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数学课堂“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把学生置于未知问题的气氛中,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形成一种教学情境。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在此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获得新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到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看起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相符,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学习数学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依据
1.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收获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时,先复习法则——分子相减,分母不变,然后,让学生试算■-■,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不能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于是问题情境出现,学生产生强烈的困惑,这使得学生不得不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唤起,所以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必要的。
2.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研究表明,小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此时情绪状态越佳,学习效果就越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心理、不同年龄阶段而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声音、动画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吸引力。记得我上六年级的《圆的周长》这一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实物,并用绿线绕圆一周,让绿色的“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成功地帮助学生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绿线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知道它的长度,深化化曲为直的思想。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也可以用拉直的绿线量直径,证明圆周长确实比直径的三倍还要多。
综上所述,只有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设计问题情境,这才是有效的问题情境。
二、特征
1.生动性。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信息和思维活动中与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记忆力加强,思维活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无意注意占很大比重。因此创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0的认识”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时,从“小猴吃桃”这一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猴来到果园,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子呀?可以用几表示?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还有几个桃子?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子也吃了,现在该用几表示树上的桃子数量呢?从而引出没有了用0表示。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启发性。在探知中产生疑惑是主动学习生成的一种具体表现,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思想和思维的转化。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金钥匙”。
3.思考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比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的单位后,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数学课本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学生在测量中会发现测量标准太小、测量次数太多、测量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产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继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创造”出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相信随着测量对象面积的增大,学生头脑中还会“衍生”出“平方米”。这种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掌握方法,领悟思想。
三、方法
1.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事物创设情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今天早上,我不小心把笔袋丢家里了,我怎么才能拿到笔袋?带着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如下几种方案:1.妈妈送到学校;2.我回家拿;3.我打电话和妈妈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妈妈送,我接。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方案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优劣等问题。学生学得特别起劲。
2利用相关知识提问创设情境。问题的产生不是主导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上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12个有编码的彩色气球,按红、绿、黄的顺序排列。老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用看屏幕,只要你们说出球的号码,我立即就能知道它的颜色?谁来考考老师?(生出题,师回答)教师能准确颜色,学生定会惊讶。至此,教师说出其中的缘由,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很快就能破解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增强。
3.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儿童喜爱的故事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孙悟空分桃子,6个桃子分在3个盘子里,孙悟空轻松解决了,4个桃子分在2个盘子里,也没问题,如果孙悟空要把1个桃子分给八戒和沙僧,这可如何是好?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主动、深刻。
4.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乐于做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玩乐中认识事物,吸取数学知识和经验,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24点”的时候,教师现场拿出孩子们平时熟悉的扑克牌,任意抽出四张牌,分小组活动,在游戏中得出结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具体、有趣的问题游戏,在游戏中经历各种心路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较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疑问,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理解、掌握数学,并取得最佳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有效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到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看起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相符,在有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体现学习数学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依据
1.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收获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例如,在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减法时,先复习法则——分子相减,分母不变,然后,让学生试算■-■,学生根据已有的计算经验不能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于是问题情境出现,学生产生强烈的困惑,这使得学生不得不从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唤起,所以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是必要的。
2.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研究表明,小学生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此时情绪状态越佳,学习效果就越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心理、不同年龄阶段而有所变化。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声音、动画等都有不可估量的吸引力。记得我上六年级的《圆的周长》这一课的时候,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实物,并用绿线绕圆一周,让绿色的“圆周长”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成功地帮助学生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绿线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知道它的长度,深化化曲为直的思想。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也可以用拉直的绿线量直径,证明圆周长确实比直径的三倍还要多。
综上所述,只有基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设计问题情境,这才是有效的问题情境。
二、特征
1.生动性。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新信息和思维活动中与情绪有极大的关系,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记忆力加强,思维活跃。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无意注意占很大比重。因此创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使得课堂教学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0的认识”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时,从“小猴吃桃”这一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小猴来到果园,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子呀?可以用几表示?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还有几个桃子?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子也吃了,现在该用几表示树上的桃子数量呢?从而引出没有了用0表示。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2.启发性。在探知中产生疑惑是主动学习生成的一种具体表现,创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思想和思维的转化。比如,在教学“体积概念”之前,可为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乌鸦原来是喝不到水的,后来为什么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与水位升高有什么联系?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理解并牢固掌握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知识自身规律等方面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生突破难点的“金钥匙”。
3.思考性。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思考性。比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的单位后,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数学课本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学生在测量中会发现测量标准太小、测量次数太多、测量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产生新旧知识间的矛盾,继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创造”出新的面积单位“平方分米”,相信随着测量对象面积的增大,学生头脑中还会“衍生”出“平方米”。这种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明白道理,掌握方法,领悟思想。
三、方法
1.利用学生熟悉的知识、事物创设情境。“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创设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熟悉感、亲切感。比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相遇问题”时,可创设如下问题情境:今天早上,我不小心把笔袋丢家里了,我怎么才能拿到笔袋?带着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如下几种方案:1.妈妈送到学校;2.我回家拿;3.我打电话和妈妈约定沿同一条路相向而行,妈妈送,我接。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方案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优劣等问题。学生学得特别起劲。
2利用相关知识提问创设情境。问题的产生不是主导者强加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基于自己原有知识结构产生的困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间形成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在上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节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情境图:12个有编码的彩色气球,按红、绿、黄的顺序排列。老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每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用看屏幕,只要你们说出球的号码,我立即就能知道它的颜色?谁来考考老师?(生出题,师回答)教师能准确颜色,学生定会惊讶。至此,教师说出其中的缘由,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很快就能破解这一秘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学效果自然会增强。
3.借助故事创设问题情境。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很容易进入故事情境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择儿童喜爱的故事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加深儿童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设计这样的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孙悟空分桃子,6个桃子分在3个盘子里,孙悟空轻松解决了,4个桃子分在2个盘子里,也没问题,如果孙悟空要把1个桃子分给八戒和沙僧,这可如何是好?带着这个问题,学生学得更主动、深刻。
4.借助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乐于做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在玩乐中认识事物,吸取数学知识和经验,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比如在教学“24点”的时候,教师现场拿出孩子们平时熟悉的扑克牌,任意抽出四张牌,分小组活动,在游戏中得出结果。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设计一些具体、有趣的问题游戏,在游戏中经历各种心路历程,感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较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产生多种多样的疑问,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并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中高效地学习、理解、掌握数学,并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