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继续教育下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只有将先进的课程理念和教育新思想变为行动,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才能使教育改革落到实处,才真正做到了行之有效。
  多年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承,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训练,采用的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上面不停地讲,学生只需在下面认真地听和记。这种教学好处是学生基础扎实,可以完整地学习一门知识,少走弯路。但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甚至造成学生迷信书本和权威,养成懒于思考的坏毛病。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如何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去重新构建起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理想课堂,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教育目的,是每个教师既应深入思考,又要付诸行动的问题。下面以语文教学为例谈一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其达到能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预习
  美国未来学家阿布文•托夫勒曾说过:“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可见,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怎样结合学科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道如何学习呢?
  “给人金子,不如给人点金的手指。”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预习。因为预习是教学的开始。能预习、会预习,学生的自学过程就完成了一半。
  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出预习要求,然后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要教会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基本规律,掌握分段规律,弄清文章脉络,能就文章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预习范围,例如:看课文正文前的“预习”;看课后“思考•练习”题;看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
  其次,要使预习真正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必须要求学生学会在预习中以自我提问的方式提醒自己。如:掌握文章的字词,理清文章的脉络,给课文分段了吗?画出了文中的重点词、句、段了吗?提出不懂的问题了吗?对于不懂的问题自己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呢?通过自问自省,久而久之使学生学会读书,善于思考。
  二、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会提问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朱熹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称为“为学之序”。他还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指引者,师之功也。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教会学生发现、提出问题,从中培养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学习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充分挖掘学习潜能,使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构建以学生为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做好多方面的引导。一是营造平等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勇于提问;二是创设问题情景,激励学生勤于提出问题;三是点拨提问技巧,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概括起来说,即让学生有提问的胆量、有提问的习惯、有提问的技巧。
  学生的问题从哪里来?
  首先,从预习中来,学生将预习的问题分小组汇报交流,小组能自行解决的自行解决,若不能解决或有争议的问题则由小组长整理记好笔记,准备在全班提出来请求其它同学或教师帮助解决。要求并鼓励小组提出的问题应是有价值的、有创造性的。
  其次,要想学生会提问题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一要抓住课题质疑。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课文的标题。看标题是什么结构,中心词是什么,看标题会让自己产生什么样的联想,这样的标题适合写成什么样的文体?二要就文章的整体把握质疑,文章写了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些,是怎样写的,作者是如何安排文章的顺序的,为什么这样安排?三要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句子质疑。句子中的修饰语的意义,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方法在文中对人物描写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想象力
  我们的幸福有一半以上靠的是想象。不会想象的人是不懂得真正的幸福的。美国的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想象是人生的肉,若没有想象,人生只不过是一堆骸骨。”靠想象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例子不胜枚举。看到天空飞翔的鸟,人类想象自己可以飞上天空,于是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福尔顿在发明汽船之前,首先就是通过想象的眼睛看见了在大洋里航行的汽船;许多科学家有惊人的发明都是想象的结果,如爱迪生、牛顿等等。
  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
  (一)充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借助媒体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也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创新体现,它可以借助直观清晰的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学习“在山的那一边”,诗中“山”与“海”对应,形成强有力的冲突,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画面让学生感受这一景象,然后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想象“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也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教学时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教材精选的许多语言生动、感情充沛、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文质兼美的课文来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触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经过加工创造启迪学生思维。在构思中根据一定的写作目的,独立地在头脑中利用有关的表象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造想象,如“天上的街市”中,作者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再由街灯想象“天上有一个美丽的街市”,想象牛郎织女在天街自由地闲游,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这就是创造性想象。
  (三)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
  如“皇帝的新装”中安徒生以他天才的想象,把皇帝大臣本质的“丑”在与并不存在的新装的“美”的比照中展示得淋漓尽致。故事的结局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游行大典完毕后愚蠢的皇帝会怎么办呢?是处死说真话的孩子,还是悔过自新把精力用到料理朝政上去呢?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刺的笔法,为童话续篇。如学过“我的叔叔于勒”,其结尾全家人在惊慌中逃离,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定能收获创造的成果。
  (四)在想象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想象是人将头脑中已有的客观事物形象重新组合成某种事物新形象的过程。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千个读者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本人首先就应该更新观念,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对问题理解的深透,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可以结合教材中的人或某个细节联系现实生活,通过联想和想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学习“孔乙己”一文,可启发学生想象:“文章结尾孔乙己坐着蒲包在人们的笑声中离开了,他最后的命运会怎样呢?假如孔乙己生活在当今社会又是怎样的结局”?我们不要怕学生将问题理解得五花八门,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健康的思维,教师更要善于鼓励学生摘、尝标新立异的“果实”,给自己给别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受。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问题化、活动化、情趣化;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开展合作学习;就能充分地挖掘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幽闭的心智,开启一颗善于思考的头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逐渐的培养起来。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飞速发展,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学生,是现在中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JP2〗传统教学强调教师要教给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适应新世纪的形势需要,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研究和创新,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死板模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重头戏”,才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下面结合笔
伴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深入人心并且日益成为一种当今社会重要的商业模式.现代企业想要发展电子商务,就需要完善企业的资金运行机制,以及做好企业财务管理
1 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的挑战rn1.1生源总量减少.以1999年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出台为标志,大学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就全国来看,高考报名人数继200
我国在广东、上海等地已进行了中高职教育衔接招生试点工作,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中高职教育衔接招生试点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我们对其进行剖析,提前
现代传播活动的强势话语,离不开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现象还将长期延续下去.广播电视媒体已成为广泛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前郭尔罗
生物课的教学模式将更多的是学生的体验、讨论、交流、调查、研究等活动。因此,教学设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开发、利用合理的课程资源  地方生物特色是最好自然课程资源。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等更是无形的课程资源。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和学习。每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一个知识源蕴藏着巨大的可开发的潜能。教师根据当地的物质环境和人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就明确了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的使命。  中学生仍处在人生的生长发育时期,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文章通过对问卷和实地项目结合扶贫部门多年总结材料以及2016年的调查结果对比,真正发现了致贫的因素和现有的措施以及现状.本文将主要从扶贫政策的有效性和现有措施以及实施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才.在新时代,人才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可以说,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发挥人才的作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在一些经济
初中语文作为小学语文和高中语文的承接,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相比较小学语文而言,初中语文的难度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的知识范围也扩大了不少.其次是高中语文,可以说初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