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孟二冬感人事迹为导向,阐述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能够消除学生抵触心理,优化教学效果;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
  关键词 教师;学生;人格魅力;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15-0084-02
  Role of Teacher’s Personality Charm in Teaching Process: Thoughts View Story of Meng Erdong//Shao Wenmian, Du Weigang, Jin Lihong
  Abstract Teachers were the subject of teaching work, orienting by Meng Erdong’s deeds, it described the role of teachers’ personality char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had a strong charisma cohesion and affinity, eliminated student contradiction; enhance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a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a subtle role in influencing student’s life.
  Key words teacher; student; personality charm; teaching
  Author’s address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China 150027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体,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笔者在观看了孟二冬事迹后深为感叹,为人类曾经拥有这样的教师感到自豪,更为能成为这样的教师的学生感到幸运,也为三尺讲台上失去这样一位尽职尽责的教师感到遗憾。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很强的教学能力,更应该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学生从教师这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如何做人,怎样做事。
  1 教师的人格魅力使教师具有较强凝聚力和亲和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要以爱心为基础,爱心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的。一名教师,无论外貌如何,只有具备人格魅力才会有让学生尊敬和爱戴的凝聚力,具有人格魅力便会对学生有爱心,爱心是建立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大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尊重和信任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可以说,尊重是爱的别名。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乐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以爱为前提。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用爱心谱写了教师辉煌的乐章,他的每次授课都是用心去授课,去和学生交流,没有因为学生的迟到而训斥学生,而是以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的嗓子哑得快说不出话来了,可是他还是坚持要把自己在石河子大学的最后一节课讲完。教室里座无虚席,学生被他感动了,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
  2 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消除学生抵触心理,优化教学效果
  产生师生矛盾的三类根源无外乎教师自身的问题、学生自身的问题和师生共有的问题。具备人格魅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是建立在爱心基础上的,有了爱心,自然解决了这三类问题,教师的教学便有了吸引力、向心力、亲和力,排除了学生的抵触心理,教师的教学才有保障,教师的专业知识才可以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够积极地去接受。
  3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示范作用和潜移默化作用,影响学生一生
  大学生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作为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用自己健全的、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从情感体验上受到良性的潜移默化,成长为优秀的接班人。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孟二冬正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着学生。孟二冬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他甘为人梯,诲人不倦,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更是学生做人的好楷模。他主动请求去条件差的边远地区支援教育事业,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不放下自己的那份责任,仍以坚韧的毅力支撑在讲台上,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即使在他与死神最近的日子里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
  4 结束语
  根据现代文化发展的定向,素质教育的定性,新课改要求的定位,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是越来越高,除了要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多方面的良好素质,才能具有吸引力、向心力、感染力、亲和力,才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磨练出来的,它反映着一个教师的道德品格、性格气质、学识教养、处世态度等,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收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做人和做事,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最后用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来结束这篇文章:“在教学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1 缘起  作为一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笔者每每在信息课结束时会有这样的困惑:在信息技术课上,大部分学生能及时完成规定的任务,有些学生相当出彩,然而始终有极少一部分学生不能完成任务,甚至极个别人对这节课内容什么都没掌握。这些学生为什么不能及时跟上班级的学习节奏,他们的学习上存在哪些障碍?新课程标准要求技术关注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这些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上存
计算机已不再是高科技的特征,而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变化给中专学校提出新的要求。但如何认识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的“难为”与“可为”,并以人才市场为导向,以新的计算机教育模式,全面对接用人单位,是中专学校计算机教育的重点内容。  本世纪初,教育部下发了有关深化职业教育的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了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这一提法虽然给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但从整体上来看,在传统思
摘要:信息技术选修阶段是把学生信息素养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一个阶段。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以表达和交流为核心线索,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培养学生高效、有力地表达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课程;Photoshop  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侧重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认识多媒体技术对人类生活、
服装CAD课程是基于对服装企业中服装电脑打板、放码、排料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并结合当前服装专业班学生的特点而设计的。针对服装CAD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旨在提高课程设置的成效,最终让学生学有所得,提升专业技能,服务企业,贡献社会。  1 引言  服装CAD技术是现代服装行业兴起和盛行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技术,是现代服装企业借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制造的综合技术,是企业进入生产自动化所必需的工
教育关乎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关乎一个国家前进的车轮,更加关乎整个世界的生机活力,而一个教育者在其中应起到莫大的作用。读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笔者更加坚定了这种看法。穿越苏霍姆林斯基的文字,触摸其教育思想,边读边教边想,一路走来,时常感到于心有戚戚焉。  跟随这位献身教育的实干家的教育生命,笔者深刻地感受到在他的教育生涯里,字里行间到处洋溢着对学生的无限珍爱、对教育的倍加重视、对
教育装备是教育的三大基石之一,是教育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条件。它的配备状况和质量水平是一个国家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育装备现状  随着国家对教育装备投入的不断增加,各省、市的教育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宁波市为例,仅2010年,全市就新增计算机5 000余台,多媒体2 000多套,实现全市生均计算机比为4.
摘要 汽车文化这门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许多教师对如何教好这门课程感到非常困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教学方式传统、缺乏激励意识和手段,导致本学科自身具有的“磁性”被抹杀。激发、培养和塑造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汽车文化课堂教学质量的良策。  关键词 汽车文化;非智力因素;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张扬个性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没有个性化的教学是呆板的,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同样是僵硬的。在阅读教学当中,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鼓励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解读和赏析,求同存异,从而体验阅读的轻松、愉悦,无疑是阅读个性化探求的一个课题。让学生自由、轻松、愉快地阅读,应该从5个方面把握并予以深化。  1 让兴趣主宰学生  影响学生一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看他们爱不爱学习,而兴趣则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一把金钥匙。
在对黑龙江省四个市8所学校“农远工程”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农远工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保一”“改二”“强化三”的发展策略,为“农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背景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200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1 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1)七巧板是我国民间一种古典智力玩具,用它可以拼出各种有趣的图形。教师演示七巧板拼图。  2)让学生在七巧板中找一找有哪些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感知几种图形之间的联系。由此引入课题: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  (在课的一开始,通过白板的文件链接功能,给学生演示七巧板拼图游戏,并让学生上白板来拼一拼,玩一玩。通过摆、拼七巧板,让学生熟练白板的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