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针对帝国主义的产生、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向,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这篇文章对于我们认识帝国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列宁在论述资本主义发展时存在着局限性,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也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在现代的发展就必须重新界定,资本主义已经超越了帝国主义阶段而进入了后帝国主义阶段。
  关键词: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垄断;能动性;反垄断法
  中图分类号:A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43-02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宁把垄断资本主义看作是资本主义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阶段,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给资本主义写好了墓志铭。然而历史的发展却让资本主义又从坟墓中爬了出来。资本主义各国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以来,不仅经历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而且后来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现在又在经历一个新的时期,这里简单地称之为后帝国主义阶段。
  一、列宁论述资本主义发展的局限性
  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发展和趋势等方面对垄断的原因、实质,以及对全世界的影响,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定义和特征,揭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阶段。列宁通过揭露它的剥削性、腐朽性和寄生性,得出资本主义在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到社会主义这一设想。他在分析帝国主义时,批判了考茨基把帝国主义看成一种政策的思想,给出了帝国主义的经典定义“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1]808在这里列宁把帝国主义看作了一个阶段而不是政策,这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但是同时也潜藏着看待这一历史时期带上某种程度的机械性的可能。因为既然是一个阶段,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也是必然到来的。它的运动和发展是完全按照历史规律运行的,这样看问题,历史的确定性就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而人的作用就会变得很渺小。
  在整篇文章里,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解剖了帝国主义即垄断产生的根源和实质,“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1]740“垄断正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的最新成就。”[1]752但是却过分地强调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和历史发展的确定性,而忽视了主体人的作用。他分析了垄断阶段各种新出现的现象“资本主义进到帝国主义阶段,就使生产走到最全面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了,但是占有仍然是私人的。”[1]748列宁认为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无法解决的,因此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一天天腐烂下去,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资本主义。正如马克思在提到帝国制度时指出“是社会一切腐败事物的温床”。“工商业扩展到极大的规模;金融诈骗风行全世界;民众的贫困同无耻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的对比。”[2]但是在这里列宁却把资本主义看成了一台机器,是完全按照历史的规律机械地运转着,他没有看到资产阶级作为一个群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主义的国家正是资产阶级能动性的集合体,它与垄断的结合,推动了生产关系的调整,使资本主义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其生产关系内,已不再是完全的私有化而出现了国有企业,国家开始介入经济进行调控,使生产的无组织性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领域内得到克服,这与生产的社会化是相适应的。列宁虽然提到资本主义有可能在这一阶段存在很长时期,“如果人为地拖延消灭这个外壳的日子,那它就必然要腐烂,——它可能在腐烂状态中保持一个比较长的时期,”[1]844但他认为资本主义会腐烂,一天天衰败下去,而西欧在二战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美国在90年代的繁荣却说明,资本主义仍然存在着上升的空间,在这一阶段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仍然为时过早。
  而同时代的考茨基却把帝国主义看成资本主义的一种政策,这一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但是这种观点同时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考茨基把帝国主义看成政策而不是阶段,这就使人们更能体会和重视到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为政策是有人制定的而且可以调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考茨基比列宁更重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他从资产阶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出发,看到了垄断资产阶级把这种政策推广到全世界来压迫剥削全世界,谋求利润的最大化,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3]。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部分质变,由于相互的渗透以及利益的相关,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侵略性减弱了,变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剥削世界的局面,即“由实行国际联合的金融资本共同剥削世界”的阶段。资本主义进入了超帝国主义阶段。从现在的发展看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和主导的全球规则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统治着世界。在这样一个体制下,形成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共同剥削和压迫第三世界国家的格局,同时由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利益相互渗透,休戚相关,他们之间的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利益的争夺主要采取了和平手段,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被极大地降低了,虽然他们之间还没有完全地彼此联合停止争斗,但这种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所以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仍然有其合理的地方。这一从侧面说明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论述存在着局限性。
  二、资本主义新发展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挑战
  如果说无论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还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仍然属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最后阶段仍然不容怀疑,那么说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却超越了垄断,过渡到后帝国主义阶段。这正是对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最有力的挑战。   首先,从经济层面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资源在全球进行配置并且其流动性呈现出高速的状态,互联网的普及及其导致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全球各种资源需求与流动透明性大大提高了,这种条件下任何一个或少数几个集团想控制本行业的全部甚至大部分资源,都显得力不从心,比如说麦当劳、肯德基虽然在全球快餐业占有非常大的份额仍然无法控制原料达到垄断。另外,由于资本主义旧的殖民体系已经崩溃,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实现了独立,原来的各殖民地国家主权意识苏醒,各大型的跨国公司要想稳定地占据这些国家市场,必然要与这些国家的民族企业,发生碰撞。这就加剧了大企业垄断市场难度。最后,现代化的大生产要求,各行业、各领域分工协作,协调配合,生产出的产品是社会化的产物,因此在价格的制定上就不能仅考虑本行业的情况,还要受到相关各行业的影响。所以,任何企业或集团都无法控制价格。
  其次,在法律的层面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来遏制垄断保护竞争,如美国1890年以来通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法规及其修正案统称为反托拉斯法,其核心的基本法规主要有三个《1890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1914年克莱顿法》和《1914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再如英国1973年《公平交易法》,日本《关于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法》以及南斯拉夫《反限制竞争和垄断协议法》。这些法律的通过以及实行,使垄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如在美国的BrownShoeCo.V.UnitedStates案,美国法院就运用反垄断法,判定本案中的合并可能从实质上进一步限制竞争,形成垄断。所以法院禁止被告持有或拥有合并另一方的股票或资产,要求被告解除或返回上述股票或资产给合并另一方。而最具影响力的莫过于微软反垄断案,这是一场旷日持久而波及全球的大战。从1997年到2006年间,微软先后遭到了美国本土,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地区的垄断指控。从中可以看出,抑制垄断,保护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在政治上垄断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通过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来控制国家了;在经济上,垄断无法通过控制资源和价格来形成对本行业的控制,而垄断最重要的特征——进入障碍,也因为政府法律保护竞争的举措,而变得疲软无力。
  在现代资本主义运行中,竞争重新占据了各国经济运作的高地,而且受到了法律的保护,对垄断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这与垄断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有了质的区别,因此,现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超越了帝国主义的阶段,而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于这个阶段仍然是脱胎于帝国主义,它仍然带有帝国主义的影子,而且资本主义各国反垄断法的特点是反对造成垄断的不公平竞争行为,而不反对现有的垄断企业,也就是说,一个行业中垄断企业的存在本身并不违法,只有当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不公平的竞争时才算违法,一切以企业行为是否违背公平竞争为判断依据。反垄断法保护的是竞争机制,而不是竞争者。反垄断的唯一目标是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它保护的是效率,而不是公平。因此这个新阶段虽然超越帝国主义阶段,同时又允许垄断企业的存在,而且继承了垄断的本性,通过制定不合理的秩序规则,垄断的剥削和压迫第三世界国家。因此我们称这个新阶段为后帝国主义阶段。
  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距今已有近一百年的时间,它曾经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一代人,指明了方向,揭示了广大人民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然而一百年的风云变幻,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列宁的理论,才能使列宁主义不断地迸发成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高校科研管理的激励对象特征进行阐述,分析了高校建设过程中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和在激励过程中应该把握的原则,着重提出高校教师激励过程中忽视的精神激励对教师积极性发挥的重要影响,并最终在四个方面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科研团队教师;激励机制;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4
期刊
摘 要:当下中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的“倒金字塔式”的养老结构变得愈加风险重重。不作为父系家庭的正式成员并且原本不承担赡养父母责任的女儿,在娘家的经济和家庭福利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养老本该是儿子的责任,并且此义务承载着天然的伦理性意义。“女儿养老”这一新习俗的出现,表现了社会变迁中传统养老模式中性别差异的价值和伦理基础与现代结构相互冲突与互补的现状。  关键词:女儿养老;
期刊
摘 要:桐华女士的《大漠谣》,以中国汉代历史为背景,写了一位传奇女子浪漫的爱情故事。《大漠谣》的艺术手法匠心独运,凭借对比策略与心理聚焦的出色运用,以及细部刻画与拟人艺术的灵活穿插,再现了特定历史时空的一幕幕荡气回肠的人事纷争与情恋纠葛,并通过塑造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深入探讨了千百年来一直困扰人类的情爱主题,这使该小说获得了特有的哲学光彩与生命意蕴。  关键词:桐华;《大漠谣》;艺术手法;典型形象
期刊
摘 要:个人主义在当代社会学语境中是极其重要的现代性主题之一,如果追溯经典,可以发现早在涂尔干的时代——社会学诞生之初——对个人主义的关注就已经极为明显。在这位社会学奠基人的著作里,个人主义被放入社会决定论的大框架中,并以宗教功能为铺垫,以社会分工为主要线索,加诸道德科学的信念,呈现了颇具价值与特色的个人主义理论。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中零散地关注了涂尔干的这种思想,试图在总结吉登斯之
期刊
摘 要:作为典型的县域城市代表之一,临安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均为临安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机遇。通过阐述临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临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肯定成绩,指出问题,从强化政策引导等七个方面提出临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对策,对县域城市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文化;科技;创新;产
期刊
摘 要:认识判断理性与实践准则理性是笛卡尔哲学理性的重要体现,“我”与“清楚明白”等一些基本原则都与这双重理性紧密相关。从这一点看,探究笛卡尔理性中的认识判断理性与实践准则理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笛卡尔哲学的理性的新视角。  关键词:笛卡尔;双重;理性  中图分类号:B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047-02  一、双重理性的提出  笛卡尔遵循他在运用
期刊
摘 要:当前公立高中择校问题是反映教育公平的热点之一。而择校实质上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与争夺。不规范的择校行为不仅影响着正常的教学秩序,扭曲学生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滋生并助长了教育腐败,践踏着教育公平。从微观管制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政府所制定的高中择校费政策失灵的原因,透过管制的角度分析,加深对择校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高中择校费;管制经济学;教育公平;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我国的司法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功于我国能够根据国情的变动而不断地对陈旧的、不适合中国发展的司法规范、司法程序以及司法体制进行改革。在今后的法治建设进程中,司法改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司法改革的活动过程中,我国应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导,寻求一条能够真正对人民有利的改革道路,充分重视陪审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让人民能够切实参与到司法工作中。  关键词:司法改革;群众
期刊
摘 要:伴随着全球化的到来,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也随之而来,民族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的交流日益广泛,不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引起人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反思,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重建民族文化认同对国家稳定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和谐社会;重塑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35-02  随着历史和社会的
期刊
摘 要:借助《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对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三学生学校归属感进行调查,并结合学业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学校归属感与学业成绩无显著性相关,而在学校归属感6因子中,个人地位认可与学业成绩呈显著相关,即个人地位认可高的学生学业成绩好;并且依据研究结果对提高学校归属感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学业成绩;个人地位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