
  学校教育实践指向:立仁、志学、游艺。
  二、结构分类、内容分层要考虑相对独立与相互融合,保证课程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一)结构分类
  依据功能导向、能力导向、目标导向、学习领域导向,弘美课程分作三类课程:立仁课程、志学课程、游艺课程。
  1.课程目标
  立仁课程——学会做人。(爱心、责任、家国情怀)
  志学课程——学会学习。(人文、科学、学习能力)
  游艺课程——学会生活。(健康、审美、创新实践)
  2.课程涉及领域及相关素养的培育
  立仁课程:培育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爱天下,家国情怀,投入社会实践,勇于责任担当,包括爱的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实践教育等,简而言之学生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自主管理与自我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与成熟。
  志学课程:蕴涵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包括学科基础文化学习,简而言之学生学会学习,涉及语言与文字、数学与科学、人文与社会领域。
  游艺课程:在“玩”中学会一门或几门体育、科技和艺术项目,培养健康生存、生活和发展方式、科技素养和审美情趣,包括体育、艺术和科技等,简而言之学生学会生活。涉及体育与健康、科技与技术、艺术与美术领域。
  3.居于中心的相互交融的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
  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阐述,可以使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清晰,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课程内容的设置、实施途径、评价手段都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形成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有利于自身发展与成长的核心素养。
  因此,在设计本体系时,将核心素养置于课程体系的中心位置,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弘美课程体系结构图中“立仁课程”“志学课程”“游艺课程”三大课程群在交会中核心素养的切面图。
  既表现为不同学科群中不同学科培育着学生相同的核心素养。如志学课程的基础通修课程中的《兰亭集序》与游艺课程的基础通修课程中的《美术》《山水画》都在熏陶漸染着人文底蕴这一核心素养——相对独立性。   也能体现打破学科界限,学科间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共同培育核心素养。如戏剧课程集德育、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舞蹈等学科于一体,在戏剧通识课程中,在表演过程中培育多方面核心素养——综合性。
  同时,在社会实践或是博识课中,一个活动分学科完成多个任务,既有相同的核心素养的培育,又有其独特性,如参观颐和园长廊。语文完成名著整本书阅读的相关任务,美术欣赏长廊中的人物素描,德育完成中国传统园林中一池三山的构建模式体现出的“和”——综合中的相对独立性。
  (二)内容分层
  “课程模块”组成一门科目→由内容相关、难度递进的同一科目的一组课程构成的“课程链”→由具有相关性的若干科目构成“课程群”。
  弘美课程:由“立仁”“志学”和“游艺”三类既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课程群构成,每一个课程群又分为基础通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和进阶融合课程三级,涉及语言与文字、数学与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美术、体育与健康、自我与自主、成长与成熟八个领域。
  1.三级课程
  基础通修课程:学生普修的国家、地方、校本必修课程,重在开发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和针对我校学生特点及育人目标的校本特色课程。
  拓展选修课程:学生选学的国家、地方、校本選修课程,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自主发展能力。
  进阶融合课程:专业定向培养的课程,突出其连续性和专业性。通过竞赛课程、社会实践课程、职业体验课程的学习,历练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
  2.三级课程培育综合的核心素养促进人人成才
  每一课程群分别由“基础通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进阶融合课程”组成。基础通修课程面向全体,拓展选修课程多元开展同学依据兴趣特长进行选择,融合进阶课程突出专业定向培养。就某一课程群看,自通修—选修—进阶,人数从全员参与到自主选择再到专业定向人群参与,人数递减呈现为圆的面积递减。但就整体看(弘美课程结构图)三个圆是等面积的,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弘美课程体系中,初全员参与“基础通修课程”之外,还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选修课程”及参与“融合进阶课程”之中。
  既保障课程的连贯性的同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弘美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既具有整体性、连贯性和系统性的同时也具有灵活性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规律,将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课程设置过程中。充分反映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全面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在新的课程方案形成之后,对既有课程进行“课程清算”,保留、设置、调整,与时俱进,为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服务。
  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数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同时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发挥综合育人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右图所示:“圆”(课程体系)的划分可以既可按所开设课程“切分”为独立的板块;又可因相同学科或是有着相同的学力诉求的不同学科进行组合形成小的学科群落。
  除此之外,在三大课程群中,“基础通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融合进阶课程”都设置有符合本校特征的、有着学校特色的课程,形成了课程链。
  课程链既表现为从通修到进阶的专业化程度的加深,又体现在在不同学段开设同一课程的能力进阶和品格趋成。
  (注:本论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课题,课题编号为CDDB17203)
其他文献
李清照,一个婉约的奇女子,其生活、写作均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共选入其四首词作,首首都少不了“酒”的踪影。如:“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浓睡不消残酒”(《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东篱把酒黄昏后”(《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三杯两盏淡酒”(《声声慢·寻寻觅觅》)。若去翻检其词著《漱玉词》时,你会发现书中有作品58首,而提到酒、酒樽、醉酒等就有26 首
[摘 要: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更加重视人民的素质问题,尤其重视未成年人的素质。未成年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只有对未成年人进行严格的礼仪教育,才能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准则以及言行举止,让未成年人在生活中尊老爱幼,在学习中尊敬师长。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未成年人在文明礼仪出现的问题,本文将对文明礼仪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要求“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而我园对户外自主游戏的实践和探索一直都在摸索中,从传统的游戏模式观念向自主游戏观念进行转变,如何开展家长工作、获得家长的支持是我们现阶段要去思考的重点。本文从户外自主游戏家长工作的现状、家长工作开展的策略以及收获进行个人观点的阐述。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
[摘 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要求下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具有理念升级、内容完善、模式创新等特色,更有利于培养受助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要从关注资助措施的隐形性、提升资助范畴的拓展性、激发受助学生的自主性等几方面着手,把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融入高校“三全育人”全过程。  关键词:三全育人;发展型资助;资助育人体系]  “三全育人”理念是对高校立德树人特点和规律认识的全面提升和进一步深化,
随着语文学科高考改革的推进,名著阅读的教学成为一个新课题,或者说是一个新难题——名著阅读处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夹缝”中,面临着教学困难和学习困难的“两难问题”。那么,“两难问题”缘何而生?为何名著阅读会遭遇这样的难题呢?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些疑问,才有可能探索到合理的教学策略。  其实,名著阅读并不是“空降兵”,它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比如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择了《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等
[摘 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阅读教学方式不受重视、阅读教学实践难以开展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与要求,这种以应试教育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导致学生思维僵化,给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了影响。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  阅读是帮
一、第一个环节,带领学生咀“自矜”之意  自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PPT: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师:好的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这是文章的“起”。“自矜”的意思是?  生:自夸。  师:够格吗?  生:应该很够了,文中说“当世无双”。当时都世界第一了,自夸一下,也未尝不可。  师: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他自夸的程度。  PPT: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
一  从看守所办完登记出来,男人裹紧衣服钻进了一辆黑色轿车,副驾驶上的女人看上去四十出头,白发在两鬓占据了优势,脸很白,除了眼眶有些发黑,眼白处的血丝像密西西比河的支流,主干穿过了褐色的无神的眼珠。她驼着背,又想尽力坐直显精神一点儿。男人上了车后座,女人瞄了一眼后视镜,看见男人不久前被剃光的头,身子一软,斜靠着椅背抽泣起来。  “辉哥,受苦了!”  司机朝里侧过身子,伸长了手将烟递到男人嘴边,又给
一、朗读教学的长期忽视  朗读,是文科教学有史以来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教学环节之一。传统教学都习惯于教师的“一言谈”:学生以听、记、理解为主,很容易以“讲”代读。近几年的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之间互相质疑、解答、讨论、交流,自然更容易以“说”代读。总而言之,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朗读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传统的教学手段被弱化乃至弃置
时光荏苒,为期两周的国培研修落下帷幕,回想这次的学习的点点滴滴,感触良多。国培研修的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案例;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立足课改,又有新思想新观点;既有现场教学、随堂反馈、讨论互动,又有高质量课堂观摩、案例评析、专题研讨。这次的国培研修不但搭建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而且让我对教育和新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还大大提高了对本学科的理论素养,使我受益匪浅,收获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